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

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

林輔成和李贄完全低估了此次出行的困難。

如果沒有黃公子派出的二百緹騎,他們這五十二人的遊學,剛出口外,就立刻會被截殺,成爲俘虜,死在不知名的山寨之中。

沒有贖金的可能,因爲這些馬匪是大明官軍剿滅的對象,索要贖金,會暴露自己的位置。

“這就是令人不安的現狀,所以草原人才會尋找虛假的彼岸,哪怕明知道這個彼岸是假的,只想找個寄託,不至於惶惶不可終日。”林輔成看着被五花大綁的俘虜,由衷的說道。

這些俘虜會被送到開平衛王如龍手中,王如龍會對他們進行審訊,雖然老巢已經人去樓空,但是有馬匪的線索,剿匪就會更容易一些,這些俘虜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摘了鈴鐺,送到礦山裡服苦役至死,沒有第二條路。

“歡迎來到草原。”陳末下馬,笑容滿面的對着所有人說道:“你們在這裡,一定會想明白,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這個問題。”

陳末堅信人性本惡,沒有任何約束、束縛的人性,都是天下罪惡的源頭,只有給人性套上律法和公序良俗的枷鎖,人才不會作惡。

人本身也是動物,解刳院解刳的結果就是人和兔子都有極其相似的體徵。

“草原上,貪淫樂禍,多殺多爭,虜人自言,乃是口舌兇場,是非惡海。”陳末說起了草原的現狀,這裡是一個是非惡海,這裡人最大的矛盾就是對生存的威脅。

口舌兇場,一言不合就是拔刀相向,你死我活。

日暮紮營,日出開拔,五十二人的遊學團再次出發,走半日左右,仍然是狂風怒吼,而且帶着飛沙走石,連路都看不清更遑論辨別方向了,而這個時候,陳末豐富的墩臺遠侯的經驗,做出了安排,找了個背風的地方躲了起來。

黃風天,大風之後一般都會有大雪。

“這風到明天都不會停歇,不如停下,要不然走迷了,要十餘日才能找到路,這還是帶的東西比較多的時候,明天一早,風停就立刻開拔。”陳末讓人在背風處紮下了營帳,安排了崗哨,對林輔成解釋爲何要停下的原因。

冬日裡草原的黃風之下,胡亂的奔走,只會越走越迷,迷路可是飛將軍李廣的一生之敵,草原上非常容易迷路,而且大風之後,往往會有大雪,草原將雪災稱之爲白毛風,就是風吹着雪,分不清楚東西南北,甚至連上下都會迷失。

林輔成挑選的這個時間,對於他們而言是最難的一段時間,草原人都在貓冬,但也是最合適的時間,因爲只有在冬天的時候,才能看到草原的根本面目。

“那要是沒帶夠水食吃什麼?那時候陳千戶單打獨鬥,怎麼解決水食之事?”林輔成好奇陳末墩臺遠侯的生活。

“老鼠。”陳末笑着說道:“掏老鼠洞,喝老鼠血,能有老鼠吃就不錯了,有的時候會啃樹皮,人要是餓急了,什麼都能吃。”

“陳末你說你厲害,我本來還不信,現在我信了。”林輔成由衷的誇讚,對男人的最高禮遇,無外乎是說一句你厲害,而且林輔成這個文人對武夫由衷的說出這話。

“林大師,有個情況,需要你去看一下。”姚光銘走了過來,面色爲難的說道。

林輔成走了過去,看到了一個髒兮兮的小女孩,腮幫子凍得通紅,而一個女人同樣穿着一件羊皮袍子,見到了這麼多人似乎是被嚇到了愣在原地,還沒走近,林輔成就聞到了一股很濃郁的羊羶腥味兒,小女孩縮在女人的身後,好奇的打量着陌生人,而女人則是一臉的焦急,嘰嘰哇哇的說着什麼,風很大,讓話更加難以分辨。

林輔成聽不懂。

“她問我們是什麼人,要去往何處?能不能帶她們一程去開平衛?她說她的丈夫死了,她帶着她的女兒要去投奔她的父親,但路上遇到了黃風,只能在這裡躲藏,豺狼虎豹、馬匪,她們都很害怕。”陳末面無表情的翻譯着女人的話。

多年墩臺遠侯生涯,陳末早就變得鐵石心腸了起來,一入草原所有人都是敵人,他有些無情,面對婦孺,陳末居然沒有任何的溫和而言,眼神之間充斥着警惕和冷漠。

陳末吃過虧,林輔成好奇他背上那道貫穿了背部的傷勢從何而來,陳末很少對人談起,那道傷疤就是他在草原上的善心導致,就像現在這樣,一個可憐兮兮的小丫頭,和一個看似走投無路的女人,求助於他,他幫忙了,差點死了。

在一個完全失序的世界裡,善良是多餘無用之物。

“該怎麼辦?”林輔成眉頭緊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林輔成還是聽過的,他有些爲難,幫忙還是不幫忙?

