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滅閹黨,清君側(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庚兒,這件事你怎麼看?”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事關左家前景,左良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詢問左夢庚的意見。

左夢庚聞言衝左良玉躬身行了一禮道:“兒子以爲如今保存實力纔是上策。不如主動放棄武昌,順江南下到南京附近就食。那李闖千里迢迢趕到湖廣,正是休整的時候。斷然不可能繼續沿江而下。父親只要率軍到了南直隸便安全了。”

左良玉並沒有多說什麼。

左夢庚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這讓左良玉有一種複雜的感覺。

他既爲兒子的聰慧感到欣慰,又有些擔心。以兒子的性格真的能夠擔的起這副擔子嗎?

畢竟“清君側”和造反也沒有太大的區別,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們父子便只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若是成功了,他父子二人便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若是失敗了,那就是萬劫不復。

“庚兒,爲父且問你。方纔你說的都是自己想的嗎?”

思忖一番後左良玉覺得左夢庚有可能是受到高人的指點。

左夢庚連忙拱手道:“父親大人,這些都是兒子的肺腑之言啊!李闖南下,直撲湖廣而來。他麾下十幾萬大軍,若是和白旺那廝匯合,兵力能夠達到二十餘萬,怎麼看湖廣都是一片死地啊!”

左良玉點了點頭感慨道:“好啊,吾兒終於長進了。”

左夢庚剛纔的那番話很有見解,也讓左良玉最終下定了決心。

繼續留在武昌遲早要跟李自成爆發衝突,折損兵將在所難免。倒不如一咬牙一跺腳率軍撤離。

稍頓了頓,他繼續說道:“那你說說看,爲父該以什麼名義清君側,誰又是陛下身邊的佞臣呢?”

清君側自然得有一個對象。這個人可以只是一隻替罪羊,但必須要有。

左夢庚似乎早有準備,脫口而出道:“父親大人,兒子以爲可以用誅殺韓贊周、劉傳宗等閹豎,整頓朝綱爲理由,行那清君側之事。”

“韓贊周、劉傳宗...”

左良玉反覆念着這兩個名字,過了一陣猛然笑道:“好,好啊!吾兒的這個主意着實不錯!那韓贊周是御馬監掌印太監,又是內廠廠公,和當年的大權閹汪直也差不多了。而這劉傳宗以司禮監稟筆太監的身份提督東廠,更是堪比馮保、魏忠賢。劉傳宗、韓贊週二人聯手不知道殺害了多少東林忠臣。爲父以誅殺二逆的名義率軍清君側名正言順!”

左良玉一直以來和東林黨的關係都很緊密,眼看着東林黨在朝堂失勢他的心裡十分不好受。

現在有機會以清君側的藉口進行報復,左良玉自然十分暗爽。

當然左良玉十分清楚,內廠和東廠都是當今天子一手復建的。

韓贊周和劉傳宗之所以可以毫無顧忌的拿人,還是因爲當今天子的首肯。

但左良玉肯定不能直接罵當今天子昏庸,畢竟他還不打算撕破臉,只是想要控制天子充作他的傀儡,行那曹孟德之事。既如此,他就必須有一個合理的理由,爭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誅殺閹逆,顯然是個好藉口。

