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

戚繼光的擔心很快就發生了,這些個朝士們不敢攻訐奉國公戚繼光,就只敢對李如鬆開刀。

當別人指責你要造反的時候,你最好有造反的實力,這樣一來,就沒人指責你了,而是人人都哄着你,生怕你真的要造反。

李成樑和李如鬆父子,沒有造反的能力,安史之亂也證明了,地方割據的軍閥,就只有一波的壽命,手下的亡命之徒打完了,就完了。

朱翊鈞挑出了幾份來,做出了專門的迴應並且登在了邸報紙上,讓天下人都看看這幫傢伙的嘴臉。

比如陝西道監察御史馮夢禎,就從風水和生辰八字上,分析了李如鬆如此殘暴的原因,按照此人的說法,李如鬆的八字就造成了他天生就是這種性格暴躁的人,而從風水上來看,水屬陰、兵屬陰、將更屬陰,所以今年湖廣和南衙長江氾濫的洪災,就和朝廷調遣強兵前往保定府有關。

朱翊鈞批覆:既然這麼懂風水和八字,那爲何不給自己看看,看看自己命裡有支邊的這一道坎?下章吏部,調馮夢禎前往北平行都司開平府墾荒爲宜。

以周良寅爲例,但凡是調往邊方墾荒,就是十年爲期,這十年好好表現,那還有機會,不好好表現,那就只能永遠留在那裡了。

支邊不等於流放,因爲流放很難會被寬宥,是大赦不赦,而支邊是到邊方做事,如果真的能做好,甚至有平步青雲的機會。

但是整個大明也就周良寅一個算是改過自新的人,再有一年半,大明皇帝對他的考察就到期了。

比如巡按直隸御史李植,則是以李如鬆平圩寨切入,說李如鬆家裡‘犬生角,且數有光怪’,這是謀反的徵兆啊,陛下要仔細看看,李如鬆和李成樑這都是天生反骨,連他們家的狗都長反骨!

朱翊鈞批覆:限期三天,把這生出角的犬拉到文華殿來,但要是沒有,誣告反坐,罪加三等,流放爪哇。

李植拼盡全力了想要找到一隻頭上生角的狗,奈何他沒找到,就找到了一隻頭上毛比較旺盛的犬,而且還不是從李如鬆家裡拉出來的,最終被流放到了爪哇。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狠厲的懲罰了,甚至比打廷杖要狠厲的多,打廷杖還有因爲名望再次被起用的可能,可是這流放到爪哇,這輩子就再也回不來了。

可是誣告反坐這個鐵律在這裡擺着,李植最終被流放到了爪哇去了。

比如監察御史吳允貞,不僅就李如鬆平圩寨屠掠黎民爲由彈劾了李如鬆,連帶着參將谷承功、黃孝、遊擊將軍楊四德、參將姜顯宗都一道彈劾了,這四人和李如鬆朋比爲奸,在地方耀武揚威,驚擾四方,請求朝廷罷兵回京,偃旗息鼓。

朱翊鈞批覆:這四人皆是朕從庶弁將提拔,乃俞帥、戚帥耳提面命親自教授,朕親自查看其秉性,可堪重用,爾一言朋比爲奸,可是說朕這個講武學堂的校長,是這奸黨黨魁嗎?

吳允貞被責問到羞愧難當,只能致仕,朱翊鈞立刻就準了,責令吏部、禮部給他辦了個加急,奪了他的官身、功名,讓他滾蛋回家了,他是這裡面下場最好的一個,因爲他沒有誣告,李如鬆的確是耀武揚威,驚擾四方。

九斤火炮炸了一天,圍了十三天,那些個圩寨圩主們,嚇的紛紛拆了圩牆,可不就是驚擾四方嗎?

“馮保,去,告訴大明那些個種地的學子們!他們定好生備考,若是能考中,朕許他們青雲直上!”朱翊鈞終於將今日的奏疏處理完了之後,揉着眉心對着馮保大聲的說道:“若是考不中,以後就不要再說自己是個讀書人了!”

“這都是些什麼玩意兒,朝裡的賤儒實在是太多了!”

在大明談暴力失控是個僞命題,就這幫讀書人這些個伎倆,朱翊鈞看了都頭大的很。

朱翊鈞就是少壯派的頭子,這幫人連出身講武學堂的庶弁將都敢彈劾!

簡直是欺天!

