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

蒯林以大明自由城總督的身份和菲利帕小姐成婚,這場婚禮,在葡萄牙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因爲菲利帕小姐始終不婚,主要是在葡萄牙除了國王阿方索之外,便再沒有配得上菲利帕小姐身份之人,顯然,自由城總督的身份,相得益彰。

蒯林並沒有付出太多的彩禮,因爲菲利帕小姐並沒有嫁妝,自由城和自由羣島不是嫁妝,雖然葡王一再宣稱是嫁妝,但是蒯林和阿方索五世心裡都清楚,那不是嫁妝,那是東方惡客打下來的領土。

所以蒯林只是按照大明的風俗,三媒六聘,迎娶了菲利帕小姐。

在里斯本,蒯林和菲利帕在紅衣主教雅伊梅的見證下,完成了婚禮,雅伊梅是菲利帕的另外一個姐姐。

而在自由之城,蒯林以中式婚禮和菲利帕完婚,這場大明和泰西混合的婚禮,讓菲利帕心驚肉跳,她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婚禮居然可以有兩種習俗,哪怕是爲了阿方索五世的政治交換才選擇了結婚,但是菲利帕對自己的婚禮依舊非常滿意。

蒯林對泰西貴婦們的秉性是非常瞭解的,所以他對菲利帕是否在婚姻中忠誠,並不是很在意,他是個魔鬼,但是婚後的菲利帕居然讀起了女戒,是蒯林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的事兒。

他回到了自由之城後,就又開始了對整個泰西的裡挑外撅,英法本就根深蒂固的矛盾,又變得炙熱起來,面對波蘭節節敗退的條頓騎士團,就像是突然吃了大力丸一樣的勇猛。

蒯林也見到了桑海帝國的使者,使者要求大明歸還自由之城、自由羣島,以及倦馬河畔被佔領的土地,蒯林清楚的知道,這是不甘心的阿方索五世在桑海帝國的背後拱火。

在經過了兩場交鋒之後,桑海帝國的終於清楚的意識到,葡萄牙不好惹,大明更不好惹。

近百名掌令官打開了另外數百口箱子,這些箱子裡整整齊齊放的都是棉服,棉鞋,全是嶄新無比。

但是桑海帝國認爲這些水手的遠洋是不詳的,將他們全部沉海,將他們帶回的貨物全部焚燬。

唐興的話,讓所有人都低下了腦袋。

這是一個農耕社會,雖然原始,但已經有了製陶的本領,而且還有幾何圖案也有文字,哪怕十分簡陋,但依舊有了文明的雛形。

因爲大明又藉機捕獲了一大堆的土著,割了蛋蛋送進了莊園裡,不僅滿足了已經開發的種植園,還有餘力對外輸送,讓蒯林極爲意外的是,來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人,不要閹奴,要帶着鈴鐺的土著,但是大明皇帝有明旨,最後輸送到泰西的仍然是閹奴爲主。

這些石刻並不多,蒯林並沒有記載在他的任何題本中,選擇了搗毀。

這些土著民知道近親生育的孩子多爲畸形,但是封閉的環境,讓他們只能如此,這些部族都有一個習俗,異鄉人到訪之後,要想停留數日,就必須娶當地的女人作爲妻子,會不會留下不重要,留下孩子才重要。

什麼三丈高的巨浪,在自由的唐興面前,依舊無法帶走他哪怕一條船。

所有軍士爲之色變,不僅僅是倭人,在大明水師中,也不乏各種流言,總之就是食物在減少,人們生存受到挑戰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成爲了流言無意識的製造者。

在那裡,人們費力地把棉籽用手捋下來,然後把棉花放在棕櫚席上拍軟,再把纖維擰成幾寸長的幾縷棉紗。

唐興指着那些棉服繼續說道:“看到了嗎?這些是爲了怕我們在遠洋的時候,因爲南北氣溫差異準備的,我們一路行來,不是在赤道,就是夏日,這是第一次面對嚴寒。”

