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

朱祁鈺向來如此。

把什麼條件都擺在明面上,在一條政令推行之前,無論如何反對都可以,但是一旦決定,那就堅決執行到底。

任何人在路上影響這條政令,都會面對朱祁鈺的雷霆盛怒。

這是當初朱祁鈺在京師之戰的最大收穫,統一聲音。

都察院總憲徐有貞鼓動聲勢南遷,刑部尚書俞士悅將自己的家人送到了南方,朱祁鈺從來沒有在事後追究二人,因爲當時朝中尚未定策,意南遷者衆,固守京師者亦有。

但最後朝中定策之後,徐有貞和俞士悅都沒有逃跑,也沒有對京師之戰做出任何掣肘的行動。

在朱祁鈺眼裡,徐有貞和俞士悅的文臣行爲,就是他早就畫好的底線。

可以反對,可以陳述自己的意見,但是一旦在奉天殿、文華殿上確定的政令,就要一以貫之的執行下去。

哪怕這個政令,是錯的。

賀章作爲意見簍子,意見領袖,科道言官,天生跟皇帝對着幹的大頭目,這個時候,怎麼能少了賀章呢?

賀章快,有人更快。

鄧順,翰林院的翰林,景泰二年的進士及第,他之前就參加過一次鹽鐵會議,他的座師是陳循,遠在撒馬爾罕出使的前內閣首輔陳循。

陳循臨走時後,告誡過鄧順,陛下是對的。

鄧順恭恭敬敬的行禮,上一次時候,他在鹽鐵會議上,被皇帝的凱恩斯主義,朝廷干預經濟的一套組合拳打的暈頭轉向,這一次,他絕不會唯唯諾諾。

他這次是有備而來,打算重拳出擊!

鄧順俯首朗聲說道:“陛下,臣曾聞古人曰:虛心白意,進善信道;勉主以體誼,諭主以長策;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功成事立,歸善於君,不敢獨伐其勞,如此者,方爲良臣也!”

“國家昏亂,所爲不道;然而敢犯主之顏面,言君之過失;不辭其誅,身死國安,不悔所行,如此者,方爲直臣也!”

他鄧順要做良臣!要做直臣!

“然也。”朱祁鈺點頭,人臣之道六正六邪,正則聖、良、忠、智、貞、直,邪則具、諛、奸、讒、賊、亡。

陳循曾經在講經的時候,專門分門別類舉了一大堆的例子講解這爲臣之道。

比如於謙這類的臣子就是六正之臣,面面俱到,乃是全能型正臣,比如賀章這類的臣子直言進諫就是典型的直臣,比如胡濙這類投獻臣子,就是典型的人君所言皆曰善,人君所爲皆曰可的阿諛奉承之輩,進獻讒言之徒。

陳循別的不行,但是在做學問這塊,那真的是無出其右,寰宇通志成書之後,朱祁鈺也是每天都要看上兩卷。

鄧順高聲說道:“陛下,太一獻馬,武帝徵西。”

“漢武大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其多殺士衆,竭民之財力無力,奢泰亡度,致使天下虛耗,百姓流離顛沛,物故者半。天有示警蝗蟲大起,赤地數千裡,民不聊生,或人易子而食,畜積三十年未復。”

“亡德澤於民,險失天下於暴。”

朱祁鈺一愣,疑惑的問道:“漢武帝失天下了嗎?”

鄧順趕忙俯首說道:“未曾,險失天下。”

嚴謹。

不愧是讀書人,咬文嚼字這件事,的確是讀書人的長項。

太一獻馬的典故,是元鼎四年秋天,一個在敦煌名爲“暴利長”的囚犯獻汗血寶馬給漢武帝,歌曰: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跇萬里,今安匹兮龍爲友。

故所謂太一獻馬。

所以,在讀書人的眼中,漢武帝徵西,就是去大宛找汗血寶馬去了,乃是傾盡國力滿足帝王個人喜好的典型案例。

秦始皇、漢武帝這類窮兵黷武的皇帝,在讀書人的口中,那評價是相當的低。

漢武帝到底爲什麼要徵西域?

爲了斷匈奴右臂,爲了打匈奴,爲了報祖宗的白登之圍,這些都是理由,但其實歸根到底,就是爲了讓大漢朝生存下去。

彼時天象,國寶食鐵獸在關中跑來跑去,氣候溫潤,那時候的匈奴,有亡中國的實力,漢武帝不打匈奴,匈奴要亡大漢。

鄧順的意思很明確,陛下重開西域,對陛下的名聲和歷史評價不利。

鄧順看陛下不多詢問,就繼續高聲說道:“陛下,大明雖大,最爲緊要之地四處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

“一曰:宣府,二曰:大同,三曰薊州,四曰遼東。”

“嘉峪關天下第一雄關,長城百里,堅不可摧,大明守嘉峪關,可保西北無礙。”

