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

燒水泥製備工藝並不複雜,就是石灰石敲碎,加上黏土,扔進水泥爐裡煅燒。

焦炭的爐火溫度完全足矣,甚至用普通的木柴也完全可以將生料煅燒成爲熟料。

但是修路這件事本身,就需要極多的勞動力,現在沒有那麼多的機械,修路完全靠肩挑背扛,這是窮耗民力之事。

修路的確是大明的當務之急,但是卻不能急躁的將這種重擔壓在百姓的頭上。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農莊的道路硬化,爲時過早,讓每個農莊有個曬穀場,已經是很困難的事兒了。”

“可以先建曬穀場,平整路面,硬化路面暫時不急。”

“農莊現在還經不起折騰,朕以爲還是農莊現階段,還是以農桑爲主,要鼓勵農作物的生產。”

“例如種植棉花、火麻、桑樹,大豆、油菜籽、芝麻、油茶、油桐,甜菜,茶葉、果樹、藥材等項農作物。”

分別是棉紡原料、油料、糖料和經濟作物。

“襄王在貴州就做的不錯,鼓勵百姓種植金不換和三七,鼓勵對桐樹進行移植,方便採摘和集中管理,這都是不錯的道路。”朱祁鈺肯定了朱瞻墡在貴州的勸農桑的功績。

等朱瞻墡回京,怕是又一枚奇功牌到手。

于謙認真的思考了一下,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這句聖明,是于謙的敷衍,確切的說,就是于謙保留了自己的意見。

在他看來,其實現在已經可以開始動手做一些原材料再加工的工坊了。

水石灰窯的技術並不複雜,可以有效的改善農莊的交通。

朱祁鈺當然知道于謙這句聖明,是保守性的反對。

他解釋道:“朕主要是考慮到民力,百姓可沒有太大的承受能力,朕還是認爲,眼下還是農莊法還是以鞏固成果爲主。”

“勸農桑之事,大有可爲,比如興修水利、增加堆肥、改良農具、積極開荒等事。”

“先保證他們吃得飽,功利一些,有人才有勞動力,有勞動力才能勞動,才能創造財富,不讓百姓們吃飽,他們哪裡有精力生孩子,有精力養孩子?”

“能做的事很多,比如這興修水利之事,打井、挖塘、築堤、打旱井、開渠、築圩、興修蓄水排水的溝洫畦等等,是不是可以讓讓工部和各官廠的工匠們實地考察之後,出出主意?”

“比如這堆肥,可以和養殖配合起來,豬羊雞鴨,都是肉食,同樣餵養這些牲畜,多多堆肥,增加土地畝產。誰來教導農民應該如何種地呢?”

“果木、桑、柞、茶、漆、桐等林木,是不是可以考慮因地制宜的進行種植?”

于謙猶豫了下說道:“陛下,其實沒必要這麼慎重的。”

有的時候,步子可以邁大一些,農莊的百姓,並不是一點承受能力沒有。

陛下說的這些當然要做,而且要努力去做,這都是本務。

但是類似於小作坊,也可以提上日程,讓農莊法探索中前進。

于謙認真的思考了一番,陛下到底在防範什麼?

防範一些人破壞農莊法。

當年的軍衛法是如何被破壞的?

在李賢的十四問中,就說的很明白,有些人將勞動力據爲己有,這種做法,主要的做法就是隱戶,把人丁隱瞞下來。

陛下的執政風格,依舊是大開大合的風格,毫不留情,可以想象到畸零女戶這件事,肯定會有人被送進解刳院內。

李成立爲代表耆老,怕是躲不過去的。

但是隻要涉及到了百姓的事兒,陛下就會極其的慎重。

比如之前戶部拿出了有防僞,面值較小的鈔法,陛下就是不肯用,到現在只用在寶源局的匯兌吸儲之上。

因爲寶源局面對的大戶,是銀幣過百以上的人羣,所以陛下絲毫沒有猶豫的把銀票,用在了他們身上。

陛下在涉及百姓的事,慎重到有些畏首畏尾。

“陛下,其實百姓也不是毫無自保能力的…”于謙說了半截,搖頭說道:“其實這樣也好。”

