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長崎總督府,設立在長崎一個名叫十善寺的地方,從堪輿圖上看,離海港並不遙遠,緊鄰長崎大浦羅馬教區,羅馬教區已經被徐渭、麻錦給弄成了一片廢墟,幾乎沒有紅毛番居住。

在十善寺附近劃出了大約三百畝的地方,建起了20棟兩層的聯排大屋,可以容納將近兩千人到三千人居住和生活,整個總督區不得普通的倭人進入,除了獲批的日本官員和商賈,同樣,大明人也不會輕易越過界河和倭人發生衝突。

總督區外有界河,這個界河會隨着總督府的擴張而擴張。

總督府是總督府,總督區是總督區。

總督府眼下之後三百畝,而總督區包括了整個長崎。

當然,有一種人可以隨意出入總督府,那就是倭國遊女,也就是娼妓,在整個唐館附近,大約活動着近千名遊女,之所以不叫她們娼妓,是因爲這裡面有相當一部分的女子,並非娼妓,而是良家,這些良家出身可不普通,都是抱着度種的目的前往總督府。

倭人在萬曆年間,仍然以矮小爲主,一個大明軍合格的身高,大抵和小皇帝的身高相同,爲五尺一寸(175cm),而一個倭人在萬曆年間普遍爲四尺,像戚繼光、李如鬆等人,身高近六尺,一個倭人也就到他們的腰的地方。

身高、體重在戰場上有絕對優勢,戚繼光和李如鬆這樣的悍將,揮舞一個狼牙棒,一棒子就能掄飛一個倭人。

身高和體重在擇偶的戰場上也有極大的優勢,所以,即便是知道在唐館活動的大明人,不會娶她們爲妻,仍然如同飛蛾撲火一樣,趨之如騖。

在這三百畝之外,仍有規劃,總計能容納兩萬大明人的總督府正在緩慢形成,大明在倭國活動的確實有這麼多人,主要以福建和浙江人爲主,在徐渭他們到長崎之前,長崎就有一個福建同鄉館,來自福建的商賈、船員都聚集在同鄉館的附近。

而總督區的總督,是長崎最高的行政和軍事長官,隨着人數的增加,總督區的面積會逐漸的擴大,福建同鄉館和唐館,共同推舉的總督是徐渭。

這就是問朝廷要個名分,朝廷給名分那自然是極好,不給名分,徐渭仍然還要在倭國活動。

“爲什麼叫唐館?”朱翊鈞有些疑惑的說道:“大明人建立的聚集地,不應該叫明館嗎?”

朱翊鈞這個小疑惑,並沒有人解答,但是他很快就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名字的形成是有其清晰的脈絡,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兩個,第一僑居倭國是從唐朝就開始的,聚集區形成的時間比朱翊鈞想的要早。第二,就是大唐在倭國的影響力,超過了大明,尤其是在倭國民間。

所以,大明人居住、生活、囤積貨物、經商、貿易的聚集地,名叫唐人屋敷,也就是唐館,而不是明館。

發現這個事實後,朱翊鈞攤了攤手,緩解了下羣臣們的尷尬,示意可以開始廷議了。

“徐渭…此人對朝廷懷恨在心。”呂調陽對徐渭還是有些瞭解的,這個人被關在天牢裡整整七年,而且胡宗憲的瘐死,讓徐渭對朝廷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感,所以,總督沒問題,人選上卻需要商榷一番,畢竟涉及到了張居正二十年滅倭大計。

徐渭從來不掩飾他對朝廷的厭惡,即便是麻錦這個大明的把總在側,也是直言不諱,根本不怕麻錦告他的黑狀。

這就是王本固要殺海寇汪直和林阿鳳的原因,這些膽大包天的海寇,對朝廷根本沒有任何的畏懼,對權威天然的蔑視,這是朝廷的敵人。

如果按照矛盾說的基本判斷法,站在徐渭的立場上,徐渭有厭惡甚至是懷恨的理由,並且理由充分。

徐渭是胡宗憲的幕僚,曾經的、現在的平倭急先鋒,也是大明衝鋒陷陣的戰士,現在和朝廷鬧到了這個地步,所以求榮得辱的影響和危害,比想象中還要大。

徐渭不肯原諒朝廷,但也算是接受了現狀,畢竟胡宗憲已經平反,甚至有了諡號,這已經是當下能做到最好的結果了。

徐渭不會不分青紅皁白的埋怨小皇帝,那時候小皇帝纔多大。

“不如就讓孫克毅來做吧。”萬士和是很擅長折中的,讓師從徐渭的孫克毅來做總督,也好歹有點名分了,廷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基本敲定了孫克毅這個總督人選。

