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臣矛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文安之長鬆了一口氣。

他還以爲高桂英會提出什麼條件,誰知只是這麼簡單一個要求。

這個要求他都可以向高桂英保證。

“這個你大可以放心,只要你們誠心歸順朝廷,朝廷一定會對你們一視同仁的。”

高桂英點了點頭:“既如此,我們願意歸降。”

...

...

文安之第一時間將高桂英、田見秀等順軍殘部歸降的好消息向天子稟奏。

朱慈烺在看到這份奏疏後也是心情大好。

從九宮山大戰後這支順軍殘部就一路逃竄,是朱慈烺的一塊心病。

如今順軍殘部歸降,這塊心病去除,短時間內他至少不用爲這件事分心了。

當然,如何安置這支順軍也是一個難題。

讓他們繼續留在廣東肯定是不行的。

天知道這支順軍會不會哪天不高興了又復叛。

最好的選擇是把其安置在前線。

湖廣本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現在湖廣實在太擁擠了。

原來的左良玉諸部、李過、高一功部、甚至是黃得功部都擠在湖廣。

實在是沒有空間再容納一支幾萬人的軍隊了。

還有一點也是朱慈烺忌憚的。那就是李過、高一功萬一與田見秀、劉芳亮匯合,會生出復叛的心思。

畢竟他們單拎出來都不足以威脅到朝廷。

但要是合兵一處至少可以達到順軍全盛期的六七成規模。

這個兵力足以威脅到朝廷了。

人的慾望都是在不斷膨脹的。

也許現在李過等人有個侯爵的封賜就覺得足矣。但當其實力接近朝廷時難保不會生出取而代之的心思。

所以短時間內是萬萬不能讓李過與田見秀有合兵一處的機會的。

江西的話也不適合。

一來江西目前不是抗清的最前線。

這麼利的尖刀自然要用在最緊要的位置,放在湖廣太浪費了。

二來郝搖旗已經投在了袁繼鹹的賬下。

而郝搖旗被田見秀等諸將認爲是背信棄義的叛徒。

如果讓他們繼續一起共事,很難保證不會發生內訌甚至是火併。

所以有郝搖旗的地方最好不要再安排順軍。

至於山東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高傑現在風頭正盛,萬一和順軍諸將發生爭地盤的情況朝廷也不好調停。

思前想後,朱慈烺發現沒有一個盡善盡美的辦法。

最後還是兵部尚書路振飛給朱慈烺提出一個建議--讓文安之帶着這支順軍殘部去四川。

當然,眼下明軍實際控制的也就是重慶地區,整個川西都在張獻忠的掌控中。

文安之接替陳世奇擔任四川巡撫,主要任務就是守住重慶,奪回成都。

前者是必須做到的,後者是可選的。能夠做到自然最好,如果實在不行也可以先放一放。

原本朱慈烺是想靠黔國公沐天波率雲南士兵入川牽制張獻忠,從而緩解重慶方面的壓力。但是這個辦法治標不治本,只能拖住張獻忠一時。而且黔兵入川會不會使得奢安之亂提前爆發也未可知。

如果這個舉動真的導致奢安之亂提前爆發,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綜合考量了一番,朱慈烺還是認爲調黔兵入川的風險太大,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相較之下命文安之率領剛剛歸降的順軍餘部去重慶駐守對抗張獻忠就妙的多了。

首先這支軍隊是“白得來的”。

在原本的計劃中根本就沒有這支軍隊,不用白不用。

其次順軍餘部的戰鬥力並不比黔兵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麼調順軍增援重慶實際收益顯然會更大,說不準連成都都能一口氣拿下來。

至於張獻忠和李自成都是農民軍出身,順軍將領會不會陣前放水則不必太過擔心。

首先西軍和順軍的蜜月期早就過去了。

後來爲了爭奪天下甚至一度反目成仇。

皇帝的寶座只有一個,張獻忠做了皇帝,李自成就做不成。反之也是同理。

在這一點上西順兩軍之間的矛盾一點不比西軍與明廷之間小。

只要朱慈烺能夠給順軍公允的待遇,讓他們看到希望,他相信順軍諸將是願意給朝廷賣命的。

至於文安之的能力更是不用懷疑。

在原本歷史中文安之出任四川督師期間很好的完成了永曆帝交給的任務,將原本鬆散的“十三家”擰成了一股繩,一直抗擊滿清到最後一刻。

現在的局勢顯然比永曆年間好的多,文安之沒理由辦砸這個差事。

對文安之和歸降的順軍將領來說這次都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文安之需要這個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順軍諸將需要這個機會證明自己的忠心。

...