于謙的話,前後矛盾。

他想到了武裝抗稅,百姓也不是總是鬥爭失敗,面對鄉部私求,百姓們也會拿起自己爲數不多的武器去抗爭,鬥爭總是有輸有贏。

那些土堡,就是鬥爭之後的產物。

可是于謙思前想後,還是同意了陛下對百姓慎重的做法,換句話說,他還是被陛下說服了。

農莊法剛剛施行五年的時間,制度已經穩定了下來,卻還是比較脆弱,每一步都走踏實,因地制宜的將農莊法經營好,是穩健的道路。

陛下春秋鼎盛,又擅長衛生之道,不用急於這一時。

陛下說的興修水利、增加堆肥、改良農具、積極開荒、多養牲畜等等,都是穩妥向政策,對百姓是件好事。

朱祁鈺和于謙又詳細的商量下關於農莊法的種種事宜。

除了鞏固現有成果、勸農桑、養牲畜以外,還有度數旁通的十大曆局的農林局,也會承擔許多的工作。

比如積極收集各農莊法的優秀種植經驗,因地制宜的編印成書,傳播推廣。

選育良種,選擇優秀的農桑作物種子進行種植。

在農莊內,提倡勤儉,防止尚奢的惡習傳入農莊法,對人情往來譬如紅白喜事,倡導一切從簡。

在農莊內,以豐補欠,積穀防荒,儲備糧食以防止天災。

在農莊內,積極消滅老鼠、蒼蠅、蚊子等害蟲,這些害蟲不僅傳播疾病,還嚴重影響大明的農莊生產。

在農莊內,積極推行《預防與衛生簡易方》,倡導預防、衛生以及培養醫倌。

在制度上,保護英烈妻子的權益,保吃、保穿、保燒、保教、保葬等等,這部分的錢,朱祁鈺本來打算內帑全出,但是被于謙以國家之制說服了。

這部分錢沒多少,本身就只是英烈祠妻兒,十五歲成丁之前,一戶滿打滿算不過五十銀幣。

朱祁鈺是樂意出這個錢的。

于謙則認爲,軍卒不僅僅是陛下的私軍,同樣是朝廷的軍隊,以前是國帑窮的耗子都不去,現在國帑可一點都不窮,尤其是各地鈔關和市舶司,以及鑄幣稅,國帑已經很有錢了。

陛下發財的時候,從沒忘記帶着戶部一起發財。

撫卹英烈,應當以五五,甚至是三七的比例去出這筆錢。

陛下出三成,朝廷出七成。

但是最終朱祁鈺還是決定以五五比例,共同負擔撫卹。

還有最重要的內容,基於衛所儒學堂的基礎,在農莊裡推動社學教育,至少讓百姓們能夠看懂俗字俗語。

這是個百年樹人的工作,在過往的基礎上,需要持續、穩定的推進。

朱祁鈺和于謙聊了很久關於農莊法未來五年的計劃。

確定了大約三十二條農莊法發展綱要。

“武清侯,這些農莊裡,可是有義勇團練的,管理他們是一個千頭萬緒的工作,尤其是遴選他們入京營服役,也是件大事,這些事就有勞武清侯了。”朱祁鈺對着石亨說道。

石亨俯首說道:“臣定不負陛下之期許。”

石亨鬆了口氣,他還以爲瓦剌人跑了,大明又要開始興文匽武了,搞得他很是緊張。

可這種擔憂並沒有發生。

陛下依舊在農莊裡養了無數的義勇團練,這些都是大明的兵源。

其實在石亨看來,農莊法的義勇團練的素質,甚至比南衙一些衛所的軍卒還要強。

興文匽武也是有一定的南北差異,南衙那邊的興文匽武更加嚴重,沿海巡檢司的敗壞,簡直是駭人聽聞。

朱祁鈺笑着說道:“即便是沒有瓦剌人也有山賊流匪,以及野獸啊,維持一定規模的義勇團練,是很有必要的。”

石亨和于謙對視了一樣,農莊的敵人,除了山賊流寇野獸以外,還有鄉部私求的縉紳。

陛下不知道嗎?顯然,陛下把縉紳們歸到了野獸那一類。

畢竟不幹人事,不就是沒有良知和仁義,可不就是野獸嗎?

