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弘揚德治是國家治理之魂_一、以德治國的豐富內涵

弘揚德治是國家治理之魂

中國的國家治理,不但實行依法治國,而且要求以德治國。如果法治是骨骼筋絡的話,德治就是靈魂精神。法治與德治,作爲國家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規範人們思想和行爲的重要手段,它們互相聯繫、互相補充、缺一不可。只有法治、沒有德治的國家治理,或者只有德治、沒有法治的國家治理,都是不可能治理好國家的。習近平指出,“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他律和自律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一、以德治國的豐富內涵

在中國,以德治國(簡稱“德治”),就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爲人民服務爲核心,以集體主義爲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爲基本要求,以職業道德、社會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設爲落腳點,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配套的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並通過思想教育的方式,使之成爲全體人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爲規範。由此定義可知,以德治國的“德”,是思想道德領域的“德”,它是在黨的指導思想引領下形成的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共同道德規範。

那麼,在中國現階段,作爲德治的共同理想信念是什麼呢?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由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提出並進行了深刻闡述。習近平指出:“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就是說,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週年時,中國將逐步並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是指國家的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包括經濟發達、政治民主、法制健全、文化繁榮、科技進步、社會和諧、生態美好等全方位的發展和進步,也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完善和發展。民族振興,是指中華民族具有再次處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能夠把中華民族創造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文明成果傳輸給世界,並影響和改變世界,對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同時還包括具有維護祖國統一、領土主權完整和安全的能力。人民幸福,是指人民各項權益能夠得到充分保障,幼有所愛、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老有所養,人人共享發展成果,人人有出彩和圓夢的機會。

中國夢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信念,成爲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闢未來的一面精神旗幟。

中國夢,是國家情懷、民族情懷、人民情懷相統一的夢。“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泰則民安,民富則國強。中國夢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爲一個命運共同體,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緊緊聯繫在一起,體現了中華民族固有的“家國天下”的情懷。實現中國夢,意味着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大大提升,意味着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向上、文明開放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意味着中國人民過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是中國夢的創造者和享有者。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爲人民造福。我們的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中國人民素來有着深沉厚重的精神追求,即使近代以來飽嘗屈辱和磨難,也沒有自棄沉淪,而是始終懷揣夢想,嚮往光明的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哪一個人

、哪一部分人的夢想,而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追求;中國夢的實現,不是成就哪一個人、哪一部分人,而將造福全體人民。因此,中國夢的深厚源泉在於人民,中國夢的根本歸宿也在於人民。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事業,需要每一個人付出艱苦努力,用實幹托起中國夢。2012年12月,習近平在廣東考察工作時強調:“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幹,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幹,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幹。”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偉大的夢想,需要偉大的精神作支撐。沒有振奮的精神、沒有高尚的品格、沒有堅定的志向,一個民族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是克服各種困難、戰勝風險挑戰的決定性因素。實現中國夢,最終靠全體人民辛勤勞動。“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裡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也必將創造出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必須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讓全體人民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依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開創更加美好的生活。習近平提出來的中國夢,極大地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意志,推動着中華巨輪乘風破浪、奮力前行。我們已經取得輝煌成就,正在向着百年夢想一步步靠近。只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接力奮鬥,我們就一定能夠到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

在中國現階段,作爲德治的共同道德規範又是什麼呢?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着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習近平還指出:“在當代中國,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應該堅守什麼樣的核心價值觀?這個問題,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果缺了核心價值觀,就沒有了精氣神。這幾年來,圍繞着核心價值觀的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但是一直沒有定論。經過反覆徵求意見,綜合各方面認識,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倡導”和濃縮凝練的24字,已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了明確的迴應和一致的認可。對此,習近平作出了高度的評價,他說:“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這個概括,實際上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的新貢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就是從國家制度、社會集體、公民個人的

“三個層面”,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指明瞭方向,爲以德治國塑造了共同道德規範。

第一個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是立足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家層面。它表明,中國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總體佈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大建設的共同價值追求目標在於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曾把共同價值追求目標表述爲“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繁榮,人民幸福”。而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樣的目標從價值追求角度來說,就是經濟上要越來越富強,政治上要越來越民主,文化上要越來越文明,社會和生態上要越來越和諧,達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國家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價值目標和價值追求,符合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景,是一個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激發活力、振奮精神的價值目標。