“陛下,京營副總兵李如鬆發來了奏疏一封。”馮保將內閣擬票,司禮監批紅的奏疏放在了陛下的面前,這本奏疏的內容,馮保已經看過了,十分的大膽。

“哦?”朱翊鈞拿起來奏疏,看了幾行字,就樂了起來。

李如鬆對京堂之事也不是一無所知,這次言官們的連章彈劾,也在李如鬆的預料之中,他既然敢這麼幹,就是有應對之法。

而這次李如鬆在奏疏中隻字不提朝官的攻訐,但字字句句都是在應對朝官的攻訐。

“有意思,有意思,李如鬆這個傢伙,也終於學會迂迴了!而且是對大明的文官最擅長的辯經之道,選擇了迂迴,好好好!”朱翊鈞拿着奏疏連說了三個好。

相比較李如鬆這本奏疏的內容,朝臣們的攻訐,朱翊鈞對李如鬆的成長更加欣喜。

李如鬆沒有正面迴應朝臣們的攻訐,而是迂迴,他的這本奏疏核心就倆字,加稅。

以公五、民四、地主一展開分配。

也就是朝廷的藁稅爲50%,地主的佃租爲10%,剩餘的40%爲民自有,苛捐雜稅一律攤入田畝之中,這是王崇古均田役疏。

“臣曾就學長崎總督徐渭,天資愚鈍而不得寸進,常引徐總督扶額嘆息,臣問徐總督,爲何三十稅一,天下百姓仍然顛沛流離?以致於遼東多關內漢民投奔,徐總督久坐無言,無法應答,臣愚鈍,至而立之年,終解少時之惑,皆因朝廷稅輕所至。”朱翊鈞唸了李如鬆奏疏的第一段。

大明田賦,三十稅一,這是很好很好的仁政,但是如此低的稅賦,百姓仍然生活困難無比,到底是因爲什麼?

李如鬆在保定府看了許久,終於看出了點門道來,都因爲朝廷的稅賦太低了!

“《漢書·食貨志》有云: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實什稅五也。何解?自漢起,朝廷三十稅一,實際鄉土之間則爲十稅其五,名義爲三十稅一,黎民負擔卻不減分毫;名三十稅一則朝廷弱,實十稅五則豪民強;窮民苦力擔稅未變,豪民強,朝廷弱,天下疲憊。”

朱翊鈞又讀了一段,他指着奏疏說道:“你看到了沒?李如鬆在引經據典,哈哈,若是讓徐渭徐總督知道了,怕是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自秦漢以來,歷朝歷代到了王朝末年,都伴隨着嚴重的財政危機,朝廷窮的當褲子,世家大族富得流油,最後就是天下大亂,羣雄蜂起,致使生靈塗炭。

徐渭對李如鬆的讀書就四個字,兩眼一黑,實在是有點朽木不可以雕也,熊廷弼那樣文武全才,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李如鬆自己有武力在身,就越不喜歡讀書了,徐渭也管不了,最終李如鬆也就是識字而已。

現在,李如鬆學會引經據典了。主要是戚繼光俞大猷的言傳身教,戚繼光是手不釋卷,閒暇的時候就會讀書,李如鬆漸漸發現,戚繼光的才智不完全的來自於天賦異稟,還有不斷的學習,這讓李如鬆感觸極深。

不用人勸,李如鬆自己就開始讀書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現在李如鬆學會了賤儒的手段。

引漢書所云,就是證明這種現象,自古就存在。

“豪民越強越兼,越兼越強,朝廷輕稅,則豪強恆強,反而加劇兼併之禍!”朱翊鈞讀着讀着發現李如鬆說的還有幾分道理。

李如鬆在奏疏裡的從供需角度出發,基於矛盾說,從兩個視角去觀察了這個問題,一個是自上而下,一個是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則是朝廷收的少,豪民收得多,那豪民一定會比朝廷強,那朝廷還想管豪民,就是無稽之談;

而自下而上,則是從供需角度去考慮,朝廷的稅太輕,豪民就可以把地租賃給更多的佃戶,你不幹有的是人乾的基本邏輯形成,豪民的議價能力變強,而家丁奴僕的實力也在增強,強人身依附關係建立,地主從一塊土地上的朘剝量增加,豪民聚斂速度增加。

李如鬆將自己的觀點闡述之後,提供了論據。

自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入寇京畿,保定府建圩牆以自保以來,朝廷能收到的稅累年減少,本來是地方衙門的苛捐雜稅,都被圩主們收走了,而圩主們兼併之數,超過了過往一百七十年的兼併總和,最終才導致了把人堆肥這種慘劇的發生。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朱翊鈞第一次聽說這樣的觀點,但是他發現李如鬆說的很有道理。

