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

“胡少師,你能幫我分析下大明皇帝爲何…言出法隨,他的權力構成嗎?”尼古勞茲上來就問了一個甚至可以說是禁忌的問題,尼古勞茲想知道大明皇帝的權力構成。

這是羅馬所欠缺的東西,羅馬帝國的皇帝的權力和大明皇帝的權力相比,實在是雲泥之別,尼古勞茲用言出法隨這個詞,說明他這些年在大明並不是一直抱着羅馬閃電歸來在過活。

“權力構成?”胡濙笑了笑說道:“這沒什麼不能談的,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和你討論這個問題,當然鑑於你的學識,我用更加淺顯易懂的話跟你解釋大明皇帝的權力構成。”

“陛下的權力來自於大明太祖高皇帝的開闢之功,正如你想的那樣,兩宋失道天下,最終讓北虜佔了天下,中原經歷了現在羅馬正在進行中的危急,不是亡國,而是文明在消亡。”

這是一種很官方的解釋,當今陛下的皇位是繼承來的,所以在一些事兒上,陛下不能做到徹徹底底,比如陛下談到的三座大山的問題,谷租、藁稅、鄉部私求,陛下在農莊法上,依舊未盡全功。

這不代表胡濙否定大明皇帝的英明,胡濙是個守舊的、傳統的儒學士,在他個人看來,未盡全功有的時候,並非壞事,眼下農莊法,在胡濙看來,已經做的很好了,維護數量龐大的掌令官、庶弁將在鄉部任職,是需要資財的,而藁稅的部分便是用在此處,若是真的把藁稅也一道推翻了,那基層建設所需要的錢糧又從何而來呢?

作爲一個政客,作爲眼下大明朝的政客,胡濙並非翰林院的夢想家,大同世界是一個美好的夙願,可現實就是必然會有壓迫,必然會有肉食者和被朘剝的人,那麼藁稅在當下的生產力而言,並無推翻的物質基礎,沒有地基蓋房子,是空中樓閣,是水中撈月。

可是三座大山推翻了兩座,對於百姓而言,足夠喘一口氣了。

胡濙繼續說道:“第二部分則是大明京營,這部分的權力,來自於當年京師之戰,來自於於少保的主動放棄的軍權,對於一個權臣而言,放棄武力等同於自殺,於少保放棄了武力,同時也放棄成爲權臣,這麼些年了,我看錯了很多事,這也是我看錯的一件,我還以爲行了廢立事的於少保會倒黴,可陛下在保護於少保,給於少保晉國公世爵,就是共享這部分權力。”

“而這部分的權力,在陛下接掌之後,在土木天變後,需要振武的背景下,在飛速的而有序的擴張,這裡的有序,即便是京營總兵官、大明的忠國公石亨,也不能隨意調動京營,忠國公也並不想要隨意調動京營的權力,事實上誰跟忠國公說這個,忠國公怕是得急眼。”

“京營始終是陛下的京營,而保證權力牢牢掌控的工具有很多,講武堂是工具、提前發軍餉是工具、天子門生庶弁將、掌令官是工具、西土城北土城營建是工具、優待軍眷是工具。”

“這部分權力,是陛下掀桌子的權力,一旦朝臣們非要跟皇帝碰一碰,陛下真的有十二個團營,這十二個團營的強悍戰力,是經過了數次大戰久經考驗的戰鬥力。”

尼古勞茲拿着胡濙的送的鋼筆,刷刷刷的寫着,胡濙看了一眼說道:“你‘Potere’這個詞,拼寫錯了,這個詞組非常容易拼錯,在表音文字中,因爲犯錯的人太多了,纔有了你這種寫法,表音文字很容易這樣,因爲口語化的緣故,一百年後的人看不懂一百年前的文字。”

“一如現在,整個韃靼、兀良哈、瓦剌裡面,會蒙文的人加起來,還沒大明人多,而我比也先更懂蒙文。”

尼古勞茲沉默的看着胡濙,他還想反駁兩句,結果自己寫的太快,的確是拼錯了,他寫的是教會式的寫法,而胡濙說的是古典式的寫法,在羅馬文字語言這塊,胡濙這個大明禮部尚書,比他這個羅馬人更擅長。

這是一種羞辱,而尼古勞茲卻是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

胡濙喝了口茶,靠在軟篾藤椅的背上,看着尼古勞茲說道:“古典式的拉丁文裡面,因爲元音字母W和J的缺失,常常橫槓來代替,其實使用不方便,可是作爲羅馬使臣,作爲傳記,我認爲你應該嚴謹一些,使用古典法。”