陳末搖頭說道:“黃公子交待,只對你們的安全負責,你們這是遊學,無論做什麼決定,都由伱們自己來確定。”

“李贄你覺得呢?”林輔成看向了李贄,詢問他的意見。

李贄想了想說道:“帶上吧。”

李贄看不得這些慘淡,他看到這個小女兒,就想起了自己餓死的二女兒和三女兒,明知道可能會帶來些許的麻煩,但他還是做出了決定。

最終的決定是帶上了這對母女。

李贄帶上這對母女的原因,是對陳末實力的認可,這可是天子親衛,保護陛下的緹騎,二百人的緹騎,踏平一個千人規模的部族,綽綽有餘了。

黃風果然如同陳末說的那樣肆虐到了第二天的清晨,陳末看了看天空,讓所有人快速前進,一天內必須抵達開平衛,否則白毛風就來了。

暴風雪是草原上的第一大天災,每年都會凍死無數的人,尤其是這不通馳道的地方,更需要城牆的保護。

在第二天清晨,遊學團踏入了開平衛的時候,雪花開始在天空飄揚了起來,很快就變成了鵝毛大雪,在狂風之下,雪花無法墜落,在風的作用下,雪充滿了天地之間,入目之處,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王如龍早就知道了這幫人要到開平衛來,到了之後,也沒有給什麼額外的優待,開平衛窮的叮噹響,也沒什麼好東西招待,王如龍作爲應昌總兵,親自獵了兩頭哨鹿,算是接待了他們。

條件雖然艱苦,但在臨行前,遊學團知道這趟遠門不是遊園踏青,也就沒什麼抱怨了。

姚光銘更沒有嫌條件簡陋,這已經是開平衛能拿出最好的招待條件了,褥子都是新的毛呢大被,還有爐子裡燒到通紅的煤炭,都讓姚光銘感覺到了溫暖。

到了開平衛姚光銘等一行人,依舊是享受着極好的待遇,比那些個邊民要好得多。

在所有人下榻之後,王如龍找到了陳末,眉頭緊蹙的說道:“你們帶來的那對母女,並沒有父親住在開平衛,或許是你們走的太快了,她們根本無法及時把消息傳遞出去;或許是她們看到了緹騎的火器,不敢去通知自己的同黨;或許是看到你們,知道擺脫馬匪的機會到了,就一直悶頭跟你們走了。”

“這對母女是馬匪放出來的瞭水,就是探聞你們情況。陳千戶也是老夜哨了,居然讓這樣的人物入隊?”

“我從來不信她們,我只信手裡的傢伙什。”陳末拍了拍自己的騎銃,笑着說道:“戚帥搞得燧發銃,相當好使,要不也擒不住那黑根寨的老大了。”

不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就是緹騎的第一原則。

陳末不做阻攔,是對實力的自信,緹騎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別說是馬匪,就是俺答汗穢土轉生,帶着陰兵來了,也奈何不了緹騎們。

但凡是超過千人的馬匪窩,都被王如龍給剿了,王如龍在開平衛這段時間,又不是白吃朝廷的俸祿。

“以前都是單打獨鬥,是真的苦,就像是身處這白毛風裡,不知前路幾何。”陳末有些感慨,以前墩臺遠侯的苦,都知道,但沒人去做什麼去改變,沒有什麼支持。

現在墩臺遠侯的身後,站的是陛下,同樣陛下站在墩臺遠侯的身後,才能保護好自己,不被宵小之輩刺王殺駕,這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過程。

朱翊鈞要依賴墩臺遠侯夜不收的保護,夜不收也需要皇帝的支持。

“不過可能讓這些個意見簍子失望了,開平衛沒有廟給他們看了。”王如龍面色爲難的說道:“希望他們能少胡說八道幾句吧。”

“開平衛到應昌,不是有二十七個廟嗎?”陳末愕然有些意外的說道,九月份的塘報還奏聞了這二十七個廟,這怎麼會沒廟可以看呢?

