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

爲什麼記賬貨幣可以解決大明的錢荒?

爲什麼記賬貨幣可以建設銀本位的大明鈔法?

因爲一旦大明朝確定了使用記賬貨幣,必然會產生兩類的記賬貨幣。

第一類按記賬貨幣計算,包括約定報價、契約和債務憑證;

第二類則是貨幣本身,與記賬貨幣相符,貨幣交割完成即表示解除契約或清償債務。

第一類的記賬貨幣計算,可以有效緩解大明的貨幣需求量,因爲在結算過程中,不論出於何種目的,債務憑證本身便可替代貨幣。

而大明寶源局的吸儲,出具的票證就是第一類的記賬貨幣,即債務貨幣。

朱祁鈺詳細的解釋了記賬貨幣的兩種類別。

朝臣們已經逐漸聽明白了記賬貨幣的核心邏輯,在大明發行的御製銀幣和景泰通寶基數不變的情況下,大量只存在紙面上的債務貨幣,就是大明眼下解決冬序的最好辦法。

“陛下,債務貨幣和鈔法有什麼區別嗎?”于謙坐直了身子問道。

朱祁鈺立刻說道:“債務貨幣本身是一種憑證,而並不是正式貨幣,也就是御製銀幣和景泰通寶。”

“大明寶鈔,是一種正式的貨幣。”

“要想大規模使用記賬貨幣,大明的官道驛路必須暢通無比,依託於水馬驛的寶源局承兌,是大規模記賬貨幣建設的重中之重。”

王炳富終於聽明白,到底該如何推行記賬貨幣。

大明四通八達的水馬驛,就是實現記賬貨幣的關鍵,想要記賬貨幣天下通行,那就得在水馬驛所到之地,建立寶源局銀莊,這樣一來,記賬貨幣的推行就變的水到渠成了。

官道驛路,就是大明百貨和金錢流動的水渠,這條渠越是平坦、越是寬闊,大明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就會愈加迅速。

“臣沒有什麼疑問了。”王炳富頗爲感慨的說道。

正如陛下所言,大明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但是他們就是不如陛下那般慧眼如炬,能夠從亂花迷人眼的現象中,抽絲剝繭,去僞存真的找到答案。

陛下果然不愧是大明戶部尚書,天下財經事務第一人。

李賓言一直在沉默,從陛下提出了記賬貨幣之後,李賓言就一直在思索,當陛下說出要用大明四通八達的水馬驛建立起大明的寶源局記賬貨幣體系的時候,李賓言的眉頭緊皺。

他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冗員。

李賓言雖然不想打擾長桌會議廳一片其樂融融的氛圍,但是鹽鐵會議本身就是一種討論形式的談話會,百無禁忌。

他開口說道:“陛下,眼下密州、松江、寧波、漳州、廣州五大市舶司的寶源局的官吏人數,已經超過了三千餘人,若是大明全境水馬驛都有寶源局,那大明的吏員,會膨脹到何等的地步?”

冗員,會大幅度增大肉食者的數量,而且會形成緊密的利益團體。

歷朝歷代的朝廷都會冗員問題,進行極爲嚴格的限制,防止過高的行政成本,破壞朝廷的財經事務體系。

大明更應該防範冗員,因爲大明的財經事務,依舊非常的脆弱。

李賓言此言一出,長桌會議廳內,便是議論紛紛。

“李愛卿說的很好啊。”朱祁鈺頗爲贊同的看了李賓言一眼。

李賓言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

大明的冗員和宋朝的恩蔭冗員不同,大明的冗員問題集中體現在了藩王子嗣無窮無盡,供養藩王讓地方的財政壓力極大,而掛靠砸藩王府的縉紳田產,又讓大明的稅基進一步的萎縮。

在萬曆十年,張居正死後,無數宗親前往京師告狀,痛哭流涕,說高拱和張居正是一丘之貉,欠了宗親二十年的宗俸沒有發,年輕的萬曆皇帝,補了一次宗俸之後,就發現大明已經無力支付宗俸了。

而另一方面,官選官不斷轉向世襲制的情況下,大明的稅基進一步的萎縮。

龐大的寶源局銀莊法,必然會滋生腐敗,這寶源局的官吏們,手稍微鬆一鬆,就會造成無數筆壞賬,而且這行當,本身就是過一次手,沾一次油。

這也是朱祁鈺來到松江府後,王祜、林繡就開始了盤賬的原因所在。

指望官吏自發的廉潔,這本身就是一種奢侈。

朱祁鈺看着李賓言說道:“李愛卿有什麼好辦法嗎?”

