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我從君士坦丁堡受命我的君王前來大明旅行,能做到如此困難的事情,在於完全相信陛下的寬宏與仁慈。”

“我的君主和我,全都認爲經歷了若干的危險之後,必然可以獲得陛下寬大的接待。”

羅馬使者尼古勞茲穿着一個黑色方格,純白色的長袍,他的肩膀上搭着一條半尺寬的絲綢,上面繡着紅色的“✞”的符號,這半尺寬的絲綢,從背後繞到前胸,上面也有個紅色的“✞”,最後在左前臂上搭着。

右手抱着一摞書。

尼古勞茲的行禮是他們的禮儀,一個很標準的羅馬禮(拜占庭禮)第一調式,主日晨禱禮,雙手放平抱在胸前,膝蓋彎曲跪在地上,身體前傾、低頭表示尊敬。

隨後尼古勞茲放開了手中的絲綢連襟,將書放在絲綢之上,行了一個三拜五叩的大禮。

“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尼古勞茲用着非常不標準的漢文念出了這段文字。

禮部尚書胡濙和鴻臚寺卿楊善對望了一眼,看向了寶座上的陛下,這是反覆溝通過的結果。

朱祁鈺坐在寶座上,顯然尼古勞茲的第一個禮節,是他的堅持,第二個大明禮是對現實的妥協。

他看着自己身上的十二章天子服和頭上的十二旒冕,在思考着一個問題。

羅馬和中原王朝的文明都是源遠流長,爲何會對於服飾和禮節的追求,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就是胡濙一直堅持的禮法吧。

“平身。”朱祁鈺沒打算爲難尼古勞茲,笑着說道:“貴使長途跋涉,一路辛苦。”

“謝陛下。”尼古勞茲也鬆了口氣,按照埃萊娜的第一印象,大明是霸道的,他們在域外建城,壓根不跟哈密王有任何的商量。

尼古勞茲堅持自己的禮數,有冒犯的嫌疑。

羅馬帝國的滅亡已經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雖然隨着大明遠征軍對奧斯曼王國的影響,羅馬帝國雖然仍在苟延殘喘,但是堅持不了多久了。

旱地行舟雖然還沒發生,但是也只是暫緩了而已。

“偉大及強大而不可戰勝的大明皇帝陛下,臣有羅馬禮物獻上,雖然它顯得極爲寒酸,但也是我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了。”尼古勞茲將手中的書,交給了通事馬歡,他的漢話並不好,多數都是馬歡在翻譯。

尼古勞茲並沒有多少的財寶,他和馬歡一起翻譯了不少的書籍。

幾本書從馬歡手裡到了興安手中,興安遞給了陛下。

朱祁鈺將其打開,第一本是《幾何原本》共十六卷,是歐幾里得寫的,因爲翻譯時間有限的關係,只有前六卷。

講的是幾何基礎、幾何與代數、圓與角、圓與正多邊形、比例、相似。

封面上第一句話是:「在幾何學裡,沒有專爲國王鋪設的大道。」

朱祁鈺將書合上,遞給了興安,看了興安一眼。

興安立刻明白,這個眼神的意思就是印,敞開了印!

第二本書的作者是阿基米德,就是那個被羅馬士兵殺死的大數學家。

阿基米德是敘拉古城邦最有名的學者,羅馬軍隊進攻敘拉古城邦的統帥馬塞拉斯,殺死了那名羅馬士兵爲阿基米德報仇,並且爲阿基米德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阿基米德的著作皆由羅馬保存和傳播。

在羅馬的文化中,羅馬的公民是極爲高貴的,士兵更是如此,能殺死羅馬士兵報仇,可見羅馬對阿基米德的重視。

羅馬殺害了阿基米德的生命,卻留下了阿基米德所有的成就。

這本《阿基米德原理考校注集》的第一句話是:「這是一條無盡的路。」

主要講的內容是球和圓柱、圓的度量、拋物線求積法、論螺旋線、論浮體、論槓桿等等。

這裡面有的大明也有類似的論述,有的則沒有。

朱祁鈺拿起了那本論螺旋線,愣了許久,這不就是自己要找的遊絲螺旋線嗎?!

