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良將

原來他是秦邦屏的兒子!

經過秦拱明一番解釋朱慈烺才知道元一是他的字,路振飛因爲和他相熟,故而以字相稱。

這便可以解釋了。

秦拱明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只是沒有留下字。朱慈烺前世雖然是明史教授,也不可能憑空猜出秦拱明的字是什麼。故而他聽到路振飛稱呼秦拱明元一時,根本沒往四川秦家身上想。

“秦僉書忠君體國,戰死渾河,孤甚是欽佩。”

聽到渾河二字秦拱明的神色有些落寞。

他感慨道:“想當初渾河之戰,大軍分爲兩營。遊擊周敦吉與家父先行率兵渡河,以在橋北立營。總兵童仲揆、陳策,副總兵戚金,參將張明世統三千浙兵於橋南立營......”

秦拱明稍頓了頓,繼續說道:“東虜多次用騎兵發起衝擊,卻絲毫佔不到便宜。若不是袁應泰那廝不派兵來援,孰勝孰負猶未可知!”

說到這裡秦拱明額上青筋暴起,雙手也緊緊攥成拳狀。

“秦將軍當時可在軍中?”

秦拱明搖了搖頭。

“當時臣並未隨父出征。”

朱慈烺微微頷首。

渾河血戰之慘烈是難以用言語描述的。四千川軍白桿兵,三千戚家軍浙兵除了極少數的逃回遼陽,基本都陣亡報國。若是秦拱明當時也在戰場,估計也已殉國了。

還好,還好給秦家留下了這點血脈。

“秦將軍說希望把這隻鄉兵練成川軍一般,可有法子了?”

朱慈烺話鋒突然一轉,秦拱明先是一愣,隨即搖了搖頭:“臣無能,這些鄉兵比之石柱兵素質差了太多,恐怕很難練成川軍那般。”

朱慈烺卻是笑而不語。

在他看來兵員本身的素質固然重要,訓練方法亦很重要。

白桿兵的編制適合山地作戰,在平原卻未必適合。單一的兵種很容易讓敵軍找到突破口,在朱慈烺看來戚繼光訓練的戚家軍更適合作爲標杆。

“孤有一個想法。”

朱慈烺稍頓了頓道:“可否按照戚少保《紀效新書》上的方式訓練鄉兵?”

秦拱明出身將門,自然是聽過戚家軍的。事實上渾河之戰,就是四川白桿兵和戚家軍浙兵的一次合作。

秦家統率的川軍名震天下,在他們看來大明的其餘軍隊都不值一提,唯有戚家軍值得尊敬。強者只會尊敬強者,惺惺相惜說的便是如此。

如今朱慈烺提出按照《紀效新書》的方法訓練鄉兵,秦拱明並沒有拒絕,而是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抱拳道:“臣願意一試。”

朱慈烺長鬆了一口氣。

他就怕秦拱明倔勁上來了,不給他面子。

川兵固然也很犀利,但秦家沒有留下一個系統的訓練方法,加之白桿兵兵種單一,不是最好的選擇。

而戚家軍的訓練方法是明確的寫在《紀效新書》上的。

饒是朱慈烺不怎麼懂軍事,也能看明白其上書寫的陣法常識。

他相信有秦拱明這樣一個將領在,按照《紀效新書》上的方法訓練,是一定能夠把兩萬鄉兵的作戰水準提升一大截的。

秦拱明又問了問神京的情形,當得知神京已危若累卵時,直是怒髮衝冠。

朱慈烺相信只要他下一道領旨,秦拱明就會毫不猶豫的率領這兩萬鄉兵北上勤王。

當然他不會下這道旨意,一來現在京師多半已被攻破,再趕去也於事無補。二來這些鄉兵的戰力確實太低了,趕過去也是給闖逆填牙。

小不忍則亂大謀,爲了光復神京,該忍的時候一定要忍。

當然朱慈烺不會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這兩萬鄉兵身上。他打算在義烏等地招收一些礦工,並在淮揚運河沿線招收一些在碼頭做事的力棒。

這些人最能吃苦,用他們做班底組建新軍是最合適不過的。

明末的官場、軍隊都已經爛到根子了,要想翻盤絕不能倚靠那些軍閥,訓練鄉兵,組建新軍是必不可少的。

朱慈烺又與秦拱明說了一番勉勵的話,便和路振飛一起離開了團練總兵公署,經過夾城回來了淮安舊城。

巡撫路振飛熱情的引領太子參觀了他的巡撫標營。

與那些鄉兵不同,巡撫標營的士兵清一色的大紅胖襖,皆配備了腰刀、長刀、長矛,只是火器配備上有些捉襟見肘。除了四門虎蹲炮,兩門小佛郎機外再無火炮。火銃也很少,基本只能保證十人中有一支,還是準度最差的鳥銃。

