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

高道德劣勢,可以翻譯翻譯就是要臉。

在尼古勞茲看來,殖民這種低道德的事情,大明人根本做不到,大明的商賈做點壞事都是暗地裡,畏首畏尾,搞個店塌房生意,還要顧忌名聲。

再觀羅馬的威尼斯商人,那做起事來,羅馬皇帝只能吊死威尼斯總督泄憤,但是於事無補。

賀章想要出使韃靼,能夠說服諸部,說服陛下,何嘗不是因爲高道德劣勢?

朱祁鈺答應這件事,既不是畏懼朝中風力,也不是害怕韃靼人急眼,只是種了這麼久的樹,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了。

朱祁鈺作爲大明皇帝,總不能把韃靼人車輪以上的男丁全部殺掉,即便是朱祁鈺能下這個狠心,大明京軍人人變成屠夫,那也不是朱祁鈺想看到的。

歷史也證明了,大屠沒有什麼用。

金國當年統治蒙古諸部的時候,就三年一次減丁的政策,每隔三年就去草原屠一茬,結果生生屠出一個成吉思汗來。

大屠只會把彼此逼上絕路。。

季鐸回到了官邸,見到了久違的家人,他是邊軍指揮使,但是因爲在京師活動頻繁,陛下把他的組織關係從地方轉到了京官。

具體做法,就是陛下剛在奉天殿給他升了官,他現在依舊是大同府指揮使,但同時是錦衣衛指揮同知。

現在季鐸是地地道道的京官,因爲需要平衡地方軍和京官軍的關係,所以季鐸依舊掛名大同府指揮使。

季鐸很快就去拜訪了一趟賀章,季鐸答應了陛下,這次出使韃靼部由賀章前往,那季鐸也要去和賀章見一見。

賀章熱情的接待了季鐸,只是羨慕的看着季鐸身前的那塊奇功牌,也只能羨慕。

這纔剛回京,這帶着奇功牌四處炫耀,季鐸就已經學的有模有樣了。

季鐸不是久立朝堂,總是四處活動,不知道沒有奇功牌在朝堂上,過得有多麼的不自在,賀章的職位沒有奇功牌傍身,就代表着他德不配位。

胡濙、于謙、江淵等人上朝,奇功牌都帶在身前,一副老子大明功臣的模樣!

當得知陛下的決定之後,賀章便更加熱情了。

禮部不是問題,禮部最聽皇帝的話,只要皇帝肯,那禮部尚書胡濙斷然沒有阻攔的理由。

“也就說抹豬油可以防凍嗎?”賀章當然知道塞外的苦寒,但是這種防凍的手段,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季鐸側着身子說道:“嗯,說起來就是女人用的手脂,就是塗手的那個東西。”

“我在東勝衛的時候,浣洗的女子,會用這個東西防止洗衣服的時候手長期浸泡龜裂,不過用豬油更加方便罷了。”

賀章這才瞭然,此物的來源,才感慨萬千的說道:“莊子·逍遙遊裡,記載過一個故事。”

“說宋國人擅長製作不龜手之藥,後來吳國的君王得到了這個方子,選擇在冬天和越國作戰,越軍手腳皸裂,手不握持,吳國大勝。”

“季指揮還真是觀察細緻,受教了。”

季鐸一愣,細細詢問了下這個故事。

故事的梗概的確如此,不過宋國人的不龜手之藥的方子,是賣給了一個商人,而這個商人,獻給了吳王,因爲大勝,被分封了土地,賜予了爵位。

莊子記錄的這件事,主要是教諭世人,用的地方都一樣,但是收穫卻完全不同。

季鐸和賀章又聊了許久,才離開了賀府。

賀章看着季鐸離開的背影,才關上了家門,久違的露出了笑容。

賀章的妻子陳氏,這些年跟着賀章東奔西走,見識到了賀章的起起落落,原來意氣風發想要踩着胡濙上位,可是卻被胡濙臭罵一頓,攆出了京師。

現在胡濙又把賀章從四川給撈了回來,戥頭案的大功勞和賀章擦肩而過,雖然升了官,但是她的丈夫卻整日裡鬱鬱寡歡。

回京之後,陳氏第一次看到賀章臉上的笑容。

“去塞外可不比在京師,萬事多留個心眼,若是遇到危險,千萬要跑,他們可不是雲貴川黔那些苗民,他們害怕朝廷,不見得韃靼人害怕。”

“你要是萬一…我們母子可怎麼辦啊?”陳氏開始爲賀章收拾行囊,這一出使,不知再見是何日了,而且很危險,難免就會有些絮叨。

但是男人做事,她陳氏也不能攔着,只能抱怨幾句了。

賀章搖頭說道:“你錯了,雲貴的苗民並不怕朝廷,他們更怕黔國公府,韃靼人也更怕陛下,陛下的刀子,殺人不見血啊。”