王如龍略顯尷尬的說道:“被我給剿了,他們聚嘯僧兵香客作亂,包庇馬匪山賊,我就趕在過冬前,把這二十七個廟連根拔起了。”

陳末倒是無所謂的說道:“那就去廟裡看看也好,反正這就是個前站,主要還是到歸化城,那邊的廟多。”

這些個意見簍子閒的沒事幹,搞什麼遊學?這些個喇嘛廟不比合一衆好到哪裡去,意見簍子們把這個宗教的性質剖析的這麼清楚明白,還用親自跑到草原來看看?都是幫什麼豬狗不如的玩意兒,還用看?

王如龍搖頭說道:“看不了。”

“看不了?”

“嗯,都被我給燒了…”王如龍面色複雜的說道:“他們早來三個月,還能看看,現在都是一片廢墟了。”

“哈哈。”陳末有些錯愕,帶着一些笑容說道:“林輔成他們豈不是撲了個空?”

次日的清晨,在王如龍的安排下,有限自由派遊學團前往了離開平衛最近的喇嘛廟,大安寺。

開平衛在胡元的時候是元上都所在之地,在李文忠攻破了這裡後,洪武二年設立開平府,在宣德九年三月開平衛棄置,內遷獨石堡,開平衛被廢置後,就成了北虜聚集之地。

經過百年的滄海桑田,由郭守敬、劉秉忠設計建造規劃的元上都,繁華褪去,變的一片荒蕪,沒有能工巧匠的維護,磚石城牆變成了土坯,宮殿等建築坍塌、護城河淤塞被風沙填埋,周圍從良田變成了草地,就在這一片荒蕪之中,城東不到二十里的地方,有喇嘛廟十八座。

這十八座喇嘛廟裡,最大的一座,就是大安寺,最鼎盛時候,有喇嘛1500餘人。

元上都最繁華的時候,有十一萬丁,近五十萬口,但萬曆十一年的開平衛,只有四萬餘口。

就是這四萬口養活了這十八座喇嘛廟,當地人稱這裡爲兆奈曼蘇木,就是寺廟雲集之地,是喇嘛們的聖地,是窮民苦力們的噩夢,但凡是有點辦法,都不會到這裡討生活。

林輔成等人也不算是撲了個空,因爲他們看到了大安寺的遺蹟,的確是遺蹟,四處都是殘垣斷壁,一看就是遭遇了大明火炮的轟擊,還有大火焚燒的痕跡。

如果換成了賤儒,一定會說,王如龍看上了廟裡積蓄的財富,才如此暴力的攻破了寺廟,並且大火焚燒燬屍滅跡,但賤儒又到不了開平衛,所以就沒人攻訐王如龍了。王如龍可比李如鬆狠的多的多,李如鬆是恐嚇,王如龍把那些聚嘯作亂的喇嘛,共計三千四百,全都斬首示衆了。

當然也沒人會在意,即便是在實錄裡也就一句話,喇嘛聚嘯復叛,應昌總兵王如龍率軍兵平定。

“僅從遺蹟來看,還是能想象當初的金碧輝煌,這玩意兒都是民脂民膏啊,這麼一大尊佛像,還是鎏金,這得多少工匠,不做其他的事兒,就雕佛像呢?”林輔成站在了大佛遺蹟之前,唏噓不已。

他看到的不是佛像,而是民脂民膏。

“很多的佛器都是要貼金箔的,金箔還都得是應天府的金箔,那玩意兒有多貴,想來二位大師,比我這個武夫更清楚。”陳末指了指佛身殘留的一些金色位置說道,以陳末的待遇,他也不會去置辦,也不是買不起,是實在是沒啥用。

金佛金佛,不是金的,哪來的誠心,感動佛祖呢?

