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

朱祁鈺打掉了冉思娘研墨的小腳丫子,再研下去,怕是真的要出墨了。

他在思考朱瞻墡的做法。

表面上,朱瞻墡對着駱勝這一甩鉤,空軍了。

畢竟駱勝用撞車撞開了老丈人的門,這是選邊站了,朱瞻墡對駱勝釣魚失敗了。

個人在政治活動中,只能論跡,不能論心,論心無完人。

駱勝在整個過程中,有沒有一點猶豫?有沒有一點思考過放過他老丈人?

親親之誼,人之常情。

尤其是在當下公德理論尚在探索階段的大明朝,私德凌駕於法律之上的大明朝,駱勝的猶豫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駱勝做出了選擇。

在個人的政治活動中,一旦選邊站隊,就不能朝秦暮楚,就不能左顧右盼,因爲任何一個身在大明官場這個最大的名利場內,都是人在局中。

左顧右盼的下場就是什麼都得不到,什麼都失去。

比如明末國賊、東林黨人、導致大明在廣寧之戰中戰敗、致使大明失去廣寧、號稱定讓努爾哈赤有來無回的王化貞,就是典型。

王化貞在東林黨和閹黨之間左右橫跳,最後還是躲不過當頭一刀。

所以,駱勝選擇了大義滅親,那麼就代表朱瞻墡空軍了。

但是,朱瞻墡真的空軍了嗎?

朱祁鈺看着朱瞻墡打包送來的一大堆奏疏,確切的知道了,朱瞻墡沒有空軍,而且還把咬鉤的魚呈現在了皇帝面前。

朱瞻墡仿若是站在朱祁鈺面前,大聲的說:陛下您看啊,我釣了這麼多!

所以,朱瞻墡這邊駱勝空軍不要緊,那邊還有一個魚窩,讓朱瞻墡收穫頗豐。

朱祁鈺開始反思,爲何大明朝人均釣魚佬,只有自己是空軍。

養濟院案,是朱瞻墡放的第一把火,而這一次朱祁鈺第一次從襄王和盧忠的奏疏中,看到了養濟院的全貌。

養濟院,藏污納垢。

每年都有大量的勢要豪右、富商巨賈到大明的養濟院進行捐贈。

當然在大明搞慈善並不會免稅,朱祁鈺也曾經想過在大明搞慈善免稅,但是考慮到大明現狀,這個想法不了了之。

帝制下搞慈善免稅,怕是不出幾年,大明國帑、內帑就被挖牆腳的傢伙吃幹抹淨了。

這些捐贈,首先並沒有落實到東西舍飯寺和養濟院等慈善機構,其九成落到了個人的口袋裡。

捐贈可以獲得名聲,能在養濟院門前的碑文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而且這完全是左手倒右手,左口袋出有口袋進的事兒。

雖然錢週轉了一圈,但是這些勢要豪右、富商巨賈們卻獲得了名望。

大明並沒有財稅慈善審計部門,所以這些剋扣捐贈之事明目張膽,在計省成立之後,這些捐贈只能巧立名目送出去了。

而養濟院的職責贍養畸零戶,鰥寡孤獨。

根據朱瞻墡、羅炳忠、盧忠等多方走訪調查,養濟院並不贍養鰥寡孤獨,只收養畸零女戶,然後向牙行、妓館提供女戶。

而最離譜的事兒,是羅炳忠考進士之後,融入了進士的圈子之後,才瞭解全貌。

羅炳忠爲了查這個案子,專門考了個進士,爲了頭蒜,專門煮了碗麪條的羅炳忠,收穫頗豐。

養濟院自己開設了一家妓館連鎖品牌,號稱大明十六樓。

自產自銷了屬於是。

其主要分佈在大明京師和南衙、蘇州、杭州等人口密集區域。

根據羅炳忠的確認,養濟院在松江府舊院,居然還有兩百多個書寓!

整個舊院大約有一千多個書寓,大明養濟院就佔了五分之一,可想其勢力之龐大。

朱瞻墡這個案子辦完,僅僅流放到雞籠島的就有足足七萬之衆。

朱祁鈺這個時候多少理解了爲什麼蘇慈宗要搞一個古拉格監獄了。

古拉格監管系統,並非簡單的一個地方,而是管理整個蘇聯的勞改營的系統,流水線作業,隔離、審查、逮捕、流放、強制勞動一條龍服務。

養濟院的首惡必然要送入解刳院中,而各頭頭腦腦要推到午門外斬首,但是這些案犯的家屬,並不能一併殺了,那麼簡單處理。

一併簡單殺了處理,沒有古拉格,沒有流放制,那蘇聯不就成了三德子?大明不就成了倭國了嗎?!

