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博弈(爲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

左良玉與何騰蛟的關係看似親密,實則十分微妙。

至少在此時此刻,左良玉覺得何騰蛟並不是和他一條心。

收復四府,說的輕巧!

白旺部雖然只有七八萬人,但都是李自成部的精銳,絕非裹挾的流民夫子。

對付這樣的精銳順軍,左良玉自問沒有十足的把握。即便他的兵力是對方的數倍,也很難一舉潰敵。

何況左良玉並不想滅掉白旺部。

如今的楚鎮和當年的遼鎮很類似。

當年崇禎帝徵收遼餉,一年幾百萬兩銀子養着關寧軍,爲的就是對抗東虜。

可祖大壽卻不急着主動出戰,而是躲在城裡做縮頭烏龜。

道理很簡單,若是東虜滅了,朝廷還會一年給祖大壽撥幾百萬兩,養着這幫兵大爺?

養寇自重,是任何手握大權將領的必備素質。

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

左良玉如何不明白這個道理?

如今的白旺部就像當年的東虜,而他左良玉就是當初的祖大壽。

要想繼續過着土皇帝般的日子,左良玉就不能消滅白旺部,必須以此爲籌碼要挾朝廷,獲得源源不斷的好處。

當然,有祖大壽的前車之鑑在,左良玉也不會放任白旺部壯大。

如今的他夾在順軍和朝廷中間,是最理想的情況。

若是白旺部繼續蠶食湖廣府縣,他左良玉的地盤就會縮小,甚至有可能被吞併,就像當年的祖大壽,降清當了奴才。

維持現狀是左良玉的想法,故而主動進攻白旺部控制下的四府絕不是個好選擇。

“何撫臺公忠體國,左某是敬佩的。不過荊州、襄陽、德安、承天四府城堅易守,恐怕沒有那麼容易攻克。”

左良玉刻意把語調放的冰冷,只希望何騰蛟能夠意識到錯誤,收回方纔說的一番蠢話。

何騰蛟卻是心中冷笑一聲,暗道這個老狐狸,真是難對付。

不過他已經提前想好了應對之策,笑聲道:“侯爺誤會了,本官並沒有說讓侯爺強攻四府啊。”

左良玉聽得一愣。

這何騰蛟莫不是傻了吧。若是他不派兵強攻四府,難道白旺還能率領麾下順軍乖乖退出城去嗎?

“何撫臺有何計策不妨明說。”

何騰蛟清了清嗓子道:“侯爺何不派出一二營詐降?”

詐降?

左良玉連連搖頭:“不妥,白旺又不是傻子,若是詐降他怎可能看不出?怕到時反倒要平白折損了兵力。”

“詐降當然要真實,若是侯爺麾下嫡系各營前去詐降,白旺當然不會信。但若是與陝西羣寇有着同鄉之誼的金聲桓、馬進忠二位將軍前去,恐怕白旺多少會動心吧?”

何騰蛟這番話讓左良玉有些猶豫。

金聲桓、馬進忠都是陝西人,其部衆也基本都是陝西兵。

當初二人先後投降於官軍,被左良玉收編納入麾下。

雖然二人所部不是左良玉的嫡系,但卻是左良玉手中最能打的軍隊。對此,左良玉的內心其實也有些矛盾。喜的是他可以依靠二人所部做先鋒破敵。憂的是二人不是嫡系生死存亡時刻能否靠的住還是兩說。

“若是白旺接受了金、馬兩位將軍的投降,那侯爺在白旺軍中便有了內應,可以輕而易舉的收取四府。”

何騰蛟嚥了一口吐沫道:“至於侯爺擔心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本官覺得大可不必。白旺部雖然強悍,但與李自成本部、張獻忠部比起來就是螻蟻與巨象的差距。滅了一個白旺,還有李自成、張獻忠、東虜在。侯爺麾下將士乃是大明最精銳的,朝廷還指着侯爺呢,怎麼可能自毀長城?”

何騰蛟最是善於忖度人心,他看出左良玉對此事態度冷淡是因爲害怕朝廷過河拆橋,便準備了一番說辭。

這番說辭雖然不怎麼華麗,但直擊人心,讓左良玉都有些動搖。

是啊,楚鎮的情況雖然和當年的遼鎮類似,但並不完全相同。

遼鎮面臨的強敵只有一個東虜,而楚鎮面臨的強敵不光是白旺,還有李自成、張獻忠,甚至是東虜。只能說白旺部是楚鎮面臨的最直接威脅。收復四府,統一湖廣只是第一步,距離光復神州還遠的很。這種時候朝廷自然不太可能直接翻臉。

換句話說,朝廷不是不想過河拆橋,但在天下平定之前不會。

這麼看來若能在不折損太大兵力的前提下收取四府,即便不能在封爵之事上更進一步,獲得一番金銀賞賜也是不錯的。

“即便有內應,大軍調動也是要消耗巨大的。糧秣之事何撫臺可能保證?”

