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

朱見澄坐在火車上,看着窗外的景色在慢慢的倒退,火車跑的的確很慢,而他的對面是朱見濟和朱見深。

朱見澄回朝放假,朱見濟和朱見深是被朱見澄拉來的,兄弟三人好久未見,格外熱切。

大家不存在利益衝突,自然見面盡歡顏,要是爲了皇位爭奪不休,見面還不如不見。

大明皇帝兄友弟恭在太廟一劍捅死了稽戾王,但是這些兄弟們,相處的倒還算融洽。

“火車走的實在是太慢了。”朱見澄看着窗外緩慢倒退的風景,再看着呼嘯而過的火車,就是一陣撓頭。

爲了驗證京宣馳道的可靠性,京宣馳道上,可不止一班火車在跑,而他們這輛皇嗣專用火車,佔了一條車道,很多火車經過時,都會鳴笛六聲,以示尊敬。

當然這種尊敬,在龜速前行的火車面前,更像是嘲諷。

大家都是火車,你怎麼就那麼慢咧。

“慢點好,慢點好,慢了走的踏實。”朱見澄寬慰着自己。

朱見濟和朱見深關係極爲要好,但彼此也時常攻訐。

八皇子嫡出朱見治是對太子繼承皇位威脅最大的那個,在法理上如此。

不在大明推行鈔法,朱祁鈺是願意的,只要寶鈔不在大明境內流通,他才懶得理會六合八荒之地百姓的死活,濫發了,就換版便是。

朱見濟說的是讓父親殺掉司機,其實是朱見濟在嘲諷朱見深的父親稽戾王,一旦稽戾王復辟,于謙這個司機,必死無疑,而且是不得善終。

這就是朱見濟說的,殺了司機。

朱見濟則是滿臉放鬆,他滿是調笑的說道:“讓父親把火車司機拉到解刳院裡,下一個司機就不敢慢了。”

朱祁鈺伸手往下壓了壓說道:“收斂點,收斂點,我們是爲了促進世界自由貿易,是爲了給未開化的蠻夷之地帶去文明,是爲了世界貿易的繁榮和昌盛,是含靈蠢動悉沾德化,知有其君而尊親焉。”

幾乎所有大明的百姓,都認爲那是武德充沛的皇帝陛下,爲了能夠更加快速的動武,而特別修建的。

最大可能的杜絕民間假鈔的泛濫。

太子朱見澄似乎在思索着一個複雜的問題,他忽然開口說道:“火車開到了哪裡,大明的疆域就到哪裡,寶船駛到哪裡,大明的海疆就到哪裡。”

從軍事角度考慮,馳道和鐵馬的應用,會帶來很多的新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皇帝窮兵黷武,在朝臣們看來,大皇帝陛下真的很喜歡打仗,十年一共發動了四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大大小小戰役數百場,四威團營仍在康國,窮兵黷武的代價就是破壞,破壞生產力就是破壞購買力。

朱見濟、朱見深、朱見澄三兄弟討論過,若是當年父皇未曾在太廟親手殺掉稽戾王的後果,那大明就是黨錮盈天,朝中大臣圍繞着兩個核心,斗的你死我活。

黨爭的最終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父皇親手殺掉稽戾王,一個是稽戾王復辟殺掉父皇。

這一期的鹽鐵會議主要討論的是,世界帝國的建設分支,世界貨幣。

而朱見澄則是扮演的朱見深之後的君王,朱見澄表示,如果這樣的話,他只能蒙着眼睛,晃動着身體,假裝大明還在銳意進取。

而朱見深作爲稽戾王的庶長子,自然要繼續推演,稽戾王復辟成功後,朱見深就成了第一順位繼承人,他要做的大抵就是恢復于謙的名譽,以期許大明這火車,能夠繼續向上爬。

“哈哈哈!”朱見澄此言一出,三個小夥伴已經樂開了花。

火車鳴着汽笛爬上了居庸關的陡坡,走到停留的位置,太子朱見澄忽然開口說道:“大明可以接受一定時間的穩定期,爲下一次的爬坡蓄力。”

朱見深略微有些不贊同的說道:“其實停在半山腰也不錯,我們在火車上是看不到山頂,看不到目標,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實現,走着走着人心就散了,停在半山腰,是個不錯的辦法。”

這代表着,大明可以擺脫一個自古以來困擾中原王朝的難題,馬。

對於朱見深而言,想要完全擺脫他那個糟糕父親的影響,最好的辦法是到海的那一邊。

朱見深則搖頭說道:“那可不行,哪有這樣的?把司機給殺了,車豈不是要翻到了溝裡?可是既然已經殺了,那隻能稍微彌補一些遺憾,給司機恢復名譽。”

