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劍拔弩張(二合一)

“怎麼突然之間就造反了?不是說在查隴西李氏通敵的事情嗎?”長樂公主十分震驚的問道。

杜少清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按照原計劃,對付五姓七望是要溫水煮青蛙慢慢來的,現在跟他們劍拔弩張撕破臉對大唐沒有好處。

不知道因爲什麼,陛下會將對方逼至此路,看來我得進宮一趟了。”

“夫君萬事小心些,你不是武將,到時候絕對不可出頭領兵。”公主叮囑說。

大虎呵呵笑道:“掌櫃的雖然不是武將,但一個人可以頂一羣武將。

再說了,大唐兵精將勇,真打起仗來,那些世家貴族算個屁呀,來多少死多少……”

“大虎你這呆貨,不懂別胡說!”杜少清笑罵道。

隨後耐心的解釋了自己的擔憂,“大唐兵精將勇是沒錯,但那是對外人,現在是內亂,十二衛裡面不說普通士卒有多少人跟這些家族有牽連,淡淡中層將官和識字的武將,恐怕都是一個可怖的數目。

試想一下,讓這些人掉頭去打自己的家族,能行得通?要你你去?”

“我不去,當兵當傻了纔會掉頭打自己家。”大虎直接搖頭,“不對呀,掌櫃的,按照你這麼算,是不是他們這次造反的兵馬來源就是十二衛?那還得了?”

杜少清笑着說道:“腦子轉夠快的,不過這不可能,朝廷養兵多年,一直避諱着任何人擁兵自重,除了陛下能一呼百應之外,別人是不可能煽動十二衛造反的。”

“噓……那就好,只要十二衛不造反,別的誰來長安都不怕。”大虎自信道。

杜少清卻戳破了他的幻想,“那可不一定。

大唐現在依然是府兵制,各地除了必要的城防守軍之外,沒有部隊屯兵,就連十二衛也是戰時發令召集。

現在的情形,想召集十二衛平叛,不可能的,跟上次洛陽賑災不一樣。

所以能夠依仗的,不過是長安城裡拱衛皇城的兩萬禁軍罷了,所以形勢不容樂觀。”

大虎驚呼道:“什麼?

那不是完蛋了?兩萬大軍怎麼受得住都城?

掌櫃的,咱們要不要回老家躲一躲?”

嗯??

杜少清夫婦都驚詫的看向了大虎,心說平日裡也沒看出你這麼膽小怕事呀,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

“你好歹也是土匪出身,怎麼遇着點事就這麼慫呢?以前你可不是這樣的。”杜少清白了大虎一眼說道。

大虎有些尷尬的摸着腦袋解釋道:“那是以前年少無知……”

“年少?無知?這話從你一個滿臉大鬍子的中年漢子嘴裡說出來,聽着真是怪異……”杜少清眼珠子都快掉了下來,這一刻,竟然從大虎臉上看到了害羞的表情?

“咳咳,不是的,以前大家孑然一身只知道打打殺殺個人痛快,現在不行了,拖家帶口的,自然得認慫一點。

掌櫃的,咱們一大家子人呢,要不回落霞鎮山裡躲躲吧?”大虎再次勸說道。

杜少清跟夫人長樂公主相視一笑,難得大虎有着一股鐵漢柔情,這樣解釋倒是人之常情。

“你想錯了,咱們已經不是落霞鎮沒人在意的小人物了,現在杜家可謂是樹大招風,留在長安打退敵人才是最安全的,否則的話,一旦出去沒了大軍保護,造反的叛軍隨時可以威脅到我們。”

“啊?這麼說,是我想岔了?”大虎一拍腦門,憨憨的說。

“別胡思亂想,這些大事自有我去處理,你帶着兄弟們安撫好家小,別讓家裡出事就行。”

交代夫人跟大虎一番,杜少清出門快馬朝着皇宮而去。

來到皇宮議政殿,這裡面就像是菜市場一樣,文臣武將快擠滿了,吵作一團。

杜少清隨便抓住一個文官小聲問道:“什麼情況?怎麼吵起來了?”