因爲這些倭人在船上犯了案,本來該沉海的罪責,因爲和當地土著打交道的緣故,被作爲禮物送給了這些部落。

“能掐會算的舟師。”唐興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鏡,看着停留在碩穗灣的十三艘船,頗爲欣慰。

碩穗灣是唐興命名的,因爲這裡的海灣就像是肥碩的麥穗一樣,曾經活躍的火山,爲這裡帶來了極其肥沃的土地,唐興將這座島嶼命名爲‘沃景山’、‘沃景島’,意思爲肥沃而繁榮的景象。(今古巴島。)

範德行看着唐興,不得不佩服這個屬於海洋、征服海洋的男人,大海就是他的家。

他將大明軍士都聚集在了一起,包括了大明軍和倭人,他將船上所有的糧食卸了下來,打開之後,放在了沙灘之上。

南北確實有大陸,文明程度和桑海帝國幾乎相同。

碩穗灣有兩個火山口,大的高約二百丈,小的那個只有三丈高,火山岩之下,是一片靜謐的沙灘,在灘塗上,有無數的紅鶴棲息,大明遠洋艦隊的水手們,正在捕殺紅鶴改善伙食,這一趟長途旅行,終於有了打牙祭的時候。

這幾個小部落裡,人們整日勞作,種植玉米、豆子、南瓜和辣椒等作物,他們捕魚、採集牡蠣和蛤蜊,收集蜂蜜和蜂蠟。

在桑海帝國的大量石刻中,都有海的那邊是陸地的說辭。

當範德行將這些沉海犯人,作爲禮物送給這些部落之後,部落的巫師們,將他們的作物種子送給了範德行。

第一次橫跨大西洋的將是大明遠洋艦隊,由唐興率領的天邊探索艦隊。

“出現了島嶼意味着出現了陸地。”唐興對着範德行說道:“向北應該有一片廣袤的土地,往南應該也有一片廣袤的土地。”

唐興跳下了木箱,巡視了一圈,大聲的喊道:“陛下威武!”

唐興沒有把所有的箱子打開,衣食,陛下提供了充足的保障,那五十大桶的燒酒就是最好的佐證。

這不是唐興這個番都指揮沒有料到,而是唐興一直沒有讓艦隊補充船上的食物,引起了一定的恐慌。

唐興領兵這麼些年,自然清楚,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把話放在明處,讓所有人都清楚的看到。

唐興頗爲認真的點頭說道:“倭人也有,陛下說了,若是你們表現英勇,作爲大明的鷹犬,也是有鷹犬的待遇,這一路走來,你們做大明的鷹犬,是極爲合格的。”

就這十三艘船就是可勁兒的浪費,支撐船隊回到松江府,也是綽綽有餘,大明的遠洋艦隊,每艘船都是千料大船,可每艘船隻有二百多人。

對於一些地標性的建築,也要立碑命名。

相比較大明種植的棉花,這些棉花更爲蓬鬆,而且花骨朵更大,成棉更多。

這些棉花在玉米田裡茁壯成長,每年秋天,人們在收割完糧食作物後,會摘下柔軟的棉球,將許多棉鈴放在籃子或袋子裡,帶回用泥土和荊條建造的小屋裡。

“這一路上,跟老子虧待你們了一樣,拍着良心說,那些狗孃養的武士在你們頭上作威作福,被我處置之後,我餓過你們一頓嗎!”

唐興站在兩個大檀木箱子上,背後的牙旗獵獵作響,他探着身子,伸出了手大聲的說道:“我知道,你們有些人有些疑惑,爲何我們不不補充食物?這便是答案!陛下爲遠洋艦隊準備了整整三年的食物!”

