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扶余城二人組(二合一)

李承乾要找李二聊的是改良科舉的事,可還沒開口,李二就給他分配了一個任務,那就是接下來東北移民的事,必須有一位身份足夠強硬之人震懾各地,務必督促辦好移民大計。

所以李二決定,恢復李承乾太子的身份,這是讓李承乾始料未及的,怎麼跟以前商議的不一樣呢?不是說公平競爭,誰做的好就給誰嗎?

當着老六李愔的面,李二沒有絲毫避諱,解釋說道:“拿下你的位子考驗不假,朕希望你們兄弟幾人能有公平機會競爭也是真的。

可是你也看到了,老三李恪、老四李泰,都因爲禍事被牽連了,老五貶爲了庶民,老六……老六你自己說。”

李二對李愔命令道,李愔恭敬的給父兄行禮:“父皇,大哥,李愔自幼頑劣,幸得名師指點才略微開竅,但自知才德不足,這輩子能做好修路一件事已經是極限了。

這皇位重任,我既無心,也無力承擔,請父皇和大哥明鑑。”

李二欣慰的過去拍了拍李愔的肩膀說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修通蜀道少說也得二十年光景的不眠不休,這不比治理一個國家容易,小六,苦了你了。”

李愔挺起胸膛朗聲道:“蜀中百姓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幾百上千年,能用孩兒的二十年換回後世千秋萬代,兒認爲值得!”

“好!不愧是我的兒子,有種!爲父等着看我兒青史留名的風光。”李二大聲鼓勵道。

回過頭來,又對李承乾說道:“你看到了吧,各人選各路,每個人生來的責任是不同的,小六往後你的弟弟們都太小了,難當大任,你這個當大哥的該替他們承擔起責任。”

李承乾謙讓道:“可是父皇,這樣還是對各位兄弟不公平,這個位子不能因爲我先出生,就該是我,他們一樣有機會,我跟六弟一樣,只要讓我能給大唐做事即可,不貪慕權勢。”

李二板着臉訓斥道:“糊塗!

這不是你各人想怎樣就怎樣的,不明真意之人只看到了這個位子的權勢爭奪,真正懂得天下二字之人,看到的只有責任跟重擔。

你不想爭權奪利,難道你就想逃避這個屬於我們李氏皇族的責任嗎?”

“兒臣不敢!”李承乾跪下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這麼定了,你是當大哥的,這幾年的成就無人不服,儲君之位給了你,也省得一羣小子再惦記生事。

老六你做個見證,你們這些長大的皇子無人不服,往後那些小傢伙們起來要爭,那就是他們不懂事了,該收拾就收拾,你大哥不方便出手的,你記得幫襯一下。”

“這……是,孩兒謹遵父皇之命!”李愔接令道。

李承乾察覺到不對,提出疑問道:“父皇,爲什麼這麼突然,是不是您發現了什麼事情?您正直春秋鼎盛,有的是時間看着我那一羣弟弟成長起來,爲何……”

他第六感就是覺得父親查出了什麼東西,要不然平時都是傲視天下,怎麼會這麼仔細交代後路?

“呵呵,人生無常,爲父做了十五年皇帝了,不說身體原因,只說這天命,歷史上能做皇帝超過十五年的,也是不多呀,所以不得不趁早做些安排。”李二感慨道。

“父皇千萬不要這麼想,您……”李承乾跟李愔都跪着懇請,李二揮手攔下了,這麼一岔開,李承乾也忘記追問了,至於李愔,他只感覺氣氛悲傷,並無多心。

“好了,都起來吧,你們來找我是有事情吧,誰先說?”李二拉起兩個兒子問道。

李承乾說起了長樂坊遇到的難題,李二沉吟片刻說道:“這件事朕早有打算,但現在事情太多還不是時候,等你把移民的事情辦妥之後,國內安穩,就可以大動一場了。

行了,沒別的事情,你就去搬回東宮吧,明日朝會就宣佈立你爲太子。”

得,李承乾都覺得無語,剛剛倒騰搬家到刑部侍郎官邸,現在倒好,一天沒住,馬上搬家到東宮?住處太多也是麻煩。

留下了李愔,他是來找李二幫忙,要一個能人修路的。

李二思考片刻分析道:“倘若是朝廷工部牽頭,雖然不缺人,但工程進度必然會拖延,畢竟工部不止修路這一個任務,加上人吃馬嚼各種財政的開支,還要考慮用人,很麻煩。

你姐夫怎麼跟你說的?他手下沒人?”