所以還是要搞勞改,勞動使人自由的勞動改造。

“養濟院案交給皇叔,朕還是很放心的。”朱祁鈺放下了奏疏,他對朱瞻墡的能力頗爲相信。

“娘子,朕下旨不讓沿途官員接待,過通州至永清,經河間、獻縣、阜城、德州、平原、禹城到濟南府,只用了四天時間。”

“朕剛到濟南府,下一站是泰安州,可登泰山極頂,有秦觀峰、孔子小天下、日觀峰等處觀光攬勝。”

“唯獨有一處,咱覺得莫名其妙。”

冉思娘知道長夜漫漫,她的夫君今天絕對是躲不過去,也便耐着性子問道:“什麼地方?”

“名曰捨身崖。”朱祁鈺感慨萬千的說道

捨身崖,是泰山上的道經靈巖。

據說這裡頗爲靈驗,若父母生病,子女從這捨身崖輕輕一躍,粉身碎骨,可換的父母平安康樂。

成化年間,吏部尚書尹旻,就上書朱見深,請求朱見深在捨身崖設立藩籬,防止愚民跳崖求父母平安。

尹旻本身就是山東學子,景泰二年,山東舉人罷考的時候,尹旻就曾經東奔西走,爲整個山東學子謀求生路。

朱祁鈺點着桌子忿忿的說道:“愚民無知、惑於妄誕之說,以捨身爲孝。”

跳崖能治好父母的病?

這顯然是臥冰求鯉、忍苦孝親的二十四孝,帶來的惡果。

孝是好事,但是這麼孝,真的孝順嗎?

朱祁鈺繼續說道:“父母愛子、惟疾之憂!”

“子不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故曾子有臨深履薄之懼。”

“子既捨身、不能奉養父母。是不孝也。”

“此等事、處處有之。正宜曉諭嚴禁、使百姓不爲習俗所誤。”

朱祁鈺對這捨身崖非常不屑,對二十四孝也頗爲不屑。

那是二十四孝?

看完那二十四個小故事,朱祁鈺整個人都麻了,比聊齋還聊齋。

這捨身崖的大石頭,不僅僅泰山有,大明各個地方,都有這種翻版,捨身井、捨身樑、捨身石等等類似功能,比比皆是。

冉思娘稍微思考了下,認真思考了片刻說道:“陛下,百姓矇昧,朝廷在捨身崖設藩籬,也只能阻攔一時,真心尋死求孝,不從捨身崖跳下去,也會投井懸樑撞石。”

“這說到底,不過是子女爲求心安,不如讓各地惠民藥局設立真武大帝塑像,求醫問藥,順便求得心安。”

朱祁鈺一愣,冉思娘這一套說辭,頗有用魔法打敗魔法,用封建打敗封建的風範。

而且確切的說,是個好辦法。

當年朱元璋、朱棣都號稱自己是真武大帝轉世,是他們自己真的信?還是在用魔法打敗魔法?

民間各種邪祟宗教數不勝數,甚至有朱元璋參加明教,大明國號爲明的說法,那麼用真武大帝塑像去打敗這些陋習,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朱祁鈺忽然想起了後世消滅封建,戶戶都有紅寶書,人人誦讀語錄,過年家家張貼紅太祖像。

這個方法變得切實可行起來。

朱祁鈺認真思量再三,才確切的說道:“按照高皇帝和文皇帝樣貌,讓畫師畫一副真武大帝像,懸掛於惠民藥局。”

“想求真武大帝保佑,想給真武大帝敬香,那首先就得在惠民藥局看病。”

冉思娘卻搖頭說道:“高皇帝和文皇帝已經離去多年,我覺得,不如就按夫君模樣作畫更好,對民間也好說,這真武大帝轉世了不是?”

冉思娘是解刳院的坐班太醫,人死後和動物死後,沒什麼區別,都是腐爛分解,最後只剩下枯骨一具。

但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這人死了,還有青史論斷功過。

而且作爲太醫院的坐班醫倌,她可是太清楚這醫患關係的緊張了,在她看來,陛下的畫像更好一些。

朱祁鈺想了想點頭,斯人已逝,用高皇帝和文皇帝,的確無法震懾,那還不如用自己的畫像。

國事無休止,朱祁鈺一直處理公文到了月上柳梢頭,纔算是告一段落,而冉思娘一直研墨,看着陛下,也不覺得厭煩,平日裡哪有這機會看到夫君這麼嚴肅的一面?

不得不承認,認真處理國政的陛下,就像一個漩渦一樣,深深的吸引着冉思娘。

朱祁鈺硃筆剛剛放下,冉思娘便撲進了朱祁鈺的懷裡,掛在了朱祁鈺的身上,低聲說道:“夫君,該休息了,臣妾準備了些助興之物,夫君要不要操閱一番?”

