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

老太后召見,劉榮自然不敢不去。

大致摸透了老太后的打算,劉榮也並沒有梗着脖子多說,含糊其辭,就給暫時糊弄了過去。

二弟劉德、三弟劉淤、四弟劉餘、五弟劉非之後,其他的弟弟們,也都次序抵達了長安。

——老六長沙王劉發,由於路途實在太遠,是最後一個到的。

老七常山王劉彭祖、老九中山王劉勝,則一同抵達。

老八膠西王劉端,小十膠東王劉彘,也是前後腳到的長安。

至於更小的幾個,即小王美人:王皃姁所生的小十一、小十二,則都還因年幼而養在長安。

孝景皇帝駕崩之後,小王美人自己也不便留在宮中,便被劉榮送去桂宮,與故薄皇后作伴。

此番,諸王還朝,除了象徵性的‘本父喪’,以及在劉榮這一朝首次覲見之外,最主要的大事,便是封王事宜。

如劉榮一母同胞的兄弟,河間王劉德、臨江王劉淤二人,其中一個當移封爲趙王,另一個,則當移封到一個更大些的諸侯國。

這也是爲何當年,兩個弟弟離京就藩的時候,劉榮會專門提醒兩個弟弟:別急着把王宮建的太好,能湊合着住兩年就行了。

雖沒明說,卻也已經是按時二人:反正早晚要移封,別搞個富麗堂皇的王宮,最後卻平白給他人做了嫁衣。

Wшw ▪TTκan ▪C〇

眼下,便是這二王該移封的時候了。

至於老四魯王劉餘,老六長沙王劉發二人,早在獲封之初,便是帶着政治人物就國。

——劉餘去魯地,是爲了壓制當地,愈發甚囂塵上的‘以儒治國’的輿論,以及發動這個輿論的魯儒。

這幾年下來,劉餘做的不錯。

至少算得上合格。

所以此番入朝,劉榮主要是考察一下過去幾年,劉餘在魯地所進行的文化引導工作,並加以指導。

至於長沙王劉發,則肩負着漢家南邊境,防備嶺南百越之地的戰略任務。

而漢室的南方,不同於北境的軍事戰略壓力——更準確的說,漢室的南方,也就是嶺南百越,更像是政治問題,而非軍事問題。

北牆外,是純粹的外部遊牧民族,而南方嶺南,則是早就被納入華夏文明懷抱,卻在秦末亂世意外割據的南越趙佗。

如果漢家沒有北方的戰略防守壓力,只有南方一個心腹大患,那根本無需討論嶺南是否需要武統——在成爲漢家唯一戰略敵人的瞬間,趙佗那隻老烏龜,就會迅速決定內附!

捨得下老臉,就做漢家的承恩侯、歸義王之類,以在長安頤養天年;

舍不下,也不過是毗鄰嶺南的長沙、荊吳一代,頂着個榮譽性質的虛爵,以歸養鄉野。

所以,漢家對於嶺南的態度,一直都很明確。

——打,不值當。

得不償失不說,現實條件也不允許漢家——不允許仍舊處於匈奴人戰略威脅之下的漢家,分出精力在嶺南動武。

故而,在不動武的基礎上,漢家願意通過任何方式,來保證嶺南名義上歸屬於漢家。

一如過往這些年,嶺南以南越趙佗政權爲主,閩越、東越等國爲輔,皆奉漢天子爲‘君’,奉漢家爲宗主,接受漢家的冊封,以及名義上的從屬關係。

然而實際上,漢家實際掌控的版圖,卻是以南方五嶺爲界。

過了五嶺,踏上百越之地,還能受到漢家律法、劉漢社稷庇護的,便只有長安派去的使節。

而長沙國作爲五嶺以北,或者說是嶺南百越之地,與神州中原之間的緩衝區域,肩負的政治責任不可謂不重。

從漢家的利益考慮,長沙王治長沙,基本全權負責對嶺南百越的監視,絕不能太軟弱;

但從漢家戰略重心集中在北方,分不出精力到嶺南的事實出發,以‘不可動武’爲先決條件,長沙王對待嶺南百越,又不能過度強硬。

一邊,是爲了不動武能忍則忍;

