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

張居正人長得眉目軒朗,頗爲英朗,略顯清瘦,只有一雙眼睛,隱隱有精光閃現,站在那裡,不顯不彰,卻給人一種銳利的感覺。

萬曆元年,大明已經步入了老年,正是日薄西山之時。

政鬆國弱綱紀冥墮,武備廢弛,京營不過五六萬之數,皆爲老弱病殘;國家財用大虧,稅基已經完全萎靡;朝內黨錮盈天,冗員無數,吏治之腐朽亦前所未有;百姓苦於生計奔波辛苦,大明已然有土崩瓦解之勢。

在這種時候,非有濟世之人出世,方能肅清積弊,給大明續命。

嚴嵩做不到、徐階做不到、高拱做不到。

朱翊鈞的眼前,就是面前的大明首輔張居正,他有手段、有決心、有能力、有才幹,他能做到嗎?

他其實也沒做到,十年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大明病的又太重了,萬曆十年,張居正薨逝後,大明最後一次自我糾錯的機會在反攻倒算的浪潮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面前這個工於謀國,拙於謀身的首輔,是萬曆皇帝能三十年不上朝、朝中官員大半闕員之下仍然怠政、胡作非爲的最大底氣!

只要張居正做的事兒,對大明有益,朱翊鈞就絕不會阻攔分毫。

讓大明再次偉大,是朱翊鈞矢志不渝的心願。

朱翊鈞看着張居正,張居正也在看着小皇帝。

昨天刺王殺駕,刺客闖到了幹清宮內,一刀紮在了牀板之上,突遭如此大難,這個年幼的君王,會是何等的反應?是被嚇破了膽變得唯唯諾諾?或者是擔心自己會被害憂慮至極?亦或者是先帝離世自己連安全都無法保障的悲傷?

張居正都沒看到,只看到了氣定神閒,還看到了一絲玩味。

眼神,是騙不了人的,大明皇帝的眼神裡,沒有畏懼,沒有惶恐,沒有悲傷,沒有憂慮。

“元輔,可以開始經筵了嗎?”朱翊鈞問道,按照過往的記憶,他要說一大段文縐縐的話。

大意爲:朕年紀尚幼,深深擔心自己的德行對不起萬民供養,先帝的期望,今天按祖宗之法,希望朝中大臣們能夠好好唸經,教朕道理,治理好這個國家。

這大段的話就跟唸經,其他學的東西記憶早已經淡薄,唯獨這段話,記憶格外深刻。

朱翊鈞在試,試探自己不肯這麼講,這經筵能不能辦。

“謹遵聖命!”張居正一愣,俯首稱是。

事實上,不念經,經筵也能開始。

大明權勢滔天的二十七臣工,伺候朱翊鈞一個人讀書,皇帝讀書,連書頁都不用翻,自然有展書官翻動,伺候朱翊鈞讀書的還有侍讀、侍講,負責鋪紙、研墨,記錄講筵學士們的一言一行。

讀書連個筆記都不用做,只需要聽就可以了。

講筵學士進殿,朱翊鈞還得站起來回禮,之後才能開始講課,講的內容是四書五經,講筵學士各有分工,都是把一個字一個字掰開了揉碎了,喂到他的嘴裡去。

張居正也沒閒着,更沒有神遊天外,而是極爲認真的在看着朱翊鈞學習。

張居正,沒有政治繼承人,他也不能有,他朝綱獨斷,要是有政治繼承人,李太后就該寢食難安了,廢一個高拱是廢,廢一個張居正也是廢。

對於李太后而言,維護皇帝專管,就是李太后的職責。

張居正的繼承人有且只能有一個,那就是月臺之上的皇帝,所以,他在很用心的教導皇帝向學。

朱翊鈞也確實想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但是他聽着聽着,逐漸琢磨出不對勁兒來,他忽然開口說道:“停一下。”

“元輔,朕有疑惑。”朱翊鈞對着張居正問道:“這幾位講筵學士,講的明明都是一句話,卻各有各的見解,朕到底該聽誰的?”

“《論語·爲政》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王希烈王學士說是:如果鑽研異端學說,危害極大;陳謹學士說:批判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會被消滅了;翰林院編修汪鏜孫說是:攻擊跟自己觀點不一致的言論,這樣很危險。”

“元輔,此句,究竟何解?三位大學士一句話,三個意思。”

小皇帝問的這個問題,一時間把張居正都給難住了。

比武定勝負易,而以文會友則難分高下,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便是這個道理。

文人自古相輕,孔夫子的一句話,一千個讀書人,就有一千個孔夫子,各種註解版本層出不窮,各家各派甚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誰對?誰錯?聽誰的?

無論此刻張居正說聽誰的,都把另外的學士給得罪乾淨了,張居正倒是不怕得罪人,他要是怕得罪人,就不想着推行考成法了。

考成法就是給百官們套籠頭,甩皮鞭,給百官們定績效考覈,最是得罪人。

張居正在思索,怎麼教好皇帝。

張居正沉默了片刻說道:“臣以爲,攻,攻讀專事;異端,非聖人之道而別爲一端者。”

“宋徽宗向道,自稱是教主道君、梁武帝迷信佛學,自稱達摩,不免喪身亡國,爲後世之所非笑,則異端之爲害,豈非萬世之所當深戒哉!”

朱翊鈞拿起了筆寫下了宋徽宗和梁武帝六個字,開口問道:“張元輔的意思是這些宗教之說,方爲異端?”

