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慈烺的佈局(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在阿濟格的率領下、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等大軍對李自成窮追猛打,一路追到了湖廣。

讓阿濟格感到驚訝的是,他們所到之處都是一片狼藉,城池大門洞開,根本沒有士兵駐守。

他立刻派出斥候四散偵查,得知李自成已經遠遁武昌後,阿濟格心中大喜。

想不到李自成已經被他嚇破了膽,除了逃跑就是逃跑。

既如此,阿濟格有信心一舉將其擊潰。

一方面他留下部分漢軍八旗駐守荊襄,另一方面他親自提兵至武昌追擊李自成。

李自成本已下定決心沿江而下攻打南京,但因爲左良玉已經帶走了武昌府內所有船隻,李自成不得不命人趕製竹筏,以便順江而下。

竹筏雖然趕製容易,卻也需要時間。

不料竹筏剛剛造完,清軍便已經追到武昌城外。

李自成無奈之下只得派出大將劉宗敏、田見秀領兵出戰。

不出意外的,劉宗敏、田見秀再次落敗。

好在進抵武昌的只是清軍先鋒,兵力不足以圍城。

李自成見狀不妙,便領着二十萬大軍離開武昌,乘着竹筏沿江而下。

順軍行軍速度本是很快的,這次走的又是水路,照理說可以輕而易舉的把清軍甩在身後。

可李自成這次帶了大量家眷以及糧草輜重,需要顧及的方面太多,行軍速度一直提不上來。

而清軍卻是以輕騎追擊。

到陽新富池口時,清軍再次追上了李自成。雙方又打了一仗,李自成再次落敗。

經過這一連番的潰敗,順軍軍心以及徹底渙散,逃跑的士兵越來越多。

李自成以嚴酷軍法處死了一些逃跑的士兵,依然不能阻止這股勢頭。

在順軍行至距離九江四十餘里處時,清軍主力與順軍主力展開了決戰。

戰鬥從清晨打起,直是持續到了深夜。

順軍損失慘重,李自成本人雖然無礙,但老營卻被清軍攻破。包括劉宗敏、趙侯、襄南侯在內的一衆人等盡數被俘獲。

李自成曾想把劉宗敏等人搶回來,但在袁宗第的勸說下,放棄了這一想法。眼下襬在李自成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按照原計劃攻取九江,沿江而下直奔南京。

二是經由江西北部輾轉進入湖南。

李自成考慮了整整一天,最終決定採取後者。

因爲九江方面有明廷總督袁繼鹹坐鎮,一時半會難以打下。若是再被清軍黏上,腹背受敵下很可能全軍覆沒。

而從江西北部輾轉經過武昌府南部,經嶽州至長沙卻基本上不會遭到什麼阻擊。

如今李自成已經不考慮什麼奪取天下了,他要做的首要事情是保存實力先活下去。

......

......

南京紫禁城中,朱慈烺愁眉緊鎖。

這幾日來,湖廣、江西方面發來的塘報堆積在御案上,猶如小山一般。

與原本歷史很相似,左良玉放棄武昌提兵沿江而下清君側。李自成尾隨之,而阿濟格統領的清軍緊追其後。

可以說這是一個連鎖反應。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改變眼前的局勢。

他翻開堵胤錫的奏疏,提起硃筆親自寫道:堵卿當見機行事,誅何騰蛟、左良玉。

不管怎麼說何騰蛟都是一個隱患,要是能夠早點除去絕對不能猶豫。至於左良玉,更是早該死了。

朱慈烺在湖廣埋下的這顆暗棋也到了該動一動的時候了。

他相信依靠馬進忠、金聲桓的實力配合江西的堵胤錫足以擊敗左良玉。

寫完硃批之後朱慈烺又翻開袁繼鹹上的奏疏,提筆揮毫,告誡他堅守九江,配合堵胤錫做好平賊之事。

乍一看來,眼前局勢與原本歷史很相像,但實際上細節有很多區別。

譬如左良玉提兵南下的時間提前了幾個月,那麼他還會像原本歷史中那樣病死在軍中嗎?