那人擡頭一看,嘿,這不是杜駙馬嗎?

二話不說,拉住杜少清的袖子大喊道:“駙馬爺來了,快,駙馬爺來了,都別爭了,看看駙馬爺站哪邊?”

我這……

什麼站哪邊?難不成你們在這大殿裡面吵架,就是在等我?

太子承乾笑着解釋道:“妹夫,現在大家爭執不定,有人支持武力鎮壓,有人支持派人議和勸降,雙方各擅勝場,所以不好決斷,不知道你是支持哪一方的?

要知道你可是管着錢糧的,你的意見很重要。”

黑臉尉遲恭急哄哄的喊道:“那還用說?杜小子一向是跟我們站一起的,對待造反的貨色,不能手軟,全都殺了乾淨!”

程咬金暗道尉遲老黑多話,伸手將之拉了回來,這麼急吼吼的,可是把天下所有世家大族都得罪乾淨了。

“你拽我做什麼?我知道那是你老婆娘家,可現在是公事……”尉遲恭渾然不自知的想要甩開程咬金。

程魔頭呵斥道:“就你能打?人家杜小子腦子比你好使多了,用得着你指揮?”

“我是他老叔,怎麼指揮不了……”

這時杜少清提醒道:“好了兩位叔父,現在是公事,解決問題最重要,不是吵架來的。

是戰是和,我想陛下自有決斷。”

皇帝李二一直面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上一言不發的看着羣臣,直到被女婿點了名,纔回過神來開口說話。

“造反謀逆,大唐律如果論罪?”

嘶……

僅僅一句話,就讓大殿裡一半人倒吸了口涼氣,大家好像只顧爭論了,忘記這次事件的性質,謀逆造反可是天子大忌,絕對容不下的。

尉遲恭忍不住狂笑起來,“看看,看看,我說什麼來着?謀反者就該統統殺了,好好的大唐他們還要造反,全是殺才!

陛下,末將請戰,給我五千精兵,多少叛逆的人頭我都能給提來。”

看着這個自己最忠心的武將,李二笑了,“敬德先等一等,仗有你打的。”

隨後他轉頭朝着文武羣臣問道:“誰來說說,主張不宜出兵開戰的理由是什麼?”

嗯?不是說依律法辦事嗎?怎麼又問這個?

衆人面面相覷,但沒人願意站出來做這個出頭鳥。

杜少清剛想站出來,卻被一人搶了先,老臣魏徵一身瘦弱似竹的身軀,擋在了杜少清前面,同時還給後者使了個眼色讓其退下。

杜少清十分感動,魏徵不讓自己出頭,是有意保護,萬一陛下動怒降罪呢?那就降在這位老臣身上吧。

“啓稟陛下,前不久您說過的,大唐需要五年時間休養生息,不宜動兵。”

“那是對外,現在各地點火造反,不得不反擊應敵了。”李二語氣平淡道。

“可是陛下,如果是外地入侵大唐,咱們舉國接戰毫無問題,大家勒緊了腰帶扛一扛就過去了。

內亂不同,都是大唐百姓……”

魏徵還未說完,就被人打斷道:“魏相,造反謀逆的只是反賊,不能再算作大唐百姓了。”

“天下八成百姓是從前隋亂世走到大唐的,那時的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煙塵,統轄多少反賊叛軍?都殺光了嗎?

現在他們是賊還是民?”魏徵正色厲喝道。

那人被這股氣勢震退,另一人提醒說道:“不一樣的,他們對於前隋來說是賊,歸化了我大唐,那就是平民百姓。”

魏徵擺手道:“一樣,造反的永遠是領頭者,普通百姓或只是被煽動、利誘、脅迫等等才聚衆造反,他們似乎沒有選擇權利。

如果大唐平了叛亂,這些人歸化爲民,一樣是大唐治下普通百姓。

陛下仁心四海,定然不會隨意殺戮,老臣以爲,殺了這些無知百姓並無益處,只會損傷陛下的仁君聲譽,甚至影響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請陛下三思。”

