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

在寒冷的季節,唐興在這片無人的港灣,停留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對外探索毫無意義,因爲這裡是滿目荒涼,林木參天,緲無人跡的地方,船員在這個寒冷時節,利用這裡滿地香龍血樹,對船隻破損的桅杆、夾板、船板進行了加固和維修。

香龍血樹是一種硬木,木紋直而且木質非常緻密堅韌,其堅硬程度堪比桃心木,就是大明皇帝手持騎槍槍托所用的桃心木,香龍血樹還有另外一個讓人骨子裡顫抖的經濟價值,它富有紅色染料,大明火德尚紅,紅色染料極其昂貴。

大明最常用的紅色染料是赭石,但是這種染料是粉末狀的,對於絲織品、皮草、絨的附着性極差,而且不耐光熱、不耐水洗、色澤沉暗、容易褪色。

另外一種則是皇家專用,是茜草,這一種染料需要在高溫下才能染色,不是普通人家能夠用得起的。

香龍血樹,得到水溶性紅色的染料,附着性極佳,色澤鮮豔、耐光熱、耐水洗、極不容易褪色,除非把衣服扔進水裡煮沸才能褪色。

香龍血樹的木材的氣味,帶着一股天然的植物芳香,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又能得硃紅色,砍一刀流出的汁液,就像是流血一樣,最終得名,香·龍·血·樹。

而這種樹,在這片海岸遍地都是,滿坑滿谷,這些是天然的染料,是天然的槍托,是財富,而海的那邊有無數的閹奴,海的這邊,有無數需要開墾的土地,相得益彰。

這兩個月的時間,唐興從來沒見到過土著,但是他從未鬆懈,大明的軍士們,維持着高度的戰備,防止土著人的偷襲。

這天早上,一名軍士急匆匆的報告了唐興,他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腳印,這個腳印大抵半個成年人手臂那麼長,這個發現,讓所有的船員,都爲之驚愕。

範德行和土著進行了一番驢脣不對馬嘴的交流,唐興才知道了對方的來意。

這個故事不能說合理,只能說離譜。

初次見面,是極爲友好的交流,如果不是那些塗抹在臉上的染料,唐興和這些土著的相貌並無本質上的區別,長時間在海上漂流,唐興的皮膚甚至比這個酋長更深一些。

第一,土著觀察了很久,知道大明遠洋水師只是過客,所以希望得到允許,讓他們的部落,使用大明水師駐紮留下的營寨,大明水師紮營,是硬寨,對於土著人而言,住在這些硬寨裡,就是天賜的家園。

範德行頗爲確信的說道:“不不不,我覺得應該如此命名!日後無論是誰,通過這裡,都要說一聲,唐指揮保佑。”

具體環境決定了道德的規範,倫理道德是手裡的黏土,可以隨意擺弄,土著的生活環境,就決定了在大明的秩序裡,僅僅只是八荒之地,生活在這裡,便沒有文明可言。

唐興一腳狠狠的踹在了範德行的腚上,恥笑的說道:“兜了個圈子,就是要拍馬屁是吧。”

在範德行和唐興一言一語中,這個故事的雛形變得完整了起來,融合了多種神話傳說的志怪故事。

範德行無奈的說道:“唐指揮取名一如既往的無趣。”

消亡邊界,就是出現羣島的地方,作爲經驗豐富的航海家,唐興非常確切的知道,一旦出現了消亡邊界,意味着大明水師找到了繼續向西的水路。

範德行作爲舟師,作爲讀書人,大抵能和這種土著溝通一二,既不流暢,但還是將這個土著人的來意摸索清楚了。

範德行以爲唐興會將這處海峽命名爲雷鳴海峽,賓言海峽當然也不錯。

唐興十分確信的說道:“這條海峽有名字了,就叫賓言海峽,你看它彎彎曲曲的延伸,像不像李賓言那個措大肚子裡那些彎彎繞繞?日後但凡是路過這裡的船隻,都要大喊三聲,李賓言保佑!”

唐興看着那土著人留下的一堆堆的篝火痕跡,笑着說道:“就叫火地羣島吧。”

範德行的腦海裡立刻構架出了一篇故事來,頗爲俗套的故事,船隻在這裡遇險,是松江巡撫李賓言那把椅子抵住了落下的冰川,才讓船隊順利通行,既然是傳奇志怪故事,那自然是怎麼傳奇怎麼來。

這個人影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體格魁梧,四方臉膛,上面塗着些紅道兒,眼睛周圍畫着黃色眼圈,面頰上有兩個心狀的白色斑點,短短的頭髮有一半塗成白色,衣服是由獸皮縫製成的。

航海是一件極其枯燥而無聊的事兒,很容易被一些模糊不清的錯誤信息引入了迷途,很多時候,人都會倒在勝利前的最後一刻。

這個土著是酋長,在大明水師駐紮之時,這個酋長就已經知道了有異鄉人來到了此處,而後一直在觀察,在經過了反覆觀察之後,作爲酋長,終於來到了這裡,要和大明人接觸。

在那勝利在望的時刻,即便以唐興那洞察海洋一切的目光,也蒙上了一層雲霧,使這個決心探索天邊奧秘的自由的男人,即使在勝利時刻的前夕,仍在接受着痛苦的折磨和無情的考驗。

向南真的有繞過大陸,回到大明的路嗎?

