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回 天關

善爲德,而從道者,雖心無雜念,故有“致虛極,守靜篤”之說,其實就是爲了做到天人合一。

即太上老君老子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到達心境空明,萬念萬欲俱化爲虛無的頂點,安守着至誠至信的寧靜。

身體內的氣血順經脈川流不息的運行着,身體外的世界也處於不停的變化、運轉之中。

認真的體昧它們的循環往復、生老病死,做最深徹的觀想:芸芸衆生,紛紛迴歸它們的本原。

到達了它的本原,明察了自己的本心叫做“靜”,“靜”叫做回覆到自身的本來,天然的本性。

保持純真自然的本性、清靜無爲的本心纔是長久的生存之道;懂得這個規律並能切實施爲稱之爲明智。

不懂得這個規律而輕舉妄動、恣性肆意,就會遇到兇險、危難;把握了這個規律就能深通一切,明察秋毫。

融會貫通就能達到至大至正的境界;達到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充塞天地、縱橫古今的境界;進一步天人合一:我即天地,天地即我,從而真正進入了道的境界。

循道而行方能保得真正長久,始終不會失敗,永遠也不會滅亡。

內修最關鍵的第一步就是心靈脩養要“虛”,就是要“虛其心”。前面已經說過,虛心就是謙虛、謹慎,沒有主觀成見。

要把那些平時念茲在茲的雜念——“顛倒夢想”都從心裡清出去。

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爲人如果心裡有了雜念,就會產生七情六慾的心理波動,這些心理波動直接會干擾體內氣血的正常運動。

道醫上說“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恐傷腎”等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心理不健康的狀態,那麼他就必然最後在那個受傷最重的臟器、腑器、經脈上爆發出可怕的疾病。

可以說人類十分之九的病都是由於自己不遵循自然規則招來的,其中“心”病又佔了一大半。

如果人能保持一個平和自然的心態,對萬事萬物都能有一個順其自然的態度。

那麼他身體裡的氣血就會正常地運動,自我調整,自我修復。其實每個人都有內修的過程——睡眠,睡眠可以解決疲勞,可以緩解很多症狀。

一個經常能保持良好睡眠質量的人肯定是個健康的人,睡眠出了問題纔是最大的痛苦。

就說疲勞吧,除了睡眠,好象至今沒聽說有什麼神奇的藥物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吧。

一般的人只會睡眠——被動地內修,睡着了自然把白天的爭鬥啊、慾望啊給放下了。

只有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才能主動地去內修——禪定。其實要做的只是保守那顆平常心,把心裡一切不應該有的東西都打掃出去。這樣就沒有七情六慾的心理波動了,於是一直被你自己的“妄念”干擾的氣血也終於可以正常的運行了。

打坐入定,它只要求“心安”,並不要求外在的形體配合。形體有沒有用?

有的,但至多是個輔助作用。把“心”保持在那個境界上纔是最重要的,只要“心”時刻都在正確的位置上,無論行、走、坐、臥、做事、閱經、吃飯、睡覺那都是在禪定,在內修。

如果能夠一直把“心”往“虛”上修,就能到達一天十二個時辰始終“虛其心”的境界。

《經》中有一段話:“於晝夜常念思維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不分白天黑夜十二個時辰不停的內觀自己的那顆“心”,要讓“善法”在一個念頭接着一個念頭中逐漸增長壯大,不要讓哪怕有一點一滴的壞念頭混在裡面。

到了那個地步,就可以叫做“致虛極”了。

“守靜篤”,就是講對心態的把握,首先要靜——寧靜、安靜、清淨,就是不起妄念。

其次要篤——誠信、坦蕩、無畏,對所有已經來的不去生出“分別妄見”,對尚未到來的不去期待擔心。

這樣,就“萬物並作”了,人也可以“觀其復”了。萬物的這個“作”不是人讓它“作”的,而是它本來就“作”的,原來那顆浮躁的“心”讓人“觀”不到,而現在可以“觀”了。

“觀”就是叫人老老實實地當一個“旁觀者”,別去想主宰什麼、指揮什麼,人的任務就是保持住那個“觀其復”的狀態。

“觀”到了什麼呢?——“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原來什麼東西最後都要回到他來的那個地方去的呀。迴歸到各自的根源就叫做“靜”,也可以叫做“覆命”,也可以叫做“常”。

對於迴歸根源這件事來說,“靜”說的是狀態,“覆命”說的是結果,“常”說的是規則。

這就是最大的真相,這就是“常”,“常”就是“道”。

知道這個“常”,你就是“明”的人。不知道這個“常”,就會“妄作”,這樣就會“兇”;知道了這個“常”,才能“容”。

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這其實就是一個“天人合一”的過程,就是一個先“內聖”再“外王”的過程,是一個遵循天地大道的過程。

天地之數,以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合爲一元。

又以一元分爲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

再將這一元與一天,一會與一支做了對比說明。

一天根據十二支有日夜的交替,一元也根據十二會有混沌的時候和天清地爽的時候相交替。

每元都是一次由混沌逐漸演化出天地,再生人,生獸,生禽,再由這種清明轉入混沌的輪迴。

昊天雖是混元大羅金仙,作爲少有的聖仙之一,他自幼修持,苦歷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足足修煉了二億二千六百八十萬年!昊天修行十年,方纔領悟成仙的七關渡。

