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記賬貨幣

這松江府別苑的長桌會議廳內,沒有一個人知道唐興去了哪裡,這位三皇子他外公,是皇親國戚,而且操舟的技藝極好,一艘單桅飛翼船,想去哪,就去哪兒。

除了陛下,誰能管得住?

這正說着話,小黃門就稟報唐興到了。

唐興就從門外風風火火的跑了進來,一邊跑一邊行禮,聲音略微有些嘶啞的說道:“臣來了!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

“去做甚了?”朱祁鈺沒有讓唐興免禮,而是平靜的問道。

他已經在考慮,是不是把唐興扔回京師了。

唐興的眼睛都是血絲,而且嘴巴有些乾裂,面聖是要沐浴更衣的,唐興雖然沐浴了,但仍然疲態盡顯。

“前日,臣出海去,尋思着給陛下捕條旗魚,這魚沒抓到,剛好看到了一窩倭寇,就放了信鴿,臣跟着這窩倭寇,跟着水師去了趟兒,這剛上岸,就聽說陛下要臣來參加鹽鐵會議,這就匆匆趕來。”

“見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唐興趕忙解釋道。

他也是上岸後得到了消息,要參加御前會議,否則斷然不會出海,他知道自己這女婿,就愛好一口魚,之前還因爲鹹魚幹被於少保勸諫過一次。

這溜鬚拍馬,不就講究一個投其所好嗎?

朱祁鈺一愣,說道:“朕甚安,唐愛卿平身,這海上風大浪急,愛卿辛苦了,坐,坐坐坐,快坐下歇歇。”

“平倭戰果如何?”

唐興站起身來,滿是笑容的說道:“有倭寇二十七人,海盜一百四十餘人,三條船,嘿嘿,一網打盡。”

唐興伸出一隻手,用力一握,表示真的一網打盡了。

唐興落座後,又接着說道:“對了,臣還抓到了陛下要的那個商賈,就是橫潦涇蔡家浜段疏浚的葉衷行。”

“這傢伙也是倒黴,剛出海就被倭寇給抓了,看他綾羅綢緞,以爲抓了條大魚,結果卻是窮的榨不出什麼油水來。”

朱祁鈺不住的點頭,非常滿意的說道:“好好好,人到齊了,那就開始吧。”

這長桌會議廳內,氣氛變得融洽了許多,陛下的心情因爲唐指揮平倭事,變得極好了起來。

陛下對殿前失儀,有着極其靈活的道德標準。

你去胡吃海喝花天酒地耽誤了御前會議,那基本上就是送煤鐵廠煤井司挖煤的下場,你若是去平倭了,那不僅沒有責罰,還有稱讚。

唐興有個很神奇的被動技能,那就是發現倭寇。

在兗州府外的驛站,在密州市舶司,在琉球,唐興都能及時準確的發現倭寇。

你說他運氣好吧,他總碰到倭寇,伱說他運氣不好吧,他總碰到倭寇。

只能說,唐興和倭寇有着不解之緣。

朱祁鈺知道自己不是給唐興自由過了火,而是在他看不到的時候,唐興依舊在爲大明竭力盡忠。

魏國公徐承宗、文安侯大明少保于謙、松江巡撫李賓言、松江府尹陳宗卿、番都指揮馬雲、內承運庫太監林繡、戶部郎中王祜、工部右侍郎馬鞍廠總辦王巹[jǐn]、松江府造船廠總辦雷俊泰等人蔘加了這次的鹽鐵會議。

“眼下大明因爲流通貨幣緊缺造成了冬序,朕在京師之時,已經進行了諸多佈置,但是眼下冬序之害,愈演愈烈,朕此番再開鹽鐵會議,旨在解決大明流動貨幣緊缺造成的冬序。”朱祁鈺開門見山,說明了會議的主題。

羣臣小聲的竊竊私語。

“冬序是大明處於一種相對過剩和絕對匱乏的疊加狀態。”朱祁鈺首先拋出了一句話,就把羣臣給弄的雲裡霧裡。

這其實就是對立與統一的辯證關係的表達,朱祁鈺不止一次使用這種話術,在坐的都是大明人中龍鳳,但是一時間還是有些迷惑。

鴻臚寺卿馬歡首先表達了疑惑問道:“什麼叫相對過剩和絕對匱乏的疊加狀態?”