“哦,是何物?”朱祁鈺頗感興趣的問道。

“臨行前,陳婉娘塞給臣妾的,用絲綢做的長腿襪。”冉思娘輕輕拉動着裙襬,露出了純色長襪,臉色通紅。

“啊,這…”

朱祁鈺驚歎,爲了爭寵,這後宮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陳婉娘弄這長腿襪,原來是設計一種能讓陛下披甲時更加舒適一些的內襯,騎馬可是個辛苦活兒,而且很容易傷到子孫根。

陳婉娘發現這種長腿襪,如果用絲綢織造,而不是用棉線,能夠更加充分的勾勒腿部線條,便做了幾雙,讓冉思娘試用。

這件事,汪皇后得知後,深表贊同。

陛下離京之後,隨行的只有冉思娘,不讓冉思娘把陛下的魂兒勾住了,這再往泰安宮裡帶幾個回來,汪皇后這後宮之主,還是六宮之主嗎?

冉思娘和陳婉娘已經入了泰安宮,自然要防範那些妖豔賤貨勾搭陛下了。

上個車自然要關車門。

朱祁鈺興致勃勃。

絲綢做的襪子,其實不適合走路,只是爲了身心愉悅!

陳婉孃的初衷是防止傷到子孫根,這到底是傷到了嗎?還是沒傷到?

冉思娘次日清晨並沒有起來陪陛下登泰山,而是一直待在車駕上,並未下車,一來是沒休息好,有些懶洋洋的,二來是不太方便。

冉思娘靠在車窗上,懶洋洋的看着車窗外草長鶯飛,春光燦爛。

偶爾回想起昨晚夫君的勢大力沉,臉色就是一陣通紅,早知如此,就應該讓陳婉娘隨行,或者唐貴妃隨行,她一個人有點吃不消。

朱祁鈺泰山登極並沒有封禪,簽訂了澶淵之盟的宋真宗封禪之後,這封禪的逼格一下子就掉下去了。

皇帝號稱天子。

秦始皇去封禪告訴老天爺說:大秦奮六世餘烈,一統六國,北擊匈奴、南並百越,書同文、車同軌!實現了諸子百家統一目標,天下大一統。

漢武帝去封禪告訴老天爺說:大漢滅了北越,開了西域,還打到了匈奴老家,把匈奴祖墳給揚了,大漢不會亡了。

漢光武帝去封禪告訴老天爺說:咱位面之子,把穿越者王莽給幹掉了,還把大漢統一了,來謝謝老爹賞的流星。

唐高宗、唐玄宗去封禪告訴老天爺說:大唐西去長安九千九百里,皆爲我大唐疆土,四海之內,無敢不服!

宋真宗封禪告訴老天爺說:大宋在黃河阻攔了契丹人南下,還簽訂了澶淵之盟,每年交三十萬保護費,契丹人就不打我大宋了。

如果老天爺真的是個活人,怕是立刻就被孝死!

自宋真宗之後,中原王朝再無人提及泰山封禪,也沒有朝臣不長眼色的請皇帝去封禪。

主要原因是跌份兒。

就跟金鷹獎辦個某個當紅小花後,再沒人提金鷹獎了一樣。

泰山封禪的變遷,背後也是中原王朝政治思想變遷的一種真實寫照。

泰山封禪祭祀從多到少、從少到變、從變到無,呈現了這樣一種演化路徑:中原王朝的祭祀,從神祇本位走向政治本位;從禮儀本位走向實用本位;從神秘本位走向日常本位。

泰山封禪一步步走下神壇的背後,是中原王朝人皇地位的一步步提高。

朱祁鈺站在南天門的山頂,看着雲捲雲舒和來時的路。

從紅門到中天門,從中天門到山頂的南天門,朱祁鈺和緹騎們爬了整整兩個時辰。

這中間,朱祁鈺一次沒休息,就這麼輕輕鬆鬆的爬上來了,緹騎們也是大氣都不帶喘一個,身體素質倍棒。

他前世來過一次泰山,那一次他一共爬了五個多小時,休息了十五六次,爬到山頂,只想躺在地上,生無可戀。

這一次登山,一次登頂,的確是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經年累月操閱兵馬,這身子骨倒是硬朗的很。

于謙五十多歲,但也走的虎虎生風,並沒有掉隊。

“宋真宗封禪再無人封禪了。”于謙看着雲在風的吹拂下變化着模樣,頗爲感慨的說道。

朱祁鈺倒是一點都不意外的說道:“於少保又有高見?”

于謙尤擅國家之制。

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898章 火併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