“我心裡有數,即便是大明和韃靼人正面打起來,我出使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

“因爲我是大明的使節。”

陳氏看着賀章的模樣就搖了搖頭,當年被趕出京師的時候,賀章和劉吉作爲同鄉,劉吉爲賀章踐行,賀章鬱郁不得志,說出了“倍之”兩個字來。

這轉眼間已經過了五年,賀章當年離京的時候,滿腔的憤恨,差點就把倍之這件事做出來了,可賀章終究是沒有做。

一念之差,天壤之別。

若是賀章真的選了用倍之的手段和陛下作對,此時墳頭草怕是已經三丈高了。

陛下又不是拿不動刀的人,破壞大明國法朝綱,皇帝甚至可能動用非刑之正司法程序,把賀章送進解刳院裡雅座伺候。

賀章沒做,所以他現在是都察院總憲,若是這趟全須全尾的出使歸來,他就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堂堂正正的做這個總憲了。

賀章坐在書桌前,寫好了一封信,用火漆封好說道:“這封信裡有給你們母子保命的東西,若是我在塞外不幸罹難,消息傳來,你立刻把這封信交給胡尚書,他會保下你們母子。”

“我賀某雖然不才,但是自永樂年間中舉至今,爲官亦算守正,可是得罪了不少人,若是我死了,樹就倒了,他們必然對付你們母子二人,這就是你們的保命之物。”

賀章這番話,其實是都察院如此糜爛的一個原因。

都察院主監察,一旦保護不了自己,人死了,樹倒了,還不算完,妻兒跟着遭難。

陳氏收拾東西的手爲之一頓,愣愣的問道:“是黔國公府嗎?爲什麼要交給胡尚書?”

賀章在雲貴川和黔國公府發生了許多的衝突,黔國公府違制,侵佔田畝三萬餘頃,賀章彈劾黔國公府,黔國公府陳情,但還是被削減了兩萬餘頃田畝。

黔國公府是權貴,現在賀章是總憲,黔國公府不敢怎麼樣,但是賀章一旦死了呢?

賀章笑了起來說道:“的確是和黔國公府有關。”

“我和黔國公府的衝突,那是公事,黔國公府做不出這等事來,做出來,他們還是黔國公?”

“我若是死於國事,那必然是英烈冊,他黔國公錯非瘋了,纔會跟我這個死人置氣,不過是一些沐氏一些旁支,動了不該動的歪心思。”

“至於交給胡尚書…”

賀章停頓了下來,他很早就在醞釀這封信,可是他不知道應該交給誰,思來想去,翻來覆去,似乎只有胡濙可以被信任,只有可以做這件事。

於少保不行,於少保太過剛正了,會把這件事放到檯面上說,到時候陛下也是左右爲難。

胡濙誠無德,做這些事,最爲合適。

“這裡面是什麼?”陳氏拿着書信疑惑的問道。

賀章想了想說道:“不上臺面的爛事,黔國公府的一些爛人和三大宣慰司裡外溝通的爛事,和黔國公府沒什麼太大關係。”

“因爲不能上稱,所以纔會讓胡尚書去處理。”

黔國公沐斌景泰元年離世,離世之後,沐斌子沐琮尚在襁褓之中不得鎮,不得不讓定邊伯之孫的旁系沐璘代鎮。

沐璘善戰,在雲貴本就有威名,但本身年齡不大,所以黔國公府的一些旁支,就盯上了沐璘這個代鎮。

這裡面就是一些賀章收集到的證據,但不是鐵證。

黔國公府一向忠誠,即便是到了旁支手中,這一點絲毫沒有改變,沐璘畢竟是代鎮,也不太好處理一些人。

而且這件事不太好上臺面上說,若是陛下因此牽連黔國公府,甚至動了黔國公府內遷的心思,那大明雲貴邊疆立刻就會有大患。

但也算是功勞一件,是賀章留給妻兒的“買命錢”。

“若是我回來了,我自然會和繼續追查下去,就不勞胡尚書代辦了。”賀章叮囑着妻子。

陳氏小心收好了信,抿了抿嘴脣說道:“一定要活着回來。”

“安心。”賀章又坐到了書桌前,並未動筆。

他在這一刻,恍然明白了胡濙的真正目的。

胡濙的目的,當然有挾私報復,當了四十年的官,他被人在奉天殿上,被人罵無德,胡濙要沒點脾氣,那還能坐得穩禮部尚書?

