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文安之抵京

至於袁宗第他就放心多了。這位老兄弟雖然也是當年商洛十八騎出身,卻沒有一絲一毫的跋扈囂張,屬於老好人的類型。

讓這樣的將領統兵前去增援白旺,李自成才能睡得踏實。

當然,李自成也不會對劉宗敏怎麼樣,至少眼下不會。

只要劉宗敏不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他也不會主動發難。

畢竟他現在已經是大順皇帝,即便劉宗敏再不服也不會公然火併。

李自成要防備的就是劉宗敏拉出一隻軍隊單幹,就像當年郝搖旗做的那樣。

唉,以前他常常覺得領導一隻義軍太難,現在才發覺做皇帝更難。

“陛下若是不放心,要不要把一功,虎子他們調回來?”

高桂英見李自成滿面愁容,不由得有些心疼。她的素手輕輕在丈夫有些粗糙的面頰上撫過,眼神之中滿是溫情。

李自成咳嗽了一聲道:“那怎麼行?榆林那快還指望着虎子和一功守着呢。關中有額坐鎮,捷軒不敢怎麼樣的。”

李自成口中的虎子和一功便是順軍之中大名鼎鼎的李過和高一功。

李過是李自成的親外甥,綽號一隻虎。因爲李自成一直無子嗣,李過便被李自成當作接班人來培養。

高一功則是高桂英的親弟弟,十分驍勇善戰,深得李自成的信任。

二人都是當年老八隊出身,不比劉宗敏的資歷差。是以高桂英才會提出調二人回關中,以求萬全。

不過李自成顯然有自己的打算。

在他看來陝西的整體防禦分爲兩大塊。

其中一塊是以潼關爲主的關中防區,另一條則是以榆林爲主的陝北防區。

要想確保陝西的絕對控制權,這兩塊防區都不能出現任何的問題。

從現在的情況看,清廷收服了蒙古各部,完全有可能借道從陝北發動進攻。

如果榆林被打下了,關中幾乎無險可守。是以李自成纔會讓高一功和李過率領十幾萬大軍坐鎮榆林。

至於劉宗敏,李自成還是不想輕易的放棄。畢竟是這麼多年的老兄弟,一起刀口舔血拼到了現在,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火併。

李自成打算過段時間找個機會和劉宗敏好好聊聊,若是能夠冰釋前嫌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但在此之前派張鼐監視劉宗敏也必不可少。如今順軍大部還是得以保留的,李自成絕不容許任何人帶走他的軍隊單幹。

劉宗敏也不行。

“那韃子那邊呢?聽說山西沿線他們囤積了不少甲兵。”

高桂英現在雖然貴爲皇后,但仍改不了和李自成商議軍情的習慣。李自成也不認爲這有什麼不妥,畢竟這麼多年過來了他和高桂英知無不言。大順朝剛剛建立,沒有“後宮不得干政”的規矩。

“山西是陝西的屏障,額在那裡留下了重兵,韃子便是要打也得掂量掂量。”李自成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心裡顯然不怎麼有底,摟着高桂英道:“實在不行我便派芳亮去壓陣。”

劉芳亮也是當初商洛十八騎之一。和其餘義軍將領不同,劉芳亮領兵風格十分穩重,但真打起來又很兇悍,是李自成麾下心腹大將。

當初山海關一片石,順軍和吳三桂的關寧軍血戰,眼瞅着吳三桂就要支撐不住,順軍破關在即。這時候韃子突然冒了出來,殺了順軍一個措手不及。

大夥兒都傻了眼,軍中到處都是“韃子來了,快逃命啊!”的聲音,就連劉宗敏和李自成這樣久經戰陣的統帥都有些發懵。

這時候是劉芳亮站了出來,率領所部殿後,讓順軍主力得以保全。

最難能可貴的是劉芳亮且戰且退,主力並沒有多少折損,足見其沉着冷靜。

“陛下,不論如何臣妾都會跟着陛下的。”

不知爲何高桂英突然冒出這句話,整個身子靠在李自成寬闊的胸膛上。

李自成心中一暖。當年潼關之戰前,高桂英就是像這樣安慰自己,表示不論如何誓死追隨。

後來潼關之戰闖軍大敗給官軍,他也和老營走散,高桂英等親眷不知所蹤,洪承疇、孫傳庭派人四處搜山,想要捉到李自成獻俘虜北京。李自成身邊一度只剩下十八騎,不得不蟄伏商洛山中。

但他一直不信高桂英就這麼死了,一面在商洛經營發展,一面派人四處打聽高桂英等人的下落,最終二人終於團聚。

經歷了那麼多風風雨雨,他與高桂英之間的情感絕非常人能夠想象。

那是真真切切的患難之情,相濡以沫,同舟共濟。

“桂英你放心,額保證趕跑韃子,叫咱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李自成替高桂英攏了攏鬢角的髮絲,眼神變得堅毅無比。

......