李二呵呵笑道:“玄成的擔憂朕很欣慰,你說的不錯,朕也是想只誅首惡,早點結束民亂,大唐前進的腳步不能停下。

現在問的不是民心問題,是怎麼解決這首惡,用兵能不能解決。

罷了,茂公,你是兵部尚書,你來說說吧。”

兵部尚書李績被點了名,沉思片刻,李績開口說道:“陛下,末將無能,恐怕無力調用士卒前去平叛。”

“什麼???李尚書,你手下兵精將廣,難道在怯戰?”很多人驚呼質疑。

李績輕哼一聲,像是看傻瓜一樣看着這些質疑的同僚,“現在五姓七望在各地四處點火生事,用的都是當地壯勇和他們自己的私兵護衛族人。

可是諸位不要忘了,這些人還有一個身份,他們也是我大唐十二衛的士卒,閒時在家務農,戰事聚兵作戰,這是我大唐府兵制,沒想到今日竟然會受困於此。

兵部所轄十二衛,這次是沒法發令聚兵的,所以能夠仰仗的,只有長安城裡面常駐的兩萬禁軍。

可這兩萬是守衛長安的屏障,如果主動出擊,長安空虛,後果不堪設想!”

一番透徹的分析,堵住了所有人的嘴,這個時候大家才知道,之前大殿上的爭論是多麼的可笑,長安城都岌岌可危了,還在討論是戰是和?主動權似乎根本不在朝廷。

連叫的最兇的尉遲恭都沉默了,作爲武將,他看到了更多,那就是照這麼算的話,十二衛不光召集不上來,說不定現在不少十二衛的士卒已經成爲叛軍了。

這麼一進一退,形勢更加緊急。

長孫無忌站出來建議說道:“陛下,既然強攻不行,不如智取,他們即便是聚衆傭兵,也是一盤散沙,攻不破長安城,甚至都不敢來攻城。

那不如派人去招降,畢竟都是大唐子民,也許這場戰爭的起因就是一場誤會,或許他們也不想這麼流血犧牲兩敗俱傷,有握手言和的可能。”

“哦?輔機你是說,赦免了他們的謀逆之罪?當做沒有發生?

我大唐律可是你修訂的唐律疏議,你這訂法之人卻要法外開恩?”李二驚訝問道。

長孫無忌嘆息說道:“陛下,親自站出來違背自己寫下的律條,老臣確實也很矛盾。

但形勢所迫,立法本是爲了治國安邦保護民衆,現在如果能夠握手言和,就能最大限度的保全大唐元氣不傷,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陛下,老臣附議,也許這是場誤會,造成這個結果有因可尋,咱們定下謀反或許是誤判了呢?

請陛下三思!”有精明之人站出來幫腔說。

“請陛下三思……”

不少人紛紛附和。

但他們這次卻錯估了形勢,事情就是皇帝李二挑起來的,他要的就是五姓七望這些世家大族魚死網破,最後雙方拼鬥一場分出個你死我活。

只有這樣才能最快的解決這些國之大盜對大唐的危害,如果現在劍拔弩張之下,朝廷掉頭議和?豈不是正中對手下懷,又讓人家恢復了元氣?朝廷再想扳倒對方,難如登天了。

“反就是反?豈能因爲賊人勢大,我們就低頭粉飾齷齪,將對方的狼子野心視而不見?

爾等這樣做,跟未戰投降有何區別?真是可笑!”

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在大殿上響起,震得所有人耳朵嗡鳴,大家都看向了發聲之人,竟然是刑部尚書李道宗?

也不知道是不是事先跟這位老王爺商量好的,李二臉上添了幾分笑意,開口問道:“江夏王兄以爲如何?”

李道宗走出了行禮道:“陛下,大唐律是我大唐治國的根本,有律法在前,我們豈能爲了解決問題就枉顧法度?如果是這樣,還要律法作甚?