大明重開西域,要對也密力火者進行賜名、封爵、給官之事,早已風聞,鄧順爲了今天的進諫,準備頗爲充分。

作爲讀書人,他請了不少講武堂的將官,詢問天下兵事,尤其是西域對大明的重要性上,他也廣聞博記,最終得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西域並不是那麼重要。

嘉峪關乃是萬里雄關,等閒不能攻破,河西走廊是大明的天然屏障,只要站穩河西走廊,西北三省即可保證安全,正如眼下這樣。

朱祁鈺倒是頗爲意外,鄧順這個景泰二年的進士及第,這個讀書人,居然還專門去研究了大明要地。

鄧順說的這四處,都是亡一處,則大明亡。

這不是朱祁鈺說的,是講武堂衆多將官共同得出的結論。

宣府乃京師門戶。

當年成吉思汗何等天驕?手下大將哲別用計攻佔了居庸關,但是很快撤離。

成吉思汗後來攻下了宣德府也就是宣府重鎮,拿下了野狐嶺,才從紫荊關小道攻佔了居庸關,奠定了蒙金之戰的勝局。

大同府被攻破,則胡虜可從婁蘭古道繞開雁門關直取太原,北宋無法拿下燕雲十六州的原因基於此,北宋亡國也是基於此,太原丟失,最能打的北宋西軍無法馳援開封。

而薊州是大明的另外一處重鎮,乃是大明的另外一個門戶,薊州的重要性,遠勝山海關。

建奴老奴酋努爾哈赤死後,小奴酋洪臺吉就在崇禎二年、崇禎九年,崇禎十三年,多次繞開山海關,從喜峰口入大明,劫掠四方。

而遼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崇禎皇帝一根繩吊死在了老歪脖子樹上,大明亡,清軍入關,清軍來自哪裡?遼東。

百年屈辱史中,對遼東覬覦的豺狼列強數不勝數,倭寇侵華的重要跳板,正是遼東。

倭寇投降,蘇慈宗大軍南下,蘇軍在遼東大地上遲遲不肯退兵,即便是退兵也佔着鐵路,一直到主席親赴莫斯科,蘇慈宗才把中國長春鐵路在52年交還中國。

等到共和國建立之初,十七國聯軍一鼓作氣要拿下朝鮮,那是要拿下朝鮮?那是在覬覦遼東。

共和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依舊要雄赳赳氣昂昂抗美援朝,爲何?

“很有見識,對於一個書生而言,鄧翰林講的並無差錯。”朱祁鈺對鄧順的諫言做出了肯定,因爲鄧順說的沒有錯。

鄧順的意思很明確,大明的軍事重鎮並不在西,而在北,西域安寧與否和大明關聯不大,只要守住了嘉峪關,嘉峪關何等風雨,大明都可以泰然處之。

大明窮耗民力財力國力,重開西域,可謂是得不償失。

鄧順見陛下首肯,再往前挪了半步大聲的說道:“陛下,西域多賊寇,治西域之難,遠勝治韃靼之費,武清侯至今在大寧衛剿匪,始終無法歸京,當如何治西域?”

“一則遷民安土,西域苦寒,物產不豐,無良田無沃土,遷大明百姓入西域,非百姓之所願,不遷民,又何談長治久安?”

“二則剿匪勘定,西域民風彪悍,淫祀極多,百姓農忙爲民農閒爲匪,西域地方七國之衆,錯綜複雜,大明軍徵萬里之遙,征伐易安地方則難。”

“臣斗膽覈算,僅大軍遠征西域,安地方,動用糧餉折銀幣幾達千萬餘。”

朱祁鈺再次點頭,治理西域,第一個遷民,第二個治安戰成本太高。

西域不是沃土千里之地,對被遷徙的百姓而言,不是什麼好的選擇,如果有得選,遷徙雞籠島都比遷徙到西域的戈壁灘強得多。

同樣西域地方分成了七國,現在仍然有五國之多,治安戰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大明徵西,僅僅征伐軍備糧草撫卹等等就需要千萬銀幣,這還不算治安戰的成本,治安戰成本有多高?

看看漂亮國在伊拉克,漂亮國在阿富汗。

“還有第三嗎?”朱祁鈺看着鄧順問道。

“有!”鄧順的神情有些激動的說道:“安內救民,國家之本務,慕外勤遠,朝廷之末策!”

“漢光武閉關謝西域,唐太宗不受康國內附,皆深知本務者也!”

東漢建立之時,西域諸多小國迫於匈奴的壓力,請求漢光武帝劉秀建立西域都護府庇佑西域,漢光武拒絕了。

唐太宗李世民拒絕了康國的內附,是因爲大唐當時鞭長莫及。

但是李世民兒子唐高宗李治,則接受了康國的內附,還拿走了萬王之王的稱號。

朱祁鈺知道這兩個典故,繼續聽着鄧順的諫言。

鄧順繼續說道:“今天象有異,大災四起,大明四方仍歲災歉,小民絕食逃竄,妻子衣不蔽體,被薦裹席,鬻子女無售者!”

