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兩虎相爭,坐收其利

文安之微微頷首道:“東虜勢大,以兩家之力合而擊之方爲上策。”

朱慈烺皺了皺眉,默然不語。

歷史上永曆帝就曾經聯合張獻忠、李自成抗清,文安之也曾參與其中,積極協調各部關係,也一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可惜功敗垂成。

歷史穿越小說中的主角除了外帶金手指的,也基本是依靠吸收李自成和張獻忠的餘部與滿清周旋。

可問題是天下人都能這麼做,唯獨他朱慈烺不行。

張獻忠所部還好些,李自成可是帶着大軍攻破北京,逼死了崇禎的。

身爲人子,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朱慈烺怎麼可能公然與李自成合作?

若如此做,朝野上下必定一片譁然。

文安之顯然看出了朱慈烺所想,微微笑道:“陛下當然不能與闖逆達成同盟,但可以坐收其利。”

朱慈烺眼前一亮道:“怎講?”

文安之點了點關中的位置道:“李闖據關中,山西,直接威脅京畿。東虜勢必視其爲心腹大患。如果臣沒有料錯的話,過不了多久東虜便會對李闖大舉用兵。”

朱慈烺追問道:“可山東也很重要,難道東虜不想打嗎?”

“山東富庶,東虜自然垂涎。可山東不比山西對京畿的威脅大。德州一戰東虜已經意識到山東守軍並非像其想象的毫無招架之力。如此情況下東虜勢必先平關中,再取山東。”

朱慈烺細細品着文安之的這番話,覺得確實有些道理。

起初朱慈烺擔心因爲德州大捷引發蝴蝶效應,改變多爾袞的戰略決策,現在看來是他想多了。

只要李自成一天不滅,滿清就不可能投送主力攻打山東。

畢竟山東毗鄰的是河南,還有戰略緩衝。而山西可以直接威脅到畿輔,威脅性完全不同。

而且歷史上一般都是老大先滅老二再滅老三,很少有先滅老三再滅老二的。

曹魏實際上一開始也是奉行先滅吳再滅蜀的策略。只不過晉代魏後,才改變了策略,改爲先伐蜀再滅吳。當然,這是因爲鍾會的建議以及一再伐吳無果後做出的戰略調整。

“對大明來說,最理想的情況便是兩虎相爭,陛下坐山觀虎鬥。”

“哦?鐵俺公繼續說。”

朱慈烺越來越感興趣了。他甚至覺得文安之賦閒在老家這些年一直在學孔明韜光養晦。

“陛下請看,山西之險在大同。大同破,則整個山西北部會陷入敵手。若是東虜先取大同,便可以毫無顧忌的圍攻太原。”

“鐵俺公爲何認爲東虜會先打大同,大同是雄關,未必那麼好打下吧?”

朱慈烺當然知道歷史上姜瓖降清導致大同瞬間易幟。可問題是滿清不知道啊。

按照正常的邏輯,多爾袞不會去主動碰這麼個硬釘子。

朱慈烺這麼問就是想看看文安之的判斷是以何爲依據。

“原因無二,在於大同總兵姜瓖。”

文安之十分堅定的說道:“此人腦後有反骨,必定降清!”

嘶!

聽到這裡朱慈烺不僅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個文安之不會也是一個穿越者吧?不然的話他爲什麼會如此肯定姜瓖會降清?

見朱慈烺一副驚詫的模樣,文安之嘆息道:“陛下,姜瓖此人深受皇恩,領大同總兵要職。結果闖逆揮師山西,他毫不猶豫就投降了。連闖逆都看不起他,只叫他做個副手。這樣的人毫無品性可言,是典型的牆頭草。闖逆強則侍闖逆,東虜強則侍東虜。若是有朝一日皇明北伐,他也必是第一個反正的。”

這一番分析鞭辟入裡,朱慈烺聽的頻頻點頭。

從歷史上來看,姜瓖確實是個反覆無常的人。

先是降順,繼而反正扶持明宗室,再之後降清,最後因爲不滿清朝給出的待遇,又反清......

這樣的人給他一個腦後有反骨的評價一點都不冤枉。

“照這麼看,山西易手是遲早的事。鐵俺公所說坐收其利又怎麼實現呢?”

朱慈烺十分謹慎的問道。

“陛下,闖逆若不失山西,朝廷又如何坐收其利?”

“此話怎講?”朱慈烺有些懵了。李自成丟掉山西和大明坐收其利之間有何關聯?

