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其六十 盛京

(康熙六十年一月-三月事)

出生體弱的福宜沒能見着正月的花燈, 便離了這紛擾的凡塵。

內心的悲哀無處述說,換上素服,我愣愣的看着僕婦、太監們忙裡忙外的爲福宜準備後事。

夜色漆黑, 鼓過五更, 他守在我身旁勸道:“馨兒, 你昨個兒都未進飲食, 現下先吃些東西, 好麼?”

我搖搖頭,緊握着未及爲福宜戴上的琺琅魚形長命鎖,大冷的天, 竟覺得指尖與手中的項鍊凍成了一塊。

“爺,辰時一到便要出發, 是否……”蘇培盛小心翼翼的至他身旁提醒。纔想起他奉了皇命, 今日起程前往盛京謁陵一.。

“知道了, 知道了!你先下去準備!”他不耐煩地揮揮手,打發了蘇培盛。

見我不言不語, 他壓抑急躁的脾氣,端着燕窩粥送到我面前:“馨兒,聽話,喝些粥。”

將臉別向一旁,我倔強的拒絕。他氣極, 伸手鉗制住我的下顎, 舀了一勺粥, 強送入我嘴裡。

“不吃!不吃!”咬緊牙關, 我作對的喊了起來, 眼淚不自覺的流下。他瞪着我,忽然掀翻幾架, 其上盛裝粥品的瓷碗摔在地上,嘩啦震碎,嚇得屋外伺候的下人們各個緊張的低下頭。

“馨,你不要哭……”他平復了脾氣,抱着我喃喃說道,“你一哭,我就沒了主意,心裡急躁,不知道應該做什麼……”

伏在他懷裡,我抽泣着緩緩睡過去。恍惚中聽見他與侄兒的對話:

“爺,小姑姑也去麼?但福宜阿哥的喪事。”“交給蘇培盛、劉希文便可。”

“可是……”“無須可是了,丟她一人在京城,又是這樣不吃不喝?!讓她跟着,就算路途顛簸,還可以看着她……”

淚,滑落,哪裡都可以,只要在他身邊,我便可以忘記哀傷。

醒來時,發現身在馬車裡,他抱着我,淡淡開口:“睡醒了便起來吃些東西。”

“恩。”我點點頭,不敢反抗他的吩咐。接過糕點,埋頭吃了兩口,我輕聲問:“真讓我跟着去盛京?”

“還能有假麼?”他微微笑了起來,掀開窗簾子,道,“都在路上行了幾個時辰了,你睡得像個貓兒似的,叫也叫不醒。”

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見着祭陵隊伍經通州、邦均、新城……一路北上,直達山海關城。不知覺間行了十二、三日,便入了興京,車駕駐蹕永陵西。

他與十二阿哥、三阿哥世子弘晟沐浴更衣後,至永陵行禮、奠酒、舉哀。

隔日,我們又馬不停蹄的趕往盛京,依次至福、昭二陵隆恩殿致祭。如此忙碌了六、七日,祭祖大事才告完畢,衆人臉上都有了難得的輕鬆表情。

得了空閒,他攜熙兒至盛京巡視,我耐不住連日趕路的疲倦,放棄了同去的想法,獨自留在他名下的田莊內院休息。

一覺醒來,仍未見他們回來,我披上斗篷,出屋欣賞北國風光。

正陶醉在與藍天接近的壯美中,聽見一聲呼喚:“主子。”

回首看見一個農婦打扮的女子立於我面前,腦海中覺得隱約在哪裡見過,待細看來,那面龐、那眉眼不正是貶斥盛京莊園的秋蟬麼?!短短兩年時間,她的變化如此之大,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秋蟬?”我不確定的出聲,目光拂過她被時間侵蝕的面容,努力尋找曾經知心的談話。

我二人面露尷尬的不知應該說些什麼,一個一歲模樣的男孩突跑到她身邊說道:“額娘,阿瑪找你呢。”