左良玉的態度終於有所軟化,何騰蛟聽在耳裡,喜在心中。

“侯爺請放心,糧秣之事包在本官身上。至於破城之後侯爺如何行事,本官不會干預。”

左良玉聞言不由的眼前一亮。

何騰蛟是在暗示破城之後可以肆意搶掠嗎?

畢竟如今四府是在順軍統治下的,那麼破城之後縱兵搶掠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一直以來左良玉也是這麼做的。

他麾下各營成分太過複雜,僅僅靠軍令很難約束。故而左良玉便想出了這麼個法子,讓各營士兵隨意搶掠百姓。

對於朝廷治下的百姓,左軍尚有些顧忌。但對那些順軍治下的“逆民”,左良玉當然可以毫無顧忌,隨意搶掠。

怪就怪他們生在了順軍治下吧。

既然何騰蛟答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左良玉便可以完全放開手腳去做。

反正湖廣就是他二人的天下,只要何騰蛟不說,朝廷也不會知道發生的一切。到時候把所有責任推到白旺身上,豈不美哉。

左良玉做事完全看利益,經由方纔何騰蛟的一番分析,他漸漸發現這個計劃能夠給他帶來的利益遠遠高於維持現狀,心中已經把主意拿定了七八分。

“且容左某再想一想。”

左良玉閉上眼睛分析了一番,最終下定決心道:“縱兵劫掠三日,左某要何撫臺保證允准軍隊破城後劫掠三日。何撫臺若是答應,左某便幹了!”

......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亂起第二百三十一章 郝搖旗“借糧”(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子欲辦報(第三更,爲盟主搖搖搖頭加更,加第三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重設東江鎮第一百六十章 登撫人選(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二章 細作第十五章 復設廠衛第一百九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四百六十四章 鄭氏內訌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迫回援的勒克德渾(第一更!)第五十六章 德州血戰(二)第三十五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三十九章 跳幫作戰(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鐸班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十三章 方略第五十二章 滇馬第二百四十章 孫可望的軍屯制度(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一章 東南亂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押解桂王進京第三十章 馳援山東第三百五十六章 張獻忠之死(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李香君拒侯方域第二百三十五章 四川巡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五章 奪城(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助我也(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的決斷(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安心思第二百二十章 湖廣山東,國運之爭(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張獻忠之死(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二章 助餉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城血戰(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炸爛你的烏龜殼(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二章 李自成的心結第三百五十八章 鄭成功面聖(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本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祖制真的很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慈烺的佈局(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四十四章 好像一條狗(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章 朝廷需有威信在第二百六十三章 朕要在山東挖戰壕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子的防疫論第四百零一章 帝后情深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良佐的如意算盤(第十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章 姜瓖第二百七十七章 朕爲將軍擂鼓助威!(第二更!)第二百六十章 撐起重慶一片天(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九章 一夜惡名揚第五百一十四章 押解桂王進京第二百四十九章 順軍內訌(第五更,爲盟主桐棠加更,加第三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甘再爲奴第一百四十七章 祖制真的很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三章 疑兵之計(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視察龍江船廠(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九章 寧波水寨,大戰在即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敵(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欲謀擁立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家縣令,滅門知府(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章 姜瓖第四百零九章 朱由榔的野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四更,爲盟主桐棠加更,加第二更!)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造衝車(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螻蟻小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二十四章 鄭芝龍翻臉(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三章 朝廷利益高於一切(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三章 只會添亂的阿濟格(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八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章 先取山西第十三章 方略第三百六十四章 騎兵追擊(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助我也(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縮頭烏龜祖可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視察龍江船廠(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七章 匈奴不滅,何以家爲!(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七章 朕爲將軍擂鼓助威!(第二更!)第二百零六章 後山遭遇戰(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六十章 張可望遁走魏城(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搜海(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佟養和的應變(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三章 陳順纔出逃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第二百九十六章 跑一趟福建吧!(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范文程獻策第三百零七章 秦良玉入川(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打開僵局(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三十七章 大抄家(上)第一百零二章 聯名上疏第三百七十三章 文安之發兵第三十三章 練膽第三百四十章 事有蹊蹺(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這仗必須打(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四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七十五章 桂王的決斷第三十章 馳援山東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捷第二百九十九章 土豆、番薯的試種(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