朱祁鈺結束了這場奏對,開始了一日的忙碌。

會試在預期之內結束了,有人歡喜有人憂,朱祁鈺拿到了丘濬的答卷。

丘濬這個瓊州來的學子,獨佔鰲頭,獲得了會試第一名。

朱祁鈺看完之後,連連點頭。

儒家生命力之頑強,超過了朱祁鈺的預期。

丘濬顯然是幻想家,他關於大同世界的夢,和管學不謀而合,主要就是財經事務、利柄的使用。

但是丘濬吸取了景泰二年科舉失敗的經驗,這次他不再討論財經事務,而是討論君主天德王道之標準。

翻譯翻譯,就是君主論。

丘濬並不空言道理、心性這些形而上的東西,不諱言功用、功利。

提出了對君王天德王道的具體要求。

比如君不可以獨治,就像是沒有人可以離開別的人勞動一樣,君王離不開臣子的輔佐。

君主不可獨治,但是不可無已見,朝臣說什麼就是什麼,那君主就被忽悠瘸了。

君不可以剛愎禁諫也要分辨是非;君賞罰當合天下之公論,不可徇一己之私心。

那是非、公論的標準,賞罰的標準是什麼呢?

丘濬提出:天下盛衰在庶民。

人君雖至尊、至強,小民雖至卑、至弱,但君依附於民,真正可畏的是庶民。

臣之事即君之事,君之事即庶民之事,庶民之事即天下事。

甚至還引用了南衙作亂的事兒作爲例子,佐證他的觀點,那就是亡天下者唯有庶民也,生庶民休慼之本,國家治亂之基。

“世上也有人一等,口吃人肉念彌陀。”朱祁鈺非常滿意丘濬在策論裡的一句話。

這一句口吃人肉念彌陀,可謂是嘲諷拉滿。

丘濬的意思很明確,要警惕朘剝階級對歷史和社會認知的曲解,這是世風日下、禮崩樂壞的開端,是對是非、公論的標準的扭曲。

丘濬無疑是一個很合格的政治幻想家,他提出了很多的幻想。

但是他並沒有能力實現他的這些政治野望,那需要萬民同欲,萬夫一力。

丘濬的策論之中,頗觸時諱,還幻想着確定君主的責任和義務。

吳敬、商輅等諸多考官,對這一篇策論的爭議極大。

丘濬的成績,到底算是一甲,還是二甲,幾位考官拿不定主意。

最後還是吳敬、商輅兩人,力排衆議確定了丘濬會試第一的成績。

丘濬說陛下不能剛愎禁諫,要良言嘉納,陛下一直是這麼做的,罵亡國之君都可以,主要說的有理有據。

陛下從不畏言,所以丘濬頗觸時諱,不是不能拿會元的理由。

算學成績,丘濬也當之無愧的取得了滿分的成績。

在這次應考的舉人之中,有一百三十七人算學滿分,有三百餘人,只錯了一道題。

關於做題這件事上,大明的舉人,當之無愧的做題家。

但是出現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丘濬長得不好看。

丘濬有個外號,叫丘麻桿,有些瘦弱,其貌不揚。

這在科舉之中,叫做貌寢,也就是狀貌不揚,是不能當會元的。

爲此成績出來還沒有公佈的時候,吳敬和商輅就把最終結果送到了陛下面前,請陛下聖裁。

才學、能力都不算差,就長相差勁,就不能做會元嗎?

答案是的確如此。

比如鍾馗,就是終南山進士鍾馗,因爲長得不好看,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異,明明考中了卻不能做貢士狀元,最終撞柱而亡。

朱祁鈺認真想了想,還是給丘濬點了會元,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丘濬殿試應該還能拿個狀元。

主要是這一屆的科舉不太能打,南衙叛亂,嚴重的影響了南卷士林學子的應考。

朱祁鈺見過丘濬,丘濬的相貌也就是普通,完全談不上長得醜,頂多算是其貌不揚,放在人羣之中的芸芸衆生的普通人。

“《大學衍義補》不錯,寫完了可以給一枚奇功牌。”朱祁鈺十分確定的說道。

這是丘濬窮經皓首要寫的一本書,分一百六十卷,這寫完至少得三五十年了。

《大學衍義補》已經寫完了六卷,朱祁鈺已經看完了,總體來說,非常滿意。

因爲丘濬作爲儒學生,居然用極大的篇幅,去論述嚴武備,對於武器裝備的發展以及訓練等事,都有極爲深入的見解。

這得感謝稽戾王,他一場土木堡大敗,讓所有人清楚的意識到,房子真的能被人一腳踹翻的時候,天下是何等的模樣。

就連江南的鹽引,都應聲暴跌。

嚴武備,也是大明自土木堡大敗,經歷了巨大惶恐之後,大思辨的成果之一。

大明的大思辨依舊在繼續,這種思辨並非單純的崇古,而是結合當下,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的全面反思。

稽戾王的死,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貢獻。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十二章 吊!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