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

劉玉娘看着自己的夫君,李賢平時是個不喜形於色的人,很少動怒,很少發火,似乎對什麼都不是很在意。

但是李賢的大聲說話,很顯然,他很在乎這件事,似乎不做對他來說就是此生憾事。

頂着朝中非議,立她一個風塵出身的女子爲繼室這件事。

劉玉娘無奈的說道:“過剛易折。”

“想不通你們這些大男人,爲何要豁出命,去維護那些似是而非的東西,甚至你們自己都說不明白的東西。”

“但是,玉娘很欣喜,你還是這樣的你。”

李賢搖頭笑着說道:“那不是似是而非,那也不是不清不楚。”

“無論是鬥斛、權衡、印綬、仁義,這些都是可以說明白,講清楚的道理。”

立玉娘爲繼室,對李賢很重要,這是李賢的仁義,如果這件事不做,他就會永遠陷在是我、有我的人生境界裡,永遠無法達到無我的境界。

玉娘還是不太懂李賢的堅持,但是她覺得這樣的李賢,才讓他仰望。

李賢眉頭緊皺的說道:“我要出門辦事了,你最近不要出門,市舶司有京軍在,最近可能會有點亂。”

玉娘拉了一下李賢,疑惑的說道:“這都子時了,你要去幹什麼?”

李賢十分鄭重的說道:“抓壞人。”

“你知道嗎?我們維護的那些道理,歸根到底,就只有四個字,天公地道!”

李賢走出府門的時候,門外是無數的火把,這些都是京軍,他關上了自己的家門,轉過身來,翻身上馬,聲嘶力竭的吼道:“出發!”

爲什麼要在子時?

爲了將所有的人一網打盡,不給他們任何反應的機會。

李賓言依舊站在觀星樓上仰望星空,心懷宇宙的李賓言爲了更舒服的仰望蒼穹,製作了一把躺椅。

其實今天的天氣不太好,松江府是個比較愛下雨的地方,今天雖然沒有雨,但是天空陰霾,觀星條件極差。

李賓言聽到了漏刻的聲音,站了起來,看到了松江府市舶司的軍卒們的火把如同燎原之勢頭,奔赴遠方。

事實上,在李賓言看不到的蘇州府、應天府、揚州府、寧波府等等,大明的京軍同樣在行動。

李賓言一直站在樓上,此刻的他,不再心懷宇宙,而是看向了地面,他露出了憤怒的神情。

這個老好人這種情緒很少,即便是被響馬逼的狼狽不堪,斯文掃地的時候,李賓言都沒有憎惡過響馬,因爲響馬的根源還是山東的那另外一片天,孔府。

李賓言握着憑欄,眉頭緊蹙的說起了過往:“貝琳,有的時候,我很迷茫,說起來其實蠻可笑的,我當初在鹽鐵會議上多有妄言,陛下和諸部明公們,時常笑我蠢笨憨直。”

“因爲當時我很蠢的提議在南京設立一個鑄幣局,甚至還提議讓勢要豪右之家跟陛下一起壓印御製銀幣。”

“當時我真的覺得他們都是詩書禮樂之家,那不是大明的左膀右臂嗎?”

貝琳笑着說道:“李巡撫當初鬧得笑話,都傳到南衙來了,人人都說李賓言憨直,卻有狗屎運。”

李賓言嘆息的說道:“我以爲我在譚城水驛、崮山馬驛、昌平馬驛被圍殺的時候,我已經看清楚了他們的面目,但是我完全沒想到,他們原來如此的可惡。”

昌平馬驛在兗州府外,正是在那至聖先師的首善之地,李賓言遭遇了人生之中,最危險的一次圍殺。

有倭寇在兗州府外,圍殺大明欽差大臣。

當時李賓言以爲自己已經看清楚了這幫人的真正面目,但是到了現在,他才知道,自己還是高看了他們的底線。

貝琳有些奇怪的問道:“李御史,到底發生了什麼?”

李賓言此時背對着貝琳,貝琳完全看不到李賓言的眼神,如果看到,他一定會嚇出病來,李賓言的眼神裡充滿了暴戾和一種壓抑到了極點的憤怒。

李賓言語氣平穩,十分平淡的說道:“咱們的陛下喜歡劃出道來,把事情講清楚講明白。”

“做什麼事兒之前,都會講清楚,苦口婆心的說,你們不要這麼做,這麼做陛下會生氣,你們小命不保,家裡人還跟着倒黴。”

貝琳認真的思索了許久,他是南衙人,雖然陛下有很多的傳說,但是這些傳說,畢竟離的太遠了。

他認真的思考了一下說道:“就像當初太祖高皇帝,作鐵榜申誡公侯不要違法亂紀,公侯優遊享富貴,陛下的勢賈食租死安逸?”