他翻看了許久,笑着說道:“大明富甲天下,土地無垠、百姓勤勉、奇珍異寶無數,但在東方,這些都是末沒之物,只有知識,是最寶貴的財富。”

“感謝貴使不遠萬里前來大明獻上如此奇書。”

算學內加入了幾何學,是朱祁鈺最希望看到的事兒,甚至還有一部分物理學。

“看賞。”朱祁鈺對興安點了點頭,意思很明確,敞開了印,朱祁鈺打算給一萬銀幣作爲賞賜。

一萬銀幣,實在是太便宜了。

那本《幾何原本》,是在明末的時候,由徐光啓開始翻譯,前六卷在萬曆三十四年完成,並且大規模刊印。

但隨着利瑪竇的去世,傳教士龍華民(意大利貴族)掌管傳教會諸事。

這位名叫龍華民的傳教士,禁止傳教會的任何傳教士,向中國傳授任何西方的任何技術。

只傳教、不得傳播任何知識的規定,讓徐光啓無法單獨完成後九卷的翻譯,這也成爲了徐光啓憾事,每次談及必太息焉。

徐光啓評斷幾何原本,在竊百年之後,必人人習之。

《幾何原本》中的內容,幾乎就是日後中小學生課本里關於幾何的內容。

《幾何原本》一直到了咸豐六年,也就是1856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十六年後,李善蘭才完成了幾何原本後九卷的翻譯。

一萬銀幣?

真的是太便宜了。

“我不能接受陛下的恩賞。”尼古勞茲搖頭說道:“歐幾里得的一個學生曾經問,學習幾何將得到什麼?”

“歐幾里得說:給他三個錢幣,因爲他想要從學習中獲利。”

“和古老的東方文明一樣,我們羅馬也認爲,知識是沒有價格的,是寶貴的。”

尼古勞茲的面色終於變得痛苦了起來,他繼續開口說道:“蠻族之所以是蠻族,就是因爲他們不知道知識的價值,羅馬帝國覆滅之後,這些書籍,就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再也沒有脫離黑暗,再次見到天和太陽的可能。”

“我將他們帶到了大明,是希望它們可以永遠的流傳下去。”

中世紀是黑暗的、痛苦的、無序的、在深淵中掙扎的泰西人,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文藝復興,現在的泰西文藝復興,只是一點點的星火,尼古勞茲才如此斷言。

事實上,要一直到東羅馬滅亡一百多年後,文藝復興才伴隨着大航海時代,完成了自己的華麗脫變。

而其中,阿基米德的兩本抄本全都散迭,直到1998年第三本阿基米德的抄本重見天日,才被翻譯出來,補全了部分阿基米德的著作。

“臣請求陛下給臣兩枚銀幣,我欠了靖安行省總督徐有貞兩枚銀幣,這是債務。”尼古勞茲繼續說道。

“是的,知識是無價的,但是朕的賞賜,也不是那麼容易推辭的。”朱祁鈺卻不容置疑的說道。

朱祁鈺不是錢多,他不要硬給。

尼古勞茲的總督即是官職,也是神職,他是有傳教需要,朱祁鈺賜下銀幣作爲賞賜,就是告訴尼古勞茲,不要傳教,不要傳播神學。

中原王朝歷經數千年總結出的經驗和教訓,不是幾本書就可以改變的。

朱祁鈺可以給尼古勞茲官職,比如會同館通事,主要負責翻譯之事,但是朱祁鈺不可能給尼古勞茲傳教的機會。

尼古勞茲面色爲難,最終俯首說道:“謝陛下。”

朱祁鈺給他物質獎勵,就是斷絕了尼古勞茲之後藉着傳播知識的名義,傳播景教。

所有進入大明的宗教都要經過改造後,纔可以傳播,這是歷史得到的教訓。

非要搞成倭國那樣,番衆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力量,是不可取的。

尼古勞茲接受了物質賞賜,就代表着改造的開始。

神說要有光,需要經過大明明公共同研究票擬,大明皇帝親自硃批,纔能有光。

這是禮法的一部分,在羅馬使者覲見之前,胡濙和朱祁鈺就羅馬諸多問題,進行了極爲深入的交流。

埃萊娜的第一印象沒有錯,霸道。

“貴國公主之事,朕已經從胡尚書處知曉,應當學習大明禮法之後,纔可以入宮,此事朕已經硃批。”朱祁鈺看尼古勞茲接受了賞賜,笑着說道。

對於復國的事兒,朱祁鈺心裡也沒譜,沒有人可以預測五年之後的事兒,更遑論十年二十年。

朱祁鈺也不確認是否可以幫羅馬復國,畢竟羅馬太遠了。

但是宣稱權,是很有必要的。

尼古勞茲終於鬆了口氣俯首說道:“謝陛下的慷慨。”