“陛下,闖逆一直是想定都西安的,關中是他的根基啊。他可以不守山西,但不能不守關中。他可以撤離京師,但不可能撤離西安。”

文安之十分激動的說道,下頜鬍鬚都跟着亂顫。

朱慈烺聽到這兒,在心中默默嘆了一聲。這件事文安之判斷錯了。

潼關大戰失敗後,李自成自覺不能守住西安,再次帶領部衆來了次大撤離,一路潰逃至湖廣。就連襄陽等地的守軍也一併帶走。

看來文安之不是穿越者啊。

“朕不這麼認爲。”朱慈烺徐徐說道:“闖逆畢竟是流寇,對於根基一事並不十分看重。陝西雖然是他的發跡地,但糧食無法自給自足,土地又多貧瘠,朕看不出他有什麼必守的理由。”

“陛下?”

文安之有些發懵。

爲什麼聖天子這麼確信李自成會捨棄陝西?

“若是這般,那火候就需要好好把握了。”

文安之復又思忖了片刻,這才接道:“原本臣以爲闖逆會死守關中。這樣陛下派出一隻大軍偷襲北京,則有七八分的勝算。可若是闖逆爲了保存實力主動退出關中,那東虜便可以隨時調兵力回援。”

文安之關注的是戰略層面的東西,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

北京對於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能夠光復神京,天下人都會歡欣鼓舞認爲驅逐韃虜指日可待。

可若是李自成打了一仗後自己慫了,滿清就不會在陝西方面牽扯太大的精力,隨時可以掉轉過來回援北京。

對皇明來說,精銳軍隊是最珍貴的資源,絕不能輕易的損耗。

所以若真要出兵,時機就非常重要,必須卡在李闖和東虜大戰焦灼的那一刻。

......

......

第三百七十一章 明軍西進(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九章 多爾袞的心結第二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決定(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子的承諾(第三更,白銀盟主加更!)第五十一章 陽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炸開一片天(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五十章 急召回川(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炸開一片天(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三十八章 開封大捷(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祖制真的很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零二章 九宮山(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二章 好苗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戰在即(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城血戰(第二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吹出來的名將(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一章 入虎穴第八十章 對策第四百七十一章 鄭鴻逵出逃第二百七十二章 覺羅巴哈納的噩夢(第五更,月票三百票加更!)第六十九章 分而治之第一百八十章 跑路將軍左良玉(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四章 提督操江第四百八十八章 上書天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相見,已是物是人非(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豪格(第三更,爲盟主桐棠加更,加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一章 戲劇效果第一百二十章 濟寧州(第九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七章 吳三桂統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拋屍毒計(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九章 運氣背到極點的勒克德渾(第一更!)第二百三十九章 張獻忠暴怒(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七章 做皇帝不能甩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四章 馮雙禮在建昌第六十二章 范文程獻策第九十一章 問罪第四百一十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慈烺的佈局(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明早報(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三十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三章 紅衣大炮也有剋星(第一更!)第七十章 何騰蛟與左良玉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萊水師的缺陷(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勳臣密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炸爛你的烏龜殼(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五十四章 鏖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招妙棋第四十九章 螻蟻草芥第四百六十五章 兄弟相隙第三百一十一章 賤如螻蟻(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駐防登州(第四更,月票三百票加更!求訂閱,求月票!)好疲憊,好茫然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八章 當以國士報之第一百二十五章 晴天霹靂(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九章 一夜惡名揚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城血戰(第二更!)第二百五十章 試探博弈(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零一章 萬縣百姓有活路了(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棱堡羣(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四章 天子一怒第九十四章 提督操江第四百七十章 火攻第四百四十四章 客軍第五百零三章 天子的旨意第三十三章 練膽第四百七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九十章 招安的籌碼(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百六十三章 虛虛實實(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陛下聖明第四百一十四章 蛇鼠一窩第一百一十六章 汝可識得此陣(第五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八章 清軍退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客軍第五十七章 德州血戰(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權力的滋味第一百三十六章 活鑄銅像(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五章 大明之衛青、霍去病第二百一十章 來自尚可喜的伏擊(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章 北伐第一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智取之第四百六十九章 寧波水寨,大戰在即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子的承諾(第三更,白銀盟主加更!)第二百八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二更!)第三百零八章 渾水摸魚(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宮刑第四百六十二章 助餉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招妙棋第七十六章 乾綱獨斷第一百八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三章 “萬人敵”(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九章 陛下神武!(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國士無雙第三百三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一十六章 汝可識得此陣(第五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捉賊捉贓第三百八十五章 燧發槍問世(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榔率部入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