胡濙不僅知道尼古勞茲錯了,而且還知道錯在哪裡,而且還知道應該如何讓這個文字更加準確,作爲禮部尚書,作爲大明禮法的守護者,胡濙有這個實力,雖然他已經年邁,已經不能再像之前那般爲陛下灑水洗地了。

尼古勞茲糾正了自己的拼寫,頗爲誠懇的說道:“胡少師,不愧是大明的讀書人啊。”

找不到確切的形容詞的時候,大明喜歡用讀書人三個字去形容,尼古勞茲也學會了這種用法。

“咱們剛纔說到哪裡了?哦,陛下權力構成的第二部分軍權。”胡濙揣着手繼續說道:“陛下的權利構成的第三部分,則是財稅支配地位,也就是財權,這一部分的權力,陛下不是通過加稅去實現的,這是極爲關鍵的,加稅向來是一把雙面刃,在加稅的過程中,承擔壓力的始終是百姓。”

“無論如何精準的計算,都無法將老百姓到底能承受多少壓力算出來。”

“陛下的財權地位,是陛下這麼些年來,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無論是官廠、匠城、錢法、市舶司商舶抽分等等,都是陛下在財經事務之事上的開闢,這是大明,乃至中原王朝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開闢,陛下並未獨享這份權力,而是和朝廷一起分潤這部分的權力,所以戶部比我們禮部更忠誠。”

“禮部失去了陛下還是禮部,戶部失去了陛下,就只能吃糠喝稀任人糟蹋了。”

尼古勞茲艱難的理解這權力構成,他有些沙啞的問道:“還有嗎?”

胡濙點頭說道:“有,陛下的權力構成的第四部分,是農莊法,這是朝臣們非常容易忽略的一個點,而恰恰是他們忽略的地方,纔是陛下最爲雄厚的根本。”

“農莊有鄉勇,這些鄉勇是京軍、大明軍的主要來源,農莊有糧食,大明皇帝需要糧草的時候,可以直接繞開戶部通過於少保、通政司,甚至繞開於少保、通政司直接對庶弁將、掌令官所控制的鄉部下旨,而土地是大明最大、最多的生產力資料,這部分的生產資料被陛下所掌控。”

“朝中有些年齡不大、膽子不小的翰林、御史,總是覺得自己可以和陛下鬥一鬥,他們拿什麼跟陛下鬥呢?連陛下的權力根基這個最基礎的問題,都沒弄明白,總是困在宗親、大臣的舊框架裡跟陛下鬥,能玩得過陛下才是怪事。”

當壞蛋也是要實力的,沒點實力,怎麼跟陛下鬥。

也不是胡濙自謙,連他都不敢跟皇帝鬥,大明那些妖魔鬼怪,怎麼敢跟陛下橫眉豎眼,誰給他們的勇氣?

“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尼古勞茲不住的點頭,胡濙三言兩語完美的回答了尼古勞茲心裡的疑惑。

胡濙看尼古勞茲高興了,不像剛纔那樣愁眉苦臉了,笑着說道:“其實,還有最最關鍵的一點,陛下的權力來自於陛下本人。”

“啊?”尼古勞茲疑惑了,他一疑惑,滔滔不絕的胡濙只是笑,不對這個問題進行展開討論。

尼古勞茲撓着頭抓狂的說道:“胡少師這話說一半,在我們羅馬是要被拔舌頭的!”

胡濙卻洋洋得意的說道:“上面我們討論的是皇帝陛下的權力,而根本原因在陛下身上,我作爲臣子怎麼能議論陛下呢?若是被錦衣衛知道了,怕是要到北鎮撫司過一遍五毒之刑,我這般年紀,貴使還是不要難爲我了。”

尼古勞茲聽完之後,氣到手抖的大聲說道:“你的理由總是如此的充分,而且合理,但是我非常懷疑,你就是故意氣我!”