而三兄弟討論的便是稽戾王復辟殺掉父皇后,會做些什麼。

陳宗卿人都麻了他在做府尹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的頂頭上司李賓言不過如此,當真正接手之後,幾乎一天一封鴿路奏疏,送往京師,向皇帝和李賓言請教該如何處置。

沈翼繼續說道:“我們在倭國,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寶鈔發行,累積了大量的寶鈔發行經驗,要想讓我們的寶鈔被人認可,我們的寶鈔必須能夠能夠在寰宇之下,全都能買到資源,也能在大明買到貨物纔可以,這是第一個前提。”

“不錯。”朱見深極爲認真的說道:“爬的高,往下滑的時候,不僅能滑的久,而且不至於太過於陡峭。”

朱祁鈺很喜歡這樣的氛圍,就是朝中充斥着反對的聲音,這些反對的聲音,將會成爲他料敵從寬的一部分,可以讓一條政令,能夠切實的推廣下去,而不是在鮮花、讚美和擁護的聲音中,逐漸迷失自我,盲目自大。

這裡設計的是一個人字形坡度,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後面推,通過人字形結構,將陡坡一分爲二,減少爬坡的阻力,同時提高裝載量減少下坡的危險。

居庸關在緩慢而堅定的火車頭牽引下,緩緩的爬上了山頂,站在山頂上,朱見澄又開口說道:“竭盡所能往上爬,往下滑的時候,就能滑的慢一點,滑的時間久一點。”

反對馳道、反對大明鐵馬的不在少數。

“我打算去錫蘭,征服那片滿是羊一樣百姓的土地。”朱見濟率先表達了自己的願景,他如果在錫蘭、在印度,自己的弟弟在國內也能好過點,無論是來自於海上的敵人,還是來自於陸上的敵人,都要先踏過他的屍骨,才能進犯大明。

朱見濟卻笑着問道:“你說的不對,伱怎麼知道我們在半山腰,而不是在山腳下呢,你怎麼知道,我們要爬的是一個人字坡,還是十個人字坡呢?停在哪裡合適?所以,還是得攢足了力氣,就往上爬。”

“陛下,鹽鐵會議要開始了。”興安爲陛下準備好了備忘錄,提醒陛下的日程安排。

“我同意哥哥的看法。”朱見澄深表贊同的說道:“因爲一旦停下,就會開始向下滑動了。”

從財經事務的角度去考慮,蒸汽機的大規模運用,會帶來一個巨大的社科問題,那就是失業,蒸汽機的大規模運用,已經對紡織業造成了一定的衝擊,這個現象,在松江府尤爲明顯。

從文化的角度考慮,商品的加速流通,很容易帶來禮樂崩壞、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惡果,這在松江府也極爲的明顯,畢竟那遍佈黃浦江的窯子,不對,是書寓,實在是讓大明的士大夫們,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自由貿易就是自由貿易,既然大明發行了寶鈔,就不會輕易更易規則。

居庸關這段人字形火車道極爲的險要,若是人摔下去,保證粉身碎骨,但人字形馳道,雖然多走了些路,上山容易,下山也容易,滑落的時候,也不至於直接從山頂直接滾下去。

這是個笑話,三個人能明白的笑話。

朱見澄聽聞,想了想笑着說道:“不如拉上車窗,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搖晃身體,做出火車還在前進的樣子?”

朱祁鈺站起身來,龍行虎步的來到了鹽鐵議事廳,在羣臣見禮後,朱祁鈺才翻開了自己的備忘錄。

但是在能力上,朱見濟纔是威脅最大的那個,但是朱見濟選擇了出海去,這是大明的國策,也是朱見濟一直以來的願望。

那些冒着滾滾白煙的爐子,可以日夜不停的生產出馬匹來。

但是三位接受了胡濙正經帝王教育的皇嗣,其實都深切的明白一個道理,國事如永遠在上山的列車,不進則退,一旦停下前進的步伐,必然向下滑落,想要再次向上,那需要何等的偉力?