渡過七劫者,可繼續修煉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出神入化的境界修到極限,就可以準備渡過最終天劫:天刑雷劫,過不了就會死,過去就是仙,從此不死不滅,位列仙班。

一爲病痛劫。修煉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把身體中隱藏的不健康狀態,一起發作出來,來的太猛或者修行基礎不牢會死亡或者其他害處。挺過去的話,以後非特別情況不會得病。

二、情慾劫。

修行到這個程度,人的情慾會最大化,會產生種種慾念,特別是男女之間的慾念更是猛烈。挺不過去會走火入魔,很可能會瘋掉,挺過去的話意念就再難動搖。

三、妄心劫。

此劫兇險,修行人到了妄心劫的的話,會沉迷於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裡的一切規則會按照自己的思想發生改變。挺過去的話,以後不會被世間種種幻象迷惑,能看清世界。

四爲魔境劫。

此劫兇險,身在此劫中,人往往莫名恐懼,修行不能專心。過不了會瘋瘋癲癲,發狂而死。或者在修行時注意力不集中而走火入魔。

如果戰勝自己,則再也不會有什麼恐懼,做事會異常果斷,判斷力會極其準確。

五、真空劫。

這個劫很有意思,在此劫中,一身修行還在,卻不能運用。就好比一身法力,卻用不了一樣。

這個劫很難過去,過不去也不會怎麼樣,就是不能用修行成果。面對此劫要有平常心才行,此劫過後法力大增。

六、換骨劫。

此劫兇險,在此劫中,身體會發生再造,把整個身體換掉,頭髮脫落,血肉融化。骨骼雜質排除體外,同時還會不斷長出新的身體。

過不了就會死,過得去的話,那麼新的身體就是最完美的,沒有缺憾的。

七、苦海劫。

此劫對人來說最難過,歷此劫時,人處於定境中,會把所有前世今生的種種經歷,種種感受,所有思想一起發作。要將所有經歷接收過來,而且不能暫停。

一般人過不了,過得了百中無一。渡過此劫,成就半仙之體,可長生不死,且不畏生死。

以上幾劫,每一劫都會刷掉一部分人,能過七劫者少之又少,所以修行很難。

昊天一生歷經無數劫,除了三界安危,其他事還真入不了眼,亂不了心。

第七百八十八回 黑王(四)第六百二十五回 教從善第二百三十五回 青天威第四百四十八回 除惡(五)第三百六十四回 弒神槍第四百二十七回 道法尚青第二百二十六回 冷淡的心第五百四十五回 尋妻第七百三十一回 東方小寶第四百一十四回 八卦第七百五十一回 狐醫第五百五十六回 善莫大焉第三百七十回 危機四伏第一百二十八回 較量第三百九十四回 斬三尸第六百三十六回 尋光第六百三十七回 招邪第五百一十七回 風水術(六)第四百四十九回 除惡(六)第六百九十五回 明月道第二百八十三回 道人行第三百一十二回 度人先度己第一百七十四回 符文字第三回 誰的宿命誰的夢第七百九十七回 任寧(二)第二百七十六回 霧失樓臺第一百四十一回 恥爲徒第六百三十五回 尋找第五百三十八回 狐面第四百四十四回 除惡第一百九十一回 說劫就劫第六百四十回 善果第二百四十二回 奇仙第八百二十四回 死戰第九百二十八回 跨境第五百四十一回 狐怨第二百七十二回 攻堅第三百五十七回 活着第七十五回 曰仙道第七百八十四回 道赦第二十回 小較勁第五百八十回 善意人第八百零三回 太虛之體第五百八十一回 得道第五百四十九回 心中所願第八百八十一回 剝命輪第六百九十六回 明月之琴第四百四十一回 祁道長()第三百三十二回 沉睡第三百八十七回 慈悲第九百五十二回 八方風第一百二十四 流水無聲第九百零一回 宮裡人第一百七十八回 法門第二百五十九回 卜說第七百四十二回 前世今生第九百五十四回 結界破第九百六十六回 融仙第二百四十三回 神說第十四回 爲軍之將第五十七回 家殤第九百三十四回 玉宮第一百四十四回 暴亂血紅第八百七十回 清關第二百五十三回 道不同第五百三十九回 靈狐第九百五十四回 結界破第九百五十五回 孔宣第五百五十九回 鬼靈第五百五十二回 兆頭第七百一十一回 落憶山村鎮第七百八十九回 黑王(五)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道之威第四百六十三回 報應第一百一十回 難產之哀第五百二十九回 出竅第二十二回 鬥起餘情第七百一十八回 鬼嬰第七百二十七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七)第七百六十回 靈性第六十一回 山門前的風波第九百二十四回 溝通風第八百四十四回 聖元經第九百一十一回 觀碑第三百五十四回 聖戰第四十五回 合擊敗第八百六十五回 壓弦指第五百九十七回 得善人第四十一回 三英解封臺第三百三十一回 鏡裡第六百五十四回 替身第七百九十六回 任寧(一)第二百九十五回 寂寞道第四十一回 三英解封臺第二百八十四回 妖之道第五百零三回 債第三百零三回 氣之動第十一回 牽心一見第五百回 至善者第七百一十五回 落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