李賓言重重的點了點頭,看着無數奔走的大明京軍,低聲說道:“這次的行動是我一手安排的,會抄家、破戶、籍家、斬首、流放。”

“當時打仗之前,我召集了三位商總,陛下的聖旨裡有告誡商賈的內容,要求他們莫要自誤。”

“其中就有一條,不許在官辦撲買的軍需之物中,以次充好,缺斤少兩。”

貝琳回想了下說道:“當時李巡撫還貼出了告示去。”

李賓言摸了摸自己腰間的那把永樂劍,這是陛下賜下的尚方寶劍,陛下一直沒收回去,他沒想到又有用到的時候。

李賓言頹然的嘆了口氣說道:“華亭王家,三槐王氏南渡,世代居住在華亭東門,世代經營藥鋪。”

“這次我大軍訂購了四萬銀元的藥物,催促三次,方纔交貨,卻用琉璃片瓦,發黴藥材濫竽充數。”

“華亭縣令崔崇思負責押解,行賄轉運司大使陳新立等人,最終居然把這批貨交到了大軍庫房之時才被察覺。”

貝琳呆滯的問道:“瓦片、發黴藥材?瘋了吧。”

李賓言摩挲這手中的永樂劍,三尺長劍適合腰掛,但是因爲是天子所賜的尚方寶劍,他其實很少掛在身上。

今天他拿出來了。

“是吧,瘋了吧。”李賓言看着天空烏雲遍佈,嘆息的說道。

李賓言談到華亭王氏的時候,李賢已經帶着京軍將王氏府邸團團包圍,甚至連攻城錘都推來了,近十餘架子母炮被推了出來。

在轟隆之聲中,王氏的家門被攻城錘破開,大軍蜂擁而入。

得虧是這次舟山海戰順利,要是打的不順利,那些發黴的藥材能用嗎?

這種藥材顯然會害人性命。

李賢在火把之下,點檢者人數和抄沒的資產,中官就站在一旁,一聲不吭。

中官們在這個過程中,一言不發的把所有事記下,發回京師,這就是中官的作用。

“一羣王八蛋!王八蛋!”李賢一邊在火把光芒閃耀的時候,點檢資財,一邊喋喋不休的怒罵。

四萬兩銀幣,換了一批以次充好的藥材,這次倒黴的不僅僅只有三槐王氏的一脈,還有整個華亭縣大大小小的官吏。

而此時松江市舶司的觀星樓上,李賓言看着華亭的方向,眼神裡滿是閃爍的說道:“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

李賓言唸的這兩句詩出自文天祥。

乃是崖山海戰戰敗後所作,文天祥當時已經被俘虜,聽聞戰敗十數萬大宋忠骨投海的消息,悲愴泣血所寫,詩名《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文天祥想要借一把劍斬殺佞臣匡扶社稷,但是他已經被俘了,何談匡扶社稷呢。

李賓言不用向老天爺借一把劍,因爲陛下給了他把永樂劍。

李賓言笑着說道:“杭州府永康徐氏,北宋末年,由被遷徙至杭州,隨後開枝散葉,上饒徐氏抓着屠夫的生意,大軍撲買了三十萬斤的雞鴨牛豬肉,合計五萬銀幣。”

“注水我就不跟他們計較了,居然有五萬多斤的爛豬肉,你知道他們怎麼做嗎?”

“那些豬肉都長綠毛了,他們居然塗了一層豬血上去上去,犒賞之時,三千多軍士開始腹瀉,死了三百人!”

“三百!”

李賓言用力的一拍憑欄,轉過身來,貝琳終於看清楚了李賓言的眼神,那種將人撕碎的憤怒,嚇得貝琳都要喘不過氣來。

貝琳和李賓言一起仰望星空,心懷宇宙,無論是在傳聞中,還是在實際的交流中,李賓言都符合他老實人的形象,憨直,待人處事,都很和善。

貝琳第一次見到如此模樣的李賓言,那雙眼似乎泛着綠光一樣。

李賓言身上煞氣逼人,他的聲音如同低聲咆哮的野獸,但非常平靜的說道:“我在密州兩年,又是平定響馬,又是抵禦倭寇,密州水師,兩年還沒死掉三百人,其中一次船沉了,才死了二十七個人!”