孫克毅在松江做商總的時候,就一直緊緊跟隨朝廷的腳步,甚至還捐了鉅款給松江海事學堂,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孫克毅都更加合適,而且孫克毅還有舉人的功名在身,日後再補一個恩科特賜進士出身,也算是補足了出身的短板。

孫克毅的確是個極好的人選,至少廷臣們看來是不錯的。

朱翊鈞的手指在桌子上無意識的敲動着,這是在權衡利弊,他停下手,露出個笑容說道:“就定徐渭吧,孫克毅是長崎商總的身份,刺探活動,需要他去主持,商館需要他坐鎮,各自有各自的活兒,就讓徐渭做吧。”

“他這一生最後的念頭不是平倭嗎?朕就給他平倭的機會。”

朱翊鈞做出了決定,這是張居正在殷正茂攻伐呂宋之後,確定的一個皇帝的基本權力,海外總督的人事任命權。

就像是京堂的升轉罷黜等等,都是皇帝親自過問一樣。

大明是帝制封建國家,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句話在大明並不太適用,但也有部分合用的地方,皇帝直接管理的其實就是廷臣九卿和閣臣,廷臣管六部,六部管天下事的基本格局就是大明的條條,縱向管理制度。

當時皇帝拿到海外總督的完全人事任免權,是晉黨葛守禮盯着元輔張居正,這是尊主上威福之權的大背景下,得到的結果。

朱翊鈞陳述了自己的理由,首輔提名孫克毅,皇帝提名徐渭。

“陛下所言有理。”萬士和這個牆頭草立刻換了陣營,很快關於長崎總督區的人選就完全敲定了。

在眼下,海外總督,並不被廷臣們所重視。

在華夷之辨和大明天華物寶無所不有的大風力下,廷臣們普遍視海外爲未開化的蠻荒之地,即便是泰西已經可以不遠千里來到大明,但是沉浸在天朝上國大夢裡的大明廷臣們,對海外之事,其實還是表現出一種逃避的自大情緒。

只要不面對,大明就可以繼續保持自己天朝上國的地位,這就是大明末年,在東學西漸的時候,大明朝廷對泰西文化反應僵化的原因之一。

即便是開海以來,不斷的證明了海洋的利益,對大明彌足珍貴,但是這些個糟老頭子們早就固化、根深蒂固的思想,還需要時間去改變。

“最近禮部出了點事,臣有愧太后託付,臣懇請陛下降罪。”禮部尚書馬自強甩了甩袖子,站了起來,行了大禮請罪,事情不復雜,就是皇帝大婚選秀女之事。

自從正月,兩宮太后下懿旨遴選秀女以來,遴選秀女的進程推進的非常順利,可是就結果而言,不太美妙。

這次的選秀女,選出來的秀女,都是些歪瓜裂棗。

大明選秀女,民間的反應呈現兩種完全不同的風力輿論,皇帝還未大婚,一共就選三個,這是選的皇帝枕邊人,那自然是趨之若鶩;但皇帝若是選宮女,一次四百人,甚至鬧出寡婦嫁人的笑話來,比如正統十三年,明英宗朱祁鎮選宮人四百,傳到了南衙就變成了四千,一時間,整個南衙的寡婦、娼妓都在嫁人。

這次是選的妃嬪,禮部郎中張程在初選的過程中,大量受賄,導致呈送皇宮的秀女,全都是歪瓜裂棗,這皇帝大婚,就成了笑話。

馬自強請皇帝降罪,他將這件事交給了張程,最後辦成了這個模樣,甚至把兩宮太后都給驚動了,太后直接傳了懿旨入禮部,言辭十分嚴厲。

而這次禮部郎中張程,也在都察院革罷永不敘用的名錄之上,也是禮部在京察中,唯一一個永不敘用之人。

如果王夭灼的模樣是十分的話,那這批秀女的模樣,就只有兩分到三分,只有極少數能達到七分左右。

這批秀女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長得醜還行賄,按照大明選秀女的基本法,這就不符合道德要求和規範,所以要全部重來。

“太宰,這件事交給萬太宰辦吧,馬尚書也別跪着了,免禮吧。”朱翊鈞沒有降罪馬自強,而是換了個人辦差,換的正是萬士和。

這比殺了馬自強還難受!