李賓言想了許久開口說道:“如果說真的要將寶源局推行天下,那銀莊主事應該升品,至少也是正四品的京官。”

“其次,就是降低存儲利息,來供養龐大的寶源局官吏。”

寶源局本身也有借貸、手續費等盈利手段,而且還能通過計省進行投資盈利,可謂是除了正賦、官廠之外的最大財政收入來源。

而降息,或許可以餵飽寶源局龐大官吏的胃口。

戶部主事王祜同時開口說道:“降息,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貨幣的流動性,存儲變爲投資或者消費。”

一直以來,在戶部官員和內帑太監的眼中,大明的銀莊存儲居然朝廷需要付息,就很奇怪。

朝廷出錢、出人,爲你保管銀子,居然還要給你利息?

這天下哪有這等好事?

若非兵仗局鑄幣稅的存在,這付息事,早就被拿出來說了。

李賓言繼續說道:“各地的銀莊除主事外,一應爲吏員,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官吏數量。”

李賓言的這個主意,類似於客卿制,各地銀莊留存盈利之後,自己支付招攬銀莊吏員職役的俸祿,就如同各地縣衙的吏役。

練綱到四川去查戥頭案的時候,就發現大明四川巴縣,衙役的數量超過了七千人,分爲內班吏員,和外班職役。

內班的吏員雖然是不入流,但也是官府中人,而外班職役,大多數招募自民間市井,很多都是世代相承執役。

部分的職役倚仗官衙之勢,巴結上官,並與劣幕、惡吏等聯爲一氣,敲詐勒索,侵害平民,爲惡鄉里,被人稱之爲衙蠹[dù]。

于謙搖頭說道:“今有司所行多反事,或以摧鋤豪富爲辭,惟恐殷實之不貧,而市狙衙蠧,則傅以羽翼,令其恣吞良善,臣以爲不妥。”

戥頭案中,巴縣養的七千衙役,可不是吃乾飯的,假借摧鋤豪富的名義,爲禍鄉里。

巴縣的外班職役名叫李三元,諢號黃臕,本是個殺人重犯,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之下,李三元殺人後,漏網逃獄了。

逃獄之後,李三元結交山林流寇,交好官衙府司,輸重賄,最終成爲了外班職役的領頭大哥。

巴縣鋪戶每戶每年三兩銀子的常例,李三元還在城門外私設規條,擅抽課稅,多次當街強搶民女,爲害一方兇焰滔天。

在萬惡的封建社會裡,出現這種惡霸,並不算稀奇。

“限定額員,定期考成?當然各州府縣的銀莊主事,應當以九品京官派遣。”李賓言試探性的說道。

于謙這才點頭說道:“善。”

戥頭案後,大明對各地縣衙衙役的數量,進行了一次清查考成,限定了額員,並且定期考校,這纔算是緩解了這個問題。

李賓言這才繼續說道:“這第三,則是民信局、錢鋪、錢莊、兌店等民間行當,是不是准許他們經營兌換、放款、供給、簽發會票等事務?”

朱祁鈺聽李賓言這麼說,也是一樂,搖頭說道:“就是朕不准他們經營,他們就不幹了嗎?”

自從大明寶鈔私印、盜印、濫印,鈔法敗壞之後,大明早已經實質性的鬆弛金銀之禁,由於寶源局,長期不開爐鑄錢,一年就鑄錢兩千萬錢,導致了私錢龐雜。

銅錢輕重不一,成色各異,通寶、私錢、飛錢三者之間的比價差異大,錢幣名類繁多,金背、旋邊等就有幾十種名目,錢鋪、錢莊、兌店等應運而生,發展迅速。

正統十三年,稽戾王曾經下旨,禁止販售銅錢,但是錢店的東家便私相結約,各閉錢市,以致物價翔踊,百姓怨聲載道,逼迫稽戾王不得不收回成命。

一刀切是典型的懶政,朱祁鈺一直在用御製銀幣和景泰通寶大小錢,來梳理着貨幣的種種亂象。

其實戶部不止一次奏請,請旨準設錢鋪,爲錢鋪法定之始,以市鎮中殷實戶充任,隨其資金多寡,向官府買進銀幣通寶,以通交易。

李賓言的意思和戶部奏請,大致相同。

于謙倒是沒有反對,他尤其擅長國家之制,民間的錢鋪的存在,對大明的銀莊發展是有益處的,絕對的權力必然造成絕對的腐敗,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

李賓言的三策,是緩解大明錢莊冗員的好辦法。

鹽鐵會議只是討論,具體拿出一個可執行的方案來,還需要大明以工代賑,官道驛路平整硬化來配合。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正色的說道:“從遙遠的西方來的使者尼古勞茲和大明禮部尚書胡濙坐而論道,就討論過羅馬的貨幣。”

羅馬,那個已經不復存在的、西方唯一能稱得上帝國的國家。

“凱撒從元老院手中獲得了製造金銀幣的權力,而後屋大維完善了它,在羅馬廣場的朱庇特神廟,可以結算承兌金銀銅幣。”

“通往大神廟的長街上,鋪滿了純金的地磚,所有到過大神廟的人都驚歎於帝國的強盛和富足,將自己手中的金銀,交給了大神廟保管。”

朱祁鈺覺得尼古勞茲在吹牛皮,按照尼古勞茲的描述,通往大神廟的長街有近八里長,三丈寬,鋪滿這條路的金磚,該有多重?