同時,又要處於宗主國、天朝上國的自尊,而不能太過於予取予求。

這個度如何把握,顯然是個技術活。

在孝景皇帝之前,長沙這塊地界,一直都是由漢家在太祖皇帝白馬誓盟:非劉氏不得王后,唯一一家合法存在的異姓諸侯:長沙王吳氏去頭疼的。

漢室初代長沙王吳芮,早在秦時,便是秦屬番縣的縣令,爲當地百姓尊敬的稱呼爲:番君,享有極高的名望。

再加上‘吳王夫差後裔’的血脈加成,使得吳芮此人,在荊吳百姓心中,佔據着極其特殊的位置。

考慮到這兩點,太祖劉邦在即皇帝位,立漢國祚之後,便第一時間加封原衡山王吳芮(項羽所封)爲長沙王。

後來,其他各家異姓諸侯或主動舉兵,或被動謀逆,都被太祖高皇帝逐個擊破,長沙王吳芮一脈卻得保宗廟,一直到太宗孝文皇帝駕崩。

太宗孝文皇帝后元七年,四世長沙王吳著薨,無嗣,長沙國除。

而吳氏長沙國享國四十餘年,頂着異姓諸侯的身份,卻依舊能傳延四世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吳芮一脈‘吳王夫差後裔’的血脈加成。

——在荊吳之地,人們並不稱呼吳芮,以及其子孫爲長沙王,而是遵循祖制,稱之爲:吳公芮。

在當地人看來,古吳國還未滅亡,先王夫差的後裔吳芮,依舊在以吳國掌舵人的身份,引領着他們。

反觀五嶺的另一側,曾經對吳人犯下滔天罪孽的越人,卻在一個暴秦餘孽的率領下,毀澗絕道,割據一方。

這,也恰恰是吳芮一脈在長沙的存在,對漢家的政治意義。

吳芮這一脈的血脈,能保證荊吳一代的民衆,發自內心的追隨自己的君王,並對嶺南百越保持‘自古以來’的敵視!

而在四世長沙王吳著絕嗣而薨,吳氏長沙國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之後,長沙國,就成了漢家頭疼不已的大難。

有血脈加成的老吳家,已經絕後了;

嶺南的趙佗,卻仍舊跟個老龜似的活蹦亂跳。

非但活蹦亂跳,甚至還有力氣上躥下跳!

——太宗孝文皇帝后元七年,太宗皇帝駕崩,先孝景皇帝即立;

當年九月,嶺南密報:南越王趙佗暗復帝制,出入稱警,行文用制,再製黃屋左纛!

孝景皇帝元年,匈奴遣使和親,同年季夏,南越來使,請漢外嫁宗室女,以安南越!

孝景皇帝二年,吳楚之亂爆發在即,南越國上下羣情激憤,軍隊整裝待發,兵峰直指長沙!

孝景皇帝三年,吳楚之亂爆發,南越王趙佗分兵八千,爲吳王劉濞助力;

南越國相呂嘉率軍一萬五千,兵臨長沙南境!

同年,吳楚亂平,還沒來得及動手的國相呂嘉自長沙退兵,同一時間,南越王趙佗上表長安,以示忠心。

孝景皇帝四年,時太子劉榮監國,南越遣使來朝,言南越王趙佗病重彌留,請歸留質長安的南越王太孫:趙胡歸國,以主持大局。

孝景皇帝五年,南越與閩越相互征戰,閩越求援於長安,南越上書:嶺南之事,非疏奏一封所能言明,望上國切莫干涉,許百越之民自決其事。

孝景皇帝六年,孝景皇帝駕崩,太子劉榮未冠而立,南越再度傳回密報:南越王趙佗制天子劍,戴十二硫冠,欲效秦王政之宏圖,北上以全神州故土……

一樁樁,一件件,幾乎無不在說南越王趙佗——這個出生於秦王政七年,先爲秦卒統一天下,後任秦將率軍南下,攻略嶺南百越,並在秦末戰火中,選擇割據自立的梟雄,沒有哪怕一天是安分的。

沒有哪怕一天,趙佗想的是本本分分做漢家的南越王,而非華夏的南越武帝……

單是帝號,趙佗都已經去了三次!

至於私底下,在南越國都的王宮之內,是否還在書爲詔,言爲諭,那就只有南越君臣上下自己清楚了。

這麼一個老而彌堅的梟雄,偏偏又不能通過武力來剷除;

這對於不具備血脈加成——甚至都還沒成年的長沙王劉發,堪稱是地獄級別的政治副本。

好在過去三年,劉發勉強頂住了。

那趙佗雖然也還隔三差五找存在感,但終歸沒敢真的發兵北上,圖謀長沙。

雖然嘴炮響徹天地,但並沒有對漢家南方、對後世兩廣地區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此番,劉榮必定要好好誇一下這個六弟:好小子!

有點東西!