李愔說道:“姐夫的商會也是用人之際,分不出人來。

他說父皇你手下人才濟濟,所以……”

李二笑罵道:“他是故意推脫,什麼人才濟濟,用得好了叫人才濟濟,用得不好就是一盤散沙,跟他那商會令行禁止比不了。

行,他不出人可以,但怎麼說你也是他弟子,讓他出錢,如果是朝廷開支的話,國庫財政還不算殷實,而且會跟你分功勞……”

“父皇,只要路能修通,孩兒不要功勞,功勞是父皇跟朝廷的。”

“你小子,朕還不用自己兒子來拍馬屁,而且你是我的兒子,你青史留名光宗耀祖,自然就是你老子我的功勞。”李二得意說道。

“姐夫說了,他可以給我出人出錢,但他沒空給我做這個北線總工,應該是父皇您給一個能統籌全局的大才就行了吧。”李愔建議道。

李二白了兒子一眼,“你說的輕巧,這樣的大才我手下能有幾個?而且都是上了年紀的,有誰願意未來二十年耗在深山修路的?”

李愔尷尬的看着老爹,沒有說話,他知道一定會有人選。

“有一個人,他是大儒虞世南的弟子,名叫褚遂良,德才兼備而且有一定的營建造詣……”

不等李二介紹完,李愔立馬喊道:“行,就是他了!”

李二錯愕道:“你小子,不會就是衝他來的吧?”

李愔狡黠笑道:“來之前孩兒也仔細研究了下朝廷裡面風評不錯的官員,心裡確實有幾個人選,這褚遂良我都不敢想,本以爲太寶貴父皇您不捨得呢……”

“好哇,你算好了來挖朕的牆角嗎?”李二忍不住踢了李愔一腳,不過他的眼神裡全是讚賞,這個兒子總算知道動腦子了,有備而來比冒冒失失什麼都靠老子的強。

李愔連忙逃跑,“多謝父皇恩賜,就這麼說定了啊,孩兒這就去找他。”

一溜煙直接跑出了皇宮,李二看着兒子的背影,眼神裡全是欣慰,心裡盤算着一個個兒子的未來,最後自語了一句,“都快點長大吧,暴風雨快來了。”

半個月後,東北扶余城收到了朝廷的詔令,糧食吃緊,准許東北地區百姓移民中原。

第二天的時候,扶余城杜家商會的糧鋪對外宣佈糧食吃緊,第三天、第四天、直到第五天,糧鋪直接關門了。

這下不得了,買不到糧食的話,大家怎麼活下去?幾乎就是同一天,扶余城被百姓圍住了。

守將命令大開城門,自己一身布衣領着扶余城上下官員一起走出了城門。

後面跟着的是杜家商會的人員,在二虎的帶領下推出了一個個板車。

“你這狗官,不是告訴我們說會等到大唐朝廷的救濟嗎?現在你怎麼說?”第一個衝上來的竟然是當初帶人搶糧的小夥子阿蠻。

二虎上前勸開了要糾纏守將的百姓,有些難過的說道:“各位,朝廷的確沒有糧食運來,所以我們這裡的糧食吃緊,恐怕往後的日子不好過了。”

“騙子,你們都是騙子!”不少百姓痛罵着。

守將從懷裡取出了一道聖旨,高高舉起,所有人看着守將莊嚴的模樣,都停下了鬧騰,等他說話。

“父老鄉親們,不是朝廷不救大家,朝廷救人的旨意已經下達。”