......

馬車突然停了下來。文安之掀開車簾,看到的是南京城巍峨的城牆。

南都,他終於到了南都!

一路輾轉他這副老骨頭差點散架。好在最終到了,這便值得了。

自打崇禎年間以國子監祭酒職致仕,文安之便返回了夷陵老家。

這一待便是十年。十年間烈皇沒有徵召過他,文安之也以爲這輩子再也沒有起復的希望,索性寄情于山水之間,聊以自娛。

不曾想甲申國變,闖逆攻破京師,天子自縊殉國,天下形勢大變。

就當文安之爲烈皇慟哭之時,東虜入關,趕跑了李自成進駐北京。

天下人都以爲東虜只不過是吳三桂請來的援兵,趕走李自成就會主動退出關去。

誰曾想東虜卻死皮賴臉的留在神京,任命官員,招降畿輔。

東虜是想圖謀神州啊!

文安之和天下人一樣對此感到憤慨。他一度想要在家鄉夷陵組織鄉兵勤王。便在這時有一名壯士找到了他。

這名壯士叫周道寧,身上帶有當今天子的聖旨。

文安之當即跪倒在地衝南京方向三叩九拜,恭敬接旨。

得知聖天子要起復他爲禮部左侍郎時,文安之嚎啕大哭。

十年了,十年過去了朝廷終於想起他了。

他並沒有一絲一毫怨恨烈皇的意思,只盼着能夠早日來到南京爲朝廷盡一份綿薄之力。

......

......

第三百五十七章 突圍(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鄭成功面聖(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博弈(爲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二十三章 治貪第四百六十章 豪格出手第二百八十章 連老天都哭了!(第二更!)第五百零九章 齊城的條件第三百五十章 急召回川(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譁變第二百七十章 多鐸欲取德州(第三更,月票一百票加更!)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家縣令,滅門知府(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章 新軍訓練(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兵分三路,大舉伐明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國君父(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跳幫作戰(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百五十九章 多爾袞的心結第三十二章 最終考校第三百五十六章 張獻忠之死(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改編左軍(第三更,月票一百票加更!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來吧,戰個痛快!(第一更!)第四章 血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張可望上位(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九十二章 細作第二百九十六章 跑一趟福建吧!(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皇明不偏安(第三更,爲盟主荷塘V聽雨加更,加第三更!)第四百零九章 朱由榔的野心第七十七章 顆粒化火藥第八十六章 你也配叫人渣?第八十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章 先取山西第五百一十六章 插着大明軍旗的地方便是大明第二百三十五章 四川巡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七章 蒙難金盆口(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四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良玉必須死!(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傑的抉擇(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一十四章 遂昌縣的金礦山(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二十四章 殺你如屠狗(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甘再爲奴第一百零三章 姜瓖降清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成都第二百八十章 連老天都哭了!(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三章 送你上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收拾舊山河第三百四十章 事有蹊蹺(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心累的范文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相見,已是物是人非(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零一章 鄭芝龍遠遁馬尼拉第二百八十二章 朕有一個大膽的計劃(第二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死我活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成棟諫言(第七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零九章 齊城的條件第五百一十一章 後院起火第四十七章 火器司第四百六十三章 陳順纔出逃第三百五十章 急召回川(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分營編制第四百八十七章 設鎮安置第一百零六章 私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七十八章 敲打鄭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鏖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四十三章 佟養和的應變(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 盡情燃燒吧(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一更!)第三百一十章 活着(第二更!)第二百六十章 撐起重慶一片天(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三十章 長沙府的急報 (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開封大捷(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七十四章 田忌賽馬第二百九十章 招安的籌碼(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分而治之第十五章 復設廠衛第五百三十二章 漢中破,尚可喜亡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甘再爲奴第三十八章 大抄家(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土豆、番薯的試種(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一百五十一章 倒卷珠簾(第五更,爲盟主一袖乾坤後援會加更,加第三更)第四百六十七章 豪格多爾袞決裂第三百九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二百二十二章 官紳勾結,無法無天(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子的承諾(第三更,白銀盟主加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甘再爲奴第二百九十四章 登萊明軍的動向(第三更!爲書友神の豆腐加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如潮攻勢第五百一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章 關帝廟第七十一章 博弈(爲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鄖陽危急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闖南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