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

袁彬以前不願意用大明火銃,是他武力強悍,人間青兕,即便是沒有火銃,也不影響他天下無敵。

但大明軍以前也不願意用火銃,負責後勤補給的戶部,以前也不喜歡大明軍用炮用銃。

之前的大明火銃,颳風下雨就不能使用,無法適應複雜的戰場環境,而大明之前的火藥,質量欠佳,不利於長期保存,時日一長就會出現分層,分層後的火藥,連煙花爆竹都不能做,昂貴的火藥變成了一堆的廢料,不適合長期儲存。而實際運用中,打一槍就得再次裝填,裝填的時間長,在戰場生死時刻,誰有空讓你慢慢悠悠的裝填?但是又因爲火銃、火藥質量的原因,裝填多少,全靠感覺。

以上種種原因,造成了火銃、火炮的戰法,註定只有小範圍精銳使用,而這就是之前京師三大營只有神機營大規模列裝火器的原因。

京營全軍覆沒後,大明京營進行了重組,在重組後,工部、石景廠、十大曆局都在一直致力於改良火器的種種弊端,每解決一種問題,就讓火銃這種火器更加適用於戰場,直到現在,十二年的時間過去,講武堂圍繞火銃、火炮配合作戰提出了許多種的可能,經過戰場檢驗的戰法,是排隊槍斃。

軍隊,人類最精密的殺人機器,追求最簡單、最高效的殺傷敵人。

朱祁鈺站起身來,對着袁彬說道:“走,咱們去試試兵仗局送過來的鳥銃,最開始兵仗局說要叫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朕讓他們把景泰兩個字去掉了,就是一二式定裝火銃。”

“這是要大規模量產的火銃,準備全面列裝整個京營,而京營舊式裝備,將全部交給邊軍使用。”

兩個小黃門在前面開道,朱祁鈺和袁彬說着倭國的種種趣事,一直來到了校場的靶場之內,一把架起的長銃放在了出現在了朱祁鈺的面前。

如果袁彬的青兕長短銃,是帶着青兕獸首的華麗風格,那麼面前的這把即將大規模列裝的一二式定裝火銃的風格,就是極簡風格,在火銃上,沒有任何多餘的配飾,沒有複雜的花紋,極簡不代表簡陋,只是簡單耐用。

這個邏輯非常縝密,高皇帝文皇帝,都宣稱自己是真武大帝轉世,陛下也是以真武大帝爲號,那真武大帝用銃磨鉛彈,那軍士們磨鉛彈可不就是開光嗎?

之前只有緹騎們可以使用定裝火藥,是緹騎們的軍備是制式軍備,在景泰十四年後完成換裝後,一二式定裝火銃將會繼續對邊軍進行換裝。

“面對大明火銃陣,衝鋒就代表着送死。”

“這是虎蹲炮?”袁彬看着一個像是虎蹲炮,不確信的問道。

朱祁鈺笑着說道:“倭國送來的硫磺,質量上乘啊,而且都是在倭國加工過的,到了大明就可以直接用了,太醫院還專門做了硫磺澡豆,還有硫磺皁,確實不錯,咱們這火藥能到現在用紙包裹定裝,倭國也是出了力了。”

許敦倒是想反駁,但最後還是欲言又止,沒有說出來。

朱祁鈺非常感謝倭國送來的倭銀和硫磺,所以他希望倭國能夠保持現狀,持續而穩定的提供倭銀和硫磺。

在琉球彭遂觀察到了漂流鴨回到了琉球,在多次標記再釋放後,又捕獲了帶有標記的漂流鴨,彭遂判斷,在大東洋,有滄溟流可環流通行,在經過了長時間的準備後,由發現滄溟流的舟師彭遂,帶領一隻冒險團隊,向着未知進發了。

陛下日理萬機尚且有時間磨鉛彈,軍士們再忙也能抽出時間來磨。

使用軍械的軍士們都喜歡的東西,輪不到朱祁鈺來反對。

管,但是隻管一點點,管只是爲了山野袁公方在倭國的地位。

槍機則完全來自兵仗局打造,簧鋼依舊是大明京師石景廠的拿手好戲。

而皮肉生意的蓬勃快速發展,也是倭國環瀨戶內海經濟圈快速發展的一個剪影。

陛下用的鉛彈都是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親自磨出來的,億兆瞻仰以爲則而行之,在很多的軍士心目中,磨鉛彈,不僅僅是爲了保護槍膛,更多的是一種禮儀,更通俗的講,就是開光。

“臣沒有…”興安立刻就急眼了,他真的沒有欺君!