這個問題困擾着船上的所有人,包括了天生的航海家唐興,唐興第一次產生了迷茫,因爲一路南下,全都是綿延的土地,沒有盡頭一般。

第二,土著希望大明水師能夠播種,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播種,因爲高度封閉,導致這裡的畸形兒極多,希望這些孔武有力的壯漢們,能夠留下子嗣,讓部落繁衍下去。

但是唐興連連擺手選擇了拒絕,這種水,名叫死藤水,一種被稱之爲‘森林中的臍帶’的古怪藤蔓,擰出來的水,這種水帶有強烈的致幻性,其猛烈程度,甚至超過了福祿三寶,正因爲如此,唐興將其命名爲死藤。

在海上最怕的就是迷航,不僅僅是找不到方向,還有心智迷失,這等傳奇故事,也算是符號,可以讓人在絕望的時候,還有個虛無縹緲的念頭作爲期盼。

沒有巨人族,只是他們的鞋子因爲套了一層大皮靴才導致腳印極大。

“你讀的書多,編個故事,讓人信以爲真,你知道,海上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規矩,即便是不知道爲什麼,一定要遵守。”

“我們行駛了兩天,海水深度沒有變化,至少以我們船上的工具,測不到底深,海岸連續延伸,水路沒有中斷,而是迂迴曲折地延伸到很遠,水仍然是鹹鹵,證明這不是條河,的確是海峽,所以,這裡通向了另外一處海洋,我們的經度在緩慢變化。”範德行一如既往的彙報了航海日誌,作爲舟師,他需要判斷自己行駛在海上還是河上。

水和食物並不短缺,範德行甚至學會了一些土著的話,船上多了十幾個壯漢,這些巨腳人,是之前那個酋長送到船上的禮物。

第三,這些都不是白白索取,他們將會送上他們的糧食作物和奴僕作爲交換,對於奴僕唐興不感興趣,對於糧食作物,唐興可真是太感興趣了!

在經過了一番複雜的交涉之後,倭人們興沖沖的跑去播種去了,播種的地方既不在敵方的部落,也不在大明的營寨,而是選擇了一片沙灘。

船隊緩緩地向海峽中行駛,兩岸懸崖峭壁,死一般的寂靜,光線陰暗,顯得有些陰森,使人覺得毛骨悚然。

這個期盼,大抵就是在最絕望時,劃破黎明黑暗的曙光,看似無足輕重,卻可以溫暖心靈。

他所穿的鞋很特別,把皮子先套在腳上,從膝蓋以下直到腳底,把皮子縫製成軟底鞋,軟底鞋外面再套上大皮靴,大概就是因爲這樣,這種鞋留在地上的足跡很大。

“唐指揮,風向變了,我們明日就可以啓航!”舟師範德行看着手中的風向標,終於確認信風改變,到了繼續南下的時候,無論這些大腳印的背後有怎樣的巨人,大明遠洋艦隊,都可以無所畏懼了。

這裡的土著,不懂得如何保存火種,只能日夜燃燒乾草和樹枝,而這些火光也成爲了枯燥旅途中指引。

“東經149°,南緯52°一個可以通航的海峽就在眼前,風力十一級,有浮冰飄過,唐指揮,取個名字?”範德行取得了精準的座標,並且讓艦隊的總指揮爲這裡賦予屬於大明的名字。

賓言海峽曲折狹窄,入口處最窄處僅二千丈不到,海峽兩側巖岸陡峭、高聳入雲,無數巨大冰川懸掛在巖壁上,景象十分壯觀,每逢崩落的冰塊掉入海中,會發出雷鳴般巨響。

而後,在唐興都打算返航,再次回到沃景島,穿過風高浪急的大西洋回到自由之城,再回到大明的時候,消亡邊界出現了。

但是完美的樹立了一個航海符號,這個地標至此之後,就擁有了文化基礎。

因爲生產力的落後,這裡的女子也要參加狩獵,她們會把胸前的四兩肉切掉二兩,方便拉弓射箭,兇悍無比,手持香龍血樹製作的弓箭,極爲精準。

很快,唐興就和這個壯漢湊到了一起,碰了碰肩膀,唐興往下一看,纔看到了對方的鞋子。

這麼大的人類的腳印,至少得有一丈高才對。

土著擰下了腰上的牛皮袋想要將自己最珍貴的禮物送給大明,來見識這份情誼。

“這裡是唐指揮帶領我們知道找到的,否則我們很難通過那片恐怖的海域,你知道的,羅盤都無法指引方向的海域,會讓船在一望無垠的大海之上迷航。”

