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

袁彬、唐興的選擇和當年的楊俊是一樣的,冉思娘從海龍衛的繡花樓走出來之後,楊俊看都不看直接送去了南衙陛下駐蹕之處。

當時還很年輕的陛下就上了這個當,接見了冉思娘,這一見,冉思娘一小丫頭,就再也尋不到良家嫁人了。

朱祁鈺勉爲其難的收入房中。

袁彬是決計不可能接受這等女子,尤其是在大明郡縣安南的關鍵時刻。

所以,送襄王府,成爲了一個好的選擇。

作爲大明的最尊貴的嫡皇叔,親王殿下將其納到王府之中,也算是一種態度。

你好我好大家好,三贏,只有襄王殿下的腰子輸了。

“阮氏也有嫡女初長成,雙八之齡,那莫氏也有嫡女,就是隻有十三歲,要不要一道送去?”柳溥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給鄭氏女找親事,那是爲了報恩,給另外兩家找親事,則是考慮到了陛下的圖謀。

安南國現在就是個破房子,陛下只要踹一腳就塌了,可是踹塌了,如何長治久安?

這是一個很難的課題。

這些本地佔據了分配地位的大家大族,若是能和朝中的嫡皇叔建立姻親上有了關係,這對大明日後在交趾的統治是極爲有利的。

袁彬搖頭說道:“都送等於沒送,我覺得只送鄭氏爲上。”

襄王府的門第,那是想進就能進的?

嫡皇叔爲了大明日理萬機,再要應付這麼多女子,那殿下的健康出了問題,誰來負責?

要知道太子尚幼,嫡皇叔至少還要辛苦十多年。

所以,都送等於沒送,不如只送鄭氏女。

唐興頗爲贊同的說道:“袁指揮所言有理!”

柳溥憂心忡忡的說道:“海池疏浚有巨蟒盤踞水中,昂首出水,吞三人被民夫斃于田壟,一烈犬在皇城門前當街撕咬婦人,三五下婦人斃命,烈犬逃之夭夭,不知所蹤。”

“不祥之兆啊。”

這幾天升龍城出了不少的幺蛾子,海池疏浚有巨蟒,升龍城皇城門前烈犬噬人,天大旱數日民居接連失火,國王不德的消息已經傳開。

柳溥總覺得有事要發生,但是他將自己的擔心說與黎宜民聽,黎宜民並沒有當回事兒。

“是不是有人還要襲殺黎宜民?”袁彬想到了一種可能,這種玩法格外的熟悉,就是先造勢,等到這不祥之兆越來越多,烈火烹油之時,黎宜民橫死,實乃天誅。

唐興頗爲贊同的說道:“很有可能,黎宜民在城郭草市分段大索搜殺,男丁一應以嘉王黎思誠餘孽論罪,僅僅月餘,人頭砍去了三萬餘,這紅河兩岸,屍首如麻,女口一律充入宮中,供黎宜民玩樂羞辱。”

“這麼幹,他不死誰死呢?”

唐興是親眼看到了黎宜民幹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兒,這已經不是人應該做的了。

甚至黎宜民還要查抄所有書院和寺廟,得虧是柳溥阻止了,否則這黎宜民這麼作死,柳溥唐興都保不住他。

“還是多加防備的好。”柳溥面色沉重的說道:“我再去拜訪一下莫支,他現在提督宮禁,讓他多加提防纔是。”

柳溥剛站起身來,就看到了門房風一樣的闖了進來,跑的太急,沒注意門檻,就直接被絆倒,門房在地上打了個滾兒,站了起來,氣喘吁吁的說道:“不好!太尉,君上被刺殺了!”

“嗯?誰幹的?在哪裡?黎宜民死了沒?去把替身找來,就是黎宜民死了,現在也不能發喪!”柳溥面色劇變,這他們這裡剛想到可能會有危險,這黎宜民不在鐵桶一樣的禁城裡的待着,又作了什麼妖!

袁彬和唐興對看了一眼,這柳溥準備的還挺充分,連替身都準備好了。

管他坐在王位上的到底是不是黎宜民,黎宜民這羣人必須要撐到陛下大軍至升龍城,才能徹底垮臺。

門房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在禁城內,刺殺黎宜民的是宮女,黎宜民倒是沒有死,太醫院的太醫說,並無大礙。”

柳溥頗爲失望的說道:“沒死啊。”

柳溥是極其不喜歡黎宜民的,這樣的頑劣之人,可爲人君?