李如鬆這本奏疏,從現象到問題,再到原因,再到解決辦法都提了出來,公五,民四,地主一,就是李如鬆給出的辦法。

加稅,只要朝廷狠下心來加稅,兼併問題就會得到極大的緩解。

“先生這是搗什麼亂啊,他居然在浮票裡表示了贊同!”朱翊鈞看着張居正的浮票,眉頭緊鎖。

馮保十分確信的說道:“先生對於賤儒攻訐振武之事,極爲不滿,先生不滿,這加稅就是在刨根,朝堂財用日足,清丈、普查丁口相繼完成,將丁口攤入田畝之中,釐清稅賦,而且先生一直想推行一條鞭法,這也是財稅的革故鼎新。”

“加稅,加來加去,最後還是加到小民頭上,不加。”朱翊鈞看着手中的奏疏,李如鬆說得再也有道理,也不能輕易加稅,因爲都是給窮民苦力增加生活負擔。

“陛下,先生也說了,那都是加稅加的不夠多。”馮保試探性的說道。

佃戶的勞動是有極限的,如果朝廷要五成,鄉賢縉紳還要五成,超過佃戶生活所需的極限時,佃戶自然要求豪民減租,豪民不減租怎麼辦?高陽何氏的滅門慘案就是例子,這就是加稅加的不夠多的邏輯。

這也是五成這個標準的由來,當豪民從土地中無法朘剝足夠的財富時候,土地的收益就會大幅度的降低,這個時候豪民兼併的慾望就會直線下降,轉而看向手工作坊,更大規模的生產就會出現。

“先生還說,要把各地常平倉納入考成,對糧價進行考成,對糧食的價格進行嚴格限制,減少糧食的收益,這樣糧食才能四通八達。”馮保進一步解釋了張居正對李如鬆奏疏的補充。

常平倉自漢代就有,是爲了調解糧價,儲糧備荒備災,以供應官民所需設立的糧倉,而將常平倉的運作納入考成法,讓糧食的價格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減少土地的產出,這樣一來,反而抑制了兼併,促進了糧食生產。

這是基於大明現狀的政策,兼無可兼,並無可並的局面,當糧食的收益較低時候,糧食的交換價值大幅度下降,其使用價值就會得到突顯,而田畝也會自然而然的從豪民流向小民,種出來的糧食才能到人的肚子裡。

“先生還真的是讀書人啊,加稅、降低糧價,雙管齊下,這麼搞的話,民亂四起。”朱翊鈞撇了撇嘴,拿起了硃筆,否定了李如鬆的奏疏,也否定了張居正的意見。

李如鬆這本奏疏是一句也沒提朝官對他的攻訐,但字字句句都在反擊,他在刨根,刨勢要豪右的根兒。

土地是這些出身勢要豪右、鄉賢縉紳的命根子,李如鬆就是奔着朝官的要害去的。張居正在表達自己的憤怒,富國強兵,是張居正新政的核心內容,對於李如鬆如此攻訐,是對新政的挑釁。

這些看似合理的話,其實都是在表達態度而已,而不是爲了真正的推行。

這麼大的事兒,張居正就貼了一張浮票,其實就是知道皇帝不會同意,纔會如此建議,張居正教過朱翊鈞,一個政令如果他看起來十分的完美,那麼它一定非常的危險,朝廷加稅,看起來簡單直接,而且方方面面都很好,那就十分危險了。

那麼,加稅的代價是什麼?

大明也有加稅的典型案例,徵三餉,徵三餉就是的結果就是:驅民以爲賊也,又何平賊之有!

一個古怪的循環出現了,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之下,帝國的財用大虧,蠻夷起於四野,流寇荼毒天下,朝廷無銀無糧,無法組建軍隊安定江山社稷,只能加徵三餉,結果就是把良善的百姓逼上梁山,逼到落草爲寇。

爲安定天下加派,加派逼民爲寇,天下更加動盪,需要更多的加派,如此一來,惡性循環建立。

萬曆四十六年開始徵遼餉,崇禎十年開始加征剿餉、崇禎十二年餉盡而賊未平,再加練餉,崇禎十年和崇禎十二年的時候,楊嗣昌對崇禎皇帝說:百畝只增銀三四錢,稍抑兼併耳!