這種鳥銃製作工藝很粗濫,經常炸膛,以至於士兵畏銃如虎,有的說什麼也不敢使用鳥銃,寧可使用弓弩。

朱慈烺搖了搖頭。

想當初明成祖建立神機營,大力發展火器,那時的大明火器部隊在全世界都是處於領先地位的。想不到兩百年過去了,明軍的火器配比反而越來越低。也就是戚家軍的火器配比能超過五成,其餘邊軍、督撫標營估計連一成也沒有。

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只能從源頭想辦法。朱慈烺覺得有必要成立一個火器局,專門讓匠人們研製新式火器,並建廠流水線生產火銃、火炮。

當然,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眼下朱慈烺顯然無法提供,還得等他登基繼位之後才能提上日程。

視察完了巡撫標營,朱慈烺和路振飛一起回到了巡撫衙門。

小太監劉傳宗和侍衛趙信一直緊緊護衛在朱慈烺身邊,直是寸步不離。

雖然他們看得出路巡撫是忠臣,不會對太子殿下不利,但難保有些居心叵測的人隱藏在暗處。若是讓這些人傷到太子殿下,他們可就萬死莫恕了。

朱慈烺在等京師淪陷的消息傳到淮安,也不急着去南京。進到巡撫公署後廳坐定之後,朱慈烺有一搭沒一搭的向路振飛問道:“聽聞鳳陽總督馬士英和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商議孤去南京監國一事,不知皓月公可否聽說?”

路振飛搖了搖頭道:“不知殿下從哪裡得來的消息?史部堂確實曾經有這個想法,但馬總督卻並未表示過。”

朱慈烺本就是在試探,聞言只輕輕點了點頭。

“報!急報!”

正自時一個親兵跌跌撞撞的跑到後廳大門外。

路振飛大爲不悅,呵斥了一番才放他進來。

“稟大人,總兵高傑抵達淮安,請求進駐城中!”

......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縮頭烏龜祖可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四十六章 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五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四百三十八章 噩耗第四百零七章 抗虜人人有責第二百八十章 連老天都哭了!(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荊州第五百一十章 朝廷需有威信在第十五章 復設廠衛第二百六十二章 練兵當如神策軍(求保底月票支持!)第二百六十五章 海寇的作用第四百九十七章 北伐還是南征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月島海寇(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后有喜(第一更,跪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三十章 沙定洲來投(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勇奪鳳梧所(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成功初出茅廬(第二更!)第四百一十四章 蛇鼠一窩第三百二十四章 鄭芝龍翻臉(第一更!)第四百一十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備戰伐明(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零五章 沙定洲叛亂(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八大晉商(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巾幗英雄秦良玉(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八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噩耗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網第三百七十一章 明軍西進(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是真兇第二百七十一章 落入陷阱的獵物(第四更,月票兩百票加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之死(第二更!)第三百八十章 張可望降清第三百二十七章 搶佔先機(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分而治之第三百三十六章 搜海(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打開僵局(第二更!)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襲燒營(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抓週第一百五十章 生死(第四更,爲盟主一袖乾坤後援會加更,加第二更!)第一章 關帝廟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亂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博洛的小心思(第一更!)第十章 赴宴第四百七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天入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螻蟻小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五章 左順門哭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成棟諫言(第七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一章 倒卷珠簾(第五更,爲盟主一袖乾坤後援會加更,加第三更)第五百三十八章 阿濟格暴斃,多爾袞病亡第二百二十八章 封侯(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皇明不偏安(第三更,爲盟主荷塘V聽雨加更,加第三更!)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省藩地的誘惑(月票七百票加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相見,已是物是人非(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改編左軍(第三更,月票一百票加更!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二十章 內廠急奏(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鐸班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一章 屯兵保寧州(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智取勝(第二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八十九章 窮途末路(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七章 設鎮安置第四百章 皇后誕子第四十四章 內廠第一章 關帝廟第一百四十七章 祖制真的很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后有喜(第一更,跪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致對外(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滇馬第三百八十四章 來吧,戰個痛快!(第一更!)第二百三十三章 “萬人敵”(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九章 對峙第五十七章 德州血戰(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荊州第四十一章 從包衣到旗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二劉來犯(第八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章 川東明軍的改變(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水師很燒錢(第三更,爲盟主荷塘V聽雨加更,加第二更!)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臣矛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九章 用生命在”演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零六章 私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曹鳳年孤膽守鄖陽第四百二十六章 全民防疫第五百二十三章 慘烈爭奪第二百五十六章 廷杖(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路出擊第一百六十章 登撫人選(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九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零四章 熱氣球的小變故第四百零六章 英雄莫問出身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死我活第三百八十六章 燧發槍的價值(第一更!)第九十五章 哄擡米價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的決斷(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六章 德州血戰(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燧發槍問世(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桂王舉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官紳勾結,無法無天(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