陳末同意林輔成的觀點,都是民脂民膏,都是邊民的血汗凝結而成。

“你們來自何方?”一個老喇嘛拿着掃帚,看到了來人,驚疑不定的問道。

“來自大明京堂。”林輔成眉頭緊皺的看着這個喇嘛說道:“你的漢話說的很好。”

老喇嘛放下了手中的一看就是自制的掃帚,合掌俯首道:“我原來是這大安寺的喇嘛,後來一夥強人佔了這裡,我就逃跑了,聽說大明軍攻破了開平衛,我從北方,回到了這裡,已經是滿眼破敗了。”

“唉,造化弄人。”

林輔成欲往前走,陳末拉住了林輔成低聲說道:“離遠一些好。”

陳末可不想林輔成死在一個看起來沒什麼動手能力的喇嘛手裡,否則陳末回京,就沒辦法跟皇帝交差了。

林輔成離喇嘛十步之遠,攀談了起來。

早在開平衛還是元上都的時候,這裡就開始興建寺廟,佛學就已經興盛了起來,大安寺是當初忽必烈敕造所建,到改朝換代毀於大火之中,這把火不是李文忠放的,是李文忠攻破元上都消息傳到了廟裡,喇嘛們爲了爭搶廟裡的各種財貨,起了內訌,大火將原來的大安寺徹底焚燬。

大安寺的大雄寶殿,原來是一座明四層、暗七層的巨型佛塔,高二十一丈、面闊十八丈,其規模大約等同於兩個皇極殿大小,草原廣闊,從幾十裡外都能看到。

爲了爭搶財貨,廟裡的喇嘛內訌,最終把大安寺燒的一乾二淨,後來大明開平衛內遷後,散在四處的喇嘛回到了這裡,營造了新的大安寺。

老喇嘛也不計較大明人的警惕,他坐在青石上,抱着自己的掃帚,面露嚮往的說道:“二十年前,大安寺就是一座小庵,一共就七間房,住着十四個僧人,有六個是漢人,一共墾一百二十畝地,再加上放牧,用牲畜換取鹽巴、鐵鍋等物,也能生活,那時候雖然清貧,但也算安生。”

“直到這裡被強人所佔,這裡就從佛家清淨之地,變成了藏污納垢之所。這裡的寺從一座變成了十八座,香火鼎盛無比,而我們這些舊僧,只能逃走了。”

“至於漢話,都是漢人所授。”

老喇嘛坐在青石上,似乎十分懷念當初青燈古佛的日子,但已經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以前這裡向善的人,看經唸佛,其實這心裡都指望着,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老喇嘛看着林輔成和李贄的眼神都是羨慕,來生託生中原,就是這些向善的喇嘛們的功利之心。

下輩子當個大明人,就是禮佛的追求,對佛祖許下的願望。

李贄只覺得這種說法格外的新奇,他眉頭一挑,笑着問道:“爲什麼要託生於我朝地界?是草原不好嗎?還是我佛不好?”

老喇嘛看着李贄,打量了一番,晃着身子悠悠的說道:“不,草原很好,我佛很好,但到了天朝上國,到了中原,我就能不信佛了。”

“此話何解?”林輔成聽聞此言,這些個喇嘛們說話,最喜歡打機鋒,讓人一頭霧水,就是故作高深!但林輔成本身也是個故作高深的高手,每次都是最後一個出場。

林輔成想到了一個人,黎牙實,到了大明,這傢伙就背叛了自己誓言,成婚並且生了兩個兒子,據說他的萬國美人又有了身孕,估計還會繼續生。

泰西很好,但是到了大明,可以不信教,中原這邊土地,不歸神管,歸人管。

“出家爲僧,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老喇嘛說起了過往,他爲何出家爲僧,因爲只能當僧人,只有當僧人才能活,唯有避世,才能逃避那些人世間的苦難和紛擾,獲得片刻的寧靜和解脫。

“中原人很難理解,就是你做任何事都是錯的,有可能不是你錯了,而是這個世道錯了。這種感覺是中原少有的。”老喇嘛覺得中原人可能不理解這種做什麼都是錯的感覺,立刻解釋了一句。

無以爲業,顛沛流離,就是草原人一生的寫照。

林輔成、李贄互相看了一眼,對自己的學說理解更深了一步,草原果然是個好地方,剛到開平衛,就收穫頗豐,物質的不豐富、生活的不安定,就是宗教大肆氾濫的原因。

老喇嘛笑着說道:“不能理解嗎?比如我,連當喇嘛都是錯的,當個好喇嘛會被強人侵佔,當個壞喇嘛,會被朝廷攻滅。”

“這附近還有喇嘛廟嗎?”林輔成問起了自己關心的問題,開平衛有名有姓的喇嘛廟,都被王如龍給搗毀了,需要找個喇嘛廟完成此番遊學,開平衛隸屬宗主大汗的左翼,而歸化城隸屬於俺答汗的右翼,左右兩翼的喇嘛廟又有不同。

“這草原上哪還有什麼喇嘛廟,全都是賊窩魔窟而已,何來諸佛,不過諸魔。”老喇嘛拿起了笤帚,繼續開始掃地,彷彿這處廢墟不是廢墟,而是之前那個金碧輝煌的佛堂,他掃向了遠處,彷彿腳下的方寸之間,就是他的全世界。

李贄大聲的問道:“白毛風已經來了,老人家不找個地方躲一躲嗎?”

