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回 道難修

神秘主義在道門中既有與其他宗教相似的普遍特徵,又有道門作爲道門本身的具體特徵。

但是在上文修道者神秘體驗之例以外,神秘主義還有另外的特徵,比如說神秘體驗一般是不可言說的,在時間上具有暫時性,同時也會伴有體驗者或愉悅、或喜樂、或痛苦、或迷醉的感受等。

無論人們怎樣定義神秘主義,怎樣詳述神秘主義的特徵,神秘主義的實質在神學家或宗教者那裡卻是普遍同意的,本質上就是一種與超自然、超人間的力量的交流或契合,只是不同的宗教因其教義與信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達。

更重要的是,對於神秘經驗,人們作任何判斷似乎都不達其意,有的只能是寬容、開放以及同情的理解。

有些人總喜歡到深山老林裡去尋仙訪道。

其實,從古以來,真正的修煉高人,大都隱於世間。

自上古以來,三皇五帝皆是與民同化,爲民表率,和光同塵,混跡於民;歷代仙真或是隱於市廛,或是居於洞茅,皆於民間煙火中獨尋清靜。

什麼是修道的真者?

真修道者首先是走對了路子,直溯生命本元;真修道者大都內隱養德,功在自然無爲;真修道者恪守日用隨常,一路爲道日損。

向真修道者求教,不可求全,因真修道者尚走在路上,求全則眼中無真,漏盡真師,若不求全,能得一功一行之指點,皆是造化。

向真修道者求教,亦不可照搬不變,事先有個自以爲是的明師標準,不符合預設標準的就大失所望。

昔日黃帝問道廣成子,卻不識洪崖即是廣成子,以至當面錯過。華夏聖祖尚且如此,何況後繼之輩。

真修面前不識真者,一般有以下幾道屏障。

一是福德不備。

福德不備,不僅自己缺少識真的慧眼,且真修道者在此等人面前也會越發深隱。

二是根器不利。

根器不利,雖有機遇,卻無緣份,守着寶山不識寶,對着高人找高人,總以爲遠來的和尚好唸經,喜好追逐名人。

太上老君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

世間士人,上士者稀,中下者衆。常搖擺者,非因價值取向,只爲某師名頭,以爲會提升自身的功德,竟不知歲月匆匆,幾個擺動下來,不覺老矣。

於是感嘆明師難遇,正法難求,索性連一顆求道的心也冷了。

三是機緣未到。

機緣未到,雖得遇高真,卻總是失之交臂,無緣從修。

有此機緣,方知人家是高人。

其實,真正有承傳、懂修煉的有道高人,一般都爲人謙和平易,不顯賢露能,不作門派之爭,傳授知識平實無華,不故弄玄虛,不自作高深狀。

真修道者首先是自已身心健康,體態輕盈,行爲端正,目光清朗,氣色紅潤,話語不多卻中氣充足。

與這樣有修爲的人接觸,人可以感覺周身舒暢,場態祥和,能深感其人格魅力而願意親近。

如果有緣得到這樣真修者的指點,他教的功夫,一定是自然簡樸,注重德行心性,注重內煉精氣神,絕不會故弄玄虛,違背生命法則與社會倫理。

正道修煉的方法,主要靠個人修爲,絕不依賴所謂“加持”、“給功”,更無需藉助神靈怪之類的外力來修煉。

正道功夫講求“功夫吃功夫”,須經年累月,積精累氣,絕無速成。且理法嚴謹,合於生命運行規律,合於易、醫的基本原理。

傳承內丹學的實修者,大都精於隱的學問。正所謂“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歷代大道修行者,也都講求一個隱字,以至於有隱仙一派。

雖然每逢亂世,總有道門人物出來匡扶正義,但功成身退,總是這些人物的身後美談。

功成身退者,自是歸隱民間,那些從未出山的,也就從未脫離過民間。

民間是水,真修道者上善若水,隱於水,自是和樂融融。

真正的隱,是正常的做人,正常的做事,正常的積功累德。

真正的修行者,融於民間,不離民間,功成於民間。

大道無極,復又無極。真修道者在路上,路上人很多,莫要當面錯過。

無論是在家出家,自己能戰勝自己纔是強者。這個所謂的凡俗世界最能磨練人們,清淨無爲的道觀同樣能洗滌人們的身心人們要面對現實,不要再盲目的跟風。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

而現今事物的發展只在“負陰抱陽”即利弊互存的方式中不斷的發展前行,卻唯獨少了“衝氣以爲和”的方法,因而逐漸失去平衡。

誰無少年時?人在成長中,思想與主見在不斷成型的過程中,一定會與世界與社會有着激烈的碰撞。

本應該在碰撞中摩擦出智慧的火花與寶貴的人生閱歷,在如今卻早已變了味道。

這些人在面對事物時,毫無自己的觀察,自己的主見,也聽不見正確見解或意見。空有五官,卻五感全無,只是盲目的跟風。

或許覺得世界太痛苦,只有出家纔能有所謂的“解脫”?

