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

無論朱祁鈺有多少的新政推出,大明朝廷的基本底色,仍然是極度保守的,極度保守是比保守更加保守。

比如朱祁鈺之前就提出了國債,並且完善了其理論基礎,但是大明的戶部堅決持有反對意見,最後經過廷議,僅僅通過了五百萬銀幣的國債,五年期將至,無論是計省還是戶部,都對國債再次發行,持有保留意見。

持有保留意見就是反對,反對的理由很充分,無論是國帑還是內帑極其充盈,陛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無論是對交趾用兵,還是對哈拉和林用兵,亦或者是南下西洋,大明的戶部和內帑,都充分保證大明軍備的同時,還有餘錢給大明京官們發點過年銀。

陛下都窮到跟百姓們拆借了,那豈不是說明國帑、內帑上下全都是一羣酒囊飯袋嗎?

計省王祜、內帑太監林繡、戶部尚書沈翼、戶部侍郎蕭鎡等人認爲,大明朝廷,完全沒有到向百姓和勢要豪右們拆借的地步,就連禮部都稍有微詞,朝廷向百姓借錢,成何體統,國體何在,陛下顏面何在。

總之,對於大明官員而言,仍然是那個樣子,恥於言利,國債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兒,如果是正統年間國帑虧空,也就捏着鼻子借了。

朱祁鈺綜合了計省、戶部和禮部的意見後,最終決定暫停國債的推行。

上一次發行國債,朱祁鈺人在南巡,國債反而成了一場肉食者的狂歡,即便是朱祁鈺人在北衙,也好不到哪裡去,不是百姓們無餘財購買,而是這國債直接就被肉食者們給分得乾乾淨淨,一釐不剩,甚至都沒輪到這寶源局的人分發,還有人私下交易,價格比之發行價還要貴上一些,買到直接轉手,如同次貸一樣,就可以非常快的賣掉套利。

這國債成了一門生意,而且是虛產,朱祁鈺自然不會再發行下去了。

對於國債的作用,計省和戶部的意見非常一致,在財經事務的國家之制中,國債和鹽引的作用高度重合,只不過一個可以兌成鹽,一個可以兌成銀幣,一個無息,一個有息,而且鹽引也可以換成銀錢,在大同府兌換,好過在浙江兌換,亦有利差。

國債之所以水土不服,發揮不了它的作用,還有一個原因,實在是大明的國力,太強悍了,強悍到連握着神器的朱祁鈺,都不知道大明的上限,究竟在哪裡。

朱祁鈺清楚的知道,自己並不總是英明的,並不是每個決定都是對的,正如他對太子朱見澄所言,這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正確的人,那是聖人,況且世間本無聖人。

關於給過年銀的事兒,在大明兩個大老摳都同意的情況下,自然是並無什麼異議,這過年前的最後一次鹽鐵會議,在比較活潑且嚴肅的氛圍下,逐漸接近了尾聲。

“陛下,剛纔收到了塘報。”興安將一份加急的塘報放在了朱祁鈺的面前,朱祁鈺打開一看,滿是笑意。

來自康國保民官、大明的墩臺遠侯、景泰二年二甲三十三名進士王越,已經到輪臺城了,按照腳程,大約在過年前可以抵達京師。

王越這次是回京述職,過完年還要回到康國繼續幫扶王復做事,王越回來的主要原因,是想家了,確切的說,出去了這麼些年,再不回來到皇帝面前露露臉,皇帝陛下怕是把他們忘在了康國。

朱祁鈺將塘報推給了于謙,于謙看完也是滿臉笑容,又把塘報還給了興安。

于謙笑容滿面的說道:“喜事。”

至於什麼喜事,這鹽鐵會議上這麼多朝臣,二人並未詳談,只是這麼一個小動作,卻讓人感慨,陛下仍然是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尊重於少保,就這遞條子的動作如此自然而然,可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陛下什麼時候對別人做過?

於少保的反應也很有趣,他把塘報還給了興安而不是陛下,爲人臣之本分。

君聖臣賢,陛下和於少保依舊沒有間隙,這讓一些有着各種小心思的人,只能收收那些齷齪心思了。

朱祁鈺在回講武堂的路上,和于謙充分交換了關於呂宋總督的想法,于謙對於復設呂宋總督極爲贊同,對於陛下提出的人選也非常理解,但是于謙始終不太明白,李成文都入京了,陛下對海外僑民的態度仍然是那個樣兒,沒有一點改變。

朱祁鈺頗爲認真的說道:“於少保,你想想,無論是王府就藩,還是這百姓分家,是不是分家後,就是各自一家人了?這僑民都跟大明分了家,就是兩家人了,是,同文同種血脈相連,朕知道,但是這呂宋總督的人選,還是以大明人派遣爲好。”

“呂宋距離大明太近了。”