“走去看看吧。”柳溥知道黎宜民並無大礙後,便慢條斯理的向着禁城而去。

唐興和袁彬並沒跟過去,而是寫好了塘報,發往了南衙和清化。

柳溥到了禁城的寢宮,他聞到了極其濃烈的血腥味,在風中撲鼻而來。

他拾級而上,就看到了一個個身無寸縷的女子,倒在血泊之中,這些屍首的面目猙獰,似乎是有着強烈的不甘和仇恨,顯然,死前受到了極大的屈辱。

而一些女子的身體顯然是被折斷,以一種詭異的角度癱在地上。

柳溥強忍着不適,走入了宮中,看着一種甲冑森嚴的禁衛們,手中的刀仍然在滴着血。

顯而易見,寢宮裡的慘案,是黎宜民下令,讓這些禁衛動的手,手段殘暴至極。

柳溥的額頭青筋爆抖,他再一次無比懊惱,爲何當初要響應南衙僭朝作亂,若是當時和扔在福建的陳懋一道平叛,現在還有伺候這等人渣?

兩相對比之下,陛下是多麼的英明神武,睿哲天成!

不謀叛,他柳溥現在仍然是京師裡數一數二有戰功的世侯勳貴,誰見到不叫一聲侯爺?

在這污水橫流的升龍城打滾,愈發顯得當初決定的愚蠢。

柳溥真的知道改悔了。

黎宜民看到了柳溥之後,中氣十足的大聲喊道:“太尉!這羣宮女狗膽包天!居然敢刺殺我!”

“她們三個人用白綾勒住了我的脖子,四個人摁着我的手臂和腿,若非禁衛們聽到了響動,我怕是要死了!”

“我要血洗禁城,將這些該死的女人全部殺光!”

柳溥看了看現場,這七個陪黎宜民作樂的女子,還是應該到錦衣衛進修下,既然要做,就應該用襪子塞住黎宜民的嘴,這樣也就成功了。

柳溥頗爲遺憾的說道:“君上啊,你不該把人都殺了,這樣臣也好調查到底是誰派她們來刺殺君上的啊!”

黎宜民憤怒無比的喊道:“這還用查?肯定是老四乾的!”

這柳溥還沒有把這事給老四裝進去,黎宜民已經自己把這事兒,給老四這個框兒裝進去了。

孺子可教也。

柳溥想了想說道:“君上,既然後宮已然不寧,臣倒是有個法子,不如賣給大明去,一個女子至少也值二兩銀子!若是能換些軍備回來,咱們升龍軍平定清化,指日可待!”

黎宜民一愣神,隨後用力擊掌說道:“柳太尉不愧是國之重臣啊,此策甚妙,甚妙,但是換些軍備回來,怕是讓陛下爲難啊,畢竟陛下要老四的糧食,還是換成現銀好了。”

這就是黎宜民,貪財好色,橫徵暴斂,無惡不作,無所不用其極的斂財。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

這也是柳溥不敢倚武謀私的原因,有黎宜民在,柳溥就是胸有韜略,也發揮不出來作用。

升龍城禁城的這些女子,很快就被安排登船,而且鄭氏女也隨船,向着南衙而去。

只不過鄭氏女家底厚重,是自己坐了一條三桅大船,帶了無數的禮物前往大明,和另外一艘大船,近萬名女子的命運,完全不同。

有些人出生就在羅馬,有些人從出生就是騾馬。

即便是賣,身價也決然不同。

而此時的清化城,清化海港成批成批的糧食正在裝船,而峴港也是同理,黎思誠滿臉嚴峻的看着裝着糧食的麻袋,放入了船艙之中。

Wшw ▪тт kΛn ▪C 〇

“丁尚書,孤知道,孤這麼做是錯的。”黎思誠略帶幾分痛心疾首的說道:“抓壯丁,賣糧食,甚至女子販至大明,每一件事,都是錯的。”

黎思誠和黎宜民有着本質的不同,他知道這麼做不對,他不想這麼做,但是他不能不做。

因爲他的治下的遮奢豪戶、富商巨賈、勢要豪右們要賺錢,他不讓這幫人賺錢,這幫人不僅不會支持他,甚至還會把他扭送升龍城。

黎思誠只能這麼做。

大明皇帝、唐興、柳溥、阮熾、丁烈,以及黎朝一衆志士對黎思誠的判斷是極爲準確的,黎思誠稱得上猛男,可是這個猛男羽翼未豐。

“權宜之計,無奈之舉。”丁烈勸慰着黎思誠,不要過於糾結,既然已經做了,那隻能一以貫之。

黎思誠攥緊了拳頭,厲聲說道:“當時就差一點,差一點就把黎宜民給殺了,若是將他殺掉,決計不如現在這麼狼狽。”

“柳溥還是幫了黎宜民,難道柳溥不知道黎宜民輕佻不爲人君乎?”