羅馬帶來了近七千卷的書,其中到底多少可以用到?鴻臚寺正在主持翻譯。

羅馬帶來的文牘,會成爲景泰年間大思辨之中的一塊拼圖,補齊大明大思辨的短板。

尼古勞茲退到了一旁。

另外一個使者走進了奉天殿內,傲慢的擡頭挺胸,是來自奧斯曼王國的使者。

尼古勞茲看到來人,終於面色劇變,他往前走了半步,但這是在大明的皇宮內,他也只能收回腳步。

奧斯曼的使者利特斯德曼,行了一個三拜五叩的大禮,大聲的說道:“奧斯曼蘇丹法提赫向陛下獻上誠摯的敬意和問候。”

“蜘蛛在帝國的宮殿裡織下它的絲網,貓頭鷹卻已在阿弗拉希阿卜的塔上唱完了夜歌。”

“不幸的羅馬皇帝啊!他的皇冠和城市,蘇丹全都要收下了!”

“無論是智慧還是技術,我們奧斯曼帝國都可以提供給大明,尊敬而富有智慧的陛下,這並不難選擇。”

阿弗拉希阿卜,在撒馬爾罕以西,距離撒馬爾罕很近,曾經被亞歷山大所攻破,通常意義上,可以把兩座城池看做一座。

這段話的意思是,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已經破敗了,連蜘蛛網都沒人打掃,來自撒馬爾罕的貓頭鷹正在唱歌,君士坦丁堡陷落在即。

皇冠、城市、智慧和技術,毫無疑問,大明和奧斯曼王國交好,也可以得到所有。

利特斯德曼繼續高聲說道:“尊敬的陛下啊,我的先祖康進德曾經是大唐安西大都護府的果毅都尉,這是祖上傳給我的魚符,還請陛下驗看。”

“還有,尊敬的陛下,可以叫我康成志,這是我的名字的意思。”

魚符,是兵符虎符的延伸,這東西在大明叫火牌。唐朝爲了避諱李唐先祖李虎的名諱,將虎符改爲了魚符。

胡濙看了半天,拿着那枚魚符離開,他沒有見過這名使者,一直是鴻臚寺卿楊善在負責這件事。

沒過多久胡濙回到了奉天殿,俯首說道:“陛下,確實是安西大都護府的果毅都尉康進德的火牌。”

康成志的言行是得體的,說的也是事實。

大明想要的奧斯曼王國也可以給,沒必要支持羅馬帝國。

在尼古勞茲帶着三百餘人的使團離開東羅馬的都城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年輕的奧斯曼國王法提赫,也派遣了自己的使團,緊隨其後。

尼古勞茲毫不知情。

奧斯曼王國的使團走的是正經外交路線,是和也先寫過國書,通過康國府,到了嘉峪關,比尼古勞茲晚了五天到了大明的京師,轉道去了天津衛的四夷館。

“我們帶來了無數的禮物,象牙、馬匹、布匹、掛毯、雪花石等等寶物,我王相信,奧斯曼王國和大明,可以從相互貿易中,獲得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屬陛下之人均可獲得。”康成志再次俯首說道。

康成志是一個說客,他說的天花亂墜。

奧斯曼在和大明交流過程中,自稱魯姆,翻譯翻譯就是羅馬。

朱祁鈺也滿是笑意的說道:“貴使遠來辛苦,厚賞。”

“感謝陛下的慷慨。”康成志領了兩萬銀幣,這些都是奧斯曼王國朝貢的貨物折價,再加上恩賞。

尼古勞茲的表情更加灰暗,他完全沒想到,奧斯曼的應對速度會如此之快,法提赫是一個很有作爲的君主,他從十二歲坐上王位,再被趕下王位,再坐上王位,是一個雄主。

也先僞裝成大明遠征軍,給了奧斯曼很大的壓力。

第十二章 吊!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十二章 吊!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