“家室不相完,轉死溝壑!未及埋瘞,已成市臠,此可爲痛哭者也!”

“望陛下用和番重開西域之費,益以府庫之財,急遣使振恤,庶饑民可救。”

鄧順這番話翻譯翻譯,就是大明仍然有災荒,不救大明百姓於水火之中,跑去重開西域,是捨本逐末的行徑。

鄧順治理西域的第三點諫言,核心話術爲:陛下停一下腳步吧,等等大明百姓!

毫無疑問,跑偏了。

朱祁鈺原來頗爲滿意,手指頭在不停的敲擊着寶座的扶手,認真思量着鄧順的話,但鄧順治西域的第三點說完,他的手便停了下來,看了一眼鄧順。

興安看到陛下手中動作一停,就知道陛下是生氣了。

奉天殿上有些寂靜,鄧順打了個寒顫,思緒萬千急轉,他想不通,這本來君聖臣賢的大好局面,爲何突然急轉而下?

“鄧翰林,朕來問你,大明四方之地,可包括陝西行都司?”朱祁鈺平靜的問道。

鄧順感受到了平靜之後的怒氣,顫巍巍的說道:“是。”

“那大明百姓是否包括了陝西行都司、陝西、靖安、山西百姓?”

鄧順再次俯首說道:“包括。”

“那朕重開西域,免大明陝西行都司的百姓受馬匪流寇之苦,是不是安內救民?” wωw ⊕тт κan ⊕co

“是!”

“那朕意圖重開西域,意圖保西出嘉峪關商路暢通,是不是安四省之地民生經濟?”

“是!”

鄧順的冷汗已經流下來來,他發現了他話裡的漏洞,大明腹地的百姓是百姓,大明邊方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嗎?

陝西行都司這幾年的變化,不僅僅是也密力火者看在眼裡,就連大明朝臣們也看在眼裡,在奉天殿這個公器所在之地,睜着眼說瞎話,輕則罷官,重則流放,是欺君之罪。

朱祁鈺看鄧順顫抖的模樣,才輕輕甩了甩袖子說道:“你前面講的很好。”

鄧順從爲臣之道出發,講皇帝不能憑藉自己的喜好,窮兵黷武的開邊,於皇帝名聲不利,更於大明江山社稷不利。

再講大明四要之地,分析的有理有據,頭頭是道。

最後將爲君本務,朝廷本務,乃是安內救民而非慕外勤遠,又講如何治理西域,方方面面,講的都很好。

唯獨最後一個等等百姓吧,讓朱祁鈺頗爲不喜。

這是典型的挾百姓以迫天子。

朱祁鈺語氣略重的教訓道:“你這最後一段,朕頗爲不喜。”

“大明腹地百姓是朕的子民,大明腹地百姓是大明子民,邊方子民,就活該飽受匪患?邊方子民,就該甘願清貧?”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

“大明廣袤,各地發展均不相同,在鄧翰林的眼中,大明天下根本不是一盤棋,而是一盤散沙。”

鄧順這才明白了自己的話到底錯在了哪裡!

他違背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自先秦確定的大一統思想。

鄧順擦了擦額頭的冷汗,真心實意的說道:“陛下聖明,臣愚鈍,臣定當謹記陛下之教誨,三省吾身。”

朱祁鈺繼續說道:“鄧翰林所言,除最後之言外,其餘皆是實事求是之言,能夠通過現象,找到真正的問題,並且剖析問題出現的原因,這已經彌足珍貴了。”

“所言所談,鞭辟入裡,字句珠璣,令人深省,將大明重開西域之困局方方面面,都講的非常透徹。”

“若是我大明朝臣皆是如此,諫言之前,願意深入稽察問題分毫之末,錙銖必較,朕何愁大明不能國泰民安?”

鄧順雖然在話術上仍然有讀書人那種挾百姓以迫天子的毛病,但是其本人表現出了大明進士應該有的素質,一個讀書人願意實事求是,是朱祁鈺願意看到的局面。

“問題多不可怕,問題就是摁下了葫蘆泛起了瓢,層出不窮。”

“怕的就是有問題,不敢直面問題,不敢深究其原委,不能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虛應其事,欺上瞞下,遮遮掩掩,藉機以公謀私。”

“咱們奉天殿爛一點,大明就爛一片,要是奉天殿內全爛了,大明便是體無完膚!”

“若那樣,袞袞諸公皆爲亡國之臣,朕亦亡國之君。”

于謙出班,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羣臣俯首,山呼海喝般的說道:“陛下聖明。”

朱祁鈺擺了擺手說道:“重開西域必然是緩進急戰,朕並不打算操之過急,緩緩圖之,細細謀劃,便是。”

“朕打算三月初一啓程南下,南下之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朱祁鈺就是這股東風,他跑去江南不是遊玩去了,是執行朝廷本務,安內救民。

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