“都安靜,說不定有糧食來呢,咱們聽他怎麼說……”很多人在維持着秩序。

守將把聖旨唸了一遍,可這些百姓裡面識字的不多,聖旨用詞略微文雅他們就聽不懂了,多數人是迷茫的,少數一知半解的也皺着眉頭。

二虎站出來解釋說道:“聖旨說了一件事,大唐糧食吃緊,雖然可以養活我們這些人,但如果是長途運糧過來,路上損耗過甚,糧食就不足了。”

“這怕什麼?中原人手不足,我們去給運糧……”有漢子大喊着。

二虎真想捂住眼睛,守將提醒道:“你過去運糧,跟那邊派人運糧一樣的,路上都是人吃馬嚼耗費巨大,總不能你一路不吃不喝吧?”

“我們扛餓,再不濟我們一人趕只羊過去當口糧……”話沒說完就被身邊的老者一棍子打在頭上,蠢貨,這不就相當於你把做種的羊當口糧換了糧食?與其這樣還要什麼糧食救濟?

“將軍,到底朝廷有什麼好對策沒有?總不能看着我們這些人餓死吧?記得你曾經說過,現在咱們都是大唐百姓,要一視同仁的!”

守將揮手按下了百姓,“諸位安靜,朝廷的對策就是,各位舉家遷往中原,沿途州道供給吃喝保命,到了中原產糧腹地,自然就轉危爲安了。

這樣一來,就省去了運糧這筆消耗,大家都能活下來了。”

什麼???要我們大家離開故鄉全都去中原?這怎麼行?我們世代都在草原……

是啊,我們家裡還養着三隻種羊呢……

七嘴八舌的,人羣立馬沸騰起來。

意料之中,守將跟二虎對視一眼,兩人都這麼站着不動,就看着對面的百姓熱議。

許久之後,可能是喊累了,也可能是想要別的辦法,漸漸的人羣裡面的聲音弱了下來,所有人都看着守將。

守將沉聲道:“我知道各位都不捨故土,但這是沒辦法的辦法,留下是餓死,到時候人都不在了,故土有何意義?

逃荒去中原還能活命,活下去,終有一日還能回到故土,人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守將的一句話,直接讓現場安靜了下來,剛開始只是前排的人聽到變得沉默,後來消息一重重傳到後排,所有人都沉默了,死一樣的安靜。

在生死跟故土之間做一個選擇,也許很多人說這很好選呀,孰輕孰重不是一眼就能看清了嗎?

說這話的一定是旁觀者!

真正落到自己頭上的時候,就算是個冷靜的人,也要經過思考取捨的。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人忍不住大吼了一聲:“能活命誰願意餓死?我們就一家三口,逃荒就逃荒!反正之前也是趕着羊羣到處跑。”

嘩的一下,場中再次沸騰起來,好像一碗水潑入了滾燙的油鍋一樣,一瞬間擊破了很多人的心理防線。

這個時候不分老少,都有動心思逃難的,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心有牽掛,基本上都是拖家帶口不想全家餓死。

這個情景,跟當初議政殿裡羣臣分析預料的幾乎一樣,只要心有牽掛,必然會求生戰勝赴死。

另一方面胡人沒有太重安土重遷情結也是一個因素,不像中原人,祖輩都住在這裡,墳墓祭祀什麼的,胡人不一樣,他們對故去之人安葬方式不同,加上逐草而居,確實是習慣了。

有人朝着守將問道:“我們都是胡人,逃難去了中原,不會被歧視吧?萬一他們都把持着糧食不給呢?你能保證我們不被餓死在異鄉嗎?”

這個問題帶來了人羣的第三次安靜,守將朝着二虎示意了一下,二虎一揮手,身旁的手下一個個掀開了那些板車。

嚯……

一片驚呼聲在人羣中響起,所有人眼睛都直了,那竟然是一車車錢?這麼多錢?這是要做什麼?

