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人才問題

君悅酒家的酒樓是一棟五層樓高的建築,這個高度在城中也算是首屈一指了,三人來到了三樓的一處雅間,松下美惠子似乎跟這裡的老闆很熟,老闆甚至親自跑過來招呼三人,顯然他是看出了項玉的身份。

不過項玉也不太在意,城中認識自己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因此就算是出行很低調也會很容易就被周圍百姓認出來,還好這個時候手機這種東西沒有被髮明出來,不然走到哪裡都被人跟着抓拍,想想也覺得蛋疼無比。

項玉雖然是三人出來逛街,但是並不是說只有他們三個人,實際上十幾名親兵也都潛伏在周圍,他們身着便衣,在三人的周圍暗中保護着他們的安全,項玉只跟着劉陽學過一招半式,武藝稀鬆平常,要是遇到有人行刺,只怕就很危險了。

這個時候幾名親兵也跟着進了君悅酒家,他們沒有跟進包間,而是在外面佔據了兩地方,一處靠近窗戶,可以隨時觀察街道上的動向,另一羣人則佔據了靠近樓梯的桌子,一旦遇到意外他們能夠儘快的封鎖和保護好出口。

不過實際上基隆城的安全係數還是很高的,清軍這個時候並沒有來的及向臺灣滲透,這主要是在臺南海戰之前清廷根本就沒有將中華軍放在心上,認爲這不過是個彈丸小地,折騰不出什麼東西來,因此也沒有派遣細作混進來。

幾人點的菜很快就被端上來了,三人逛了半天的街,這個時候自然早就餓了,於是項玉開始狼吞虎嚥起來,自從他穿越到這個時空之後,他就感覺自己的飯量大增,以前一頓只能吃一碗米飯,這個時候至少要吃兩碗,有時候甚至兩碗都還不夠,這大概是因爲這個時候的菜裡面的油水比較少吧。加上活動量也要大很多。

靠近學院的酒樓,自然免不了有人議論國事,項玉同意來到這裡也就是想要了解一些民間的這些知識分子們,在私底下對上面有什麼議論。他不想讓內務部分去處理這件事,因爲那樣很容易就搞成嚮明朝的錦衣衛的那種模式了,中華帝國需要的是一種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一味的打壓對整個國家來說弊大於利。

包間門口是用一卷簾子遮起來的,所以隔音效果很差。因此項玉能夠很清楚的聽到外面的士子們的議論聲。

“朱兄今日不呆在家中陪伴嬌妻,竟然跑了出來,只怕是晚上回家去之後要被懲罰跪搓衣板了!哈哈哈哈!”一人姍姍來遲,幾人拿他打趣。

來遲這人連忙對着幾人施了一禮,表示自己的歉意,幾人也都紛紛還禮,一番見禮之後這才重新坐了下來。

“樑兄你是有所不知,最近公務繁忙,上面催逼的緊,整日裡忙死忙活的。家裡的那位可是不滿了,這不,今天趁着假期偷偷溜出來,要是讓她知道了,那兄弟我晚上回去可就真的遭了。”姓朱的這人做出一副可憐樣子,邊說邊嘆氣,引得幾人又是一頓打趣。

“朱兄這是享盡齊人之福尚且不能滿足,那要讓我等形單影隻之人怎麼過活,列位說我說的是也不是?”之前打趣他的那人繼續揶揄道,言罷便得到了幾人的響應。

朱姓的那人知道他們是開他玩笑。也不以爲意,項玉和外面的這下人隔了一個簾子,因此瞧不清楚這些人的長相,不過聽那姓朱的說公務繁忙。想來多半是在爲公家做事了,只不過不知道是哪裡的。

幾人又是一番打趣,似乎盡聊得都是這些話題,這讓項玉微微有點點失望,臺灣在這個時候被稱爲蠻荒之地,因此大陸有很多人都不願意來到臺灣。一來這裡比較偏僻,二來跋山涉水還要跨越一道海峽,十分的不易,加之在之前荷蘭人統制期間,荷蘭人對於島上的華人的控制和防範都比較嚴厲,所以島上的文化活動十分低迷,不僅沒有像內陸那樣的學院和士子,就連教書先生也是逐年減少。

後來雖然歷經鄭成功收復臺灣,趕走了荷蘭人,加上之後中華軍在各地吸引移民,再加上對臺灣的一系列開發,使得臺灣的面貌煥然一新,人口也成倍增長,但是士子的力量也就是讀書人的力量還是十分的單薄,這對於中華帝國的發展有利也有弊。

後世太祖曾說過,知識越多越反動這句話,這句話儘管不算對,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時期卻也有一些道理,比如在明朝末期的民間起義之中,若是參雜了一些讀書人甚至是士子進去了,那麼起義軍所帶來的的危害要比單純的農民起義更加具有危害性,這一方面是因爲士子們對於一個國家的瞭解,比普通農民要深刻的多,加上他們手肘的知識,使得他們的大局觀和管理行政制度更加健全,這樣的軍隊纔不至於像是一羣流寇一樣不成氣候,而是能夠威脅到統治者的根基。

中華帝國裡面沒有這股勢力,所以項玉想要發動什麼改革或者是推行什麼制度,所面臨的的阻力會小得多,普通老百姓對固有的制度雖然有所瞭解,但是遠遠沒有讀書人瞭解的那麼深刻,因此他們對於新東西的接受能力會比深受封建統治思想毒害的讀書人來說更加容易一些。

但是對於中華帝國不利的一面也很明顯,那就是短期內國中面臨着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雖然各地這個時候都在興建學校,都在進行人才的培養,但是人才的培養不是今天挖個坑澆點水,明天就能開花結果那麼快,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最短也需要五到七年,慢一點則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年,但是顯然中華帝國的建設不能等那麼長的時間,因此這個時候還是不得不依賴一些原來體系裡面的知識分子的幫助。

在回去的路上,項玉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人才的困境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關乎着中華帝國今後的發展和建設的速度,是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

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340章 海城攻防戰(三)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3章 關寧鐵騎第89章 風波平息第327章 重創第342章 海城攻防戰(五)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414章 破城第116章 劉陽奪魁第28章 新式火槍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60章 激戰荷蘭人第254章 清廷的封鎖(一)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412章 一戰定蒙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38章 爆破城牆第412章 一戰定蒙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174章 海盜島第212章 施琅上任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302章 尚可喜的怒火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414章 破城第406章 朝鮮戰局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82章 戰爭威脅第106章 城中決戰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17章 風雲詭譎第228章 攻城戰(下)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89章 風波平息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286章 初戰告捷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230章 陷阱第326章 白船事件第418章 滅清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120章 價格戰第227章 攻城戰第331章 江戶大火第163章 馬尼拉的情報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239章 北方的神秘戰艦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28章 新式火槍第93章 惠子入學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150章 炸懵了第357章 束手無策第351章 擊敗清軍第44章 廈門風雲(三)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260章 定海和鎮海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328章 問計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52章 消失的荷蘭人第168章 女海盜第383章 兵臨廣州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89章 風波平息第75章 日本公主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203章 追剿海盜第383章 兵臨廣州第385章 黃雀在後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157章 炎黃村暴露了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406章 朝鮮戰局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