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姜瓖

對朱慈烺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便是提升自身的實力。

只有手中攥着一隻絕對聽命於朝廷、聽命於天子的精銳之師,纔可以左右天下大勢。

神策軍雖然是按照精銳軍隊來訓練的,但人數實在太少。八千人控制南京尚且有些捉襟見肘,要在將來與滿清的對決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擴軍勢在必行。

京營能夠容納的人數在十萬人,不過朱慈烺卻不能把神策軍一下子擴充到這個規模。

這倒不是擔心發不起軍餉。抄沒那些貪污謀反的勳貴文臣後,朱慈烺內帑中堆積了上千萬兩銀子,兩三年內根本不用爲軍餉發愁。

朱慈烺擔心的是神策軍人數暴增帶來的不確定性。

畢竟他要訓練的是一隻精銳之師,如果一下招募的人數太多,人員資質參差不齊,訓練效果也難以保證。

朱慈烺當然需要足夠的人手拱衛皇明,但卻不是以犧牲軍隊質量爲代價。

wωw ◆Tтká n ◆¢ Ο

是以他準備先將神策軍擴充到五萬人,訓練幾個月後再招募一批新兵,達到京營鼎盛時的規模。

有了最初招募新兵的經驗,這一次做起來容易的多。

朱慈烺決定把擴軍的事情全權交給路振飛和趙信去做。

至於原神策軍四營中表現優異者則可以充當軍官訓練這次新招募的士兵。

當然,淘汰原則還是不會變的。這些新兵要想成爲神策軍正式一員,必須手刃一名死囚。

死囚顯然不夠用了,朱慈烺決定讓原神策軍四營將士前去剿匪。一來可以讓這些經過系統訓練的士兵經歷實戰的檢驗,二來也可以抓捕足夠多的土匪回來,給新兵練膽。

另外朱慈烺決定把這次集訓淘汰的士兵編爲輔兵,單獨成營。

這個想法絕對是超越時代的。

不論是大明朝的官軍,還是李自成的順軍,張獻忠的西軍,亦或是滿清的八旗軍,幾乎都是戰兵編制。所謂的輔兵不過是臨時抓來的夫子、壯丁。

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那就是不用負擔這些輔兵的口糧。臨時抓來的壯丁死了就死了,反正也是消耗品,大不了再抓一批就是。

但壞處同樣顯而易見。

這些壯丁是被裹挾入營的,稍稍遇到風吹草動便會炸營,若是遇到夜襲甚至會引發營嘯。

朱慈烺要組建的輔兵營更類似於現代的工兵營,戰前負責修建營寨、防禦工事,戰時負責給戰兵提供有效的物資支持。

當然,神策軍的輔兵營也是領軍餉的,朱慈烺準備把餉額定在戰兵軍餉的一半,即一兩銀子。

輔兵也不是不能升爲戰兵的,只要表現優異就可以累功升遷。

亦或是戰兵營損失慘重,出現嚴重缺額時,也會將部分輔兵補充進入戰兵營。

這種模式可以確保戰兵營的血液隨時得到補充,而輔兵們因爲長期和戰兵一同訓練、生活、戰鬥,也不存在適應性的問題,是最好的兵員補充。

當然,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會增加一筆不小的開支。不過朱慈烺認爲這是值得的,戰爭說到底打的是補給,有一隻專業的輔兵隊伍可以有效的提升戰兵的戰鬥力。

如果按照原本歷史發展,朱慈烺大概還有十個月的時間,只是不知道在這個時空,因他到來會不會引發一系列的蝴蝶效應,使得天下格局爲之變動?

......

......

山西,大同,總兵府。

原明廷大同總兵姜瓖召集了一干幕僚商議對策。

自打他五月初十殺李自成委任的順軍制將軍張天琳反正以來,一直在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走。

要說這天下形勢還真是一天一個變化。

年初的時候李自成以摧枯拉朽的態勢拿下了太原,姜瓖毫不猶豫的率部投降。

那時候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大明要完了,李自成拿下天下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姜瓖作爲明廷降臣不可能像商洛十八騎那樣獲得從龍之功,但至少也能保住自己的官爵,保得子孫富貴。

是以姜瓖降順沒有任何的壓力。

及至三月李自成毫無懸念拿下京師,進一步證明了姜瓖眼光的狠辣。

可誰知隨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一片石大敗,轉眼間清軍就佔據了畿輔。

李自成山海關大敗後隨即放棄畿輔,率領部衆向山西撤退。

其派馬重禧駐守固關,派張天琳駐守大同,派劉忠駐守長治,派陳永福駐守太原,派唐通駐守保德,派袁宗第駐守汾陽。

在外人看來李自成是想守住山西的。

可姜瓖不這麼認爲。

若是李自成真的想要守住山西,爲什麼那麼急着率部渡過黃河回關中?