萬士和是前禮部尚書,這不就是說他馬自強遠不如萬士和嗎?這也是讓馬自強最爲難受的地方,他的確不如萬士和。

“臣遵旨。”萬士和沒有許諾,作爲一個大明諂媚臣子,這點諂媚的活兒都幹不好,那就不必要乾了。

朱翊鈞之所以不降罪馬自強,其實這件事真的不怪馬自強,萬曆五年是會試、殿試,爲了科舉,馬自強忙的腳打後腦勺,緩過神來的時候,馬自強才發現了事情不對,都察院才掌握了張程受賄的具體情況。

所以,馬自強真的不是能力不夠,也不是沒有恭順之心,只是太忙。

讓不合適的人擔任部門的主事,這也算是一個官僚制度發展到最後的一種必然,只有這樣,經年老吏們,才能充分保證自己的權力。

呂調陽繼續主持着廷議之事。

松江府造船廠五桅過洋船一年造船到了十二艘之多,龍江、松江、月港造船廠三桅夾板艦一年可以造一百三十餘艘,限制大明造船廠造船的是工匠數量,也是原料,木料要用於造船,伐木取薪和造船就有了原料上的衝突,加大對安南、占城、老撾、暹羅、緬甸等地的木料採購就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江西蝗災造成的危害正在逐漸彌合,但是已經變成了凌雲翼模樣的潘季馴再也回不來了,動輒坐罪問斬,成了潘季馴奏疏的主基調,殺人不一定解決問題,但是一定能解決弄出問題的人。

福建東渡雞籠島的人越來越多,雞籠這個大島的開發已經提上了日程,有耕地,有河流,有山林,這些都是大明朝急切需要的,所以經過澎湖巡檢司東渡雞籠島就成了一條穩定的航線。

戶部員外郎王用汲上奏,彈劾吏部尚書萬士和,銓天下百官,任人唯親。

這個王用汲隆慶二年中了進士,那年,他已經四十歲,王用汲也就比張居正小四歲,可張居正是正一品的太傅,超品的宜城伯,而王用汲是六品的員外郎,也就是常人所言的員外。

員外這個詞就是定員外增置,額定之外,是郎中的佐貳官。

“這王員外彈劾的這幾件事,沒有一件是對的,他是今歲六月入京爲員外郎吧,官位較低,知之不詳,甚至不甚瞭解這吏部銓選,連職官書屏下的底冊都不太清楚,所言之事,多爲捕風捉影、管窺蠡測之事。”朱翊鈞在王員外的奏疏上畫了個叉。

這本奏疏之所以拿到廷議上來,是因爲王用汲彈劾萬士和這個吏部尚書任人唯親,有言張居正之過的嫌疑,所以讓皇帝判斷下,他到底有沒有指桑罵槐。

王用汲還真的沒有指桑罵槐,因爲他對吏部的運作還不瞭解,根本不知道吏部之前主事的實際上是張居正,而不是萬士和,這種剛剛入京的外官,入京之後一個月,都會上這麼一本奏疏,邀名待時的投機之舉。

這些外官之所以要這麼做,完全是爲了博譽一時,獲得一個不畏強權的美名,這樣就能混個清流的美名,通常都會尋找六部明公和閣臣爲目標。

這都是慣例了,六部明公和閣臣早就捱罵捱到麻木了,多數都懶得理會,王用汲彈劾萬士和,就是挑了個軟柿子,這朝裡六部,除了郭朝賓,看似只有萬士和最好欺負。

“既然不瞭解,讓這個王用汲到吏部來吧,大司徒以爲呢?”萬士和其實一點都不好欺負,他直接選擇了眥睚必報,直接問戶部要王用汲到自己的治下來,讓這個賤儒知道一下花兒爲何這樣紅。

實在是最近一批外官都拿萬士和當軟柿子捏,萬士和也要抖擻一下,耍一耍官威,能混到六部明公這個地位的,哪個是好惹的?

有什麼樣的君王,就有什麼樣的臣子。

“那就讓他去吏部吧。”王國光選擇了放人,其實很簡單,張居正走後,廷臣的威嚴受到了挑戰,之前攻訐張居正的風力輿論,受限於言先生之過者斬的金口玉言,開始向下轉移,而且彈劾的風力輿論越來越多。

這廷臣的威嚴,自然由廷臣守護。

朱翊鈞一言不發,他的選擇是,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廷議之後,朱翊鈞開始了每日的講筵,把小潞王給叫了進來上課,先考校了昨日的課業,而後開始了今日的授課,最後留下了作業,算是結束了今天的講筵。