老四魯王劉餘、老六長沙王劉發,都是帶着政治人物就藩,又都還算合格的完成了肩負的任務;

夾在這二人中間的江都王劉非,又被劉榮預定爲了漢家第一代蒙王,或者說是河南王、河套王;

那劉非移封河套之後,空出來的江都國,劉榮自然也要考慮考慮,是直接化爲郡縣,還是換一個人去做王。

劉榮比較偏向於前者;

但考慮到實際尚未成熟,長安朝堂也沒多餘的經歷,在一塊纔剛被廢爲郡縣的‘新土’搞建設,劉榮最後,大概率還是會遺憾的選擇後者。

那這個人選,便又成了劉榮需要頭疼得了。

江都地廣,雖然物產不算豐富,但也總好過劉榮絕大多數弟弟們,獲封的一郡,乃至半郡之地。

究竟要把這塊好地方給哪個弟弟,才能不讓其他弟弟們不爽、不鬧,需要劉榮好生琢磨琢磨。

再往下,便是老七、老九兄弟倆,分別爲常山王、中山王,共同享有一郡之土。

哥兒倆,尤其還是其母:孝景皇帝賈夫人唯二的子嗣,卻擠在同一個郡,以山爲界各爲王,多少有些委屈了。

說出去,劉榮臉上也不好看。

所以這哥兒倆,大概率要有一人移封出去,剩下那人則將原本的常山、中山合二爲一,來作爲自己的新國土。

如此一來,就又多出一個‘待封新王’,需要劉榮給找一塊兒好地方,來作爲封王之土。

偏偏這塊國土還不能太小、太差……

老八膠西王劉端倒好說——畢竟是先帝程夫人的幼子;

上面的兩個哥哥,一個做了魯王,另一個更是先爲江都王,如今又移封河套在即;

兩個哥哥都沒受委屈,作爲小的,稍微委屈委屈倒也沒什麼了。

若不然,誰都不能受委屈,凡是個好地方,就都被歷代先皇的兒子們一大片一大片佔去作爲國土,長安朝堂還活不活了?

可小十膠東王劉彘,劉榮確實不能不管了。

——作爲先帝大王美人:王娡唯一的兒子,即便是先帝諸子中,最年幼的幾人之一,劉彘的封國膠東,也多少有些委屈人了。

當然,劉榮大可以‘無法顧全所有人’的名義,放着這個十弟不管。

朝堂內外或許會有流言蜚語,卻也根本傷不到劉榮分毫。

但怕就怕有人,將劉彘‘地小國狹而不得移封’的待遇,與先帝年間,綺蘭殿與劉榮爭儲奪嫡的事聯繫在一起。

固然不會有人說,劉彘與長兄爭儲奪嫡理所應當,劉榮不該怪罪。

但總有人會說:畢竟是幼弟,爭儲奪嫡又並非劉彘所念,而乃其母爲子所謀求;

陛下如此肚量,實無容人之量——連血脈相連的弟弟都容不得,又如何能容得下吾等外臣?

如果在意這一點,在意外朝的看法,以及自己在外朝的形象,劉榮最好的選擇,是也爲這個十弟找個新地方。

不必太好——比膠東大些、富庶些,氣候也不必膠東差即可;

主要是表露出‘朕知道這個弟弟過得不好,所以試着把他移封到了更好的地方’這一態度,便足矣。

再往下,便是先帝在位年間降生的小十一、小十二,以及前不久剛出生的先帝遺腹子——同樣是小王美人王兒姁所生的小十三:劉乘。

在原本的歷史上,王兒姁共爲孝景皇帝誕下四子,且皆在孝景皇帝九年獲封爲王。

但在這個時間線上,孝景皇帝劉啓,並沒能撐到爲這四個小兒子封王的那一年;

小王美人王兒姁,也沒能像原本的歷史時間線那樣,爲孝景皇帝誕下四子,而是先誕下二子,而後遺腹一子。

這三個幼弟,劉榮也得考慮。

再不濟,也得封一個稍微像樣點的王,再把至今都還住在桂宮的小王美人,送去做某王太后。

這,就又多出一個‘不能太差’的國,外加兩個無論差不差,至少得是‘國’的新土……

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31章 不盡然吧?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52章 瓷器成調整一下狀態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98章 陛下口諭!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250章 單于庭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92章 出師不利第292章 蒙王?婚假第6章 困獸第147章 好小子!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回家晚了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13章 家宴第8章 命可真好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35章 漢少府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162章 記住了?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24章 真打呀?!第86章 王孫,且去第211章 臣,等着家上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221章 老兵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晚點更第38章 秦老匠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80章 有母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60章 拆分內史沒寫完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3章 左膀右臂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