第111章 陳情

“祭酒別這麼說,是朕太不濟事了,險些被人蒙在鼓中。好在現在一切還不算太晚,尚可補救。”葉傾懷手上用了些力,將他扶了起來,比了下旁邊的位置,道,“來,我們坐下說。”

說完,她先行在主位上坐下,王立鬆纔跟着坐了下來。

“說起來,這好像還是朕第一次見祭酒呢。”葉傾懷道。

“老臣已有十餘年不曾進過宮了。”王立鬆似乎想起了什麼,聲音有些落莫。

“祭酒雖不曾入宮,卻是桃李滿天下,在朝野中的影響力遠勝於許多朝臣。別的不說,朕還沒有見過顧閣老忌憚誰像忌憚祭酒這般的。”

葉傾懷一上來就把話題引到顧世海身上,王立鬆不禁擡眼看向了她,卻見葉傾懷正噙着笑意看着他。

“祭酒可知道自己爲何會有這一趟牢獄之災?”

王立鬆垂眸道:“老臣冥頑不靈,擋了旁人的財路。”

他言語中並沒有半分懊悔,反倒有些譏諷之意。

葉傾懷不禁好奇道:“祭酒不怕死嗎?”

“能活到老臣這個歲數的人,沒有不怕死的。只不過比起怕死,老臣更怕的是問心有愧,誤國殃民。”

說到這裡,他又站了起來,走到葉傾懷面前,又行了一個大禮道:“老臣要叩謝陛下救命與正名之恩。若非陛下執意追尋春闈案真相,老臣恐怕已經身負污名被午門典刑了。”

面對王立鬆由衷的致謝,葉傾懷心情複雜地苦笑道:“國將不國,法將不法,朕身爲人君,卻只能眼看着奸佞坐大,冤枉忠良,實在慚愧,受不得祭酒這一拜。”

看到王立鬆跪伏的身子坐直了起來,葉傾懷看着他又道:“本來今日早朝是要讓祭酒上殿陳情,說清下獄冤情和流放原委的。可如今局勢動盪,朕沒有十拿九穩的把握,不敢冒此風險。”

說完,她頓了頓,從書案上取出前些日子刑部侍郎錢德良死前留下的認罪手書,遞給王立鬆,道:“前些日子刑部侍郎錢德良在家中自盡了,死前留下了這封手書,供認與祭酒的相關的幾個案子都是他主使,與旁人無尤。祭酒看看吧。”

王立鬆接過手書翻看起來,他神色平平,彷彿一切盡在預料中,並沒有驚訝或憤怒。

葉傾懷等他看完手書,問道:“朕今日召見祭酒,其實是想問問祭酒,若是上了朝議,祭酒會如何陳情?”

www¸тTk án¸¢O

王立鬆將那份手書放下,露出了一個讓葉傾懷意外的笑,道:“陛下的問話,與昨日顧閣老問老臣的,如出一轍。”

葉傾懷不禁詫異。

“顧閣老昨日見過祭酒?”

王立鬆緩緩點了點頭。

若是顧世海去過驛館,鷹衛的呈報中不會不提。且驛館人多眼雜,絕不是密談的好地方。

那便只可能是王立鬆在京郊被劫走的間隙了。

葉傾懷設想過許多種可能,卻沒想到顧世海竟然親自出了城,只爲與王立鬆說上兩句話。

“祭酒怎麼回的他?” Www●тtkan●¢ ○

“老臣答他:如實陳情。”他頓了頓,道,“但今日陛下若問老臣,老臣卻無法作答。”

“爲何?”

“因爲這份手書中所述,除了與老臣商定一甲三元名單一事,是顧閣老所爲,其他確實都是由錢德良出面所做。但顧閣老私下找老臣一事,又是密談,無人知曉。所以,就這份手書而言,陛下查不出任何僞證的端倪。”

他的話讓葉傾懷心中一涼。

她本來寄希望於錢德良只是被推出來頂罪的一個替死鬼,如此可以順着這條線去查,說不定能找到顧世海的罪證。

但看王立鬆的說法,這條路是行不通了。

“據老臣所知,錢德良是已故龍威將軍錢永南的兒子,也是刑部尚書杜荊杜尚書的小舅子。”王立鬆看着他手中的手書,道,“這份手書,在老臣看來,並不是一份簡單的供狀。這篇手書的字裡行間都寫着同一句話——‘此事到我錢德良這裡就結束了,沒必要再往上查了。’”