朱翊鏐的午膳不在慈寧宮,而是在文華殿,跟小皇帝一起吃,主要是講筵結束就到了用膳的時間。

“約束你極爲嚴格,但是這孤兒寡母坐江山,本就不易,你怨就怨吧。”朱翊鈞用了午膳,總覺得朱翊鏐最近這眼神不對勁兒,他本以爲朱翊鏐在怨他管得寬,管得多,這個年紀的孩子,大抵都有叛逆期。

“哥,我不怨哥的約束。”朱翊鏐放下了手,眉頭緊蹙的說道:“母親總是將包子餡兒留給我,把包子皮吃下,我其實不願意跟母親一起吃飯。”

朱翊鈞和朱翊鏐是親兄弟,但是兩個人對李太后的叫法並不相同,朱翊鈞喊孃親,朱翊鏐喊母親。

因爲朱翊鈞要繼承皇位,所以朱翊鈞要喊隆慶皇帝的正宮皇后陳太后爲母親,這其實算是過繼,在法理關係上,陳太后纔是朱翊鈞的親孃,算是爲了遵循祖宗成法的一種折中之法。

當然實際上,親孃就是親孃,陳太后很少管朱翊鈞的事兒,多數時候,都選擇相信。

朱翊鏐面色極其複雜,甚至帶着幾分憐憫的說道:“其實我不羨慕哥,哥這個皇帝做的委實是辛苦了。”

朱翊鏐想到那些歪瓜裂棗的畫像,就是忍不住打了個哆嗦,禮部這幫大臣真的是什麼錢也敢伸手,這給皇帝找媳婦,也敢找那種模樣,委實是讓朱翊鏐膽戰心驚,李太后在慈寧宮,發的火,差點把屋頂的琉璃瓦給掀了。

李太后對朝中大臣非常敵視,這可不是馮保嚼舌頭根就能嚼出來的,還是大明朝臣們一次又一次的表現,讓李太后對朝中大臣的刻板印象逐漸加深。

“你還可憐朕?!朕可是大明至高無上的皇帝!”朱翊鈞直接被氣笑了,這孩子,居然憐憫他這個皇帝。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

回到明朝當皇帝,廣開後宮,不是開不了,是開出來也是歪瓜裂棗,禮部卡吃拿要一輪,宮裡的老嬤嬤和宦官們卡吃拿要,那遴選出來的秀女,大抵就是普普通通而已。

張程幹出了這麼大的事,居然只落了個罷免永不敘用的懲罰,這已經是都察院總憲海瑞盡力之後的結果了。

因爲這是張程爲了不讓皇帝沉迷於女色,荒誕朝政做出的最大努力。

自古就有爲了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妲己誤國,沉迷女色幾乎是所有亡國之君的共同特色,所以爲了大明,只能選些長相平庸之人。

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看風力輿論的威力。

朱翊鏐最大的夢想就是皇帝哥哥在前面衝鋒陷陣遮風擋雨,他這個弟弟在後面享清福,萬國美人,可是他畢生所願。

至於皇位,他是有些牴觸的,朱翊鏐怎麼看,都不覺得在大明當皇帝好過當親王,他甚至希望皇帝能夠早日大婚,趕緊生出太子來,他好就藩花天酒地去。

“胸無大志。”朱翊鈞看出來了朱翊鏐的想法,只能搖頭,太子沒有確立之前,這個不省心的弟弟,就是大明皇帝位的第一繼承人,大明儲君。

朱翊鈞沒有放任朱翊鏐離開,而是帶着他去了京營,朱翊鏐習武不久,所以去京營也是到武英樓去,在武英樓用千里鏡看熱鬧,感受京營氛圍。

給朱翊鏐開筋的事兒,是朱翊鈞親自做的,這老小子哭到幾近斷氣,真的太疼了。

操閱軍馬之後,朱翊鈞並沒有回宮,而是到了朝陽門,朝陽門外是草市民坊,城外連綿數裡都是民舍,一眼看不到頭,朱翊鈞很喜歡到朝陽門來,每次看到各家炊煙裊裊,都讓朱翊鈞知道自己做的事,不是無用功。

“那個大鍋裡昨日熬煮的茶葉,一鍋放半斤的糖,再加上半斤的鹽,然後放到木桶裡,給通惠河上的縴夫取用,縴夫們大約五更天就開始幹活,一直到晌午的時候,四文錢買一瓢這個茶水,咕咚咕咚的灌下去,掃去一身的疲憊。”朱翊鈞介紹着朝陽門外的種種生活。