二虎走到中間按下騷動的人羣,朗聲道:“這些錢都是發給大家的盤纏。”

什麼???全都是給我們發的?真的嗎?

所有人再次驚呼,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醒醒吧,咱們這麼多人,別看錢多,可平分到每人手上,那就不是太多了。”有機靈的點破道。

二虎接着說道:“大家雖然是逃荒,但不是去乞討要飯,朝廷出資給各位發盤纏,沿途吃喝不漲價,各位就用發給每人的盤纏一路行到中原。

不用怕沒吃喝,那些有糧食的人,巴不得拿吃不完的糧食出來賺大家的錢。”

第一百六十七章 措不及防第一百七十四章 惡僕告狀(求首訂)第四百六十二章 杜少清怒斥皇帝(二合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碗毒雞湯第二百三十九章 堅強的李愔第十七章 一個傳奇人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半截詩第九十七章 意料之外的真兇第二百零九章 不做官還能做什麼?第一百五十七章 杜大外交官第六百三十二章 ‘洗心革面’的小萱萱(二合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曲江池詩會第一百四十二章 賭約兌現嗎?第六百零四章 當街暴打(二合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面目全非的李象(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子掌櫃第一百九十四章 正面硬剛第一百零一章 暫避一時吧第一百三十六章 來自‘杜少明’的挑戰第五十七章 讓我師父來揍你第三十一章 人怕出名第四百二十六章 杜少清站出來了(二合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暴怒的李二(二合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小心玩砸(二合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誰的援兵?(二合一)第七十八章 長安來噩耗第三百四十一章 有人彈劾嗎?第四百一十四章 殺機隱現(二合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起的一手好名字(二合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四百二十四章 小萱萱帶來的貴客(二合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公主的新絕招(二合一)第五百零一章 跟皇帝做一筆交易(二合一)第七十八章 長安來噩耗第四百九十五章 廢黜太子?(二合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姐弟‘情深’(二合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借你抄抄?(二合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老魔頭破案(二合一)第三十六章 丈母孃記仇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杜大外交官第四百六十章 調皮的小萱萱(二合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師徒裡應外合(二合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給老師拜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生事端第三百四十三章 封號公主小萱萱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胖的小喵喵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貓遇刺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魚歸誰?(二合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長安初雪(二合一)第九十四章 案情有突破第一百八十七章 局勢惡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身體素質真好第一百五十五章 哪裡來的捷報?第三百四十章 左右逢源的大對盧第六百二十六章 揭秘跟放榜(二合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改建總指揮——漢王(二合一)第三十五章 老魔頭出馬第一百二十五章 再次治傷第六百六十六章 呼之欲出(二合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花式大廚狄仁傑(二合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洛陽王家遭劫(二合一)第八十一章 誰敢動我的弟子?第三十三章 虎將久違的酣戰第三百章 挺身而出的太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陷越深(二合一)第六十二章 紅俠生氣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豁出去的唐儉第二百六十七章 無人能擋第二百四十四章 黃牛?第二十六章 不過如此第六百一十七章 另有其人(二合一)第三百零四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零七章 樹大招風嗎?第五百五十二章 百毒不侵的秘密(二合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有人反對(二合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臨時抱佛腳(二合一)第五百零八章 杜荷遊說(二合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悲催的西突厥使臣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二拍手稱快第四百二十六章 杜少清站出來了(二合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旱災情現(二合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撲朔迷離(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追到家裡尋仇?第二十九章 遺傳病根第一百六十七章 措不及防第五十二章 疑似故人重逢第四百七十三章 誰是最大贏家?(二合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飯量跟長相?(二合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狄仁傑出手了(二合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拿下張亮(二合一)第五百五十章 侯君集碰壁(二合一)第八十章 杜少清怒了第二百零七章 迴歸的太子第九十二章 案情端倪第三百七十四章 喜事連連(三合一大章加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心善的公主第四十五章 徐夫子懵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氣炸了的高句麗第六百三十五章 狀元樓怎麼起死回生?(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尋回杜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