第二個層面,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是立足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平、法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社會屬性,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價值追求。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我們黨自成立起,就把帶領人民實現自由、民主、平等寫到自己的旗幟上,併爲之而不懈奮鬥。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又把這些目標寫到社會主義旗幟上,使之成爲激勵人們發奮圖強建設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動力。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深入發展,廣大人民羣衆的民主法治意識越來越強,自由平等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維護公平正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正是適應廣大人民羣衆這種新期待、新要求,我們黨更加自覺地把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理念深入紮實地體現到黨的各項理論和實踐之中。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以人爲本、堅持執政爲民、堅持依法治國偉大實踐的集中價值體現,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

第三個層面,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立足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基本價值追求和道德準則要求。2001年,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就提出,要堅持以爲人民服務爲核心,以集體主義爲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爲基本要求,在全社會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2006年3月,胡錦濤在參加全國政協討論會時提出了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求“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鬥”。集中起來,就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四個概念。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目標,是當代中國社會公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自我修身的要求,整體文明的發展需要以個體素質的提高爲前提,愛國是政治素養維度,敬業是職業道德維度,誠信是個人品德修養維度,友善是社會和諧的維度,這四個維度四位一體,共同組成了社會主義社會成員的日常行爲規範。公民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道德的精華,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公民道德和價值理念的新發展。

(本章完)

|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二、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結構|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三、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的不懈追求|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三、建設完備的國家治理法治體系|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三、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構建原則|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三、改革和完善基層羣衆自治制度|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三、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的不懈追求|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一、共治的理論依據|第五章| 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_二、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與執政方式|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四、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特點|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機構|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第九章| 弘揚德治是國家治理之魂_三、德治建設的重點和途徑|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四、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特點|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五、正確認識和處理黨與法治的關係|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二、治理的演進發展|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一、中國政府治理制度和組織結構|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三、建設完備的國家治理法治體系|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五、中國式民主的改革完善|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二、共治的主要方式方法|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點|第九章| 弘揚德治是國家治理之魂_二、德治方略的形成和作用|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一、何謂現代化|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一、基層羣衆自治的形成發展|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機構|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四、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特點|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五、中國式民主的改革完善|第二章| 國家建構和國家治理轉型_二、國家治理的類型和轉型|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點|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三、中國式民主的特色|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五、正確認識和處理黨與法治的關係|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第五章| 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_一、中國共產黨與國家治理的關係|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四、中國式民主的優勢|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二、共治的主要方式方法|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四、中國式民主的優勢|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一、中國政府治理制度和組織結構|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四、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特點|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含義|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機構|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四、中國式民主的優勢|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三、治理的傳統和當代含義|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三、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構建原則|第五章| 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_三、以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二、國家治理法治化的創新觀點|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一、治理的原初形態|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四、司法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三、中國政府治理建設的途徑和任務|第二章| 國家建構和國家治理轉型_二、國家治理的類型和轉型|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四、司法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第五章| 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_三、以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三、建設完備的國家治理法治體系|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點|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四、司法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三、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構建原則|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三、中國政府治理建設的途徑和任務|第二章| 國家建構和國家治理轉型_三、中國國家治理的發展階段|第二章| 國家建構和國家治理轉型_二、國家治理的類型和轉型|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三、建設完備的國家治理法治體系|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四、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特點|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一、基層羣衆自治的形成發展|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三、建設完備的國家治理法治體系|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二、共治的主要方式方法|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二、中國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論和目的|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含義|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二、基層羣衆自治制度的內涵|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機構|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一、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向|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三、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的不懈追求|第五章| 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_二、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與執政方式|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一、治理的原初形態|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一、共治的理論依據|第五章| 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_一、中國共產黨與國家治理的關係|第五章| 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_三、以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一、國家治理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三、共治實踐發展的典型|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機構|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四、中國式民主的優勢|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一、中國政府治理制度和組織結構|第九章| 弘揚德治是國家治理之魂_一、以德治國的豐富內涵|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一、共治的理論依據|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一、治理的原初形態|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點|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二、基層羣衆自治制度的內涵|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四、司法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三、改革和完善基層羣衆自治制度|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二、治理的演進發展|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二、基層羣衆自治制度的內涵|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二、治理的演進發展|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二、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結構|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五、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建設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