“舟山海戰,一共才死傷不到三百人!”

“該死!該死!”

在李賓言說這句話的時候,王巹、馬雲、王寅,已經從寧州市舶司趕至了杭州等地,馬雲沒有任何留情,這是來自前軍指揮都司的命令。

由陶瑾下令,李賢下印下達的軍令。

永康徐氏,開枝散葉,參與之人衆多,京軍入杭州城後,開始大肆搜捕,折騰了將近半個晚上,纔算是安歇。

番都指揮馬雲雷厲風行,動作迅速,一次逮捕了近三千人,這三千人之中,有七成是家眷。

王巹看着這羣人就是搖頭,好好的做買賣不行嗎?

陛下從來沒有說過不讓人發財,陛下聖旨,滿城的告示,告訴他們官辦撲買,不要耍滑頭。

結果導致大明軍隊超過三百人,在犒賞的時候,死於非命。

在犒賞大軍得勝的時候死去!

還有比這種死法更加讓軍士們死不瞑目的嗎?

督辦此事的王巹是個文官,而且在正統年間爬到了工部尚書的文官,對這種事都恨的咬牙切齒!

今夜是個不眠之夜。

恆林費氏的費亦應聽着馬蹄聲在門外,陣陣的馬蹄聲就像踩在他的心裡一樣,陣陣心絞,他生怕自己的大門被踹開。

他參加了那天設在松江市舶司的前軍指揮都司的會議,他回來之後,就對自己浙江地面的商賈,三令五申,這次少賺點。

大軍打海盜不是爲了海面安泰?

海面安泰,生意好做了,大家不是都賺錢嗎?平江鎮海,多好的事。

大軍剿匪沒收錢都是好的了!

還官辦撲買,價格雖然不算高,但絕對有得賺。

但是費亦應從開完會就感覺到要出事,聽着外面的馬蹄聲,他驚恐萬分。

橫林費氏他下了死命令,他們負責了一部分的醃菜、鹹魚和米粱,這部分費亦應壓根就沒敢假手於人,親自驗看。

馬蹄聲響了一夜。

費亦應鬆了口氣,至少這次他們費氏沒有倒黴,他們家門好好的,沒有被砲石轟碎。

費亦應打開家門,就匆匆趕往了松江府市舶司,他一直恭候在市舶司衙門之外,他已經遞了拜帖,希望能見李賓言一面。

這麼大規模的抄家破戶籍家的大事,他作爲浙江商總,必須要見到李賓言,才能夠安心。

一直等到晌午的時候,費亦應才見到了熬了一夜未曾休息的李賓言。

“參見李巡撫。”費亦應俯首說道。

李賓言看着費亦應,笑着說道:“附逆作亂沒有費商總,媚香樓沒有費商總,哄擡煤價沒有費商總,哄擡市舶司物料沒有費商總,這次以次充好又沒有費商總。”

“費商總實在是深諳生存之道啊。”

費亦應等在外面的時候,焦頭爛額,聽到李賓言數來數去沒有他們費氏,他終於鬆了口氣。

這麼多案子,撞上一個,都是死全家的事兒,他是費氏當家,他要自己活,也要自己費氏族人活。

這個商總哪有那麼好當的?

“哪裡哪裡,就是活的明白些。”費亦應謙虛的說道。

他是個很明白的人,出了事他沒有去找李賢,李賓言在這次徵夷之事中,什麼印綬都沒掛。

但是人家有永樂劍,南衙地頭上,真正說話算話,管事的還是李賓言。

李賓言是陛下的嫡系,天下佩尚方寶劍做事的臣子很多,比如現在的兵部尚書江淵,清查天下糧倉的時候,就掛着永樂劍,後來辦完差事,就收回去了。

能一直掛着尚方寶劍的只有面前這位很和善的老好人了。

而且看陛下的意思,壓根沒打算收回去。

“費商總不忙着賺錢,怎麼到我這破衙門來了?”李賓言疑惑的問道。

費亦應猶豫了許久才振聲說道:“李巡撫即將大禍臨頭了。”

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730章 無題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