跑的是馬,鐵馬,都是爲了皇帝的武功。

“人字坡到了。”朱見澄看着火車停在了山腳下,便知道京宣馳道的最難點到了。

“寶鈔,廢紙一堆。”朱祁鈺拿出了大明寶鈔局新提交的寶鈔,這種寶鈔每一年,都會在母版錯位,在收取寶鈔的時候,只需要比對,是一種新的防僞方式,大明寶鈔的防僞已經足夠先進,從紙張到油墨,再到印刷,再到母版錯位。

畢竟秦始皇修馳道的初衷就是如此,讓大秦軍隊,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奔向戰場。

從政治的角度考慮,馳道、鐵馬、窮兵黷武,都屬於奇觀,雖然增強了統治,但對百姓的生活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隋煬帝不就是修運河把隋朝給修沒了?元朝唯一干了一次實事兒,修黃河堤壩,還挖出個石人來。

在眼下,窮兵黷武和大興土木都是相同的意思,全都是對生產力的破壞。

朝廷裡不能有兩個核心,否則就會妖魔鬼怪橫行。

“可不能胡說。”

“哈哈哈。”朱祁鈺看着手中的一本奏疏發出了笑聲,隨手把奏疏扔進了垃圾桶裡,這是一個翰林寫的奏疏,他在警告,火車駛過了西山,會驚擾皇陵。

所以,驚擾皇陵的這個觀點,實在是讓朱祁鈺啼笑皆非,景泰十六年,還在唱着正統元年的戲,有些好笑。

這種觀點,已經跟不上版本了。

在大明忠國公從宣府拉回了貨物之後,京師之內,並沒有太大的反響,因爲那呼嘯着的怪物,早已經在北土城和西土城之間奔波,大明朝的百姓們,多少已經習慣了那種呼嘯之聲。

“毫無疑問,世界貨幣只能是鈔法。”戶部尚書沈翼終於揚眉吐氣!

多少年了,戶部寶鈔局已經養精蓄銳多年,現在終於派上了用場,大明終於要行鈔法了,不過不是在大明的四方之地發行寶鈔,而是在大明的海外發行鈔法,即便是如此,已經完全足夠了。

對於馳道的討論,朝中終於熱切了起來。

大明皇帝的感謝,是真誠的,同樣這種感謝,對倭國和倭國人而言,是一種苦難,就像是一個大型的試驗場一樣,大明在裡面隨手塗鴉,爲大明的國策保駕護航。

朱見濟和朱見澄是大皇帝的親兒子,他們都有很強的開拓性,但是朱見深沒有,因爲他的父親是稽戾王,能把大明停在一個很好的位置上,就已經是值得歌頌的事兒了。

“我打算去海的那一邊,舟師彭遂已經回航,那是一片新大陸,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朱見深選擇了一個最難的方向,根據彭遂的探索,在那片廣袤的大陸上,是擁有文明的地域,去那裡有挑戰,更有機遇。

而朝堂的明公們,已經悄然發現,火車的可怕,那就是這個鐵疙瘩,可以不知疲倦的拉着沉重的貨物,在馳道上快速的奔馳,這代表了朝廷的威嚴將隨着馳道進一步的延伸到大明的角角落落。

“我們要感謝倭國爲大明的錢法和鈔法提供了倭銀和經驗。”朱祁鈺笑着對所有人說道。

用國際矛盾轉移國內矛盾,這種伎倆屬於一個政權天生就會的本能。

沈翼趕忙俯首說道:“是是是,臣僭越無狀。”

稽戾王一定會繼續追殺景泰年間的所有有作爲的臣子,因爲站在稽戾王的角度,所有在景泰年間有作爲的臣子,都是叛臣,都是不恭順,于謙這個百官之首,首當其衝。

翰林需要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的修養,來緊跟潮流,這樣反對皇帝陛下的時候,才能言之有物。

大明太小,放不下他的志氣,他要成爲大明廣開大洋中閃耀的一個。

“遠洋艦隊總兵官鎮海侯唐興,在上次的奏聞中確定了武裝力量在海洋商貿活動中的重要性,但是世界帝國僅僅依靠軍事霸權是完全不夠的,我們仍然需要經濟霸權,而利用寶鈔定期收割莊稼,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沈翼頗爲振奮的說道。

“三弟朱見浚似乎看上了秘魯的銀山,他活潑好動,希望不要在探險中出些什麼事端纔好。”朱見澄再次坐上了火車,對着兩位哥哥說道。

沈翼這一不小心,就把心裡話說出來了,這是一種極其幼稚的表現,作爲大明明公,睜着眼說瞎話的本事要有,而且要向陛下看齊,什麼割韭菜,分明是…分明是王化!

朱祁鈺繼續說道:“利用軍事霸權踹開了房門之後,我們需要用經濟的手段去掠奪財富,而世界性的貨幣,除了沈尚書所言的兩個前提之外,還要有以下幾個重要特徵,首先,也是最最關鍵的,那便是保持商品的絕對優勢,即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

“陛下,是王化,不是掠奪。”沈翼小心的提醒着陛下,陛下不小心說了實話。

朱祁鈺發現了自己口誤,趕忙說道:“啊對對對,王化,王化。”

“走出去的問題,我們已經走了十七年,走出了一些經驗,那麼帶回來,就成了我們亟待解決之事。”

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