還有許多人修道之本便不純潔。

也許覺得會畫符很炫,也許覺得八字預測夠炫耀的資本,也許聽到一些傳言覺得修道就是無憂無慮,衣食不愁的生活。

也許也許,太多太多了。

因爲他們覺得紅塵世界,太過痛苦。

出家隱居山林,過着逍遙自在,縱情山水的日子纔夠“瀟灑”,於是青年們,開始琢磨出家當道士了。

太上老君在《想爾注》中提出了“守中和之道”、“衝氣以爲和”、“和則相生”等理論。

“中和”之氣具有“調和萬物”的功能,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長的重要基礎。

可以說,“道”的本性就是“中和”的,是自然和諧的,只有天地自然的和諧,纔會有萬物的生長和成熟。

“中和之道”是道門追求和諧生命、和諧自然的重要思想資源。 Wшw ▪тt kΛn ▪¢〇

從“中和之道”的和諧思想出發,道冖的生態和諧理論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門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準則,反映了道門道法自然的生態倫理、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態建設。

道法自然是中和之道的生態倫理,“中和之道”體現了道門“道法自然”的和諧生態倫理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無爲”爲法則。

道化生萬物,皆自然無爲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約。

“道生萬物”的生態倫理,道門認爲,天地萬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萬物都按照“道”賦予它們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發展的權利,人行沒有權利去破壞它們。

人類對待萬物的態度應該是“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觀規律,與一切外物和諧共生,以獲得人與自然在整體上的和諧。

“道通萬物”的生態倫理,道門認爲,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應該互相尊重、和諧共處,自然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道門還認爲,道化生萬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氣所化生的,是萬物之中最有靈氣和智慧的生物。

因此,人居於“萬物之師長”的位置,爲“理萬物之長”,也就是說,人負有管理和愛護萬物的職責,人的行爲要符合“天道”,人應該“助天生物”、“助地養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與自然更加和諧。

“道貴中和”的生態倫理,道教從“道法自然”的整體出發,十分重視人對環境的依賴關係。

道門認爲,維護整個自然界的和諧與安寧,是人類本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就要確保天地的平安。

“道貴中和”,就是說人類社會與自然要維持一種和諧的平衡。《經》中強調人類若想長久安寧,就必須使自身賴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諧安寧。

爲此,人類就要認識自然規律,並按照自然規律去辦事,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天人合一是中和之道的生態智慧。

《道經》稱:“天地合和,萬物萌芽”,“天地不和,陰陽失度”,體現了道門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認爲人與自然是相互感應、相互影響的。

第六百六十三回 變化之術(四)第一百零二回 折騰第九十七回 商之嘆息第九百零五回 賊人第六百二十四回 修法第八百一十九回 冰與火第三百七十六回 龍吉公主(二)第四百三十回 天公大道第六百五十八回 恐龍第二百八十五回 劫後餘生第二百四十六回 諸行無常第六百六十九回 相術第九百零五回 賊人第五十五回 英雄命運曲第六百一十五回 冤親債主(三)第八百九十回 陰天子第三百三十回 記而憶第八十四回 江湖風第七百七十五回 帝王之氣第九百二十七回 歸元功第二百零二回 醜爲下第六百二十三回 遇仙記(二)第一百零一回 追尋熱第七百四十四回 雷王的弟子(二)第四百六十回 關口(一)第三百零九回 德說第八回 來世情第六百七十八回 冥河吃虧第三百七十五回 龍吉公主(一)第一百四十八回 誅仙殺第六百五十一回 控萬物第八百九十八回 幸活第六百七十九回 丹變劍成第六百五十回 逆境生第七百七十二回 王之光第八百六十回 仙手鳳第四百六十回 關口(一)第四百七十七回 苦不易第四百一十四回 八卦第七十二回 風起白虎堂第九百六十一回 顓宮第五百八十二回 行善第二百九十一回 經綸手第三百一十五回 鬥心第五百七十三回 人與天第九百六十六回 融仙第四百一十八回 守道之心第六百五十回 逆境生第一百九十三回 誡兄第六百七十三回 來也(二)第四百九十七回 三脈七輪第八回 來世情第二百五十一回 蠱毒第五百五十回 仙靈第五百三十七回 善莫大焉第九百四十二回 大動干戈第五百四十八回 蛇郎第二百八十四回 妖之道第三百七十一回 神訣第八百二十五回 絕地第六百四十二回 梅山娘娘第一百三十五回 生花時第一百零七回 放不下的情第七百九十二回 養小鬼第七十一回 江湖鼎立第二回 人情劍心第三百一十四回 強心不強第九十七回 商之嘆息第五百九十七回 得善人第二百九十四回 眼關第六十七回 太丁之殤第三百五十四回 聖戰第四百七十九回 修道德第三百八十四回 世間術第一百六十九回 心誠則靈第二百四十一回 善惡難分第九百零二回 丹田隱患第七百三十一回 東方小寶第六百三十八回 作惡人第八百五十回 斬仙術第七百二十五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 (五)第九十三回 商朝太子第一亡第三百一十一回 德經第八回 來世情第四百六十二回 關口(三)第三百八十五回 意不平第七百四十二回 前世今生第四百二十三回 呂洞賓(一)第三百一十六回 品與酒第四回 那顆活着的人心第六百三十九回 惡徒第五百二十三回 惡人意第三百六十四回 弒神槍第八百七十九回 鯨吞第五百三十五回 牛第七百零四回 太危來第四百二十二回 風泰和的心第八百四十三回 神龍經第七百一十四回 高山老道第二百一十九回 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