“而我們沿路補給,到現在還剩下兩年的食物,這裡便是全部。”

範德行點頭說道:“我也是這麼認爲的。”

“我們此時所在的位置在東經154°,北緯22°42,目前距離京師大約兩萬六千里地。”舟師範德行放下了手中的六分儀,掐算了一番,在地球儀上補上了那一點,這是是全新的世界。

除了這些自給自足的農業活動外,他們還手工製作一些小工藝品——飾有幾何圖案的小彩繪陶製器。

“沒有!”倭人歡欣鼓舞,他們從倭國出發的時候,就知道是給人當狗去,在倭國也是當狗,只是沒想到給大明當狗,居然還能混到人的待遇。

地理大發現時代,仍在繼續。

範德行絕對不會想到,正是因爲這幾個字,讓大明在日後探索南北大陸時,選擇了一定程度上的手下留情,也讓這片土地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機。

在桑海帝國的一塊石刻中,清楚的記錄着,桑海帝國的土著們到達了海的另一邊,而且還和當地的土著進行了不友好的溝通,並且成功返航。

次日的清晨,晨霧朦朧,大明遠洋水師一分爲二,開始了新的探索,三個月後,所有的船隻再次回到了碩穗灣,互相交換了情報之後,唐興再次會師南下,向南而去。

這種流言四起之時,唐興選擇了尋找海灣靠港。

唐興對着範德行叮囑道:“千萬不要對土著人有任何的信任,我們長得和他們不一樣,在他們眼裡,我們就跟猴子差不了太多,也不要過多的接觸,他們身上帶有的疫病傳染給了我們,所有人都要遭殃。”

還有些水手正在埋碑,這是大明遠洋艦隊所到一處必然要做的事兒。

在航行的過程中,羅盤突然失效,讓所有人都驚恐萬分,甚至連鐘錶都發生了跳針的現象,範德行立刻計時,準備了沙漏,在脫離了那片海域之後,重新計時,防止失去準確的位置。

唐興沒有選擇高壓處置,而是將所有人拉到了岸上,講清楚,講明白,把人心重新凝聚在一起。

唐興厲聲說道:“這些檀木箱,這些樟腦丸,都是陛下爲了不讓糧食變質,特別命人打造的!這些箱子比這些糧食貴重的多,爲了這次遠洋,陛下作爲天下最尊貴的皇帝,事必躬親,事事過問,事事查看,整整準備了十一年的時間!”

他不清楚這些土著和大明人有什麼關係,但是長得真的很像…

南北大陸沿海的部落是高度封閉,當地出現了大量因爲近親結婚導致的畸形兒,範德行船隊的幾個倭人留在了這些部落裡。

他不是在用簡單的四分儀確定經緯度,而是用的更爲精準的六分儀,還有皇帝賜下的三枚銅表做確認,出海已經兩年有餘,這幾枚極是精準的銅表,仍然是航行上定位的神器。

這些男女還種植一種長着簇茸白色小鈴的作物,這種作物不能吃,卻是他們種植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範德行很確信這就是棉花。

他做的這些事在海事堂就已經訓練了很多次,只是讓範德行難以理解的是,連羅盤都無法指引方向的時候,大西洋上的星象,又很難提供準確的方向,大霧迷茫,連太陽都看不到的時候,唐興居然還能準確的指引着船隊在海上順利的抵達了這片海域。

十一年了,陛下什麼樣的人,大明水師應該最清楚,倭人謠言四起也就罷了,大明水師也有謠言,遠洋航行,的確是個熬人的事兒,堅定的信念,在如此枯燥的航行中,也會出現一些質疑的聲音。

唐興有自己的顧慮,第一因爲沒有了通事很容易發生衝突,第二,則是爲了不讓可能的疫病傳染至整個船隊,纔沒有補充,第三,也是最重要得一點,是船上仍然有着極爲充足的食物,這些食物足以支撐船隊回到松江府。

