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

“九卿出缺,按照過往慣例,最好的法子,是從地方郡縣調。”

“但偏偏是太僕、少府這兩個要害位置。”

“——兒臣意,從九卿其他位置,選人做太僕、少府,再從郡縣上調官員,調補這二人擔任太僕、少府之後的缺口。”

“若不然,太僕、少府——無論哪個出問題,都將是動搖宗廟、社稷,甚至動搖國本的大問題。”

“兒臣認爲,不得不慎。”

朝議結束之後,劉榮自然是被天子啓單獨留了下來,加了一場小範圍的會議。

還是那句話:解決小問題開大會,解決大問題開小會;

很顯然,太僕、少府這兩個九卿職務的調動問題,已經到了天子啓要單獨和劉榮開個小會,來商討解決的地步。

當然,除了天子啓、劉榮父子二人,即將從太僕、少府離任,各爲丞相御史大夫的桃侯劉舍、陽陵侯岑邁二人,也被天子啓留了下來。

只是雖有四人與會,但在這個議題上,劉舍、岑邁二人,卻都極爲默契的選擇了閉嘴。

“太子,當真沒有屬意的人選?”

對於這兩個位置,天子啓的考慮,無疑比劉榮都還要更加謹慎。

原因很簡單:如今的天子啓,已經不大插手朝政之事了。

雖然也還‘過問’,但大都是象徵性的過目,以確保自己對朝堂的運轉保有知情權。

在這個前提下,少府、太僕這兩個手握龐大財權,且切實關乎國運的兩個重要部門,天子啓更要確保這兩個部門,處於自己的絕對掌控之下。

若不然,天子啓便要一語成讖,真要成了劉榮這個監國太子上頭的太上皇了。

“兒臣,本意由桃侯爲少府。”

對於老爺子的詢問,劉榮也沒多做隱瞞,直接給出了自己原本的計劃。

——由桃侯劉舍從太僕轉任少府,再選個像樣的太僕即可;

結果陰差陽錯之下,劉舍直接成了丞相的唯一候選,空下來一個太僕的位置不說,連原本應該由劉舍補上的少府,也給一起空了出來。

若單只是一個太僕,劉榮倒還可以藉着‘不敢僭越逾矩’,把這個事扔給老爺子去頭疼;

但如今又多了一個少府,劉榮作爲監國太子,卻不能再做甩手掌櫃了。

——一個九卿出缺,尚且還能理解爲劉榮‘不敢僭越逾矩’,或直接就是想偷個懶;

但兩個九卿職務同時出缺,劉榮要再擺出一副‘孤不插手’的架勢,那就是沒有擔當了。

更何況眼下,朝堂出缺的九卿職務,可遠不止太僕、少府這兩個。

還有過去的奉常、如今被天子啓改名後的太常。

這個位置原本的人選,是二世南皮侯竇彭祖;

結果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劉榮一個太子家令的位置,把太常的唯一候選也給搶走,搞得漢家自袁盎遇刺身亡之後,至今都沒有找出合適的新任太常卿……

“桃侯爲少府~”

“倒也合適。”

“隻眼下,除桃侯之外,我漢家,竟再無旁人,可擔丞相之重?”

明白了劉榮原本的盤算,天子啓也當即緩緩點下頭,認可了劉榮原本的盤算。

桃侯劉舍,乃初代侯:桃安侯劉襄之子。

而桃安侯劉襄,本名項襄。

沒錯,正是那位極其識時務,拋棄霸王項羽,又被太祖劉邦賜劉姓的項氏族人。

從桃安侯劉襄開始,桃侯家族便一直爲天下人所不齒,更是被整個長安朝堂所不容。

畢竟在這個時代,背叛家族,幾乎是人們能想象到的道德下限,連家族都能背叛的人,就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出來的。

被整個社會所排擠,桃侯家族自然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唯漢天子馬首是瞻,但凡是天子的命令,便都能在桃侯家族得到百分之八百的超限度執行!

而當代桃侯劉舍,又是乃父桃安侯劉襄手把手教出來,較乃父更堅定效忠漢天子的頂級狗腿子。

這樣一個人做少府,天子啓確實是可以放得下心。

——且不論這個少府,劉舍能不能做好、做出成績,起碼天子啓夠放心。

當年太僕出缺,劉舍一個嬌身慣養,既不會爲帝馭輦,也對馬政一竅不通的二代,便是因爲這簡簡單單一句‘信得過’,便成爲了太僕的不二人選。

這麼些年太僕做下來——你還別說,劉舍這個二代,還真做出了點成績!

