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

羅炳忠聞到了腥風血雨的味道,大明京師這片渾水,最近怕是池淺王八多,有的是人開始興風作浪了。

尤其是當下,大明進入了冬序之後,這種感覺越來越明顯。

羅炳忠作爲襄王府的長史,匆匆和錦衣衛溝通之後,就回到了襄王府內,在緊閉的王府大門之後喘着粗氣。

朝中興起了一股風浪,那就是請陛下移宮,從泰安宮遷到皇宮之內,理由就是陛下九五之尊,怎麼可以住在皇宮之外。

“殿下,殿下!”羅炳忠跑進了暖閣之內,拿起桌上放着的涼茶,用力的灌了一波纔開口說道:“移宮!他們來真的!’

襄王朱瞻增將手中的拜帖一扔,一臉一入京城似海深,從此清閒是路人的模樣,頹然的說道:“這幫人缺個領頭的祭旗,這是打算拿孤的腦袋祭陛下的刀嗎?’

朱瞻增剛回府,就收到了一大波的拜帖,大部分的事由,就是請至德嫡親王出面,帶領羣臣,將這八年的謬政,撥亂反正。

這第一件事,就是移宮。

天子之尊,整日裡住在泰安宮裡,和十王府緊鄰,防臣子跟防賊一樣。

羅炳忠大致翻開了下拜帖,心中有數,心中掀起了萬丈波瀾,呆滯的說道:“殿下,沒答應吧?’

朱瞻增滿是嫌棄的看了羅炳忠一樣,嗤笑的說道:“羅長史還真是幽默。”

“啊?”羅炳忠稍一愣神,就反應過來了,他家這位殿下最擅長明哲保身,這種不拿牌子掉腦袋的事兒,怎麼會衝鋒陷陣?

朱瞻增剛纔還老神在在,忽然一瞪眼,大聲的說道:“糟了!’

“咋了?”

朱瞻繕猛地站起來說道:“你快快前往鄭王府,二哥嗜酒,喝二兩馬尿就不知道東南西北!這尋不到我當這出頭鳥,他們必然去尋二哥!快去攔住鄭王摻和此事!”

“好勒!”羅炳忠聞言也是面色驚變,一陣風一樣的衝去了鄭王府,而後沒多久就一陣風的衝了回來。

羅炳忠跑的氣喘吁吁,端起沒喝完的涼茶,又灌了兩大口,才說道:“殿下放心,原來鄭王府長史周瑛是個明白人兒,已經攔了拜帖,而且鄭王殿下稱病,躲起來了。

鄭王蠢歸蠢,但奈何鄭王府也有舊人,雖然周瑛反貪廳出仕了,可是念着舊情,也盯着王府這頭兒。

“哦,周瑛啊,那還好。”朱瞻堪這才安心下來。

周瑛是個狠人,是個酷吏,這念着十年的主僕情誼,倒是沒把鄭王往火坑裡推。

當年從龍之功的王直請陛下移宮,陛下一句愛卿就這麼想知道朕吃幾碗飯給懟的上氣不接下氣,這鄭王要撞到這個槍口上,不死也得脫層皮,斷幾根骨頭。

羅炳忠愣愣的說道:“殿下,據臣所知,這幫人想找個挑頭的,先後找了孫太后、稽王、崇王,而後又找了殿下和鄭王,這保不齊,

又奔着哪個王府去了。’

朱瞻塘緩緩坐下,搖頭晃腦的說道:“有道是,良言難勸該死鬼啊,有人找死,孤攔不住。’

這就是把封藩各地的親王、郡王全部拉回京師的一個壞處,他們往往會被推出來,做那個搖旗吶喊之人。

因爲顧忌到了親親之誼,皇帝往往沒辦法對這些皇親國戚們下死手,頗有些投鼠忌器。

但是相比這些皇親國戚在地方爲非作歹與縉紳沆瀣一氣,襄王還是認爲,把他們圈在京師更少事端。在地方沒人能管得住他們,在京師至少還有陛下和宗人府壓一壓,管一管。

當今陛下何等人也?皇帝都殺了一個,一羣快出五服的親戚,有什麼不能殺的?

“羅長史啊,孤寫的論公德,你看過了嗎?”朱瞻增拿着一個香盒,烘乾裡裡面的白沙,他最近得了一塊沉香,正是把玩的好時節。

羅炳忠不明所以的問道:“看過了,殿下仍有高論?”

朱瞻繕擺擺手說道:“高論不敢當,你看這就是論公德,把公德論明白之後,自然就有公私分明之說,非要用親親之誼綁架公事,就是沒有公德。”

“沒有公德什麼下場?”

