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

在徐四七的帶領下,朱祁鈺跟着他來到了大明朝的第一條可以稱之爲公路的地方。

一條林蔭小道,直挺挺的伸向了遠方、

小道旁邊,栽種着來自南洋的橡樹和柚木,這些橡樹是當初三寶太監從海外引進種植,已經有將近四十年的歷史。

只不過大明的船板多用柚木,所以對橡樹的利用主要是析具柞薪,橡樹枝繁葉茂,遠遠望去,像一把把撐開的綠絨大傘。

樹上有幾隻剛剛北歸的候鳥在唱歌,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陽光從樹枝的縫隙間穿過,斑駁的光點,透過密密的樹林,灑在了水泥道路上。

風吹過了樹葉,打出了婆娑的響聲,晃動着地上的光斑,交錯出了一道道的光影。

而昨夜剛剛有一場春雨,樹林裡的泥土散發出溼潤的泥土氣息,混合着青草的芬芳,讓人心曠神怡。

朱祁鈺踩在了水泥路上,腳下的硬化路面,是水泥石子的道路。

在大明的理解範圍內,水石灰還是膠結石子的作用,所以這條道路的表面,依舊有些坑坑窪窪。

“陛下,到了夏日時候,山外九州到宣府、宣府到京師的道路,崎嶇無比,多泥濘無法通行,而硬化後的路面,就完全沒有這種困擾了。”徐四七看着這條硬化路面,滿是自豪的說道。

朱祁鈺大踏步的走在這林蔭小路上,身後是石景廠的幾名工匠還有錦衣衛扈從。

堅實的路面,走在上面,就感覺十分的踏實。

他側着頭問道:“具體是怎麼建的?”

徐四七比劃了一個請的姿勢,領着陛下來到了正在修的道路的旁邊說道:“先挖開地基一丈有餘,添加素土一尺,用石碾砸實,添加二灰土一尺再用石碾砸實,如此反覆。”

“在最後三尺則以石碾鑿實,最後鋪上架木板,開始添加石灰、石子、砂礫攪和在一起。”

朱祁鈺指着一個工匠敲擊着水泥中的鋼筋問道:“這是在幹嗎?”

難道大明已經奢侈到了這種地步,鋪路的時候,還會加鋼筋不成?!

大明雖然很富,但是還沒有豪奢到給路面撲鋼筋的地步。

徐四七趕緊說道:“把鋼筋塞進去是爲了震一下,防止水石灰乾結有縫隙,水石灰凝結的快,如果不震一下,冬冷夏熱,熱脹冷縮之下,就爆裂開了。”

“每隔三丈就會有一道這樣半指寬的縫,就是爲了讓它夏天脹起來。”

徐四七挨個爲陛下解釋其中的奧妙。

比如在鋪設水石灰之前,要先平整路面,而這種平整,會有一個路拱,而這個路拱,就是爲了路面有一定的弧度,方便排水,而在水道兩旁會有溝渠,負責排水,防止道路積水。

朱祁鈺連連點頭,大明的工匠可不蠢,相反,他們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朱祁鈺用力的踩了踩地面說道:“可是這路馬匹跑起來,會不會非常不舒服?”

水泥路面是硬化路面,這馬在馬路上跑,馬蹄鐵和硬化路面,就這麼硬碰硬,會不會有問題?

徐四七趕忙說道:“這個臣自然想到了,所以這路,其實還未完成。”

“我們打算表面鋪設瀝青,來緩解馬蹄和地面的碰撞對地面和馬匹的損耗。”徐四七摸出一瓶黑色的焦油說道:“這是臣解決的法子。”

“煤焦油餾分剩下的瀝青鋪路。”

徐四七有恭順之心,陛下日理萬機,十分的忙碌,徐四七怎麼敢讓陛下久侯?

餾分,是加工石油的重要方法,大明的貢品是分爲輕油和重油,石油的瀝青因爲產量太少了,主要用於治牲畜的皮膚病。

徐四七看看着陛下詢問的眼神,趕忙說道:“在製備燋炭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會有一種味道十分刺鼻的黑褐色的粘稠液體留在料車之中。”

“就是我手中這種類似石油的黑乎乎的液體,而後我們開始對它們進行餾分,最後剩下的就是瀝青。”

“我們餾分得到了幾種產物,第一種是這種輕油餾分。”

徐四七又從旁邊人手中拿過了一瓶棕黃色的輕油,遞給了興安。

朱祁鈺手中有兩瓶油,一種是黑褐色的煤焦油,一種是棕黃色的輕油,上面都貼着標籤。

徐四七介紹道:“陛下,此乃輕油餾分後的煤輕油,它可以作爲船舶的防腐油,但是防腐的效果比桐油差許多,咱們既然有桐油,就沒必要把它用於防腐了。”

桐油是油漆,會在木料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保護層,每年船舶大修,主要就是塗抹桐油。

