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

“李賓言和貝林在松江府仰望星空,整理了前元太史令郭守敬的天文曆法著作,再結合王復從西北帶回來的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繼往開來,將歲差更精確了一些,同樣王復也帶回了帖木兒王國的三角學、球面幾何學、幾何學圖表,最終李賓言和貝林向陛下奏稟,在貢院門前,再建天文臺,便有了地球是個球的猜想,得到了廣泛認可而沒有確定的猜想。”

“景泰三年起,大明清理了龍江造船廠,再加上三寶太監留下的航海圖鑑,大明船舶改進了長寬比例、防止船蛆、改良桅杆水量、增加吃水防止海難等等,極大的增加了遠洋航行能力,而後陛下更是將舟師和通事們召集在一起,設立了海事堂,將海事專門當做一個學問研究,這其中就有滄溟流的發現、信風、詭浪、赤道無風帶等等。”

“大明擁有着天下最爲龐大的人口,最爲龐大的工坊、最精密同樣最先進的機器,無論是水力軋機、還是蒸汽機鐵馬,都是世間僅有,這些在不斷的推進着大明朝的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這個發展過程中,大明的御製銀幣和景泰通寶就是這個龐大商業活動中的血液,人沒有了血液不能活命,國家亦是如此,陛下始終不肯行鈔法,那就不得不帶回更多的白銀和黃銅,爲大明不斷的注入新鮮的血液。”

“在鹽鐵會議上,我們驚訝的發現,大明已經無法繼續執行洪武、永樂年間的馬政,因爲大明腹地的田畝用來養育百姓都已經捉襟見肘了,即便是陛下不顧羣臣反對銳意開邊,但是開出來的領土,相比較大明人口的增長,顯然仍有不足,在人多地狹的背景下,向外殖民,走出去,就成了大明必然的選項,這便有了雞籠島,現在南衙四省一京、一府已經開始向雞籠島移民,而呂宋、婆羅洲、爪哇、舊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陛下是個果決的人,大明在陛下的率領下,大明終於結束了渾渾噩噩,前後爲難的開海政策,出現問題,解決問題,先開了海再說,陛下的理由是人地矛盾愈演愈烈,人心貪得無厭,這個矛盾再不加調和,老朱家的江山不保,陛下給出的理由如此的合理,但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人丁的增長會因爲土地的有限陷入停滯,這種因爲兼併造成的人地矛盾,的確有可能讓大明亡國,但那也是一百年,甚至兩百年後的事兒了。”

“這就是大明當下大航海時代悄然來臨各方面原因,就連京師有很多的衙內,因爲降襲制失去了貴族的身份,開始尋求到海外博取一番基業,在他們眼裡,海外無疑具有巨大的風險,但同樣,擁有幾乎讓人癲狂的利潤,比如最近很多人前往慢八撒尋找金礦。”

胡濙靜靜的講述過往,講述着大明的大航海時代能夠成行的原因。

尼古勞茲悄悄的記下了這些原因,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以自己的威權,一力促進開海事,現在終於到了茁壯成長的時代,說起來也是令人慚愧,羅馬帝國雖然號稱環地中海帝國,但是東羅馬帝國時,地中海並不是羅馬的內海,所以尼古勞茲甚至沒有胡濙看得清楚,大明爲何處於大航海時代。

“那麼作爲執掌了禮部尚書五十年的胡少師,既然已經如此…洞若觀火的看清楚了所有的問題,那麼還有什麼要跟我這個亡國使臣請教的呢?”尼古勞茲非常疑惑,胡濙是他這一生遇到對禮法之事最爲精通之人,還有什麼難題,能難得到他呢?

胡濙的這本奏疏上,唯獨沒有涉及到軍事,而於謙在通讀之後,補足了海外總督府關於軍事的缺陷,海夷藩國擁有部分的軍事主權,可以自行募兵調遣,但仍受海外市舶司番都指揮的節制,以市舶司駐紮大明水師、藩國協從的軍事主體。

在過年之前,朱祁鈺收到了胡濙的奏疏——《海夷藩國制疏》,從行制、釐法、確權、量度,等多個方面,確認了海外藩國的合法,以海外總督以及總督府爲海外藩國的政治主體,以大明曆法、禮教爲文化主體,以類胡元四等人的奴隸制爲社會主體,以大明度量衡爲標準的海夷藩國制,初步成型。

“陛下,臣斗膽。”夏知義卻不肯起身,鴻臚寺卿馬歡臉色劇變,夏知義這是要作甚!這朝見出現了差錯,禮部吃不了兜着走。

陛下有那麼可怕嗎?!