羅炳忠認真的思忖了許久,不住的點頭說道:“殿下高明,沒有公德的人,都死了。親親之誼是私德,大公無私、大義滅親是公德

手持公器的陛下,不殺失德縉紳、失德駙馬、失德親王、失德皇帝,就是公私不分,就是有損公德。

而公德是什麼?

人羣之所以爲羣,國家之所以爲國,賴此德焉以成立者也。

公德是國家成立並且康健的大德。

至德親王在德一道的鑽研,的確是有了巨大的收穫。

羅炳忠琢磨了下,他這位殿下入京前上的奏疏,果然是早有準備,知道這趟渾水不好蹼提早做了準備。

羅炳忠繼續說道:“我還聽到了個信兒,有些人對陛下常年在講武堂當值頗爲不滿,說陛下是窮兵黷武,重武輕文。’

“這朝中可是有好些個臣子覺得配合着移宮,陛下即便是坐班,也應在文華殿,而不是講武堂。”

朱瞻堪一聽險些樂出聲來,講武堂什麼地方?

講武堂是掌令官和庶弁將,大明武將的搖籃,是大明皇帝把持軍權的利器,是陛下至今和于謙於少保相安無事的籌碼。

移宮也就算了,還把主意打到了講武堂的頭上。

朱瞻繕眉頭緊蹙,他往前湊了湊身子說道:“武勳有沒有參和這些事兒?你待會兒跑一跑,看看英國公、成國公、武清侯、寧陽侯這些武勳什麼動靜兒,尤其是看看文安侯府的動靜。

羅炳忠一愣,隨即反應了過來,驚訝的說道:“殿下的意思是,這事是於少保推波助瀾?

朱瞻增立刻搖頭否認的說道:“這是你說的啊,不是孤說的,到時候於少保怪罪了,你自己擔着。’

羅炳忠這也顧不得喝茶,又一溜煙的跑了出去,沒半個時辰,朱瞻塘這白沙剛烘乾,羅炳忠就帶着消息回來了。

羅炳忠灌了一大口涼茶說道:“殿下提到的這幾家都沒有動靜,九重堂那邊,於少保門前還是那樣,公事衙門,私事沒有。

朱瞻繕長鬆了口氣,樂了下,對這件事不再表態,只要于謙不摻和這事,講武堂這塊,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朱瞻增是回京監國的,這些事兒,眼下是個苗頭,陛下一旦南下,那就是洶洶烈焰,能把他朱瞻蟮燒成灰兒。

于謙對當權臣,一如既往的沒什麼興趣。

“還有什麼消息?”朱瞻增拿出了鐵砧,將白沙摁實平整,拿出了模具,將擦下來的沉香灑在了其中,點燃之後,陣陣香氣,嫋嫋升起。

羅炳忠頹然說道:“有,還不老少呢,這幫人都是炒鹹菜放鹽巴,太閒。”

“最近翰林院的翰林、太醫院的太學生對十大曆局的天文生頗有微詞,說是奇技淫巧,淫侈愈甚,取無用之物以匱其有用之財,把這尚奢鬥富之風扣在十大曆局的頭上,準備公車上書,請陛下裁撤呢。

這移宮的浪潮微瀾,坊間朝廷就出現了另外一股妖風,對十大曆局的反對呼聲,主要來自於翰林院和國子監,十大曆局的天文生額員已經超過五百人,靡費甚多。

大明冬序,財政收縮,朝廷恩養天文生廣衆,又沒什麼用途,《景泰曆書》已經編纂,明年開春行歷,招這麼多的天文生作甚?

朱瞻繕倚在軟篾藤椅上,摘下了掛在胸前的奇功牌,拿出了絲綢小心的包好,說道:“羅長史,看到了沒?別的本事沒有,倒打一耙的本事倒是如臂指使,大明世風日下,尚奢鬥富,本就來自官宦人家,跟十大曆局有一分錢關係?’

“你天天說孤高明,其實論高明,還是陛下啊。’

“你看到這奇功牌了沒?領了奇功牌之人,還有筒表、時鐘、車駕、錦緞、貢茶等等豪奢之物取用,嘖嘖,陛下高啊。”

如果說陛下太廟斬稽戾王這一個皇帝,是陛下硬,那這功賞牌大禮包就是陛下高。

陛下就是又高又硬。

把朝中最有名望、最有能力的那幫人,用一塊小小的奇功牌牢牢的綁上了戰車,成爲了利益共同體。

取無用之物,以匱其有用之財?

十大曆局搗鼓出來的東西,哪一樣是無用之物?