“後山腰有個洞,我躲一躲就好。”老喇嘛擺了擺手,繼續掃地,漸行漸遠。

大安寺的興衰,老喇嘛的堅守,讓一行人唏噓不已。

李贄眉頭緊蹙的說道:“都是賊窩,這個話說得很好!正是因爲強人身依附的關係建立起來,佛堂纔會變成賊窩魔窟!”

大安寺之行看起來毫無收穫,但其實收穫滿滿,老喇嘛的出現,讓衆人思考着宗教對人異化的過程。

回去的路不太順利,不是馬匪不是狼,是積雪阻塞了道路,二十里的路,硬生生走了兩個時辰,才走回去,這還是有車駕的情況。

“之前陳千戶就是在這種天氣裡深入虜營,探查敵情的嗎?”林輔成再次看到開平衛的大門時,連眼眶都溼潤了,他從沒想過有一天,連走路都這麼難。

太苦了,再也不來了。

陳末搖頭說道:“那倒沒有,冬天北虜也要過冬的,一般不會出塞,我是個人,這鬼天氣,誰來了都不好使。”

“額,不對啊,我們好像困在了開平衛!”李贄忽然驚駭的說道:“本來打算在開平衛逗留半個月,就前往歸化城,這一下子去不了!草原的積雪會化嗎?”

“開春之後很久纔會化。”陳末一臉想笑卻硬憋着說道。

在制定出行計劃的時候,陳末就建議林輔成先到歸化城,等到明年春夏,再到開平衛,草原不比關內,一下雪,就是一整個冬天,白雪皚皚,林輔成覺得下點雪還能耽誤了行程不成?那商隊冬天難不成就不行商了嗎?

林輔成遠遠高估了草原人口數量,人類的活動,並不能讓道路暢通無阻。

皇帝陛下委派了陳末這個經驗豐富的人,幫林輔成完成遊學,林輔成固執己見,現在被自己的迴旋鏢打的暈頭轉向。

“其實也能走。”陳末看着林輔成笑着說道。

“怎麼走?雪橇嗎?”林輔成聽說過狗拉雪橇,他躍躍欲試的問道。

“走過去,用兩條腿,可惜,你們都不是京營的銳卒。”陳末說完終於笑了出來,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幫讀書人面對這種情況,就只有抓瞎。

在沒有騎營的時候,大明軍對塞外征伐,都要等到大雪初下的時候開拔,就是因爲機動力不足,讓敵人和自己的機動力處於同一水平,討伐俺答汗是唯一一次大明在春夏出塞作戰,打的俺答汗措手不及。

“一個雪橇拉一個人,就要6到12只狗,一天最多隻能跑個十里地,這些狗也是要吃喝拉撒的,你再看看咱們的火炮,再看看那些個輜重,林大師確定要在這個時間去歸化城嗎?”陳末解釋了爲什麼不用雪橇,狗是看家護院的,不適合拖曳,一個人就6到12只狗,那得帶多少輜重?

李贄兩手一攤笑呵呵的說道:“被困到這裡了。”

做學問哪裡都能做,開平衛條件有限,但餓不死也凍不着,完全足夠了,開平衛這個圍十四里的小城,住着三萬七千人,這裡面有還俗的喇嘛,有以前的信徒,有普通的邊民,都是可以走訪詢問的對象,考察宗教對人的異化,不是必須要在喇嘛廟裡。

李贄摸了摸身上的官身腰牌,顛沛流離大半生,他終於可以安心的做學問了。

沒過五天,傳來消息,大安寺的喇嘛坐化了,就在見到了遊學團的當天,老喇嘛坐化在了後山的洞裡,落葉歸根,他在外漂泊了二十年,最後還是回到了他心中最後的淨土,回到了家裡。

老喇嘛已經沒人記得他的姓名了,草原邊民,甚至對當初的舊大安寺沒有任何的印象了。

一本寫滿了遊歷記錄的札記,是這個老喇嘛的唯一遺物。

“或許,老喇嘛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找到了他的彼岸。”李贄對着林輔成頗爲肯定的說道。

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