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糧食戰略

人才方面的考量只把眼光盯着臺灣內部是沒什麼用的,要引進人才只能將目光投向大陸,這個時候中華軍已經取得了完全的制海權,這給從沿海一帶移民創造了條件,沒有了清軍水師的干擾,人口戰略將迎來發展的快車道,在這些人之中提高一些可用之才的數量,就成爲了中華軍在沿海一帶的情報組織們要做的事情了。

這個時候實際上福建一帶的移民已經差不多都被吸引過來了,因此後勁不是很足,但是隨着中華軍將控制範圍的擴大,人口的引進範圍也擴到了整個沿海地帶,北起直隸,難道海南島,都是可選之地,加上在之前的行動之中中華軍扣押和收繳了大量的船隻,這個時候擁有充足的船隻來運輸這些百姓,因此臺灣馬上就將引來新一批的移民潮。

而第一個月也就是新年的首月,報上來的數字顯示戰後第一個月中華軍一共從各地吸納了超過五萬人,這個數字已經是非常高了,遠超出項玉的估計,這些人大部分被安置在臺南和臺中,剩餘的人被安置在基隆。

臺南經過長時間的戰爭,人口流失的十分嚴重,這個時候其總人口還不到基隆的一半,這對於臺南一帶的開發來說是遠遠不足的。

臺南一帶擁有衆多的河流和降水,土地也比較肥沃,一直都是臺灣的主要糧倉,這一局面知道後世依然如此,固然有臺南最先開發起來的原因,但是其地利上面的優勢確實是十分的明顯。

中華軍目前比較大的制約就是糧食的問題,臺灣北部的空地面積不是很多,加上山地衆多,所以不適合大規模的發展農業,但是中華軍這個時候還在進行擴軍備戰,加上大量的移民的涌入,這都需要大量的糧食的儲備,因此發展農業便成爲了這個時候的首要事情了。

臺南以東一直到臺東的這一大片地區都十分適合種植農作物。從北部山脈留下來的溪水和土壤使得水稻的種植十分的方便,加上其全年的溫度都比較高,所以一年可以種植兩到三季的水稻,如果施肥和管理得當。畝產量能夠達到四百斤左右,這個產量當然無法和後世的那種雜交水稻的動輒上千公斤相比,但是在沒有化肥和優質種子之前,這樣的產量也是十分可觀了。

臺南目前一共開發出來了兩百萬畝的土地,城中只有十餘萬的百姓。還不到兩萬戶,實際上一戶人家擁有一百畝以上的水田,他們當然種不了這麼多了,在全人力勞作的情況之下一戶人家最多種植三十畝田地就已經是累的夠嗆了,所以剩下的還有很多的土地開墾出來之後變的荒蕪了起來,這個時候隨着首批移民的遷入,一直困擾着鄧明的勞動力不足的局面終於能夠得到改觀了。

要將臺南所有的已開懇的田地利用起來,項玉估算至少還需要向臺南移民三十萬人,最終使臺南的人口達到五十萬人以上,這個人口其實不多。中國目前的大城市比如廣州、南京、北京等都能夠輕而易舉的達到這個標準。

實際上如果是按照目前的這個吸納人口的速度,只需要五個月的時間就能將臺南的農業人口數量補足,這些人能夠趕在今年的水稻晚稻種植之前分到土地,然後至少可以收穫一季的糧食,兩百萬畝土地一年的產量至少有能夠滿足一百五十萬人口的消耗,再加上基隆和呂宋島上的其他糧食的收穫,中華軍的糧食問題將會得到徹底的解決。

但是項玉考慮到日後還會跟清廷作戰,戰火的遷延勢必會造成很多的難民,這些人想要妥善的安置,都是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的。而最主要的就是糧食了。

因此糧食永遠都不會嫌多,家中有糧才能心裡不慌,而臺南可供開發的土地至少有四千到五千平方公里,也就是差不多六百萬畝左右。還加上很多的山地可以種植紅薯,這也能提供一些糧食的補充。

基隆和臺南目前的糧食的價格比較便宜,鬥米也纔不過十文錢左右,一石米只賣一百文錢,這在康乾盛世也是沒有出現過的情況,而自從明朝中後期海外的大量白銀流入中國之後。中國的米價就居高不下,這固然有天災和各地出現農民起義的影響,但是不可否認的就是糧食的產量確實是下降了。

按照這個時候的糧食的產量和土地的土質來看,糧食的產量會在新田地開墾過後的幾年出現下降的局面,這主要是土壤裡面的肥料的消耗,中國農村裡面很早的時候就有將人畜的糞便收集起來,當做肥料的事情,主要是因爲人畜的糞便之中含有無機肥,主要是氮和磷,因爲植物的生長髮育需要大量的氮元素。

而後世的高產量便主要是歸功於後世的工業體系,在將石油和煤炭經過處理之後得到的產物,這使得糧食的產量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大大的提高,比如印度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引進了新的生產工藝,主要是化肥的製造和使用,使得糧食的產量大爲提高,這才能夠養活上十億的人口。

而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朝鮮糧食危機,主要原因還是因爲朝鮮沒有石油,因此生產不出來足夠數量的化肥,特別是氮肥,這才使得擁有更多土地和更少人口的朝鮮還一直面臨着糧食的危機,據說每年還因此餓死數萬人。當然了,韓國其實也是缺糧的,不過缺口很小,加上可以從東南亞國家進口,所以危機不大,甚至還能支援朝鮮的金家兄弟。

化肥在農業領域的重要性就和農藥是一樣的重要,甚至比起農藥來說還要重要一些,因爲土地裡面的這些元素補充起來是非常的緩慢的,這也就是田地會出現板結的情況的原因。

這個時候中華軍手中雖然有一定數量的石油,但是完全不具備後世的那種生產工藝,也缺乏那方面的人才,就算是項玉是理工生,對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也不可能憑空的變出那麼多的設備來,工藝的發展是一步步逐漸積累而來的。。

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367章 項玉登基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44章 廈門風雲(三)第198章 對付海盜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230章 陷阱第127章 尚令的陰謀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174章 海盜島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93章 惠子入學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331章 江戶大火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76章 將軍府第203章 追剿海盜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182章 落日黃昏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217章 偵查金門第28章 進攻戴帽山第5章 棄守安溪第334章 同意出資第76章 將軍府第58章 風雲突變第23章 山谷伏擊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57章 傷兵營第174章 海盜島第200章 搜尋海盜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58章 風雲突變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225章 決戰沙俄(一)第279章 百萬勞力第227章 攻城戰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93章 惠子入學第342章 海城攻防戰(五)第143章 派人和談第16章 大戰將至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314章 白塔第170章 部落的戰爭(下)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120章 價格戰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第383章 兵臨廣州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96章 項玉回府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117章 安排李雲聰第23章 山谷伏擊第182章 落日黃昏第98章 發展戰略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413章 錦州之困第331章 江戶大火第51章 荷蘭人的援軍第416章 驅趕守軍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168章 女海盜第157章 炎黃村暴露了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30章 遊說董江第84章 戰前佈局第106章 城中決戰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襲第56章 軍械所第13章 改編火器營第51章 荷蘭人的援軍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300章 舟山羣島的建設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74章 意外之人第13章 改編火器營第74章 意外之人第127章 尚令的陰謀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