朱祁鈺既然要開這個鹽鐵會議,自然做了充足的準備,他開口說道:“去年冬天很冷,西山民窯的一個窯民失業了。”

“他的兒子問他,爲什麼不燒爐子呢?這位窯民說:因爲家裡沒有煤了。”

“兒子又問:爲什麼沒有煤了,父親不是挖煤的嗎?這位窯民說:家裡沒錢了,我也失業了。”

“兒子又問:爲什麼失業了?父親回答說:因爲煤太多了。”

“西山民窯的煤堆積如山,可是窯民卻沒有煤。”

“江南各大工坊一面是數不清的無法完成的訂單,工匠們沒日沒夜的操勞,一面是大量的工匠失業,無數嫺熟的工匠,找不到活兒幹。”

“這就是相對過剩和絕對匱乏。”

爲什麼相對過剩?因爲流通貨幣不足,商品滯留工坊。

爲什麼絕對匱乏?因爲流通貨幣不足,商品無法流動。

這種相對過剩和絕對匱乏,最典型的就是一邊是賣不出去的牛奶,要沿街倒掉;另一邊是等待救濟的貧民。

朱祁鈺看着羣臣依舊有些迷惑的眼神,笑着繼續說道:“在咱大明,表現爲大明縉紳鄉賢、富商巨賈等等肉食者,倉庫裡的米粱堆積如山,靜靜腐爛,百姓的米缸裡連耗子進去都得餓死,百姓們賣兒賣女度過災年。”

“大明的百姓攢一輩子錢,都不見得能去煙花世界裡勾欄聽曲,但是肉食者們可以在這瓦舍裡,日日夜夜紙醉迷金。”

朱祁鈺這一說,換到了大明的語境裡,羣臣立刻恍然大悟,太陽底下並沒有什麼新鮮事。

這就是大明的相對過剩和絕對匱乏。

主義並不神秘,主義就是理論的延伸和主張。

資本主義,就是主張一切社會活動,以資本的私人佔有和增殖爲核心的理論延伸和主張。

中原王朝沒有主義嗎?

諸子百家的理論和主張,以構建理想國和大同世界爲終極目的理論十分完備,其延伸和主張也是貫徹始終。

大明的困局是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蛻變,是大規模自由僱用勞動關係的建立。

而這個困局的關鍵點,就是貨幣。

“大明真的是太大了。”朱祁鈺繼續說道:“袞袞諸公,大明若是小十倍,我們從西洋帶來了大量的貨物,然後將這些貨物運送到倭國換取金銀,再回到大明。”

“大明還會陷入流通性貨幣緊缺的困局嗎?”

“不會。”

美洲和東印度航線的開拓與發現,擴大的全球貿易,從美洲和東印度取得了數不盡的產品,最關鍵的是投入了流通領域的大量金銀,最終讓歐洲的諸多小國,完成了小農經濟蛻變,確立了大規模自由僱用勞動關係。

大明的困局就在這裡,無論多少的金銀來到大明,都如同進了饕餮的肚子裡,明明已經是世界上最多的金銀持有國,可是卻依舊無法滿足流通需求,小農經濟無法完成蛻變。

朱祁鈺還欠着八十年的鑄錢債沒還呢。

現象、問題、原因都找到了,解決方案呢?

于謙眉頭緊皺的說道:“大明二千萬戶億口之地,需要多少金銀纔夠呢?難道大明就一直如此錢荒的走下去嗎?”

“挖空了一個倭國就夠了嗎?”

“若行鈔法,又不穩妥,臣本以爲是舊寶鈔的印刷防僞較差,假鈔才大行其道,導致了鈔法敗壞,但今日所見所聞,又並非如此。”

“難啊。”

鈔法的敗壞,在宋朝最開始的錢引、交子的時候,就開始敗壞了,到了元朝的寶鈔,大明的寶鈔,歷史仿若是輪迴一樣一次次上演。

一次一次行鈔法,一次次的敗壞,似乎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之中。

朱祁鈺笑着說道:“於少保所慮,大明其實已經有了解決之法,只是諸公沒有發現而已。”

此言一出,于謙、李賓言、徐承宗等人,瞪着眼睛看着陛下,滿是懷疑。

大明已經給出瞭解決之法,在哪兒呢?!

朱祁鈺拿出了在薈萃閣拿來的價目表,說道:“在薈萃閣的交易中,朕發現了一件事,大明的商賈和呂宋的商賈確定了價格之後,彼此會預付一部分定金,然後等待交付之後,在進行結算。”

“這個過程中,就產生了記賬。”

“而且之前在渠家案中,朕就發現了民信局的承兌,銀兩沉重,運送不便而且還容易被搶劫,民間商貨交割,就使用了民信局的承兌,方便的同時,也很安全。”

“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記賬。”

朱祁鈺談到了大明的兩個現象,這兩個現象是朱祁鈺的總結。

羣臣們一頭霧水的看着陛下,這兩種現象的確產生了記賬。

但是它和解決大明的冬序又有什麼關係呢?

