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鄉兵

“都他孃的給老子站好了!一會撫臺大人要檢閱營兵和鄉兵,咱老子不指望你們和營兵一樣,但也別歪歪扭扭的跟個娘們一樣。咱老子丟不起那個人!”

秦拱明快步從一排排鄉勇前走過,厲聲呵斥着。

作爲兩淮團練總兵,秦拱明在這些鄉兵中還是很有威望的。

被他呵斥一番,這些鄉兵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耷拉着腦袋,不敢瞧他。

見此景象秦拱明心中長嘆一聲。

他當然明白不能要求這些鄉勇太多,畢竟這些人半年前不過是在田間揮舞着鋤頭的農夫,能夠在短短時間內集結成軍,懂得基本號令已經不錯了。

可如今大明內憂外患,闖逆圍困神京,東虜覬覦山海關,再沒有時間給他們慢慢訓練了。

若是逆賊東虜真的殺向淮安來,這些鄉兵是要拿起手中的兵刃保護自己和家人的。

“驢球子!”

秦拱明啐罵一聲,又繼續朝前走去。

偌大的新城內此刻站滿了鄉兵,好似一個大校場。

只是這軍容着實不怎麼好,鄉兵們穿着各式各樣的衣裳,手中拿着木棍、鋤頭,只有少數手中有刀。

“巡撫大人到!”

秦拱明聽到通報聲直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快步朝營門方向走去。

他還未走到營門,巡撫路振飛便在一衆親兵的簇擁下來到秦拱明身前。

秦拱明欲行跪禮叩拜,路振飛連忙把他虛扶了一把,笑道:“元一不必多禮,本官來是看看鄉兵們訓練的如何了。”

秦拱明臉上立刻露出羞愧的神色,嘆了一聲道:“下官有愧撫臺大人重託,這幫驢球子心思不在訓練上,如今只勉強能擺個陣列出來。”

路振飛咳了一聲,擺了擺手道:“練軍非一日之功,慢慢來。”

秦拱明連忙把路振飛迎到一校臺上訓話,無意間瞥見路振飛身邊還站着一個錦衣華服的少年。

這少年看着十分面生。秦拱明與路振飛也是老相識了,竟然從未見過。

他不禁大爲疑惑,壓低聲音問道:“敢問撫臺,這位公子是?”

路振飛面容一變,朝朱慈烺望去,朱慈烺輕點了點頭,他這才輕聲說道:“這位便是皇太子殿下。”

他聲音極低,故而除了一旁的秦拱明,幾乎沒有人能夠聽到。

秦拱明神色一滯,隨即便要跪倒行禮。

路振飛忙把他托住。

“殿下不想讓太多人知道他在淮安。”

秦拱明點了點頭,深吸了一口氣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

皇太子殿下怎麼會突然出現在淮安?如今神京不是已經被闖賊團團圍住了嗎?

一連串的疑問在秦拱明的腦中出現,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發問的時候,便恭敬的垂手侍立在一旁。

朱慈烺站在校臺之上微微眯着眼睛,觀察着這兩萬名鄉兵。

在他看來這些鄉兵雖然軍容不整,但至少還可以算是兵,比明末的那些軍戶總歸要好一些。

他還是有些失望的。原本他想接手這兩萬名鄉兵,充作自己的近衛軍。可現在看來,即便接手了這隻鄉兵,也必須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不然這樣的軍隊上了戰場,是會一觸即潰的。

路巡撫又說了一番勉勵的話,便和朱慈烺、秦拱明一起離開了鄉兵大營,往新城總兵署去了。

淮安的大部分官署都在舊城,唯有這團練總兵的官署設在新城。

路巡撫也索性大手一揮,把這兩萬名鄉兵盡數安置在了新城。這淮安新城中,除了這兩萬名鄉兵外,只有少數的幾十戶商賈,並無其他民戶。

是以淮安新城更像是一座戍堡關城,只是規模卻要大上很多。

團練總兵的官署是個三進的院子,並不算大。

一進的外院是秦拱明辦公的地方,進到廳中朱慈烺自然走到上首坐定。

見路振飛和秦拱明還站着,朱慈烺微微笑道:“路巡撫,秦總兵快快坐下,孤還有要事與你們商議。”

路振飛和秦拱明對視一眼,這才各自在下首坐了下來,但屁股只坐實了小半邊,有大半都是懸空着的,用戰戰兢兢來形容絲毫不爲過。

朱慈烺端起茶杯微微呷了一口,用極其溫潤的聲音說道:“皓月公和秦將軍練出這樣一隻鄉兵,乃是社稷之福。”

秦拱明立刻漲紅了臉,羞愧道:“殿下謬讚了。這些驢球子如今只能勉強守城,叫他們上陣殺敵怕是不行的。”

朱慈烺之前便聽路振飛提起過這秦元一,見此人生的英朗,隱隱有大將之風,便多問了一句:“秦將軍以爲把他們練成什麼樣子才能上陣殺敵?”