賀章出列俯首說道:“陛下,以繼列祖列宗爲遺志,得登大寶之位,太祖高皇帝定十五不徵之國,文皇帝因交趾不法無德而征伐,現如今,陛下又定海夷藩國制,與太祖高皇帝所定朝貢之國策相悖,臣請問,陛下,這朝貢藩國制和這朝貢藩制,大明究行何法?又將祖宗之法置於何處?”

胡濙靠在躺椅上,樂呵呵的說道:“中原的奴隸制實在是太過於久遠了,雖然可以在不斷的開海事中,累積經驗,經過多次鬥爭形成適用於現在的奴隸制,但是朝廷需要有一個方向。”

大明始終是極其保守的,極其保守就是比保守還要保守,這祖宗之法,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幸好,還有個朝鮮。

“朕行制大抵是違背了一些祖宗之法,我知道諸位朝臣有匡扶以正視聽的想法,但是又畏懼朕的威權,不敢作聲,頗爲爲難,你們難,朕也難,大家,都勉爲其難吧。”

這話能說嗎?能講嗎?

在這奉天殿上,在這景泰十二年最後一場朝議上,如此大膽的質詢陛下的政令也就罷了,連陛下都質疑!

“宣。”朱祁鈺知道這事,夏知義是朱祁鈺冊封的西域地面的伯爵,也是當年大明吞併輪臺城的助力。

朱祁鈺點頭說道:“起來說話。”

肉食者總歸是要吃人的。

胡濙睜開了眼睛,緊緊的盯着尼古勞茲說道:“還不夠,大明還缺兩點東西,那便是如何把財富帶回來,還有如何殖民。”

“臣等不敢。”羣臣齊聲說道,除了賀章,哪個傢伙敢跳出來對着陛下指着鼻子罵?賀章的攻擊性太強了,強到沒人敢應和的地步,賀章這話往深入理解,根本是在質疑陛下皇位的法理。

這場發生在會同館驛的談話,談話的二人,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何其重要的一場談話,後人說起這段,都認爲這場談話,是漢羅合流的開端。

賀章說這話的時候,背後都升起了一層的冷汗,握着笏板的手都在抖,他哪有這個膽子,他這番話其實是陛下教他說的,原話要比這話更加難聽,賀章怕自己講出來,糾儀官當場將他拿下扔進詔獄裡去,賀章好生潤色了一番,降低了九成的攻擊性,才說了出去。

都察院總憲賀章左右看了看,這幾年,陛下威權越重,這朝堂上就是有人心裡有疑惑,都沒人敢說話。

《海夷藩國制疏》建立了一整套以大明爲宗主國的海夷藩國體系,也確定了宗主國和海夷藩國之間的權利和義務。

羣臣無不駭然!

尼古勞茲立刻就紅了眼,大聲的說道:“我們羅馬不是那樣的!我們羅馬要是你說的那樣,無論是日耳曼人、還是高盧人、亦或者盎撒人都不可能佔了我們羅馬的祖地!他們纔是那個樣子!”

至於那些連蛋蛋都要被摘下的四等土著,這朝堂之上,又沒有土著作爲明公,當然沒人爲他們說話了。

尼古勞茲瞪大了眼睛,好懸一口氣沒倒過來當場去世,胡濙在氣死人這件事上的道行,實在是讓尼古勞茲無力招架。

倭國付了錢,沒看到任何的實物,最後在宗主國的要求下,退役了一大批不存在的軍備,即便是沒交貨,宗主國也不會退返這筆軍費,否則宗主國也不會繞個圈,讓倭國淘汰了。

朱祁鈺以此爲基礎,在財經事務上,完善了海夷藩國的財會制度,以海外市舶司爲經濟主體,滿足大明需求爲首要的經濟制度,這部分朱祁鈺結合了關於瀨戶內海堺港市舶司的經驗,進行了補足,而且確定了海外市舶司爲大明四方之地的基本事實,朝廷派遣官員管理,還有大明水師的巡守等若干細節。

“陛下,大小裕勒都司都指揮、裕勒伯夏知義,即西域地面果敢王也密力火者,進京朝見。”鴻臚寺卿馬歡站了出來俯首說道。

祖宗之法遵守了,但只遵守了一點點,朝鮮就是那塊遮羞布,就是那個臺階,給朝臣和皇帝們都下臺的臺階。

只能說,不愧是隻手遮天賀總憲,膽子就是大!