“然也。”張居正毫不吝嗇自己對佛道之說的厭惡,最主要的便是稅基萎縮,這些寺觀所轄土地,不納錢糧,縉紳多掛靠其下。

在大明治下,藏污納垢,還不納稅,這是大明日薄西山的蠹蟲之一。

諸子百家之學,不是異端,那些就是學問,但是蠱惑人心的邪祟,纔是真正的異端。

張居正是個儒學士,又不完全是個單純的儒學士,單純的儒學士,能搞出考成法這種東西來?

朱翊鈞不住的點頭說道:“朕明白了,張元輔講的是治國,大學士們講的是道理。”

“臣愧不敢當。”張居正聽聞,趕忙自謙的說了一句,雖然是自謙,但他並沒有任何謙虛的姿態,站的筆直,還有些傲氣,幾個大學士也是不敢反駁。

高儀死了,高拱被逐出了內閣,張居正的手段霸道,萬一反駁了,明天因爲左腳踏進了承天門而被罷黜了怎麼辦?

朱翊鈞對這經筵略有些不耐煩,這些大學士們講話,就跟前世各種大會領導發言一樣,全都是有道理的屁話,全都是正確的道理。

但是跟治國,沒有任何的瓜葛。

全是廢話!

他看着張居正,忽然想到了一個主意,笑着問道:“元輔也是讀書人吧。”

張居正不知道皇帝爲何發問,不是讀書人,他能站在這裡?他略有些疑惑的回答道:“臣出身荊州府長寧所軍戶,不才,嘉靖二十六年二甲第九名庶吉士。”

張居正是軍戶,出身長寧所,二甲第九名。

朱翊鈞繼續說道:“元輔讀書極好,想來也註解過四書五經。”

張居正多少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回答道:“註解過。”

朱翊鈞這才把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朕以爲,現在元輔是大明文淵閣首輔,自然是最厲害的讀書人,就用元輔註解的四書五經來讀。”

“大明廷臣二十七員,公務極其繁忙,部議、部推、部務,都在殿外候着,伺候朕一個人讀書,這一讀就是幾個時辰,內外諸事,不需要商議嗎?”

“元輔把自己註解的四書五經給朕,每月專門抽出一天的時間,讓翰林和大學士們來考校,若是無法通過,再這麼多人盯着也不遲不是?”

“你們在月臺下廷議,朕在月臺上自己讀書,咱們都不耽擱。”

二十七個廷臣在門外候着,糾儀官舉着繡春刀,盯着他們,他們連站都的站的有模有樣,更別說交頭接耳商議國事了。

朱翊鈞的這個主意,節省了彼此的時間,增加的效率的同時,還能避免諸多大學士們在學問上的衝突,造成的迷茫。

考成法的核心,不就是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減少大明制度內的僵化嗎?

張居正沉思了片刻,翻了翻袖子,掏出了一本《四書直解》遞給了伺候在旁的張宏,朗聲說道:“陛下聖明。”

答應了?

朱翊鈞還以爲自己這個小皇帝的意見不重要,但看張居正答應的如此爽快,再看着早就準備好的《四書直解》,便知道,張居正這是早有準備。

君臣二人,其實是尿到了一個壺裡去。

張居正頗爲鄭重的說道:“廷議之後,臣單獨留下一個時辰,爲陛下解惑。”

自從隆慶皇帝大行之後,經筵已經進行了六個月之久,皇帝學習成果如何?

成果爲零。

張居正考校過,小皇帝根本沒讀進去,一個字都沒讀進去,問什麼都只是支支吾吾。

這麼大陣仗,十歲的孩子,能讀進去才奇怪。

另一方面,各個大學士們,爲了一字一句,顛過來倒過去的講,各有各的見解,這些見解雜糅在一起,別說十歲的皇帝了,就連張居正都聽的有些迷糊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註解孔夫子, 到底誰有理?

他一直在思考該怎樣教好皇帝。

首先不能讓朝臣們不見皇帝,高拱之事歷歷在目,文華殿廷議是商量國事的地方,這涉及到了皇帝專管四個字,小皇帝必須要在,其次還得讓小皇帝學業有成。

最重要的是不能讓李太后誤會張居正這個首輔要篡位!

教的好好的,突然不讓大學士教了,你張居正是何居心?

思前想後,張居正想到了個辦法,和皇帝說的幾乎沒什麼差別,只是多了一項,他在廷議之後,留下一個時辰,傳道解惑。

“如此甚好,甚好!”朱翊鈞翻動着張居正寫的《四書直解》,這一本只是註解論語。

最關鍵的是,所有的註解,都是用白話文寫的,那些個大學士們講起話來,之乎者也文縐縐的太難聽懂了。

《四書直解》堪稱是四書五經通俗讀物,但是通俗不代表簡陋。

以論語爲例,孔子講某句話,在什麼背景下講的,對誰講的,爲什麼要這麼講,對於治國而言,又意味着什麼,對於當下的大明,又有什麼借鑑的意義,講的深入淺出,鞭辟入裡。

“臣等告退。”幾位大學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能俯首告退。

張居正在篡奪皇權,皇帝不僅不防備,還拱手送了一程,大學士們能有什麼辦法?

哪天這龍椅上的皇帝不姓朱了,陛下才會知道改悔吧!

二十七位廷臣開始上殿,坐在了長桌兩側,開始對國事進行廷議。

而第一件事,就是刺王殺駕大案。

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