“陛下所言極是。”于謙想了想,對於大明而言,這不是什麼大事,完全沒必要和陛下頂着來,海外總督之事屬於探索,都是摸着石頭過河。

其實和遠近沒有關係,一旦這次社會實踐取得了成果,那麼無論遠近,官遣總督,就會成爲定例,這一旦形成了定例,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利益既得羣體,再想動,那就得動刀子了。

朱祁鈺看于謙贊成了自己的想法,眼睛微眯的說道:“這降襲制一出,這京師內養了不少的閒散的宗親和衙內,這些人領着朝廷的俸祿,整日無所事事,就知道鬥狗遛鳥,一點正事沒有,朕都替他們無聊。”

“正好要對這呂宋裡挑外撅,就讓他們去吧,誰做得好,這呂宋總督就交給誰,不是喜歡鬥狗遛鳥嗎?朕給他們一個島,讓他們隨便上去鬥。”

于謙聞言一樂,滿是笑意的說道:“陛下,有沒有一種可能,陛下看他們沒有正事,替他們無聊,他們卻是喜歡的,覺得有趣的?人和人總是不一樣的。”

朱祁鈺想了想低聲說道:“不瞞於少保,朕當然知道他們自甘墮落,朕也就是坐在這位置上,沒辦法,朕就是看他們太清閒,給他們找點事做。”

朱祁鈺是個俗人,這幫衙內整日在他眼皮子下面晃悠,有錢有閒,日子要多愜意有多愜意,朱祁鈺天天忙的腳打後腦勺,看着些閒散衙內和宗親,自然是越看越氣。

“不過嘛,還是本着自願的原則,願意去就去,不願意去,當個米蟲,大明也是養得起的,朕也不逼着他們。”朱祁鈺靠在椅背上,到底還是讓他們自願報名,海外爵,海外職,早已擬好,朱祁鈺要支持和鼓勵大明的衙內和宗親出海去,這幫人出去了,也就不禍害大明百姓了。

至於他們的破壞力,他們在大明有多大的破壞力,到了海外,沒了朝廷和皇帝的壓制,只會更強。

于謙爲官經驗頗爲豐富,他試探性的說道:“陛下這詔書一下,消息散出去,這不自願估計得被自願了。”

“朕又沒強迫他們,他們爹孃強迫他們長點出息,跟朕無關。”朱祁鈺連連擺手說道,這強迫的鍋,他可不背,他可是說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是自願!

至於出海的衙內和宗親,到底被誰自願,反正不是他朱祁鈺。

于謙聽聞笑意更甚:“陛下也是個讀書人,這讀書人的事兒,自願被強迫自然不算強迫了。”

讀書人就是個框,啥都能往裡面裝。

朱祁鈺哈哈大笑了起來,都是讀書人,大家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都是冰冷的政治機器。

大明至高無上的皇帝回到了講武堂聚賢閣御書房後,就一直看着堪輿圖愣愣的出神,他在思考日不落帝國的意義。

無論是哪個日不落帝國,他們真的都是日不落嗎?

在殖民地,經濟、軍事、政治、文化、生產資料等等,都被出海的資本家們牢牢把握,和宗主國之間可能就是那麼一層薄薄的冊封關係,宗主國對殖民地並沒有太強的經濟、軍事、政治、文化羈縻。

若是這樣算的話,錫蘭國王被鄭和擒住送到大明審判,而後大明文皇帝冊封了新的錫蘭國王,這算不是是大明的疆土?這可是軍事羈縻的具體體現。

如果連羈縻也算上,那大明的疆域圖,難道就那麼一點點嗎?整個西洋和南洋,都應該算到大明的疆域纔對。

憑什麼這些後世的日不落帝國,可以舔着臉自稱日不落,算到大明疆域的時候,就只算四方之地郡縣化的領土呢?自古以來的法理,在這些海盜後裔手裡,就可以以羈縻宣稱,到了中原王朝,就只能以四方之地宣稱?

憑拳頭。

朱祁鈺攥緊了拳頭,看着堪輿圖,讓大明再次偉大的目標之中,在領土上,日不落的領土範圍,和六合之地的基本羈縻,纔算是初步實現讓大明再次偉大的一部分。

朱祁鈺一如既往的處置着公文,而大明以實爲本的理論基礎已經開始在大思辨中,不斷的完善了起來。

胡濙邁着小四方步慢慢的走進了會同館內,他是來找尼古勞茲的,不再參加鹽鐵會議,標誌着大明這個五十年份的常青樹,其政治生涯終於走進了尾聲。

“見過胡少師。”尼古勞茲放下了手中的鵝毛筆,他仍然在寫《羅馬亡使旅大明遊記》,他和胡濙經常見面,不過每次都是互相戳對方的肺管子,只不過尼古勞茲相比胡濙真的是太嫩了,胡濙每次都是大勝特勝,除了冕服水洗之外,尼古勞茲幾乎沒贏過。