“臣,沒什麼疑惑了。”賀章聽聞皇帝回答,立刻俯首,退了回去,開玩笑,再站下去,他都站不穩了,在奉天殿上攻擊皇帝法理,那都是活膩歪了才能乾的事兒。

“這不是還有個朝鮮嗎?朝鮮還在朝貢,朝鮮還是不徵之國,這不就是了嗎?大明仍有祖宗之法。”

朱祁鈺其實清楚,這條違背祖宗的決定,之所以能夠推行下去,其實是因爲這條政令,完全是皇帝在帶領着勢要豪右們率獸食人,只不過吃的不是大明人,而是海外土著。

“嗯。”朱祁鈺對賀章這個水猴子還算滿意,他看了一圈羣臣說道:“想必,袞袞諸公皆有此疑惑。”

“那就這麼着?”朱祁鈺看賀章退了回去,始終沒人說話,開口問道。

在朱祁鈺看來,即便是結合了羅馬確定的這套宗主藩國制,依舊是溫和的。

“明確的說,就是那種毫無底線、理所當然的奴隸制,可以毫無顧忌的掠奪土著的財富,那種恬不知恥。”

尼古勞茲和胡濙開始關於羅馬奴隸制的討論,雙方就大明當下面對的種種問題,站在各自的文化基礎上,展開了深入的交流,最終形成了一個一致性的意見。

朱祁鈺笑着說道:“談,沒什麼不能談的,你們罵朕亡國之君的時候,朕也沒怎麼着不是?”

“太祖高皇帝神武,朕德淺力弱,大明現在這麼多人,張着嘴等飯吃,朕也沒什麼好辦法,總不能真的把太祖高皇帝傳下的江山給亡了吧。”

這種軍事制度,很像是大唐當年在西域的都督府制度,以大唐長征健兒爲主要軍事力量,當地世官協從。

朱祁鈺倒是想把大明水師所到之地都變成大明的四方之地,這樣就可以完美繞開祖宗之法了,但是一個帝國是有統治的地理界限,再遠了除了建藩別無他途。

“那麼還有人有疑問嗎?”朱祁鈺坐在奉天殿的寶座上,于謙已經詳細的解讀了這份廷議通過的奏疏。

“賀總憲問了朕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大明祖宗之法置於何處。”

總之,大明的這一套宗主藩國制度,作爲宗主國的大明,依舊要履行許多的義務,比如大明水師要對海外藩國進行巡邏駐守,清理海盜,維護海外總督府的存續等。

“你們那個行省奴隸制,在海外應該算是不錯的制度。”

“我們羅馬人不是這樣的!”

胡濙眼前一亮,往前湊了湊說道:“對對對,就是這個,我們大明就是缺的這個。”

朱祁鈺一愣,平靜的說道:“想說什麼,說便是,朕赦你無罪。”

夏知義着麒麟補右衽入奉天殿,行三拜五叩漢禮,恭恭敬敬的大聲喊道:“臣夏知義,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興安一甩拂塵,宣佈朝議進入下一個議題。

畢竟後世的宗主國可以賣給倭國武器,而不交貨,最後以不符合時代,強行淘汰退役倭國的武器裝備。

“否則一羣卑賤的蠻夷如何能夠擊敗偉大的羅馬!他們纔是血腥的劊子手,他們纔是恬不知恥的!他們纔會無論男女老幼統統殺死,而後點一張贖罪券後心安理得!”

這海夷藩國制中的海外總督,總不是能那些腿上的泥還沒洗掉的泥腿子,只能是大明數不勝數、整天混吃等死的衙內和勢要豪右,這總督府的安土牧民的官,總得是大明出身的舉人,這也是多了一條出路,而大明在海外建藩,維護是大明海貿,海貿事,甚至是寒門連看一眼都不能的分贓大會。

羣臣再次齊聲說道:“陛下聖明。”

夏知義體格極爲壯碩,敢在西域地面稱王稱霸,沒點勇力想都不要想,他跪在地上,身體顫抖了幾下,聲音裡帶着些許的嘶啞大聲說道:“臣就是想問問,想問問,陛下什麼時候才能重開西域!”

“陛下承諾過的!”

“西域百姓苦啊,陛下。”

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十三章 拿去!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