直到十九世紀初,全世界的黃金總重6也不超過一萬噸。

當然朱祁鈺更傾向於尼古勞茲用了誇張的手法,來表達羅馬貨幣的邏輯,畢竟尼古勞茲也沒去過羅馬,他的都城是君士坦丁堡。

羅馬的大神廟吸收金銀,再用吸收的金銀,鑄造第納爾銀幣和阿斯銅幣。

這和大明的寶源局吸儲是相似的。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繼續說道:“羅馬的皇帝圖拉真,將第納爾銀幣的含銀量從九成降低爲了八成,而後的羅馬皇帝馬克·奧勒利烏斯,將銀幣的含銀量從八成降低爲了七成。”

“如果再往下降的話,就真的吹不響了。”

大明銀幣的主要防僞手段就是物理防僞,七成銀含量是吹響銀幣的最低標準,再往下降,就無法防僞了。

“塞維魯,打破了七成含銀量的下限,將銀幣的含銀量降低到了五成,無法再防僞的銀幣,終究迎來了錢法的敗壞。”

“卡拉卡拉糾正了塞維魯的錯誤,但是他將第納爾銀幣增重了一倍,每一枚銀幣的含銀量,相比較之前並無變化,含銀量約爲三成半,他在哄騙所有的羅馬人。”

“到了加利努斯時期,乾脆直接將銀幣變成了鍍銀,那層銀光閃閃的鍍層,甚至連半年都無法維持,會快速的失去光澤,連羅馬的行省都不再認可第納爾銀幣了。”

朱祁鈺喋喋不休,長篇大論的說了羅馬的貨幣發展史,整個發展過程,就是銀幣含銀量不斷降低的過程。

而尼古勞茲每次談起羅馬的第納爾銀幣,都是扼腕痛惜,斥責着羅馬皇帝的貪婪無度。

“在交換中使用貨幣是一種社會習俗,畢竟以物易物,太過於麻煩。”

“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際,每個人都認爲第納爾銀幣是有價值的,因爲他們預期其他人,也都認爲第納爾銀幣是有價值。”

“用有價值的商品,去換取只有一層鍍銀的第納爾銀幣,是因爲所有人都相信,會有更傻的傻瓜接受鍍銀的第納爾銀幣。”

“當第一個聰明人拒絕了第納爾銀幣之後,這個泡沫一下子就戳破了,第納爾銀幣被人們拋棄,就像西羅馬帝國被羅馬人民所拋棄一般,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尼古勞茲來到大明之後,百思不得其解,爲何大明可以連鍍銀的銀幣都不需要,只需要用一張廢紙,就可以交換到百姓手中的商品。”

“而鈔法的敗壞,似乎並沒有影響到大明的穩定。”

“這很神奇,尼古勞茲尋找着這種答案,他的答案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大明對貨幣的需求是無限大的,即便是寶鈔,如果沒有大規模的濫印,所有人也都會接受寶鈔。”

“第二個原因則是大明擁有最勤勞的百姓,他們創造的財富,足以抵消鈔法敗壞帶來的惡劣影響。”

“事實也的確如此。”

朱祁鈺說了這麼多,終於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他站起身來說道:“大明擁有最勤勞踏實的百姓,朕不希望有一天,朕的錢法、朕的寶源局、朕的銀莊,成爲一把朘剝百姓的利刃。”

“如果,朕說如果,有一天,大明的銀幣再無法吹響,大明也就到了該亡的時候了。”

朱祁鈺的話很重很重,等於設了一條線,一旦越過了這條線,就代表着大明錢法的敗壞,也代表着大明即將失道天下。

大明銀莊即將伴隨着以工代賑和官道驛路的道路硬化,推向全國,在這個時候,朱祁鈺爲大明的錢莊設下了七成銀的底線。

“陛下英明。”于謙本來想說些什麼,但是最後卻只有一句萬能句式。

羣臣只能應和的說道:“陛下英明!”

李三元的出處:李三元混名黃臕,本前重犯,漏網出獄,專養強盜,交結官司,役使衙蠧,盜賊競輸重賄,鋪戶亦出常例,崇文門稅務自立規條,擅抽課錢。求月票,嗷嗚!!!!!!!!!!!!!!!書友羣又炸了,唉……

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