若是李自成真的想要守住山西,爲什麼不從西安調集精銳來增援?

若是李自成真的想要守住山西,爲什麼不派劉宗敏坐鎮太原居中調度?

因爲李自成根本就不想守住山西!

從一開始李自成就沒有定鼎天下的雄心,他只想做一個割據關中的山大王!

這樣就能解釋爲什麼他拿下京師後並沒有及時安撫前明官員、縉紳,反而是大肆拷餉。這就能解釋爲什麼他不能妥善的解決好吳三桂的安置問題,導致吳三桂降清。這就能解釋爲什麼他沒有從關中調集重兵把守山西,把其當做必守之地!

這樣的人根本不配效忠!

良禽擇木而息,既然李自成沒有面南而坐的志向,姜瓖也不會在他這一棵樹上吊死。所以他毫不猶豫的率部反正,殺死了張天琳控制了大同。

只是姜瓖還沒有想好是降清還是歸附南明朝廷。

這些日子來他一直派人多方打探,得知清軍攻佔了河南大部,南明朝廷則收復了山東。

如此看來,這天下大部還是在明廷手中的。

姜瓖內心漸漸有些嚮明廷傾斜。以他的實力只要率部歸降,南明朝廷肯定也不會追究他的降賊之罪。

便在這時突然有親兵來稟報軍情。

姜瓖揮了揮手示意讓那親兵進來。

那親兵一進到議事花廳便跪倒在地稟報道:“姜總戎,清廷派來了使者求見!”

......

......

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章 新軍訓練(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何以安遼東第四百八十五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八十五章 侯方域拜會高弘圖第一百二十章 濟寧州(第九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子巡邊(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三章 欲聯安南第三百零六章 騎牆的鄭芝龍(第二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隻虎的三個條件(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二章 叛軍潰敗第三百九十章 假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豪格多爾袞決裂第四百七十八章 落子無聲第四十七章 火器司第三百二十五章 增兵入滇(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勳臣密謀第二百三十九章 張獻忠暴怒(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二章 李自成的心結第二百五十五章 左順門哭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六章 搜海(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二百九十二章 勒克德渾之死(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顆粒化火藥第六十四章 抉擇第一百二十二章 力求速戰(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三章 治貪第二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的心病(第一更!)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造衝車(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封侯(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章 沙定洲來投(第一更!)第八十二章 好苗子第二十五章 錢謙益第三章 土寇第二百三十五章 四川巡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零一章 萬縣百姓有活路了(第一更!)第三百零一章 萬縣百姓有活路了(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佟養和的應變(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十四章 新軍與軍校第一百零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百五十五章 曹鳳年孤膽守鄖陽第四百二十七章 吳三桂統兵第二百零九章 騎兵對衝(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九章 陛下神武!(第一更!)第一百五十章 生死(第四更,爲盟主一袖乾坤後援會加更,加第二更!)第二百零九章 騎兵對衝(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一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疫第三百六十一章 來晚一步(第一更!)第二百九十三章 只會添亂的阿濟格(第二更!)第六十四章 抉擇第三百五十七章 突圍(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李自成的心結第二百七十章 多鐸欲取德州(第三更,月票一百票加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倭寇“在象山第四百三十七章 造孽第五十九章 天下棋局第八十二章 好苗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前有盧建鬥,後有高英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章 襲殺登州(二)(第三更,爲盟主搖搖搖頭加更,加第一更!)第十六章 清廷奏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個痛快(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三章 潛入青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勒克德渾之死(第一更!)第二百九十六章 跑一趟福建吧!(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力求速戰(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隻老狐狸第十八章 神策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熱氣球第六十三章 鄭芝龍動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好像一條狗(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三章 送你上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桂英的選擇(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二章 牆式衝鋒(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相見,已是物是人非(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滅閹黨,清君側(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二章 打開僵局(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火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海寇的作用第二百六十七章 兵分三路,大舉伐明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敵(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殺何騰蛟(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七十四章 譁變第二百九十三章 只會添亂的阿濟格(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奸商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殺何騰蛟(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八十章 張可望降清求求你,我只想好好寫書!第一百二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六章 英雄莫問出身第二百九十六章 跑一趟福建吧!(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也配稱國使?(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明早報(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五章 德州血戰(一)第二十九章 勳臣密謀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子欲辦報(第三更,爲盟主搖搖搖頭加更,加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