“知道了,快過來給主子請安。”秋蟬靦腆的笑了笑,拉着男孩兒至我面前。

小孩兒唯唯跪下請了安,我笑着取下頸上的金項圈,送到孩子手上:“來得匆忙,也沒有什麼見面禮。”

秋蟬推辭良久才接受我的饋贈,開口說了些她與德保在莊上成親生子的事情。

流雲片片滑過天穹,看着她洋溢滿足的臉,我輕聲道:“幼時,我想嫁的是雲淡風清、儒雅大方、重情重義的人。但命運總是很微妙,昔日我想得到的平淡你都得到了……秋蟬,你幸福麼?”

秋蟬看着我說道:“奴才不知,但是奴才覺得現在過得很有意義。”

“是麼?”我笑了笑,壓下心底讓她回京的提議。

不遠處有個人在等待,她已經找到了我不可能擁有的平淡樸實的幸福……我揮揮手,嘆息着說:“退吧。”

“主子,”退去的秋蟬突然回首,定定的看着我,問道,“主子認爲是誰呢?”

沒料想她會問出這樣的話,我呆愣片刻,喃喃說:“李姐姐忙着三阿哥大婚的事兒……”

不待我說完,秋蟬揚起笑容,留下一句:“主子明白就好”便離開了。

內心一陣感慨,某些記憶中的往事已經隨風遠逝,再不能回頭。見着他與熙兒回來,我亦未提起遇見秋蟬。

爲趕回慶祝皇帝繼位六十年大慶,祭陵一行人踏上了返京路途。

“胤禛,你看,”我指着沿途的桃樹,對他說,“好美,這樣別緻的景色只有這寒冷之地纔會有呢。”

亂落的桃花,和着飛雪上下翻飛,瀰漫成一張鋪天蓋地的溫柔的網。

“在南邊,只有梨花伴紅雨吧。”他撫着我的發,微笑着說道。

靠在他肩上享受這片刻安詳,卻看得一隊人馬經過,一時間人聲鼎沸,喧鬧不已。

心裡厭惡,我直起身,皺着眉,聽他揚聲問着車外騎馬隨行的侄兒:“用晦,怎麼回事?”

侄兒在窗外回稟:“爺,是奉天府地方的兵丁出來田獵呢。”

他打起車簾望了望,問道:“怎麼這麼許多人?”

熙兒恭謹回答:“用晦方纔問了旁人,都說這還是少的了。平日裡那些將軍、都統的親隨兵丁,還有省城官員的子弟,多不勝數。”

沉着臉又看了看,我輕輕拉了拉他的手,他才壓抑着不再作聲。

渡過句驪河,住進附近驛館,枕着隆隆的河水聲,久久無法成眠。在這壯闊的遼水面前,俗世之人顯得如此渺小,就連悲哀也沖淡不少。

“胤禛。”我伏在他身邊輕聲喚着他的名。

“到窗邊看看麼?”我點點頭,他找來一件皮袍爲我披上,抱起我行至窗邊。

我紅着臉說:“被人看見……”

他笑了笑,伴着我坐在臨江窗前。流轉千年的河水浩浩湯湯在我眼前奔流而過,靠向他,我心中感慨萬千。

“遼水東西岸,寒雲接渺茫。平沙留燕跡,堠火靖龍荒。木落晴巒出,冰堅雪練長。經時疏定省,望日徒高岡。”

我微微笑着說:“聽你這句‘平沙留燕跡’,我倒想彈一曲《平沙落雁》呢。”

“卻非此‘雁’。”他笑着命紅鸞拿來古琴,我略試了音,便彈撥起琴絃,古樸的琴音,糾纏着河水的轟鳴聲,別有一番豁達大氣的風味。

“我倒想到一個名。”他忽然笑了起來,我忙收了尾音,不解的問:“想到一個名?”