景泰十四年五月,南半球處於嚴寒之中,大明遠洋艦隊,發生了一些分歧,這些分歧,隨着糧食的減少,愈演愈烈。

唐興擁有着豐富的遠洋經驗,如果只是海上的孤島,他不會如此猜測,但是眼下大明遠洋水師,發現的是羣島,而且向北向南,都應該有大陸的存在。

但是一股流言,在倭人之間傳播,這股流言包括且不僅限於:船隻的食物減少,大明水師將會把倭人宰殺了吃掉,就像是倭人以前在船上互相殘殺,擇人而食;船隻的食物減少,但是大明水師卻一點都沒減少供應,他們餓着肚子,大明水師卻不肯分給他們一點食物;大明水師就是要故意餓死他們,或者餓的他們筋疲力盡,無力反抗。

也正因爲如此,範德行留下了一句,類我大明人。

唐興,天生的航海家。

“因爲我們這個位置,可以清楚的看到向北和向南,都有島嶼而且越發密集。”

人心散了,這隊伍就散了,哪怕是發生一起內訌,就會讓所有人互相猜忌,到時候,這遠洋艦隊就如同中了詛咒一樣,開始互相提防,面對滔天巨浪和那些土著的襲擾時候,又如何放心的把背後交給自己的戰友?

範德行獲得了一堆這樣的陶製品,哪怕他們如此的簡陋,船上隨便拿下一個盤子,都足以讓這些土著驚爲天人,但是範德行還是非常鄭重的收好了這些禮物。

布料頗爲堅固,再用靛藍和胭脂紅給布染色,染出各種色調的深藍和深紅色。一些布料他們自己穿,一些布料則獻給他們部族首領,用以祭祀太陽神。

這種石刻充斥着怪力亂神,石刻的描述中,大西洋有無數的海怪,包括那用歌聲迷惑水手的女妖,像山一樣大的海獸,一片廣闊無垠的土地。

人心凝聚,需要一個符號,毫無疑問,陛下就是那個最合適的符號,甚至連倭人都對這個符號,頂禮膜拜。

“你們可以質疑我,我唐興本來就是泥腿子出身,腿上的泥都沒洗乾淨,也洗不乾淨,你們質疑我們的將校,質疑庶弁將、掌令官,但是你們,應該相信陛下!”

大明水師的船舶再次南下。

“最後,祝我們彼此一路順風。”

讓範德行格外意外的是,這些北方大陸的土著民,長得略顯矮小,但是腳板很大,這代表着他們是因爲吃的不好所以才長得矮,而非天生矮小,最重要的是:這些土著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

“我們就此分開,三個月後,還在這裡匯合。”唐興立刻做出了決定,遠洋艦隊,不僅僅只是環球航行,這一路上,大致有些什麼,要帶一些情報回去,尤其是關於大明缺少的金銀銅,以及各種農作物,都要帶回去。

接着,他們用一個裝有陶瓷盤的細長的木製紡錘和一個用來支撐其旋轉的紡紗鉢,把紗捻在一起形成細的白線。

“陛下威武!”沙灘上傳來了聲嘶力竭直衝雲霄的山呼海喝之聲!

這片大陸上並沒有馬,至少範德行沒有看到。

“但是陛下都想到了。”

範德行看到了,看到了他們的生產工具,木製紡錘和紡紗鉢,還有一種揹帶式織布機,由兩根綁着經紗的木棍組成,一根木棍掛在樹上,另一根掛在織工身上,這些土著民,如同舞蹈一樣將棉線織成布匹。

沒關係,陛下用他一貫的料敵從寬,告訴了大明的軍士們,只要陛下還在,大明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皆是無敵!

“我們也有嗎?”一個倭人試探性的問道。

“把另外一些箱子打開。”

而在交鋒之中,蒯林也發現了桑海帝國一些不爲人知的往事。

唐興和皇帝陛下對倭人足輕、武士都是一個定位,那就是鷹犬,可即便是鷹犬待遇,就已經足夠讓倭人足輕們感恩戴德了。

…………

在海上,最大的敵人不是狂風暴雨,不是接舷登船,而是曾經那些生死與共的戰友,變成了敵人。——大明國丈、番都指揮、航海家唐興。

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八章 有內鬼!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