雖然煤輕油也可以防腐,但是煤輕油的效果,就和桐油差的多了。

煤輕油雖然可以應急,但是大明不缺少桐油的生產地,更不缺少生產桐油的工藝,完全沒必要退而求其次。

桐油仍然是船舶,尤其是木船建造之中,不可替代之物。

“這種煤輕油用來點燈,非常不錯啊。”朱祁鈺拿着那瓶煤輕油遞給了興安說道。

明公的燈油都是石油提煉出的輕油,大約就是汽油和柴油的混合物,打氣加壓預熱之後,會成爲噴燈,噴燈打在石棉、石灰石上,是一種潔白的輝光。

煤輕油就沒有這種明亮了,但是它卻適合走入千家萬戶之中,作爲煤油燈使用。

輕油噴燈的操作繁瑣,輕油噴燈的原料,大明又奇缺無比,輕油噴燈的製作十分的困難,重重原因,都無法大面積推廣使用。

但是煤油輕油餾分後的棕黃色輕油,則完全沒有這種顧慮了。

“是的陛下。”徐四七俯首說道:“工匠學堂和講武堂已經用上了這種煤油燈,用一根棉條就可以用了。”

朱祁鈺十分贊同徐四七的做法,他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好物,發現此物之人,可年終評頭功牌,人人皆可評,人人皆可賞。”

“謝陛下聖恩。”徐四七趕忙謝恩。

頭功牌可不是那麼容易拿的,大明朝堂裡的坐班官吏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工匠們拿頭功牌、奇功牌拿到手軟。

軍卒和工匠,得到了大多數的奇功牌和頭功牌。

千家萬戶有盞燈,是胡濙,或者禮法的一個追求,爲此胡濙不惜提着明燈四處的晃悠。

嚮往光明,是人類的本能。

而有了照明之物,到了晚上一些白天忙忙碌碌的工匠們,也可以加入學習的行列之中。

所以當得頭功牌恩賞。

“第二種則是這種石炭酸了。”徐四七拿過了第二瓶黑棕色的油,上面寫着石炭酸的字樣。

徐四七並沒有把手中的石炭酸交給興安,俯首說道:“陛下,此物解刳院拿去試過了,有微毒,但是和煤輕油混合噴灑手臂和解刳之器械後,可以有效的防止感染。”

徐四七說完,就把石炭酸,放在了托盤上,示意他的學徒趕緊拿走。

“誒?朕還沒看呢。”朱祁鈺看着離去的學徒說道。

煤焦油他拿在手裡,煤輕油他也拿在手裡,那瓶棕褐色的石炭酸,卻不給他看。

徐四七無奈的說道:“陛下,那東西有毒。”

徐四七爲首的大工匠們,對陛下是有恭敬之心的,在陛下登基之前,工部是六部之末,朝廷也沒有什麼財力進行大規模的投資生產。

這好不容易碰到一個離經叛道的皇帝,喜歡墨子、器械,他們當然恭敬。

“不是隔着琉璃瓶嗎?還有木塞啊。”朱祁鈺看着那學徒遠去的身影嘆氣的說道。

他從來不掩飾自己的喜好,就是好這一口。

這可以噴灑手臂和消毒器械之物,朱祁鈺覺得那玩意兒八成就是稀釋後的苯酚溶液。

徐四七從袖子裡抖了抖,拿出了一份奏疏笑着說道:“陛下,看這個就行了。”

實物存在,而且製備的流程也有被扔進石景廠的文人寫成了書,有毒還是不要請陛下摸了。

徐四七拿出的奏疏,是苯酚溶液在解刳院的實驗報告。

把石炭酸注射近兔子的體內,大約不到一分的重量,兔子就會受到中度刺激,一毫左右的重量滴入兔子的眼睛,兔子就會瘋狂。

長期吸入石炭酸蒸汽,兔子會變得呼吸困難,甚至導致癱瘓。

在動物上進行反覆的實驗之後,纔會用到人身上。

陛下對凌遲,也就是送入解刳院的判罰,是極爲慎重的,貪腐這類的罪名,頂天就是砍頭。

解刳院的罪人都是罄竹難書,罪惡滔天之人。

大明哪有那麼多需要凌遲的犯人?

每一個凌遲犯,都是解刳院的寶貝疙瘩、寶貴財富,是不可再生資源,很難補充。

解剖論已經十分完善了,所以等閒是不會直接用他們去實驗材料浪費掉,都是反覆驗證之後,纔會對他們用。

一些罪犯在解刳院還治好了不少的病。

朱祁鈺看完了解刳院的實驗報告說道:“嗯,很好。”

他看着正在鋪設的路說道:“加大產出,沒錢就說話,金尚書不肯給,朕內帑有的是錢。類似的東西,多多益善,朕不會吝嗇賞賜。”

“多乎哉,不多也。”

“謝陛下隆恩。”徐四七帶着工匠們俯首謝恩。

陛下對工匠是有偏愛的,徐四七爲首的工匠們,沒有辜負陛下的這種偏愛。

“金尚書可是很好說話的。”徐四七滿是笑意的說道。

金濂的摳門性子,完全是窮怕了節流的倉鼠囤貨行爲。

但是在該花錢的時候,金濂從來沒有小氣過,只不過戶部總是和內帑吵架,目的自然是希望內帑多拿點錢出來。

戶部的理由很充分,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陛下花錢,那不是天經地義嗎?