不管是東林黨、楚黨、浙黨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閹人。

閹人是天子用以平衡外朝的利器,更是監視臣子的鷹犬。

所有文官都不會覺得頭頂懸着一把利劍是一件讓人舒服的事。

若是有人能夠幫他們將這柄利劍取走,那他們一定會很支持。

權力的爭奪是殘酷的。

不管是閹黨掌權還是東林黨掌權都會對另一方進行殘酷的打壓。

當年魏忠賢權傾朝野時,東林黨人人自危。

魏忠賢命閹黨成員左都御史王紹徽編纂一套東林黨人的名錄。

王紹徽也是靈機一動,參照水滸傳的模式將東林黨中較爲出名的一百零八人編入《東林點將錄》。

與其說這是魏忠賢對東林黨的一次清算,倒不如說是一次徹頭徹尾的侮辱。

因爲他可以肆無忌憚的在點將錄中對東林黨人進行嘲諷。

譬如“托塔天王南京戶部尚書李三才”,“天魁星及時雨大學士葉向高”,“天罡星玉麒麟吏部尚書趙南星”。

把朝廷大員比作草莽綠林,可以算是最大程度的侮辱了。

而被編入《東林點將錄》的東林黨人只能忍氣吞聲,裝作不知道。

後來崇禎登基,魏忠賢倒臺。

崇禎一手主導了閹黨逆案。被捲入逆案的官員罷官的罷官,革職的革職,殺頭的殺頭,人人自危。

雖然明面上看這是天子乾綱獨斷整頓朝綱,但暗中卻是東林黨在推動。

東林黨人蟄伏了三年,忍氣吞聲了三年,終於有機會進行報復。

魏忠賢一死,樹倒猢猻散,再沒有人能夠庇護那些閹黨官員。

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

東林黨與閹黨一直以來都是死對頭,相互攻訐不死不休。

如今東林黨式微,若是左良玉能夠站出來豎起反擊閹黨的大旗,肯定可以得到朝中東林黨官員的支持。

軍隊上左良玉完全不需要擔心,他掌控着大明一半的兵力,對付黃得功等幾萬人馬還是手到擒來的。

他要做的就是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而有了東林黨的支持,這件事便容易多了。畢竟東林黨掌握着筆桿子,白的能夠描黑,黑的也可漂白。

唯一的問題是他需要拉上一個文官大員和他一起從武昌起兵清君側。

這個人選是個難題。

左良玉想到了三個人,一個是湖廣巡撫何騰蛟,一個是提督操江侯恂,還有一個就是四省總督袁繼鹹。

從官職來看袁繼鹹官位最高,其次是何騰蛟和侯恂。但從個人傾向性而言,左良玉更想選擇何騰蛟和侯恂來合作。

這兩人和他的關係遠比袁繼鹹要好。

不過若是順江而下,倒可以順帶把駐節在九江的袁繼鹹“捎上”。

思定之後左良玉便準備先去勸何騰蛟和侯恂,二人只要同意他立刻就能起兵。

事不宜遲,若是等到李闖率部進逼武昌再想走可就難了。

...

...

第二百零七章 斷腕(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零七章 一樁買賣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智取之第四百八十四章 叛亂平息第三百零六章 騎牆的鄭芝龍(第二更!)第二百八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二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十九章 新軍訓練(一)第四百三十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十二章 登基第二百二十章 湖廣山東,國運之爭(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求求你,我只想好好寫書!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外呼應第三百零三章 天生的演員(第一更!)第二百七十七章 朕爲將軍擂鼓助威!(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上書天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明軍西進(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文安之發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螻蟻小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二十八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一更!)第十三章 方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蒙難金盆口(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七章 火器司第一百六十六章 欲行離間(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七章 博洛的小心思(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祖制真的很坑(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十章 赴宴第一百二十五章 晴天霹靂(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一章 軍校開學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迫回援的勒克德渾(第一更!)第二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決定(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五十章 試探博弈(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國君父(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捷第四百三十五章 父子情深第五百零四章 熱氣球的小變故第六十章 姜瓖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慈烺的佈局(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智取勝(第二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五十章 山東塘報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北伐第四百五十八章 桂王舉兵第四百八十四章 叛亂平息第三百一十二章 羣臣逼婚(第二更!)第五百零二章 天子的心願第五百一十五章 重設東江鎮第十七章 欲取山東第四百零九章 朱由榔的野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抓週第一百八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安心思第四百六十五章 兄弟相隙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路出擊第三百章 川東明軍的改變(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三百四十章 事有蹊蹺(第一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譁變第四百四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百五十章 試探博弈(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五章 血戰懷慶(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巾幗英雄秦良玉(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七章 朕想聽聽你的意見第五百一十六章 插着大明軍旗的地方便是大明第三百四十六章 奇恥大辱第一百九十六章 獻俘闋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一十四章 遂昌縣的金礦山(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六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八十章 張可望降清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也配稱國使?(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二章 助餉第四百八十八章 上書天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忠貞營(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北伐第一百五十八章 朕要復設登萊水師(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七十六章 兵無常勢第五百一十三章 何以安遼東第二百三十二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六章 奸商第二百四十章 孫可望的軍屯制度(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一章 襲殺登州(三)(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四章 分營編制第二百六十三章 朕要在山東挖戰壕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九章 分而治之第二百四十六章 備戰伐明(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零五章 綠營兵潰敗(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四章 心累的范文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四章 揚我大明天威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威第十四章 新軍與軍校第二百零一章 關門打狗(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九章 多爾袞的心結第五百二十九章 如潮攻勢第一百九十二章 前有盧建鬥,後有高英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三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相見,已是物是人非(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五章 桂王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