“記賬貨幣,是解決大明錢荒的法子。”朱祁鈺提到了一個概念。

寶源局主事王炳富立刻就反應了過來說道:“其實寶源局的納儲,開具的票證,就是記賬貨幣!”

王炳富眉頭緊皺的說道:“陛下,這記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債權吧,承兌也好,價目表交割承兌,其實都是一種延遲支付的債權契約啊!”

“寶源局的票證也是延遲支付的契約!”

“然也。”朱祁鈺看了一眼這個胖胖的王炳富,襄王都減肥了,王炳富還是這麼胖,而且腦袋瓜依舊如此的靈活。

的確如此,記賬貨幣是表示債務、物價與一般購買力的貨幣。

記賬貨幣是一種交易媒介,其功能具有一般等價物的基本性質。

王炳富出神的問道:“那陛下所言的記賬貨幣和御製銀幣、景泰通寶,又有什麼區別呢?”

朱祁鈺早就料到了王炳富會有此一問,很快的回答道:“記賬貨幣是名,御製銀幣和景泰通寶是實,若是實物不變,則沒比較區分,若是實物改變,則區別的意義重大。”

這個關係就像是大明皇帝和朱祁鈺這這個名實關係,大明皇帝在當下就是朱祁鈺,朱祁鈺就是大明皇帝。

但是朱祁鈺退位之後,那大明皇帝的名不變,可是大明皇帝的實物已經發生了改變。

朱祁鈺想了想又解釋道:“比如大明商賈和占城商賈簽訂了契約,購買了五萬石的大米,如果這個良米交付,記賬貨幣自然等同於貨幣。”

“但如果這個占城商賈以次充好,那實物發生了改變,則記賬貨幣和貨幣就名不副實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朝廷官府介入了。”

王炳富仍然一頭霧水,他對記賬貨幣和貨幣的區別,仍然是有些疑惑,作爲寶源局的主事,如果他都不能搞明白其中的差異,那新貨幣政策無從談起。

朱祁鈺看了王炳富一眼說道:“這麼說吧,如果咱在你寶源局存了五萬銀幣,結果咱去取的時候,你不能承兌。”

“你就會腦袋落地,全家流放永寧寺,這麼說,聽明白了嗎?”

王炳富恍然大悟,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俯首說道:“臣明白了。”

記賬貨幣是一種契約,如果無法兌現契約,那就需要裁判,也就是律法和官府,強行支付。

朝廷,是集體共識的實物,也是維護律法公權的職能部門。

朝廷擁有強制支付與契約中所載名稱相對應的物品的權力。

朝廷還有權決定並宣佈,哪種物品與這名稱相符,以及有權偶爾變更實物。

這是朝廷在記賬貨幣中的應有之義,維護契約的順利達成,強制執行契約的權力。

朝廷在記賬貨幣體系中擁有絕對權力,那麼就應該承擔相應的義務。

比如松江府某商賈在大明造船廠定了一艘三桅大船,原定一年期或者兩年期交船,結果船沒交,法司就要查雷俊泰是不是在其中卡吃拿要,調查問題,如果雷俊泰有問題,就把雷俊泰抄家,解決問題。

朱祁鈺和王炳富絮絮叨叨說了那麼多名與實的關係,其實本質上還是在嘮權利與義務。

松江造船廠沒有交付船隻,朝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含含糊糊不肯查問題,只想着風頭過了,沒人鬧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就只是享受了權利,而沒有承擔義務。

天下失道,記賬貨幣的效力就會蕩然無存。

“記賬貨幣的根基還是金銀。”朱祁鈺總結性的說道:“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我們如果沒有足夠多的金銀,就無法推行記賬貨幣。”

中原王朝的錢荒始終困擾着歷朝歷代的發展,而鈔法應運而生。

可是鈔法的私印、盜印、濫印,導致了鈔法始終不能成爲穩定的法定貨幣。

其實原因很簡單,在鑄造金銀銅幣到鈔法之間,缺少了這種記賬貨幣的發展歷程,缺少了一種銀本位的貨幣體系建設過程。

“那具體該怎麼執行呢?”王炳富滿是疑惑的問道。

求月票!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898章 火併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推薦幾本書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