胡濙非常坦然的說道:“你說得對,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

“你!你!你!”尼古勞茲第二次被戳到了肺管子,氣炸了。

尼古勞茲和胡濙認識近十年,被氣到冒煙也不是一次兩次,到現在還沒被氣死,這個心胸,就很適合當使臣了。

在帝制專制之下,大明皇帝的英明與否,直接影響到了大明興衰。

胡濙並沒有展開說這最後一點,他很清楚,當下的大明的種種改變是有陛下這位君王,自始至終,從頭到尾,陛下從來沒忘記過一件事,那就是民爲邦本,以民爲重,這個民,是大明這個集體中的每一個個人,不專指百姓,也不專指是勢要豪右。

若是哪天陛下忘記了這件事,那構成權力的四部分,便是沒有地基的高樓大廈,稍微有些風吹雨打,就會搖搖欲墜。若是哪天大明忘記了這件事,大明就會失去民心,失去一切一切的基礎,失道失道,即失此道。

胡濙確切的知道,陛下不會忘記這件事,因爲陛下是個信守諾言之人,說抄你全家,就連雞蛋黃都得給你搖散了,陛下對清威王承諾不會做第二個唐明皇,那就絕對不會。

大明會不會忘記這件事,胡濙也確切地知道,大明一定會忘記這個根本,襄王殿下也說了,大明,早晚一天是要亡的,遲早之事。

胡濙從未爲此焦慮,他活着的時候看不到大明忘記根本的那一天,至於死後,他都死了,他更管不到了。

有的時候也不是胡濙不跟尼古勞茲講這些,是他就是講了,尼古勞茲一個外鄉人,無法設身處地的站在大明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說了尼古勞茲也不懂,還不如不說。

“你總是這樣,不過你談的這些已經夠用了,羅馬沒必要像大明那樣偉大,我們希望的只是也僅僅是傳承而已。”尼古勞茲擅長寬慰自己,否則早就被氣死了。

胡濙伸出了手,又握緊,看着尼古勞茲認真的說道:“其實你想過沒有,羅馬已經亡了,名叫羅馬的這個文明已經徹徹底底的亡了,我爲什麼這麼講?是因爲承載着羅馬這個文明的主體,羅馬人,已經亡了,你能明白嗎?”

“羅馬文明的滅亡,不是國滅,而是羅馬人亡了,所以羅馬才亡了,你清楚的知道。”

“尼古勞茲,你不要再自己騙自己了,羅馬走了,即便是閃電般歸來的羅馬,沒有了羅馬人的羅馬,還能稱之爲羅馬文明嗎?”

尼古勞茲一言不發的看着自己寫的羅馬亡使旅明遊記,就這麼愣愣的看着。

胡濙不是坐而論道要戳尼古勞茲的肺管子,不是爲了氣他這麼說,胡濙在跟尼古勞茲討論的是文明衰亡,因爲有羅馬人,纔有羅馬文明。

這些年尼古勞茲一直活在一個幻想之中,需要有一個人戳破這個幻想的氣泡,認清現實。

叫醒一個不願意醒來的人,是一種很不禮貌的做法,胡濙並沒有把尼古勞茲看成番國蠻夷,纔會說這番話。

“你說得對。”尼古勞茲滿是希望的看着胡濙說道:“羅馬的根本出了問題,但是隻要解決這些問題,羅馬也能和大明一樣再起!”

大明可以再塑中華,那爲何羅馬就不能閃電歸來?

“確實,可能會有那麼一天。”胡濙沒有在這個問題繼續深入,尼古勞茲並不願意醒來,如果胡濙繼續刺破的話,尼古勞茲怕是精氣神三衰而亡。

尼古勞茲爲了羅馬閃電般歸來而活着,這是他的信念。

“胡少師能跟我講講大明科層制官僚選拔制度,科舉嗎?”尼古勞茲再次詢問着自己內心的疑惑。

胡濙點頭說道:“你知道中了舉人,便是官身,見官不跪,還有一定的司法、賦稅特權,用陛下的理論去說,科舉,是讓一個人、一個家族,魚躍龍門的階級躍遷,從被朘剝者到肉食者的躍遷,所以,纔會這麼難考。”

“前吏部尚書王直本是琅琊王氏的旁系中的旁系,自從成爲了進士後,琅琊王氏把王直王尚書錄入了族譜,後來因爲朝局變化,王直和琅琊王氏單方面一刀兩斷,王直如此直接捨棄了宗族,病故後也沒有落葉歸根,而是葬於金山陵園,可就是這樣,琅琊王氏依舊不捨得把王直從族譜裡劃去,還引以爲榮。”

“這就是大明進士的社會地位,凌駕於宗族之上,所以寒窗苦讀十餘載,一朝鯉魚越龍門,春風得意;金榜高題萬世名,千秋馬踏鶯燕,富貴榮華。”

“寒窗苦讀一旦金榜題名,就是比世世代代的累積要強,這是因爲權力在大明朝廷手中掌控。”

我家三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句話其實在大明是不成立的,可是讀書人情況是能只讀聖賢書的都是世代累積的高門大戶,這纔是問題的關鍵,自己人和自己人,完全沒必要比較不是?

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