當裁判喜歡做出有利於陛下的裁定,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兒,平日裡糊弄一下皇帝也就算了,這外臣在,如此上靶率就有點糊弄人了。

朱祁鈺拿起了桌上放着的扎長的刺刀說道:“最後便是這把前裝鏜刀了,可以裝在火銃上的刺刀,又是一個朕想不明白,但是講武堂衆多庶弁將高度贊同的東西,以稽爲決,這是這次列裝一二式定裝火銃最受歡迎的改動。”

很快朱祁鈺的成績也出來了,興安將一張一張靶紙放在陛下面前說道:“陛下五十步靶,上靶二十三發,上靶十成,一百步靶上靶二十三發,上靶十成。”

同時朱祁鈺也提醒袁彬,應該注意收攏難民,調節各階級的矛盾的同時,穩定山野袁公方在倭國的超然地位。

朱祁鈺拍了拍火銃說道:“兵仗局的工匠們在槍托內側做了個側切面,使其更加容易瞄準,而槍擊全銅打造是爲了維護,用鋼製作的槍擊容易鏽蝕,還是白銅可靠一些,鋼管和槍托的鋼箍是消耗品,但是操作簡單,可拆卸更換維護都非常便捷。”

朱祁鈺一看就氣笑了,點着那些靶紙說道:“興安!你把兵推棋盤上的招數又拿出來了?這作弊就作弊吧,平日裡糊弄下朕也就罷了,這外臣在呢,你也糊弄。”

朱祁鈺兩手一攤對着許敦說道:“朕自然是知道的,朕用的鉛彈都是朕自己磨的,可是朕又不上戰場,有這個功夫磨鉛彈,這軍士們平素就很辛苦,哪有功夫磨?用壞了就換一根槍管,又沒幾個錢,整天摳摳索索的,那是消耗品!”

欽天監監正許敦趕忙擺手說道:“陛下,陛下,該磨還是得磨的,這槍膛雖然絲毫不差,可是這鉛子上免不了會有毛刺,容易損耗槍膛,還是得磨。”

“袁公方五十步靶,上靶十五發,上靶六成半,一百步靶上靶十發,上靶四成三。”興安將袁彬的靶紙放在了陛下面前檢驗之後放在了朱祁鈺面前。

槍管的無縫鋼管,則是替代了之前的白銅,鋼管的製作極爲複雜,無縫鋼管整體來自遼東廠的遼東本溪鐵山,乃是上等鐵料,徐四七到了遼東,依舊給朱祁鈺帶來了許多的驚喜,大明缺銅缺的厲害,上等的鐵料也只有本溪鐵山可以提供。

袁彬的青兕長短銃壞了,大明皇帝恨不得給他補十套八套,但是大明軍的普通軍士,並沒有這種條件,所以,用裝飾節省的成本,換取更高的耐用性,就成了必然。

朱祁鈺和袁彬聊了很久,袁彬在倭國還是沒能在神宮裡找到那個鏡子,他詳細的稟報了關於倭國三大銀山的產量,還有倭國近來面對大明海商大量出海的新形勢下,發生的種種改變,爲了迎接大明海商的到港,也因爲倭國的混亂,現在倭國遊女、太夫、花魁的產業,已經對朝鮮高麗姬產業產生了較大的衝擊。

這還真是朱祁鈺誤會興安了,他平時裡沒有哄着陛下玩,今天更是沒有作弊,陛下就是打得準…

袁彬聽聞之後,愣了片刻,他發現,自己的軍事技能已經有些落後了,離開了大明這麼些年,居然有了一種恍然隔世的感覺,陛下說的排隊槍斃也好,綜合命中率也罷,對袁彬而言,都是一種很新的東西。

對此朱祁鈺表示應該扶持買辦,給予好處的同時,可以獲得倭國的獨特資源,苦一苦倭國的罪名自然要有人擔,這些買辦,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朱祁鈺拿起了一二式定裝火銃,拍了拍說道:“槍托爲全柚木製作,來自於麓川的柚木不僅可以製作經久耐用的船隻,還可以用來製作槍托,槍管整體採用了無縫鋼管,而整個槍機,則是用上等簧鋼和黃銅製作。”

用紙包裹定裝火藥,終於隨着大明生產力的提升,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這源於槍管、槍機、鉛彈都有了統一規格,精度的提升,讓紙包定裝火藥,成爲了一種可以大規模列裝的軍備,而不是可能。

“長期使用火銃的過程中,朕發現,咱們大明的軍士們,都愛惜自己的火銃,都當傳家寶一樣的保養。”

“報靶。”朱祁鈺看着小黃門示意他可以去查看了報靶了,靶子上掛的紙張一張張被取回。

朱祁鈺是知道大明火銃的命中率的,所以纔會說興安哄着他,在沒有來到大明時,朱祁鈺是個老師,學校舉行運動會,一千米賽跑的時候,跑在前面的體育老師,在終點前,忽然就左腳絆右腳摔倒了,校長獨佔鰲頭,獲得冠軍!