譬如金聲桓、馬進忠已經被堵胤錫收買,他們又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再譬如袁繼鹹已經提前得到了朱慈烺的警告,肯定也不會輕而易舉的被左良玉誘騙至軍中。

當然僅僅做到這些還不夠,朱慈烺決定調集黃德功前往江西,增援袁繼鹹。

前不久黃德功登州之行無功而返,心裡憋着一股氣。

朱慈烺採取了冷處理的辦法,很好的緩解了緊張的氣氛,但他知道要想讓黃德功真正放下此事,必須讓他立下一項大功,朱慈烺再借此封賞一番。

眼下便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在原本歷史中黃德功就曾經擊敗過左夢庚統領的大軍,只不過不是在江西。

眼下雖然左良玉還沒病死,但內部卻出現了裂痕,朱慈烺認爲黃德功配合馬進忠、金聲桓等人的譁變,能夠贏得更容易些。

至於北伐的高傑,朱慈烺並不打算調回來。

多鐸的大軍已經在回師的路上,高傑很難再在此之前打下北京,不過也要儘可能多的攻城略地,消耗清軍有生力量。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和清軍拼消耗,依靠江南的富庶,大明人口的優勢把滿清拖死。

這其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高傑派人將一名清軍使者押到了南京,交由朱慈烺御審。

朱慈烺直接被這事交給趙信去辦。

那信使自打進入詔獄起,嚐遍了錦衣衛的一干刑罰,終於承認他奉命離間高傑和大明皇帝的君臣關係的事實。

朱慈烺下令將這名清軍信使的供詞公之於衆,發佈在皇明早報上。

如此一來等於朱慈烺公開表態,對高傑充分信任與支持。

高傑、黃德功是眼下南明陣中最能打的將領,朱慈烺絕不會在這個時候自毀長城。

如今南京城中還有五萬神策軍,朱慈烺認爲足夠用了。他不準備把駐防在山東的神策軍調回,因爲他覺得多鐸若真是回援京師,高傑很可能會一路撤退,撤回河南南部以及山東固守。到了那時有神策軍的策應高傑應該能過守得更穩當一些。

山東是朱慈烺的底線,要想禦敵於國門之外,山東是必守的。

他也堅信山東一定能守住。朝廷不惜血本的在山東北部修建棱堡羣,若是清軍真的要南下,便讓他們撞個頭破血流好了。

......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祖可法的歹毒用心(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章 襲殺登州(二)(第三更,爲盟主搖搖搖頭加更,加第一更!)第二百三十二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三章 治貪第一百三十四章 炸開一片天(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三章 祖可法的歹毒用心(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二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四十章 事有蹊蹺(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致對外(第二更!)章推好書第五百四十一章 收拾舊山河第三百三十七章 聖旨(第二更!)第二百七十章 多鐸欲取德州(第三更,月票一百票加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視察龍江船廠(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四章 分營編制第五百零一章 鄭芝龍遠遁馬尼拉第四百八十四章 叛亂平息第四百九十四章 抵達升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聖天子的用意(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二章 好苗子第三章 土寇第三百七十四章 田忌賽馬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本行第四百零六章 英雄莫問出身第五章 去淮安第三百四十一章 空城計(第二更!)第一章 關帝廟第四百八十三章 欲聯安南第一百七十六章 左軍譁變(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滅閹黨,清君側(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七章 德州血戰(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疑兵之計(第一更!)第五章 去淮安第二十三章 治貪第五百一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殺何騰蛟(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慈烺的佈局(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五章 晴天霹靂(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一章 招降德州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抗(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汝可識得此陣(第五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一章 後院起火第五百一十八章 以國法殺之第四百九十三章 潛入青州第四百六十五章 兄弟相隙第三百二十七章 搶佔先機(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心累的范文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助我也(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翻越大巴山(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鄭家有子曰成功第三百六十章 張可望遁走魏城(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李自成的心結第三百四十六章 奇恥大辱第二百三十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求求你,我只想好好寫書!第一百八十七章 殺身成仁(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章 生死(第四更,爲盟主一袖乾坤後援會加更,加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龍江船廠第二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決定(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五章 德州血戰(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桂王的決斷第四十三章 徵召文安之第三百七十三章 文安之發兵第六十三章 鄭芝龍動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智取勝(第二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九十四章 抵達升龍第四百五十三章 鄖陽告急第六十三章 鄭芝龍動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百七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四十一章 空城計(第二更!)第二百九十章 招安的籌碼(第二更!)第二章 劉家莊第七章 鄉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襲建昌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二劉來犯(第八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三十三章 地道戰(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明軍入滇(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火攻第二百二十八章 封侯(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個痛快(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三章 地道戰(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國君父(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九十八章 嚴懲不貸第五百零九章 齊城的條件第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個痛快(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三章 局中局(第二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殺你如屠狗(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三章 疑兵之計(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鄭氏內訌第三十四章 分營編制第四百一十三章 抓週第三百七十三章 文安之發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真香!(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