“不管男、女,只管叫‘福惠’。”我紅着臉啐道:“哪裡就想到這個了。”

“這個名兒好,‘福’、‘惠’雙至,佛主會保佑的。”

恍惚了神情,我將頭埋進他懷裡,輕聲問:“佛主會保佑我的孩兒麼?”他無聲點頭,對我孩兒的祈願順着遼水蜿蜒迴轉。

遙望着窗外染上翠綠的醫巫閭山,心裡的悲傷逐漸消失。

“想去看看我們滿人的聖山麼?”見我出神的望着遠處的碧綠,他柔聲問。

我點點頭,他出言保證:“到了前方驛站,我便帶你去,可好?”

眼淚流了下來,心裡暖暖的一陣感動。他嘆氣道:“又在亂想了……”

我抹去眼角的淚,笑着說:“並未亂想呢。”

只是不知道,他爲何對我這樣好。

注:

一.參見《清實錄·聖祖實錄》康熙六十年正月乙亥條,“上以御極六十年大慶命皇四子和碩雍親王、皇十二子固山貝子允裪、世子弘晟往祭永陵、福陵、昭陵。”

另:此次前往盛京路線參照康熙三十七年七月-十一月康熙往盛京祭祖陵之回程路線(即從山海關行至盛京,而非從口外之出行路線),特注。

18.其一十七 勸導105.其九十八 契約84.其八十 憂思6.其六 相見52.其四十九 黃臺瓜辭87.其八十三 仁壽33.其三十二 舞風(上)5.其五 八貝勒福金47.其四十四 夢蘭31.其三十 夢魘20.其一十九 盼君歸72.其六十八 風雲際變之步軍統領56.其五十三 不惑20.其一十九 盼君歸34.其三十三 舞風(下)48.其四十五 陌路25.其二十四 長生殿16.其一十五 薨逝10.其九 掌事34.其三十三 舞風(下)83.其七十九 受封63.其六十 盛京19.其一十八 春寒料峭38.番外 泛舟56.其五十三 不惑46.其四十三 淇奧63.其六十 盛京63.其六十 盛京90.番外 落花蔽月之蘭鬱心語70.其六十六 潞河視倉23.其二十二 數珠100.其九十四 參劾(上)83.其七十九 受封102.其九十六 帝出三江口104.其九十七 幸園63.其六十 盛京7.其七 省親(上)25.其二十四 長生殿72.其六十八 風雲際變之步軍統領105.其九十八 契約60.其五十七 秋日鳴蟬101.其九十五 參劾(下)107.番外 忘川81.其七十七 裂痕94.其八十九 進剿14.其一十三 月夜之秋菊滿徑108.番外 冬之夜 夏之日42.其四十 約指93.其八十八 西寧星空下4.其四 入府6.其六 相見14.其一十三 月夜之秋菊滿徑88.其八十四 建儲57.其五十四 大將軍王86.其八十二 雨沛52.其四十九 黃臺瓜辭46.其四十三 淇奧78.其七十四 流言(上)102.其九十六 帝出三江口33.其三十二 舞風(上)73.其六十九 風雲際變之繼位93.其八十八 西寧星空下70.其六十六 潞河視倉35.其三十四 流螢7.其七 省親(上)85.其八十一 兩生花30.其二十九 小園筵宴65.其六十二 蒙古各部103.番外 望鄉58.其五十五 用晦而明8.其八 省親(下)2.其二 選秀91.其八十六 西海亂事83.其七十九 受封103.番外 望鄉90.番外 落花蔽月之蘭鬱心語74.其七十 風雲際變之遺詔1.其一 離別101.其九十五 參劾(下)93.其八十八 西寧星空下48.其四十五 陌路89.其八十五 憶舊3.其三 等待11.其十 驚變8.其八 省親(下)11.其十 驚變54.其五十一 上巳93.其八十八 西寧星空下36.其三十五 白娘子(上)26.其二十五 八爺91.其八十六 西海亂事3.其三 等待88.其八十四 建儲50.其四十七 朝露侵衣26.其二十五 八爺69.其六十五 牡丹臺65.其六十二 蒙古各部82.其七十八 變亂31.其三十 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