所以,唐興將這裡命名爲火地羣島,不是沒有原因,正是這些火光,讓船隊不至於認爲自己在世界之外航行。

唐興和土著有所接觸,他知道這些舉動是表示要相互友好,想要互相瞭解,因此唐興也手舞足蹈,並把沙子也撒到自己的頭髮上,雖然唐興不懂,爲何把沙子灑在了頭上代表友好,但這的確是這些人的風俗。

兩艘船在總指揮的命令下,脫離了艦隊,開始向前探航,到了第四天傍晚時分,這兩隻船帶回了好消息。

次日的清晨,黎明的晨光灑下的時候,大明遠洋艦隊順利的通過了這滿是海風、冰川和暗礁的海峽,抵達了風平浪靜的海洋,迎面撞上了一隻漂流鴨。

一個閹奴就曾經受命飲用了這種死藤水,而後對着一棵樹瘋狂聳動,還看到了一種半人半馬長着角的巨大怪物,當然這個土著,開始拉肚子,拉出了不少的肚子裡的寄生蟲,這種死藤在船上也有,主要用來治病。

這裡的弓箭材料好歸好,但是技術極爲落後,連蒙兀人的反曲弓都無法對明光甲的破防,這種小破箭更不在話下。

探索船隻向旗艦鳴炮以表慶賀,這是約定好的信號,代表可以通行,而且對面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驟然間,一種激昂、歡樂的氣氛籠罩着原來缺乏生氣的不毛之地,所有船隻開始對天鳴槍,一下、兩下、三下,火炮轟鳴,山谷中回聲振盪。

景泰十四年六月初二,大明水師帶着大堆的種子,開始揚帆起航,倭人們全都在規定的時間內回到了船上,倭人清楚,這裡雖然可以妻妾成羣,但是這裡是落後的蠻荒世界,他們並不眷戀這裡的生活。

這個人影十分高大幾乎和唐興一樣的高,倭人只能到他的腰部。

即便是見多識廣的唐興,面對這樣的腳印,也是背後升起了一股冷汗,在泰西廣爲流傳的巨人族傳說,難道是真的?那些不可名狀的怪物難道真的存在?

“那是什麼?”唐興微眯着眼看向了遠處,那裡出現了一個人影。

大明曾經和一個部落發生過沖突,雖然以大明大獲全勝而告終,但大明水師從上到下,對這些部族常懷警惕之心。

這裡從來沒有船隊通行,也從來沒有船隻經過,人跡未至,岸上黑黢黢的山岡,空中陰雲低垂,海峽的空氣十分沉悶,風呼嘯着像是冤魂在哀嚎,船隻在海峽裡航行,宛如行駛在黃泉之上的一葉扁舟。

這個人影小心翼翼的接近,他面帶笑容,和藹可親的伸開雙手邊舞邊唱,慢慢地向艦船走來,同時還不斷地把沙子撒在自己的頭髮上。

“你不服氣,你取個好聽點的!”唐興拍着桌子,這個讀書人,居然嘲諷他肚子裡沒墨水,他可是和李賓言談笑風生的人物!

範德行非常確信的說道:“要我說這片消亡地界的羣島就叫唐興島,這條貫穿的海峽就叫唐興海峽!”

“你這個故事好啊,不如再加點內容,比如夜間託夢斬龍王之類的?”唐興喜笑顏開,又做了補充。

講的是大明水師找不到歸途,迷茫至極,唐指揮夢李賓言,李賓言神遊太虛而來,一劍劈碎火地島爲大明劈開航道,兩劍斬野龍王平波擒龍,一椅破龍王冰法,庇佑船隊通過海峽,神歸大明的故事,便構建了出來。

海峽夜色沉沉,但可以看到閃爍的火光,那是土著人的篝火,透過崖壁射入船窗。

而大明水師保持了高度的戒備,大明水師對這些土著仍不信任,他們不會去,也不會讓那些女子進到營寨之中,更對參加這種露天的交流,毫無興趣。

唐興命人打撈起來了漂流鴨,看着已經掉了半個腦袋的漂流鴨,眼中噙着熱淚。

雖然離家仍然還有數萬裡之遙,但是這只不顯眼的鴨子,卻告訴所有人,他們和大明已經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

在海上,容易迷失的不僅僅是方向,還有人心,那些古怪的傳說不足爲信,卻可以當做人們作惡的藉口。——大明首輔、松江巡撫李賓言。

這段時間,我看了不少的之大航海時代的航海日誌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兒,比如用歌聲迷惑而後殺死船上所有人的塞壬(一種神話裡的海妖),其實就是內訌的藉口,在海上航行,枯燥無比的航海生活,會讓人們心靈崩潰,塞壬不過是人心的妖怪罷了。求月票,嗷嗚!!!

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寫在十月末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