黎思誠用盡了心思拉攏柳溥,但是在選擇的時候,柳溥仍然選擇了黎宜民,而不是他黎思誠。

襲殺敗北,黎思誠不得不逃回西都清化,重整旗鼓,以圖日後。

丁烈滿是惆悵的說道:“柳溥乃大明逃難而來,有此選擇也不意外,相比之下,一個英明的君上和一個昏聵的君上,顯而易見,後者在位,柳溥這樣的人,才能如魚得水。”

黎思誠頗爲認真的說道:“大明皇帝之心,路人皆知啊,柳溥說的沒錯,大明怕是不日就要攻我大越,唉。”

“我要去大明!”

黎思誠頗爲急切的說道:“我要去面聖!即便是大明皇帝要某去皇帝號,某也要爭取大明的支持!否則我兄弟二人,還沒分出個勝負來,大明軍就來了。”

若是說黎宜民要倚仗升龍軍的武力拒絕大明的王化,那麼黎思誠就是想要以和拒絕大明的王化。

反正都是拒絕大明的王化,殊途同歸罷了。

大明有大明的國情,大明有他的高道德劣勢,大明不打師出無名之仗。

“那陛下要殺了你呢?”丁烈不同意黎思誠前往大明去,大明皇帝顯然要再次郡縣安南,以報當年大明之恥。

黎思誠過去,這樣不是送上門去嗎?

“富貴安定險中求!孤已下定決心,若是孤死了,丁尚書一定要入升龍皇城,殺了黎宜民,解救我安南百姓於水火之中。”黎思誠還是踏出一步,坐船前往了大明的松江府。

黎思誠毅然決然的前往了松江府。

松江府新港爲各國市舶司的船舶專設了碼頭棧橋,而安南國的碼頭棧橋上,停滿了三桅大船,一袋袋的糧食,被放在了排車上,推向了倉庫。

而另外一邊,是一羣羣的安南女子,手上繫着兩指粗的麻繩,被拖拽着登記造冊,交接給了兩浙商總葉衷行。

葉衷行對這批安南女子頻頻點頭,黎宜民雖然不當個人,但是他的審美是沒有問題的,這些女子質量上乘。

安南女子交接給葉衷行後,葉衷行命人解開了安南女子的麻繩,將其統一安置,在盥洗之後,送往松江府織造局,學習漢話和一技之長。

陛下曾經說過,工作賦予人格,勞動使人自由。

想要這些安南女子,踏踏實實的在大明生活下去,相夫教子,就要有些餬口的本事,一個踏實能幹的兒媳婦,惡婆婆和那些街坊鄰居,纔沒有那麼多的閒言碎語。

大明皇帝,一諾千金,說要給大明的光混們發媳婦,那就必然要踐行諾言。

黎思誠看到這一幕,痛心疾首,他才知道每年有這麼多、這麼多堆積如山的糧食被送入大明,他才知道有這麼多妙齡女子,被如同牲口一樣販售至此。

但是黎思誠又啞然,因爲這些女子到了大明之後,反而像個人了,是安南國佔據了分配地位的肉食者們,不把她們當做人。

這能怪大明?

這讓黎思誠,有苦在心口,焦慮萬分。

黎思誠腳步沉重的向着萬國城而去,而後坐船向着南衙走去。

而在路上所見所聞,讓黎思誠自我不斷懷疑,他甚至產生了一種,當大明人非常好的錯覺。

他有些想不明白,做大明人哪裡不好了?他的祖父黎利爲何要造反呢?

但是認真想一想,黎思誠也想明白了,他的祖父黎利爲何要造反,因爲黎思誠現在也在造反。

朱祁鈺仍然在南湖別苑,他手裡正在處理一批奏疏。

“戶部也是在做夢啊,保證勞動報酬按時發放,讓工坊每招聘一名員工,要預存一年報酬。”朱祁鈺看着手中的奏疏,不捨的放下。

戶部尚書沈翼沈不漏是沒睡醒嗎?

當然不是。

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