這種發展在袁彬看來,毫無疑問是畸形的,因爲倭國大多數的百姓都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環瀨戶內海新興的以滿足大明利益爲首要的大量買辦,必然會成爲倭國的毒瘤。

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是陛下這銃打的實在是太準了,盧忠有的時候就在想,難不成陛下真的是真武大帝轉世?上次在湖口縣,陛下槍擊大埠頭金三,一槍就打在了對方的心窩上,那個距離至少有五十步。

一刻鐘後,朱祁鈺放下了火銃,在這一刻鐘的時間裡,朱祁鈺一共打出去了四十六發鉛彈。

戶部每年都統計京營的報損率,這個數字低到朱祁鈺懷疑是不是戶部忽悠他,而後親自查看了一番,才發現,既不是戶部忽悠他,也不是京營的庶弁將、掌令官們瞞報,而是大明的火銃損傷就是那麼的低。

“陛下,還有件事,舟師彭遂,帶着六艘三桅大船,十二艘千料的武裝商舶,向着大東洋而去。”袁彬在稟報了國事之後,說了一件小事。

大抵就是虎蹲炮加一窩蜂搞出來的單兵炮,有點像迫擊炮,又沒有迫擊炮那麼的便捷,總之對朱祁鈺而言,這玩意兒也很抽象,這虎蹲炮在緹騎中間小範圍列裝後,也得到了好評和很多的改進意見。

這就不得不提到當年于謙送給皇帝陛下那把永樂造手銃,整整四十多年了,依舊嶄新,放到後世的閒魚上,那得標個女生自用九九新,那把火銃沒什麼好下場,在實驗新火藥的過程中,被朱祁鈺給炸了膛。

一把能夠裝在火銃上的刺刀,成爲了最受歡迎改動,朱祁鈺當然知道需要,但是在發下去小範圍實驗後,這把刺刀得到了高度讚揚,在所有的稽查中,軍士們最喜歡這把刺刀,給出的理由是鉛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的說法來。

“來試試。”朱祁鈺遞給袁彬一把長銃,自己拿了一把,開始填藥、填彈而後擊發射擊,分爲五十步靶和一百步靶,朱祁鈺的手很穩,鉛彈在靶場上呼嘯而過,落在鋼靶上穿過。

這火銃應該是消耗品纔對,可大明的軍士們,生生把鳥銃用成了可長期使用的軍備。

槍托的柚木經過了蒸汽烘乾和桐油浸泡,呈現帶有木紋的紅色,大明尚紅,這柚木紅的並不鮮豔,頗爲沉穩,柚木來自萬里海塘、交趾、麓川等地,而桐油則大多數產自貴州和湖廣,槍托的製作卻在松江府,那裡是大明百貨集散之地。

“你們呀,就天天哄着朕吧。”朱祁鈺搖了搖頭對着袁彬說道:“一二式定裝火銃,五十步上靶有三成就算是合格,有五成上靶,那就是神射手了,在戰陣密集戰陣中,綜合命中率超過了六成半,只要打中,非死即傷。”

朱祁鈺也是滿臉複雜的看着地上的炮說道:“兵仗局弄的,算是虎蹲炮吧,就是單兵用的,一個人就可以操作,威力上弱於傳統虎蹲炮,但是便攜性上超過了虎蹲炮,若是說它是一窩蜂,它可比虎蹲炮勁兒大。”

朱祁鈺笑着說道:“整把火銃重九斤,總長四尺五寸三分,槍膛長三尺三寸九分,口徑爲五分四釐三毫,絲毫不差,採用的也不是過去的形狀各異的鉛子,也是石景廠定裝的球形鉛彈,咱們的軍士,沒事就不用磨鉛彈了。”

這樣打的更準!

大明人從來不缺乏具有冒險精神之人,因爲大明人實在是太多了。

大明的海洋政策一直比較模糊,導致大明之前的海事處於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所以富有冒險精神的冒險家們的經驗,並不能廣爲傳播。

而現在,大明正在穩步步入航海探索階段。

爲什麼以前的槍上要上刺刀呢?

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寫在十月末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