說胡濙作爲奇功牌在身的明公,還是希望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

胡濙這麼折騰他賀章,也是錘鍊他,讓他真正的成長起來,把都察院的歪風邪氣徹底殺住。

大明從冬序之中走了出來,但是都察院像是仍在冬序之中,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

賀章忽然發現自己陷入了胡濙的邏輯陷阱之中,他被坑的這麼慘,還要感謝這人,甚至還要將家人的生死,用大功託付給他。

賀章悔不當初,自己就不應該彈劾胡濙無德。

次日起的清晨,禮部開始了一日的部議,許久沒有出席部議的胡濙,罕見的出現在了部議之上。

胡濙現在很清閒,畢竟歲數大了,精力限制了胡濙,他每日去泰安宮教授皇嗣們讀書,還要爲陛下洗地。

但是沒有人懷疑胡濙在禮法上的專業。

“這次陛下決定讓賀總憲去,大家都清楚,胡某和賀總憲的矛盾,但是,國事爲重,陛下爲先。”胡濙首先表明了態度。

他始終奉行的一個基本準則,爲人臣第一要務,就是要有恭敬之心,無論陛下基於什麼考慮,既然陛下已經下定決心,那胡濙就會堅定的執行下去。

他不會和陛下的意見相左,這是他的生存之道。

胡濙對着坐在旁邊的楊善說道:“鴻臚寺卿楊善,告訴脫脫不花,脫古思猛可和馬可古兒吉思兩個韃靼王子,可是在天津衛的四夷館就學。”

“賀章要是掉了胳膊,脫古和馬克就掉個胳膊,賀章要是掉了腦袋,脫古和馬克回到草原,就只剩下一個腦袋。”

楊善猛地打了個哆嗦說道:“真的要這麼說嗎?”

胡濙確切的說道:“脫脫不花那個字,大家都清楚,說的彎彎繞繞太多,他聽不懂。”

“我和賀章之間有仇怨,我不能讓他成爲英烈,如果那樣,日後我就不能罵他了。”

“大明禮部尚書誠無德,就這麼告訴脫脫不花。”

“是。”楊善想了想領命。

胡濙聽到楊善的回答之後,才繼續說道:“近日,有關新曆法之事,吵得很兇,新曆是陛下要推行的,也是大明所需,這是正事,十大曆局正在覈算新曆,忙得日夜顛倒。”

“讓他們閉嘴,不要耽誤正事。”

“如果翰林院的翰林,國子監的太學生實在閒的沒事幹,吳掌院,麻煩你多出幾份算學卷子,讓他們忙一點。”

讓狺狺狂吠之徒閉嘴,這件事坊間那些書舍簡單,禮部吹吹風,他們自然不敢多說,可是國子監的太學生和翰林院的翰林,都察院的清流們,可不怕他們禮部。

胡濙搬出了大殺器,吳敬。

吳敬翰林院掌院事的職位,本應該是狀元郎柯潛的,可是吳敬因爲更符合陛下的需要,擔任了這個掌院事。

柯潛這個軍生出身的狀元郎,去邊方抓細作了。

吳敬的算學題可以多一些,可以難一些,讓這幫人有事做,忙起來,就沒那麼多功夫嚼舌頭根兒了。

洪武年間的大統歷,沿用至今,其實已經不太能用了,這些所謂的清流,只會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廢的說辭過日子。

比禮部還要守舊,比禮部還不懂的變通,這怎麼可以?把禮法變成了不便之物,禮部豈不是和陛下站在了對面?

吳敬俯首說道:“這個好辦,陛下那邊有三十八套,都是因爲比較難,被陛下留中不發的卷子,拿出來足夠了。”

“嗯。”胡濙知道陛下擅長算學,也擅長工科,甚至會親自到石景廠燒簧鋼做表。

大明皇帝,有些奇奇怪怪的小愛好,不足爲奇。

“那麼今日的部議,開始吧。”胡濙坐直了身子,處理起了部事。

禮部侍郎右侍郎吳寧開口說道:“稽戾王以民禮下葬,稽王府卻仍有世子,朝中有議,認爲這不符合禮法。”

“若是稽王世子承襲稽王爵,那稽戾王應改親王禮,若是稽王世子不承襲稽戾王爵,就應該循建庶人之例,貶黜爲民。”

“最近這種風力稍起,胡尚書,怎麼辦?”

胡濙拿起了桌上的題本,看了半天。

這的確是個禮法問題。

要是讓稽王世子朱見深承襲稽王,那就得給稽戾王的墳頭修瓦加舍,最少也要用青瓦。

現在稽戾王的墳頭孤零零的就一個墳丘,若不是立墓碑,連墳頭都找不到。

給稽戾王墳頭添磚加瓦,那就是在扯陛下的大嘴巴子。

胡濙笑着說道:“此事,我已有妥善處理之法。”

禮部衆人早就爲這件事撓禿了頭,這胡尚書就有解決之法了?

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