胡濙看着尼古勞茲的鵝毛筆,默默的拿出了大明御製鋼筆,在手裡把玩着。

“這是何物?”尼古勞茲眉頭一皺。

胡濙將御製鋼筆遞給了尼古勞茲,笑着說道:“兵仗局出產御製鋼筆,怎麼樣不錯吧,比你那個鵝毛筆強多了。”

胡濙有陛下親手製作的御製鋼筆,只是那一支,他豈肯輕易示人?可就是這兵仗局製作,依舊是精品中的精品,尼古勞茲愛不釋手,但還是還給了胡濙。

胡濙甩了甩袖子,拿出一個檀木盒子,笑着說道:“我還有很多,送你兩支。”

胡濙也不拘束,找了個地方坐定後,就拿過了尼古勞茲寫的遊記,看了半天,才說道:“不服老不行,看了一會兒便累了,但就我看到的內容,你寫的,狗屁不通。”

“我用拉丁文寫的,你能看得懂?”尼古勞茲眉頭緊皺的問道。

www ¤ttκa n ¤c o

胡濙理所當然的說道:“不過是表音文字,我一個表意文字的進士,學得會很意外嗎?”

胡濙一開口就是地道的君堡腔,發音純正且沒有任何的錯誤之處,在沒有語言環境之下,胡濙能如此正宗,讓尼古勞茲更是眉頭緊皺,他到大明已經十年,日常交流沒問題,想看得懂四書五經,癡人說夢。

胡濙樂呵呵的說道:“我們大明翻譯講究個信達雅,信,就是準確,不違背原文意義;達,就是要通順不拘於形式;雅,是簡明優雅,都跟你們這羣蠻子一樣胡亂翻譯一通,陛下要生氣的。”

尼古勞茲怒火中燒,他可是正經的羅馬使者,被罵成蠻子不生氣纔怪,可是胡濙說的又非常有道理,邏輯清晰,從語言切入,指出了羅馬禮法上的落後之處,翻譯都是隨便翻譯一下,完全沒有任何的規矩可言。

尼古勞茲氣急敗壞的說道:“我就不喜歡跟你說話,跟你說話不知不覺就生氣,很奇怪的就陷入了你的話術中。”

尼古勞茲說不過胡濙,他輸得不冤,大明又有幾個能說得過胡濙的?

當年陳循儒袍上殿的時候,胡濙一個人能把一羣儒生懟的啞口無言。

尼古勞茲跟胡濙坐而論道,不被戳肺管子才奇怪。

“你們大明高道德劣勢的問題,解決了嗎?這不利於殖民,要搞殖民,談道德就不能談利益,利益和道德是衝突的。”尼古勞茲想到了一個可以攻訐的點。

胡濙卻老神在在的說道:“還是得謝謝你提醒我,解決了,大明的確存在高道德劣勢,但是大明人太多了,想挑選些低道德優勢的人,扔到海外去開拓,還是綽綽有餘的。”

“好吧。”尼古勞茲眉頭一皺,略顯悵然的說道,大明有句老話,叫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大明真的一力開海,遴選一批沒有任何道德可言的人,還是能找出很多很多的。

尼古勞茲眼神閃動,似乎是不經意的說道:“聽說今日陛下在主持鹽鐵會議,胡少師在我這裡和我閒話,想來是沒去鹽鐵會議纔是,五十年不倒的大明帝國的元老,似乎也被趕出了元老院。”

“誰都跟你們羅馬元老院一樣終身制?”胡濙聞言絲毫不怒,反而遞了一刀出去,直奔尼古勞茲的要害而去,羅馬元老院的制度是羅馬僵化的根源,甚至可以歸咎爲亡國原因之一。

尼古勞茲面色劇變。

胡濙又補了一刀說道:“陛下叫我去了,我這麼大歲數了,老是佔着坑,年輕人會有意見,也就不去了,也撐不太住了,一坐就是幾個時辰,累得慌,反正到時候看邸報就行了,我又不是看不懂。”

尼古勞茲這次滿臉通紅,這次已經是出離的憤怒了,尼古勞茲看邸報確實看不大懂。

“哈哈哈,都這麼大歲數了,火氣還這麼大。”胡濙又補了一刀,胡濙比尼古勞茲大了二十多歲,當年尼古勞茲的父親帶着尼古勞茲訪明的時候,尼古勞茲還是個少年郎,現在他們倆看起來一樣的老邁。

“你!”尼古勞茲道心崩了,他站起身來,走了半天,纔算是把心火給卸了去,胡濙就是想看他氣的跳腳的樣子,越氣胡濙就笑的越開心。

“我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胡少師能不能教教我?”尼古勞茲還是說起了正事,問起了他不懂的地方,日後五皇子閃電般歸來,也能參詳一二。

“你問,我知道就告訴你。”胡濙這話的意思就是,不能說就一個字不會多說,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這個交流的先決條件,胡濙是不會改變的。

日不落的疆域只是領土這一塊的讓大明再次偉大的目標,而不是總目標。

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十二章 吊!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