雖然大都是屬下做出來的,但能知人善用,那也是本事。

能給屬下展示才能的舞臺,並讓自己沾上屬下的光——尤其還是在屬下也心服口服的前提下,將屬下的功勞吃進自己肚裡,就更是難得的本事了。

若是讓劉舍做了少府,大概率也會是一樣的狀況。

——事兒都由底下的人來做,劉舍負責摘桃子+擔責任;

但眼下,劉舍做了丞相,天子啓和劉榮父子,卻是連一個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少府人選,都一時無法想到了……

“慄倉如何?”

“以一功侯爲少府,慄倉爲副手丞令……”

天子啓意味深長的一語,卻見劉榮毫不遲疑地一陣猛搖頭。

“兒以爲,外戚不可爲少府。”

過分直白的一句話,不單是絕了慄倉,乃至慄氏外戚染指少府的可能,更是將薄、竇兩家,也給一併否定。

待天子啓似笑非笑的看向自己,便見劉榮繼續補充道:“外戚染指少府,則內帑不復爲國所用。”

“慄倉之才,或在南皮侯之上下,卻也相差無多。”

“雖然有能力擔任少府,但外戚在少府掌權——尤其是掌財權的先例,是萬萬開不得的。”

“此先例一開,則於我漢家後患無窮。”

劉榮說的大義凜然,天子啓卻是從劉榮的話語中,很輕鬆的聽出另外一層意圖。

——兒臣不敢!

很顯然,慄倉是劉榮的人。

無論是血脈親緣,還是上下從屬關係,慄倉都屬於絕對意義上的太子黨羽。

而且還是太子黨羽中,立場最爲堅定的母族外戚!

劉榮說,不能讓外戚染指財權,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是問題的關鍵。

關鍵還是在於:哪怕已經做了漢家的監國太子,劉榮對‘分寸’二字的敏感程度,依舊維持在另天子啓極度認可的水平。

該是自己的權力,劉榮一點不含糊;

不該是自己的權力,劉榮連碰都不去碰。

就算是這種類似擦邊球,並不一定會惹天子啓不爽的事,劉榮都在很刻意的去規避。

這讓天子啓很安心。

不單是安心於劉榮的分寸,會確保自己的權勢依舊;

也同樣是安心於這樣的劉榮——如此知道分寸、對權力如此敏感的劉榮,日後做了漢家的天子啓,也同樣會憑藉這一份分寸和敏感,確保權力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即如此,朕,便親點了。”

“——太子洗馬汲黯,兼領太常右丞令;”

“——中尉建陵侯衛綰,拜太僕。”

“——太中大夫石奮,任少府。”

“再由太子詹事南皮侯竇彭祖,兼領太常。”

天子啓此言一出,劉榮面色當即一木,一旁的劉舍、岑邁二人,暗下卻是一陣思緒流轉。

讓劉榮的屬臣,尤其還是核心班底:太子洗馬汲黯,來兼任太常右丞令——即第一副手,理論上沒什麼毛病;

但既然天子啓專門提了,那就顯然是讓這個名義上的副手,來實際負責太常的日常運作。

換而言之,是給了汲黯一個副手的職務,卻要汲黯掌太常卿的權、幹太常卿的活。

再由另外一個太子屬臣,外加竇氏外戚族人:南皮侯竇彭祖擔任太常卿,則明顯是單純掛名的名譽九卿。

一個掛名的名譽主官,一個實際掌權的名譽副手——二人都是劉榮的潛邸心腹……

“陛下居然……”

“已經到了要在朝中——在九卿屬衙,爲家上安插羽翼的地步了嗎?”

劉舍、岑邁二人想到的,自然是天子啓的身體狀況。

但劉榮想到的,卻更加深遠一些。

“父皇這是~”

“看上汲黯了?”

“——這纔多大年紀,就要做手握九卿之權的副手了;”

“待父皇百年,汲黯豈不就得九卿起步,上不封頂?”