“這話從何說起?”羅炳忠將茶壺放在了火爐上,接了一句,他這個捧哏,要有捧哏的覺悟。

朱瞻增樂呵呵的說道:“今天高興,讓膳房備點肉食酒菜,這跑了五千里路,都快把孤跌散架了。

“你看都是翰林院那幫腐儒,國子監的那羣酸儒,狺狺狂吠,再不濟有些朝中個別的蠢貨跟風,滿朝文武,對這事,一言不發啊。

羅炳忠記下了朱瞻增的話,笑着問道:“這是爲何?”

朱瞻增立刻回答道:“因爲滿朝文武,只是壞,他不蠢。”

朝臣們是壞,是爲了自己利益發言,但是他們不蠢,蠢人混不到奉天殿上。

陛下講的很明白,機械的應用和改造是提高生產力的方法之一,生產力提高,最先享受成果的必然是官本位體制下的官僚

所以,朱瞻堪纔會說,只是壞,不是蠢。

“殿下,我這兒還有個消息,說這石景廠駕步司年年虧損,有人就想着把它撲買掉,這件事,摻和的人還不少。”羅炳忠咂了咂嘴巴,嘖嘖稱奇的說道。

朱瞻繕忽然沉默了起來,臉色陰晴不定,坐直了身子說道:“這種事兒,不稀奇,洪武年間,就有人攛掇着高皇帝,廢了天下十八處官廠,當年復設石景官廠的時候,就有人那這事兒說陛下在與民爭利。’

“洪武年間久了些,正統年間,西山煤窯那些幹清宮官窯,鬧騰到最後,不都是撲買掉了嗎?:

“這幫人,尤其擅長這一套,把這好好的官廠經營到虧損歇業的地步,然後撲買掉,換一批人,賺夠了錢,再繼續尋找新的官廠。

朱瞻繕的利柄論,那可是與民爭利的急先鋒,對於提出這一觀點,堅決執行,並且取得了巨大成果,榮獲奇功牌的朱瞻增而言,撲買官廠,削減朝廷利柄之人,就是他朱瞻增的死敵。朱瞻增冷哼的一聲說道:“羅長史,你聽過這麼一句話嗎?”

“哪句?’

朱瞻堪帶着三分怒氣說道:“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修橋補路可是大買賣,這幫人就是看重了這裡面的油水。

“做壞事的錦衣玉食,清清白白做人反而是被潑一身的髒水。’

朱瞻增的眼神頗爲兇狠,顯然是動了真怒,陛下南巡之後,若是回來看到駕步司被撲買掉那他朱瞻增這個利柄論的提出者,還混不混了?

羅炳忠忽然打了個哆嗦,他忽然想到了亡國之兆,其中就有一條求榮得辱。

清清白白做人,當屬於少保,若是京師之戰打完,陛下卸磨殺驢,這不就是做壞事的錦衣玉食,清清白白做人的求榮得辱嗎?

幸好,陛下和於少保在很多事上有分歧,可仍然是君聖臣賢的大好局面,陛下私下非常厭惡徐有貞,但是奇功牌卻一次沒拉下,尤其是最近陳循再次履任,《實宇通志》上有了陳循的的名字。

這也給下面做事的羣臣們,起了個好頭,求榮真的得榮,那就有做事的動力。

羅炳忠有些懵,也不知道是焚香的原因還是其他,他滿是疑惑的說道:“最近這妖風實在是有點多。

朱瞻堪又恢復了那個懶散的性子,笑着問道:“很奇怪嗎?牛鬼蛇神,就是在藉着時運, 反攻倒算啊!’

“這個時候不反攻倒算,難不成等大明從冬序中挺過去,到了夏序反攻倒算?”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

“眼下大明冬序,大勢到了,即便是陛下,看在天地時運的份上,也會稍微遮掩一些鋒芒。”

大勢所趨,借勢而爲,大明冬序已經到了,這就是反攻倒算的最好時機。

羅炳忠心服口服的說道:“殿下果然高明!’

朱瞻塘靠在椅背上,有些失神的說道:“明天去一趟英烈祠上香。”

羅炳忠疑惑的問道:“這又是什麼算計?’

朱瞻蟮搖了搖頭說道:“不是算計,就是單純去上個香,回京了,去看看,告訴他們,大明現在很好。’

“再跟陛下請到聖旨,把埋骨北海的英烈屍骸請回來,埋在英烈祠,英魂歸鄉,方得片刻心安。’

自從在北海湖邊,看到了那二百多墩臺遠侯的屍骸無人收斂之後,朱瞻堪纔想明白了公德的最後一環,權利和責任。

自此之後,朱瞻增每到一處,必先到英烈祠上香。

“是。”羅炳忠立刻俯首說道。

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寫在十月末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