內帑的理由更加充分,藁稅都是入了朝廷國帑,作爲維護朝廷的費用,爲什麼要把主意打到內帑之上?有沒有爲臣之道,恭順之心!

戶部和內承運庫的劍拔弩張,已經成爲了見慣不怪的常態,哪天他們打起來,也沒人會奇怪。

朱祁鈺走了兩步忽然想到了《實踐論》裡的一段話。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大家對於社會的歷史只能限於片面的瞭解,這一方面是由於朘剝階級的偏見經常歪曲社會的歷史;另一方面,則由於生產規模的狹小,限制了人們的眼界。」

「人們能夠對於社會歷史的發展作全面的、歷史的瞭解,把對於社會的認識變成了科學,這只是到了伴隨巨大生產力——大工業而出現近代無產階級的時候,這就是科學。」

朱祁鈺深以爲然。

人類在不斷的探索着世界,認知着世界的種種,將探索總結爲社會認識。

然後隨着認識的不斷加深,從認識變成科學的主要誘因,就是巨大的生產力。

而實踐論中,全面闡述了社會認識轉變爲科學的阻力。

第一個是朘剝階級對歷史、社會認識的偏見和扭曲;

這種偏見普遍存在,比如國子監、翰林院、風憲言官、朝中大臣,就非常反對陛下奉祀墨翟。

比如魏國公徐承宗只看到了那些貨於帝王、勢要的瘦馬們改變了命運,卻沒看到了這些瘦馬背後的悲慘世界。

信息獲取和社會教育、價值觀的都導致了這種偏見和扭曲。

類似的還有蔡東攀爲首的江南士林,對太祖高皇帝和太宗文皇帝不停的潑髒水,把鐵鉉的鼻子耳朵剜下來餵給鐵鉉等等怪事,都能說的有鼻子有眼。

這種朘剝階級對歷史、社會認知的扭曲,是極其致命的。

他們掌控着話語權,把大明帶到了一個奇怪的方向裡去了。

而另一方面則是生產規模狹小,始終沒有形成產業規模,僅限於小作坊階段。

比如僅限於龍江造船廠的水泥,比如博山玻璃坊、大名府燋炭技術,比如延長縣的石油餾分等等,因爲規模太小了,無法形成合力,推動生產規模擴大。

朱祁鈺停住了腳步,大明能夠形成產業規模,擴大生產規模的唯有朝廷。

那些把銀幣、銀兩藏在豬圈裡一年刨出來五次點數的勢要富賈們,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他們並沒有那個見識。

朱祁鈺要做的就是持續性的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力,大明的社會認知自然而然,就會變成科學。

他對着徐四七說道:“繼續擴大產量,朕先把泰安宮的磚石牆抹一層水石灰,然後再把朕門前的路修一修。爭取在十五年之內,把九龍驛路都修一修。”

“讓大明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都動起來!”

朱祁鈺並沒打算一蹴而就,今天有了水泥,明天恨不得把路修到雲南、川藏、伊犁、撒馬爾罕去,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是國之長策。

無法形成大規模生產的第二個困境,就是不是那麼方便的交通了。

此時大明朝的交通情況,除了官道驛路之外,其餘基本都是一下雨,道路就變的泥濘不堪,無法通行;一下雪,基本就是與世隔絕。

這也是大明的工坊,明明什麼玩意兒都有,就是無法擴大生產,因爲市場規模限制南北物料,主要是糧食的溝通,而不是生產。

歷代統治者都是深知交通的重要性,就連元朝都把官道驛路的維護得有模有樣。

朱祁鈺離開了石景廠,向着講武堂而去。

他一進講武堂,正好碰到了于謙和石亨兩人,朱祁鈺頗爲興奮的將自己在石景廠的見聞和感悟,和這兩人交流了一番。

石亨面色有些驚懼的說道:“陛下容稟,這路不好,這仗就沒法打,限定三十日內趕路九百里,中間下了十天雨,怎麼辦?”

陳勝吳廣他們就是大雨延期,趕不到地方了,隊伍中恐慌情緒加劇,爲大澤鄉一聲怒吼,百姓揭竿而起提供了土壤。

于謙想了想說道:“陛下,各地農莊是不是可以加入到這裡面來?生產物料,然後朝廷撲買,投入修路之中。”

“而且農莊對硬化路面有着迫切的需求,他們需要曬穀場啊。”

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寫在十月末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寫在十月末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