楊嗣昌的邏輯也是如此,加稅減少兼併。

一切設想都是極好的,加的稅也不多,但大明朝的確是這樣的,朝廷開徵三餉後,各地各級衙門,是決計不會放過這個搭車搜刮的機會,暗爲加派者,不知幾百千萬。

所以,加稅其實就是張居正威脅朝臣們的一個辦法,也就是嚇唬嚇唬這些個朝官而已。

大明現在的暴力被完全掌控在皇帝陛下手中,這是張居正最想要看到的局面,而且陛下勵精圖治,已經能夠順暢的行使手裡的皇權,那麼這個局面就容不得半點破壞。

你攻訐強兵,我就鼓譟加稅,主打一個互相傷害。

民亂,首當其衝的就是那些個鄉賢縉紳、勢要豪右,傳導到皇帝這頭兒,那已經是天下危亡的局面了。

張居正的提議,很快就被朝官們所知曉,大家立刻都選擇了噤聲,攻訐李如鬆的聲音立刻就煙消雲散了,因爲所有人都知道,張居正向來說到做到,他真的幹得出來!

當知道皇帝陛下否決了這份奏疏後,朝官們對皇帝陛下歌功頌德了起來。

因爲平定圩寨的風波慢慢平止,只有賤儒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林輔成和李贄兩個自由派的魁首,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僭越了自由這杆大旗,讒言媚上,換取了自己的利益,在這些人看來,自由是不應該討論階級的,自由一定要否認階級,纔是自由。

林輔成和李贄,從旗手變成了叛徒,令人唏噓不已的同時,這個有限自由派的規模越來越大了,連那遷徙入京的富戶中的豪奢戶紈絝弟子姚光銘,都成了這個學派的擁躉,跟着林輔成和李贄前往了草原。

這讓京師等着看林輔成和李贄笑話的人,極爲驚訝。

姚光啓因爲種海帶跟海寇搏殺,臉上捱了一刀,成了京堂的笑話,這個姚光銘絲毫不吸取教訓,反而跟着叛徒們一起起鬨,討論什麼權力、金錢、宗教對人的異化,這是應該討論的問題嗎?!

絕對自由派的主張是否認矛盾說、否定階級論,在絕對自由派看來,哪有什麼階級,大家都是人,用階級去區分,把人限定在階級這個牢籠之中,這根本就不自由。

林輔成和李贄在一片罵聲中離開了京堂,前往草原遊學去了。

朱翊鈞對姚光銘前往草原是非常奇怪的,按理說,姚光銘這樣的肉食者應該主張絕對自由纔是,但是姚光銘卻用踐履之實,甚至親自披掛上陣支持有限自由。

原因很簡單,在封建帝制之下,階級就是自我之下衆生平等,全都是被我朘剝之人;自我之上等級森嚴,全都是朘剝我的人;

姚光銘這等的豪奢之家,也要依賴於律法和公序良俗保護自己的利益。

姚家雖然作爲西土城勢要豪右的代表,和王謙打了一段時間的擂臺,但皇帝並沒對姚家威罰,而是任由其折騰,直到姚光啓犯錯,被凌雲翼帶走。

陛下是個守信譽的人,立下了規矩,就會遵守,這對大明內外都是一個極好的消息。

京堂的百姓們發現,今年的霾災沒有去年嚴重,沒有那種暗無天日的感覺,雖然依舊風很大沙很多,煤煙依舊嗆人,但完全沒有那種無法呼吸的錯覺了,再加上棉紡口罩,這一切都勉強可以接受了。

格物院的格物報很快的解釋了這個原因,因爲對草原的征伐,這兩年緹騎們秋天不再出塞燒荒,這纔是空氣在短時間內變好的原因,想要變得更好,等待京畿的植被恢復,就會天朗氣清。

大明一共就一個億的人,絕對數量就註定了當沒有人過度砍伐時,植被恢復速度真的會很快。

戶部陷入了每年一次的忙碌之中,全盤審計開始了。

從十一月開始,一直到十二月,戶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各地的六冊一賬進行審計,每次的審計,地方送到京堂的賬本,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戶部會對有問題的賬目,責令年底之前將底賬送入京堂。

其實一旦戶部要求底賬入京,那就代表着此地出了問題,代表着人事即將變動,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