這一點,劉榮倒是沒猜錯。

對於汲黯這個黃老學新生代俊傑,天子啓的滿意度,絲毫不亞於對劉榮這個太子的滿意程度。

黃老學日漸衰老,從漢家開國顯赫至今,已經有了暮暮之態;

雖然依舊是漢家雷打不動的執政學派,但其地位,卻也已經不再是不可動搖了。

先是先帝,憑一個賈誼賈長沙,讓儒家初步涉足於漢家廟堂;

後又有當今天子啓,憑晁錯讓法家出身的士子,走出了漢家的官員黑名單,開了法家士子入仕的大門。

雖然大體上,黃老學依舊佔據絕對優勢地位,但隨着越來越多的法家、儒家士子躋身漢官——乃至百官朝臣之列,黃老學說的落寞,幾乎已經成爲了必然。

但作爲皇帝,天子啓要考慮的,並不是在黃老學說垂垂老矣的身上再踹一腳,加速黃老學退出歷史舞臺的進程;

而是要確保執政學派的更迭,儘可能溫和、平緩一些,儘量不印象朝堂的正常運轉,最好不要生出太大的波折。

既然要和平演變,那手段自然要溫和,進度一定要放緩。

汲黯,便是天子啓寄予厚望,供黃老學‘迴光返照’,而後老老實實退出朝堂中樞的新發現。

除此之外,單就是從個人情感上而言,天子啓也很喜歡汲黯這個後生。

——衆所周知,天子啓情感上偏向於法家,很難對黃老學出身的人有什麼好感;

從這也可以知道汲黯此人,人格魅力究竟有多大、有多麼‘平易近人’了。

“汲洗馬德才兼備,朕觀之,前途無量。”

“——用得好,便是太子日後的錚臣、直臣。”

“如此俊傑,與其困在太子宮那一方天地,倒不如放出來歷練歷練,看看成色究竟如何。”

“朕也好趁着還能睜的開眼睛,替太子再把把關……”

簡單解釋一番自己對汲黯的調度考量,天子啓有意無意的忽略了自己方纔,親自說出的太常人選:南皮侯竇彭祖;

含笑沉吟片刻,便自顧自繼續說道:“中尉衛綰,早在先太宗孝文皇帝之時,便是憑藉高超的駕馭之才,得到了先帝的賞識,任爲郎官。”(綰初以弄車之技爲郎)

“至朕即立,官拜中郎將,又憑藉平滅吳楚的功勞,而被任爲中尉。”

“——就算不熟於馬政,至少也還能替朕駕馬馭輦。”

“朕這幅身子骨啊~”

“可是禁不起車馬顛簸啦……”

如是一番話,表面上是在說‘衛綰會駕車’,實際上,在場的劉榮三人都心裡有數。

——相比起‘弄車之技’,中尉衛綰更爲人所熟知的標籤,是過度老實本分。

相傳先帝之時,先帝曾先後對這位中郎將,賜下過足足六柄御劍。

按理來說,得了御賜佩劍,衛綰進可招搖過市,仗勢欺人;

退,亦可將御劍片刻不離的配在腰間,以彰顯聖眷。

——其他獲賜御劍的人,哪怕只得到了一柄御劍,也都是這麼幹的!

更何況是先後獲賜六柄御劍,堪稱先帝一朝之最的衛綰?

但衛綰卻說:天子所賜之物,哪怕是一片碎步,也是御賜,絕不可有絲毫不敬,更不可招搖過市,以辱聖恩。

於是,衛綰就把那六柄先帝御劍,悉數擺在了自家宗祠的正堂之上,早晚祭拜,卻從不帶人去看。

讓這麼一個人做太僕,等同於天子啓扯開嗓子喊:太僕得聽我的!

至於少府石奮,也就是四個兒子都已經官至二千石,加上自己湊了個‘萬石’,從而被坊間稱爲‘萬石君’的老爺子,更是從太祖高皇帝時起,就以‘沒有文才學問,但恭敬謹嚴沒人能比’而著稱的老實人。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有一天,天子啓問石奮:你有幾根手指?

那石奮一定會無比認真的低下頭,仔仔細細的數上起碼三次,而後纔會答道:回陛下的話,左手五根,右手五根,共計十根……

一個太僕衛綰;

一個少府石奮。

再結合天子啓近段時間,其他看似正常,實則都可以串聯起來的‘異常’舉動……

“父皇……”

···

“若不是擔心犯忌諱,真該去探探太醫令的口風……”

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206章 孤兒軍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268章 削藩第21章 殫精竭慮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152章 博望苑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37章 且瞧着吧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208章 太上皇?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142章 啊這?啊???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24章 真打呀?!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295章 女人心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93章 兒,斗膽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108章 誓師第241章 處置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44章 長安侯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53章 竇王孫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86章 王孫,且去第250章 單于庭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27章 開戰!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292章 蒙王?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135章 奏對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315章 活該!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59章 社稷第9章 執棋者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309章 武夫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