“陛下說顧閣老忌憚老臣,”王立鬆搖了搖頭,“他忌憚的並不是老臣,而是陛下。若非陛下心存正義,執意追查,老臣早已冤死獄中了,顧閣老何須忌憚?如今錢德良認罪自盡,足見顧黨已是被逼到了不得已的地步。能讓顧閣老如此斷尾求生,自廢一臂,陛下已是勝了一籌了。”

葉傾懷正要說什麼,王立鬆卻正色打斷道:“窮寇莫追。老臣入京前路過十里坡時見到中州軍大軍駐紮,陛下此時若是對顧閣老趕盡殺絕,只怕便不只是上殿陳情朝堂論事這麼簡單了。”

王立鬆的話點到即止,但這也正是葉傾懷擔心所在,她不禁往下問道:“祭酒的意思是,若是朕根據祭酒指控顧閣老的陳情將他革職拿問,中州軍就會抗旨謀反嗎?”

王立鬆沒有正面回答葉傾懷的問話,而是道:“陛下,自古軍政不分家。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

葉傾懷陷入了沉思。

文軒殿裡靜靜的,時近正午,但今日是個陰天,盛京頂上愁雲籠罩,恰如葉傾懷此刻的心境。

“那依祭酒看,此事該如何處置爲好?”

“依老臣看,此事眼下不處置最好。既然已有錢德良的這份手書,便根據他的供狀處置即可。至於其他人,待到時機成熟時,老臣自會擊鼓鳴冤登殿對質。”

葉傾懷忖了半晌,長嘆了口氣,道:“不瞞祭酒說,今日朕臨時取消你的殿前陳情,便是因爲得知了中州軍的動向。朕如今勢單力薄,不得不從長計議,還要委屈祭酒一段時間了。”

王立鬆被她這話說得一怔,皇帝居然在跟他致歉。

他連忙道:“老臣惶恐,陛下切不可如此說。陛下志存高遠,又有深謀遠慮高瞻遠矚之能,實乃大景臣民之幸,老臣有何委屈可言?”

兩人又聊了許久。從朝堂積弊聊到九州民生,從科考體系聊到稅制演變。

葉傾懷受益匪淺。

不愧是文校祭酒,葉傾懷頓時起了將他請進文軒殿的心思。

不過眼下並不合適,需待眼下的幾樁案子塵埃落定,那時確可考慮。

“對了,祭酒回答顧閣老說要在殿上如實陳情後,顧閣老怎麼說?”臨到王立鬆要告退時,葉傾懷突然想起此事。

王立鬆怔了怔,最後沒有說話,而是笑着對她搖了搖頭。

葉傾懷沒有追問,她大致能想象得到顧世海肯定沒說什麼好話。

畢竟,那是能底氣十足地說出“陛下的忠孝之名,與臣有何干系?”的人。

第116章 迷局第153章 蕭索212.第212章 荒謬第133章 對答第197章 萬壽節第118章 案卷第156章 薛鬆第九章 真相第128章 大婚第三十九章 難平第179章 秦陽第105章 師生第140章 裂痕第140章 裂痕第163章 攀咬第194章 過招第八章 出宮第143章 戰事第202章 月季第161章 碩鼠第104章 百姓第136章 決意第三十四張 對峙第137章 極刑第六十章 對質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203章 蝶舞190.第190章 難民第130章 洞房第209章 戰書第六十三章 聖旨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158章 隱情第179章 秦陽第195章 強權第131章 陳菊連第143章 戰事第162章 血光第六章 會審第130章 洞房第91章 因緣第一章 落幕第二十六章 守歲第三十章 尋人第111章 陳情第184章 淵源第132章 殿試第84章 惡癖第200章 鏡子第124章 掙扎第四十章 策劃第171章 醉酒第100章 非人第四十九章 還畫第二十二章 邀約第203章 蝶舞第79章 靈堂第207章 長夜第174章 戰況第五十三章 宮變第七章 童話第143章 戰事第98章 何青長第100章 非人第112章 夜飲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95章 進退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83章 楚定國第195章 強權第180章 不仁第71章 番外——秦寶珠3第204章 嬉春第十八章 奔逃第162章 血光第184章 淵源214.第214章 戰略第十七章 買賣第105章 師生第169章 生辰第二章 重生第141章 覲見第92章 辭表第202章 月季第四十章 策劃第172章 意象第182章 夢魘第162章 血光第十四章 求親第150章 鉗制第101章 出殯第70章 番外——秦寶珠2第124章 掙扎第79章 靈堂第168章 舒窈第195章 強權第142章 得意第124章 掙扎第四十四章 往事第108章 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