幾家歡喜幾家愁,在有人哀嚎不已,高聲疾呼朝廷苛責的時候,也有人在大擺流水席,慶賀自己今年發了大財。

這個擺流水席的人,就是大明掌燕興樓交易行事御史王謙。

王謙擺流水席的原因很簡單,他持有的綏遠馳道的票證隨着京師到歸化馳道的貫通,再次水漲船高,王謙個人的總資產,從最初投入的一百萬銀,已經增加到了310萬銀。

王謙如果出清了手中綏遠馳道的票證,他今年一年的盈利,超過老王王崇古所有的生意,包括開海投資的分紅。

王崇古憂心忡忡,總是擔心自己家太富有了,到了陛下的斬殺線,會被陛下所斬殺,而王謙大擺流水席以示慶賀,在這個一兩銀子能買一百斤豬肉的年代裡,超過二百萬銀的盈利,就是典型的財富神話。

王謙的這次盈利,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投資不等於投機,長線的投資,獲得收益,比投機要穩定,而且更多。

短線投機而言,賺得多賠得多,賺賺賠賠,年底一算賬,還在虧錢,因爲朝廷每一次的交易都會抽分千分之三的稅。

用王大公子本人的話說:交易行,可能一條狗會比人賺的更多,因爲狗聽不懂流言,不會因爲流言恐慌。

因爲王大公子的財富神話,投機客們,想要朝廷發行京開馳道和天津密州馳道票證的聲音越來越大,戶部給出結果是:不會發行。

這是一個很明確的界限,腹地的馳道是決計不會在交易行發行票證,腹地的馳道是朝廷的一言堂,是完全的專營,即便是綏遠馳道,開放的也沒有管理經營權,只有微不足道的10%的分紅權。

這顯然不自由。

大明國朝極度保守,腹地馳道絕對專營,哪怕是沒錢修也要專營。

這讓投機客們極其失望,當然他們也振奮了起來,因爲大明皇帝想要建功立業,那必然就會拓土,那麼廣袤的西域、遼東,朝廷都有可能發行新的馳道票證!雖然這些地方,可能不會像綏遠馳道一樣一飛沖天,但至少也會有穩定的收益。

京堂在討論朝廷是否專營過多的時候,自由派的魁首林輔成和李贄帶領着五十人遊學到了草原,路線是從宣府到開平衛,開平衛十分的荒涼,甚至不通馳道,這一路對於這五十二個讀書人是個巨大的挑戰。

從出了宣府之後,變得荒涼了了起來,風的呼嘯聲比腹地要暴戾了許多,如泣如訴的風聲之下,這個遊學團遇到了第一個挑戰,就是馬匪。

伴隨着口哨聲吆喝聲和馬蹄聲,馬匪在天邊出現,他們揮舞着手中的彎刀,向着遊學團而來,而後用更快的速度掉頭逃跑,連接戰都沒有發生,就轉身就走,沒有任何的留戀。

因爲這些馬匪除了看到了五十二人遊學團的肥羊之外,還看到了大明緹騎嚴陣以待。

二百人的緹騎,在提刑千戶陳末的帶領下,將五十二輛車結成了圓陣,一共十二門九斤火炮從偏廂戰車上露了出來,馬匪們立刻知道這次踢到了鐵板之上,跑的慢的都會被留下。

在馬匪轉身逃跑的時候,一百五十緹騎從車輛間隙衝殺了出去,向着馬匪逃跑的方向追了出去。

一直到日暮時分,這一百五十緹騎纔回轉,爲首的陳末手裡提着一個人頭,是馬匪的大當家,馬背上還有被五花大綁的賊人十七名。

人人帶血,但都是敵人的血。

“所以,現在伱還對黃公子派出了二百緹騎保護有疑慮,覺得是小題大做嗎?”陳末將大當家的人頭扔到了林輔成面前,摘掉了兜鍪,平靜的問道。

“沒有!黃公子料事如神!”林輔成立刻大聲的喊道:“陳末啊,你可算回來了,剛纔車陣之外有狼,十幾匹狼!”

陳末擦了擦額頭的汗,笑着說道:“慌什麼?我留下了五十人,你當五十緹騎還對付不了十幾匹狼嗎?安心,你們不會出事的。”

在沒有皇帝支持的時候,這些馬匪都不是墩臺遠侯的對手,現在有了陛下的鼎力支持,大力贊助,火銃火炮戰馬,都極爲精良的情況下,這些馬匪就只有一個下場,成爲緹騎的刀下亡魂。

陳末也是在給自己的袍澤報仇。

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621章 至死方休的戰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