自前隋末年羣雄並起,先帝叔德公太原起兵建立大唐,一路上滅了多少反王叛逆方纔有今日一統天下的大唐。

現如今怎麼了?又遇到了叛逆反賊,我們這羣自詡老將的,就忘了當年血勇,想要求和邀功了?

說句實在的,當年隋末大亂起兵的那麼多,最後勝者爲王敗者寇,我大唐能夠屹立不倒,不是靠的其他,全靠能打。

現在也是一樣,如果我們鬥之不過,江山易主也是應該,想坐穩江山屹立不倒,唯有一法,那就是打!滅了任何敢於叛逆之人。”

皇帝李二站起來撫掌大讚,“好,堂兄此言振聾發聵!朕決意,出兵剿滅叛軍!”

第四百零六章 武照要截胡(二合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樹倒猢猻撒第六十四章 鎩羽而歸第二十一章 杜少清小試身手第二百三十九章 堅強的李愔第一百七十九章 杜少清的聘禮第三百三十章 醫館來了熟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誰是軟柿子嗎?(二合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玄甲軍現(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搗亂的高句麗使臣第一百零八章 皇后教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專家待遇第一百七十二章 尋回杜少清第四百七十章 爲捕魚小萱萱入坑(二合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奇葩貴公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開殺戒(二合一)第四章 趁火打劫的房東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龍一場第三百零八章 爲什麼沒人買?第十章 小小饅頭引來注意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鬧酒樓(大章更新)第六百零四章 當街暴打(二合一)第一百章 大臣參奏雪上加霜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商黃牛(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萱萱‘玩遊戲’第八十九章 皇后也是中毒第六百四十三章 當堂教子(二合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被坑慘的杜少清第一百八十五章 監牢還是酒館?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是我們的第二百九十章 傻小子房遺愛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事急尋杜少清(二合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決議反撲的世家(二合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起的一手好名字(二合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遇一個人才(二合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是戰是降?(二合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瘋了的長孫衝(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賭約兌現嗎?第五百五十三章 老侯要惹禍(二合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正面硬剛第四百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二合一)第二十五章 嚇傻的兩個貴公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杜少清辭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古怪爺孫第一百二十五章 再次治傷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會算賬的幾位首領(二合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完了,師父保不住你(二合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奇葩組合的推杯換盞(二合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吐蕃終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承乾求援(二合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河崔氏族長第五百七十二章 房玄齡的計劃(二合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滅國在即(二合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將作少監閻立本第三百四十七章 討債的大貓第二百三十章 似乎一天學徒不夠第一百零九章 長安徵婚的杜母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少清至(二合一)第二百三十章 似乎一天學徒不夠第二百二十三章 惡整李愔第三百八十四章 失算的崔掌櫃(二合一)第一百八十章 和親的目的第四百三十二章 老魔頭被碾壓(二合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戲劇化的戰役(二合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背不完飯量減半第三十六章 丈母孃記仇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挑了整個右武衛(二合一)第六十一章 不去第二百三十六章 求李靖的心裡陰影面積第二百一十一章 心善的公主第二百七十二章 柳青怕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恩怨分明(二合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我們要揍你(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育兒反攻第一招(大章加更)第二百零九章 不做官還能做什麼?第五百零五章 到底是誰改造了誰?(二合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悲催的大虎(二合一)第六章 第一次進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父子交鋒(二合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酒宴上的連襟第四百八十五章 暴怒的李二(二合一)第六十四章 鎩羽而歸第五百零一章 跟皇帝做一筆交易(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古怪爺孫第五十六章 老魔頭再惹小公主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商黃牛(二合一)第四百九十章 帶萱萱去西市(二合一)第二百六十章 騎虎的女財神嗎?第二百九十五章 魏王李泰第二百五十四章 傾家蕩產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個有志向的少年(二合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皇子歸來捱打(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真有殺手第五百六十八章 公主的新絕招(二合一)第四百八十章 看戲風波(二合一)第五十八章 長安再薦杜神醫第六百零七章 小萱萱挑禮物(二合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小財神出手(三合一大章加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二幫忙作證(二合一)第三百五十章 謙卑的李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