...

天子降下聖旨,命文安之率領順軍餘部增援重慶。

這道聖旨一下舉朝譁然。

在科道言官,都察院御史的帶頭下,一衆朝臣紛紛上疏,責斥天子不負責任的舉動。

在諸臣看來天子是萬民表率,理應把孝道放在首位。順軍是攻打神京,逼死烈皇的罪魁禍首。當今天子非但寬恕他們給其官軍的身份,還對他們委以重任,把增援重慶這麼重要的任務交辦了下去。

這簡直有違人子、人君之道,突破了他們的底線!

他們選擇犯言直諫,哪怕因此會被廷杖、殺頭也在所不惜。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爲了他們心中的道,他們不介意血濺五步!

朱慈烺卻是沒想到百官的反應會如此強烈。

在他看來只要把順軍的責任全部推到李自成身上就可以了。

隨着李自成身死這筆債就可以隨之一筆勾銷。

可現在看來,顯然他把事情想的簡單了。

這個時代的人尤其是士大夫階層把孝看的比什麼都重要,在朱慈烺的意識中只誅李自成這個首惡即可。但在士大夫眼中,所有順軍將領甚至是士兵都是逼死烈皇的幫兇、罪人。

這些罪人是不能寬恕的,必須明正典刑以謝天下。

君臣在這一問題上有着嚴重的矛盾衝突。朱慈烺將上奏的奏疏全部留中不發,這徹底激怒了百官。他們決定策劃一場聲勢浩大的行動來勸諫天子!

...

...

第三百九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十七章 欲取山東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八章 獵物(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陳順纔出逃第四百一十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五十三章 填壕第四百一十一章 入虎穴第二百四十四章 好像一條狗(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五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八十四章 叛亂平息第四百一十三章 抓週第五百一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四十三章 翹首以盼迎王師第二百三十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章 陛下當恩威並施第六十四章 抉擇第三十章 馳援山東第四百三十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五百三十四章 子午谷與五丈原第五百零一章 鄭芝龍遠遁馬尼拉第二十九章 勳臣密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智取勝(第二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二十章 范文程起復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一十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視察龍江船廠(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章 路振飛第九十六章 奸商第五百二十六章 北山隘口第二百八十八章 陳順才的自救(第四更,白銀盟主加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貼加官(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五十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四章 內廠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廣總督沈猶龍(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七章 大抄家(上)第六十九章 分而治之第四百五十五章 曹鳳年孤膽守鄖陽第三百一十章 活着(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捉賊捉贓第五百三十八章 阿濟格暴斃,多爾袞病亡第五百二十三章 慘烈爭奪第四百六十九章 寧波水寨,大戰在即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章 北伐第一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襲建昌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隻老狐狸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良玉必須死!(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兵回援(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八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二更!)第二百零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二十八章 封侯(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七章 關中光復,姜壤反正第三百八十四章 來吧,戰個痛快!(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送你上路第十三章 方略第二百九十二章 勒克德渾之死(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何以安遼東第四百八十七章 設鎮安置第二百五十三章 強勢的文安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五章 四川巡撫(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九章 螻蟻草芥第五百零二章 天子的心願第二百四十九章 順軍內訌(第五更,爲盟主桐棠加更,加第三更!)第五百三十三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勒克德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七十六章 有僧自遠方來第四百六十二章 助餉第五十三章 填壕第三十五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殺何騰蛟(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一章 劉進忠降清(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七章 北伐還是南征第二百四十八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四更,爲盟主桐棠加更,加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馮雙禮在建昌第三百八十一章 權力的滋味第四百六十四章 鄭氏內訌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殺何騰蛟(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捉賊捉贓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敵(第一更!)第二百零五章 綠營兵潰敗(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章 誘敵深入(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七章 鄉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桂王舉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阿濟格暴斃,多爾袞病亡第三百三十三章 種土豆,不納糧!(第二更!)第二百八十章 連老天都哭了!(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聯名上疏第二百一十章 來自尚可喜的伏擊(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章 馳援山東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安之點將第二十五章 錢謙益第四百五十一章 此非真倭也第一百一十二章 聖天子的用意(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七章 突圍(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外呼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成棟諫言(第七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七章 做皇帝不能甩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