秦拱明毫不猶豫的說道:“自然是練成川軍一般。”

川軍......

朱慈烺心中一動。他是明史教授,自然知道川軍二字的分量。

如果把明末軍隊戰鬥力做個排行的話,川軍和戚繼光訓練的浙兵可以排進前二,第三則是盧象升統領的天雄軍。其餘的軍隊除了秦兵稍有戰力外,實在戰鬥力有限。

這秦元一也姓秦,難不成也是川軍的一個將領?

“秦將軍可知道秦夫人的練兵之法?”

在明末提起秦夫人三字那說的自然是秦良玉了。

只見秦拱明拍着胸脯道:“秦夫人正是臣的姑母。”

朱慈烺愣了一愣。

他知道秦良玉有兩個兄長,一個弟弟。秦良玉的兄長秦邦屏、秦邦翰都在天啓元年的渾河血戰中戰死。而秦良玉的弟弟秦民屏也在天啓四年平定“奢安之亂”中戰死,可謂一門忠烈。

至於秦良玉的侄輩,朱慈烺知道的有秦翼明、秦拱明、秦佐明、秦祚明。秦翼明、秦拱明這二人都是秦邦屏的兒子。其中秦翼明官至總兵,封威遠伯,在原本歷史中在順治十六年與馬萬年一起降清。而秦拱明也做到了總兵,在平定沙普之亂中戰死。秦佐明、秦祚明都是秦民屏的兒子,也都做到了參將。

朱慈烺卻是並不記得秦良玉有一個侄兒叫秦元一啊。

見朱慈烺有些疑惑,秦拱明解釋道:“家父便是都司僉書秦邦屏。”

......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子的防疫論第六十章 姜瓖第二百六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四十四章 生死存亡一線間(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八大晉商(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五章 心理博弈(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練膽第五百三十三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六十二章 練兵當如神策軍(求保底月票支持!)第四百九十八章 但求一見第十九章 新軍訓練(一)第四十章 降臣的自我修養第三百五十一章 屯兵保寧州(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一十九章 凌遲祖可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二章 好苗子第四章 血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六十五章 海寇的作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鄭成功面聖(第二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十五章 復設廠衛第十四章 新軍與軍校第六十章 姜瓖第三百五十八章 鄭成功面聖(第二更!)第五十章 山東塘報第三百四十八章 真香!(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零九章 騎兵對衝(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三章 形勢逆轉第二十章 新軍訓練(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強勢的文安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求求你,我只想好好寫書!第八十七章 操縱糧價第四百七十三章 疲軍之計第五百零八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三百一十二章 羣臣逼婚(第二更!)第二百零七章 斷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荊州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襲燒營(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棱堡羣(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成功初出茅廬(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寧晉泊外韓王寨(第三更,月票兩百票加更!)第七十章 何騰蛟與左良玉第四百九十八章 但求一見第一百五十四章 爭功(第三更,爲盟主荷塘V聽雨加更,加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用生命在”演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三章 文安之發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榔率部入安南好疲憊,好茫然第一百六十九章 巡撫張肯堂(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五十六章 德州血戰(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巡按御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四十四章 好像一條狗(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二十章 內廠急奏(第一更!)第一百三十章 大勝叛軍(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八章 以國法殺之第二百八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二更!)第三百五十章 急召回川(第二更!)第二章 劉家莊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隻虎的三個條件(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荊州第四十九章 螻蟻草芥第一百五十五章 關中危矣(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七章 德州血戰(三)第五十九章 天下棋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做皇帝不能甩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九章 分而治之第二百九十九章 土豆、番薯的試種(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三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三十二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七章 北伐還是南征第五百二十八章 當以國士報之第二百七十八章 炮灰(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第二百二十九章 忠貞營(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二十八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兩虎相爭,坐收其利第三百五十章 急召回川(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重設東江鎮第二百九十章 招安的籌碼(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送你上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一十章 來自尚可喜的伏擊(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一章 後院起火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敵(第一更!)第一百三十章 大勝叛軍(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一章 明軍西進(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牆式衝鋒(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零九章 神策軍抵濟南第二百八十一章 吹出來的名將(第一更!)第二百六十二章 練兵當如神策軍(求保底月票支持!)第六十五章 神策軍擴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北山隘口第五百一十七章 朕想聽聽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