茶葉完全沒什麼講究,朱翊鈞專門讓緹騎去問過,就是什麼茶葉便宜用什麼茶葉,半斤方糖半斤鹽一大鍋茶水,就是人間至味。

至於糖,也是那種雜質很多的紅糖,就帶着點甜味。

“好喝嗎?”朱翊鏐非常感興趣的問道。

他的皇帝哥哥吃的飯大多數都是民間美味,可比光祿寺的飯好吃的多,這也是朱翊鏐願意跟着朱翊鈞吃飯的原因,李太后禮佛,吃的比較清淡,以素食爲主,朱翊鏐喜歡吃肉,不喜歡吃素。

“你自己嘗一嘗就知道了。”朱翊鈞讓張宏去買了兩碗。

朱翊鏐一入口,就是嘴角抽動,眼睛瞪大,一股茶葉的苦澀、雜糖的淡甜還帶着鹹味兒,讓朱翊鏐差點沒一口噴出去。

朱翊鈞灌了一碗,這味道很怪,但是他的胃不刁鑽,這玩意兒有鹽分,對於操閱軍馬的朱翊鈞而言,能夠快速補水補糖補鹽,就是上等佳品。

“這什麼味兒啊!”朱翊鏐喝了一口就不願意喝了,他真的受不了這個味兒。

“馬尿。”朱翊鈞看着朱翊鏐想吐卻只能嚥下去的表情,就是一陣樂,解釋道:“和馬尿一個味兒,緹騎確認過,咱大明有一種斥候,就是墩臺遠侯夜不收哨的斥候,他們深入虜營探聞情報的時候,有的時候沒水,就只能喝馬尿。”

“這個東西,和馬尿一個味兒。”

“墩臺遠侯夜不收嗎?我聽說過,但是沒見過。”朱翊鏐聽說過這些一到秋天就去草原上放火,防止胡虜南下的夜不收,大明和北虜互相折騰了兩百多年了,北虜南下,夜不收燒荒。

夜不收創建於景泰二年,由鎮朔大將軍、宣府總兵、昌平侯追封穎國公的楊洪在宣府創建,至大明滅亡,夜不收始終活躍在扛敵的第一線,死傷極多,沒辦法的時候,夜不收真的喝馬尿。

“沒見過?”朱翊鈞看着朱翊鏐,又環視了一圈周圍的緹騎,大聲的說道:“夜不收出身出列,讓咱們潞王殿下,好好看一看。”

隨行的緹騎近半數都站了出來,這些全都是夜不收出身的緹騎,專門負責皇帝出行時候的安全。

朱翊鏐嚇了一大跳,他瞪着眼看了半天,才驚訝的說道:“不是說夜不收都是三頭六臂,騰雲駕霧,飛檐走壁,上天下海無所不能嗎?”

“胡說,都是人而已。”朱翊鈞摸了摸朱翊鏐的腦袋,十分鄭重的說道:“他們做的事兒是神仙才能做到,但是他們是人,上次朕出宮殺的那個陳友仁,就是詆譭戚帥東征平倭的那個傢伙,遇到這樣的人,殺就是了。”

“鏐兒,你記住了,想要顛覆咱們老朱家的江山,先要詆譭這些英雄,把這些英雄變成不完美,而後從不完美變成有瑕疵,再從有瑕疵,變成瑕不掩瑜,再從瑕不掩瑜,變成無惡不作,把這些英雄消滅了,老朱家的江山啊,就沒了。”

“用歲月以史書,曲解英雄,就是在謀反,哥若是不在了,遇到這樣的人,就親自動手殺了他,知道了嗎?”

“記住了。”朱翊鏐印象裡,哥哥真的很少如此鄭重的叮囑,他雖然不懂,但是一定會那麼做。

皇帝是很危險的,皇帝就去西山看了下老師,就弄出了那麼大的亂子來,自己的哥哥有可能會出現意外,不是沒有那個可能。

朱翊鈞和朱翊鏐一直待到了漫天星光的時候,才準備回宮。

“那是什麼?”朱翊鏐呆滯的看着西南方向,驚訝無比的說道。

兩個人剛剛擡腳,就眉頭緊蹙的看向了天空,天宮西南方向,亮起了一道蒼白色,長數丈,氣成白虹,由尾、箕越鬥、牛而去。

“大彗星。”朱翊鈞吐了口濁氣,看着天穹中的那顆閃耀的而來,帶着長長尾巴的彗星,面色凝重至極。

如果僅僅是單純的彗星也就罷了,剛剛西山才發生了襲殺之事,這大彗星的出現,彷彿宿命一樣,天人震怒示警,國有妖孽。

“真的是每一天,都不讓人省心啊。”朱翊鈞負手而立,看着那顆彗星出現的方向。

要消滅一個國家,首先要消滅這個國家的英雄。

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