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

長達七個月的叛亂,導致兵禍橫行於江南這塊大明最富饒的土地。

叛軍的破壞和最後瘋狂的洗劫,導致了民生有潰敗之相。

工坊關門歇業、爐主停止冶煉、商鋪開始關門、農田變得荒蕪、官道驛路被破壞、商貨堵塞不通、四處都是遊墮之民和未作之民、城外是無數流離失所的流民。

大明王師至,平定了禍亂,雖還有兩廣柳溥在做最後的抵抗,但如何恢復生產,已經成爲了皇帝的心頭大事。

就是在這種嚴重而複雜的情況下,自宋末之後,未曾解決的、遺留下的投機者,打算給皇帝上點眼藥,讓皇帝知道知道他們的厲害。

他們想要依靠百姓來反對陛下的嚴刑峻法。

朱祁鈺在文華殿廷議之後,讓李永昌親自攜帶朱祁鈺的親筆詔書,來到了應天府下達了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惟君國子民之道,以撫卹安餋爲先,然必資大小羣臣共理其事,然後政務舉而衆情悅,治效著而風俗羙,期太平之治。”

“實由於叛逆者奸臣紊政辱國,禍及生靈,深可痛恨。”

“朕興王師戡定以來,文武羣臣或庸庸保位,緘默不言,或請託公行希求遷敘,或掊克下人以圖奉獻,或貪黷無厭以肥身家,若此不律奚容枚舉,是以馭戎無法撫民,乖方衆心含憤。”

“爾等務宜洗心滌慮,莫伸非惟虧損細民,亦且有傷大體,庶不負朝廷之所委任,軍民之所仰望,厥有成跡。”

“倘有奸商乘機囤積居奇射利,至使嗟怨有詞,其或視此爲常,仍蹈前轍、略無警懼,祖宗成憲具在,朕不汝貸。”

“欽此。”

“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朱祁鈺的這個聖旨很長很長,就是說他登基以來一直很謹慎,但是由於叛軍禍及生靈,朱祁鈺作爲皇帝,不得不興兵平叛。

但是到了南京城後,情況讓他很失望,各種亂象不勝枚舉,即便是手握大軍也無法安定民生。

他勸諫這些投機者,洗心革面,不要辜負朝廷軍民的期望,對大明的社稷做點貢獻。

他在詔書中,嚴重的警告了奸商囤積居奇射利,如果導致百姓嗟怨,仍蹈前轍、略無警懼。

那朱祁鈺就要發飆了!

他希望這些勢要豪右之家,當個日子人,不要當個樂子人。

最後活成了笑話不說,還被砍頭、抄家、家人流放。

這道詔書就是鄭重的警告,也是希望能夠讓一些人在最後的時刻,懸崖勒馬,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朱祁鈺作爲「山東海商」再次被邀請了參加集會。

這次不是煙雲樓遮遮掩掩的頂層密謀,而是直接到了媚香樓,開始大宴四方了。

媚香樓和煙雲樓的格局不太相同,煙雲樓是四棟三層高的副樓由連廊連接五層主樓。

而媚香樓在秦淮河畔,連綿一百餘步,與其說是樓,不如更像是個畫舫碼頭。

又早是夕陽西下,水面上被夕陽染上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昏黃,河面被妝出一抹胭脂的薄媚。

畫舫推開了波浪,推開了寂寂的河水,隨雙槳打它,卻是汩汩的流淌。

兩岸華燈初上,岸上樓宇的燈燭剪影,淹沒在了夕陽金燦燦的倒影之中。

河中眩暈着的燈光、夕陽,縱橫着的畫舫,悠揚着的笛韻,夾着那吱吱的胡琴聲,如詩如畫。

河上的涼風,漸漸涼薄。

畫舫上、樓宇間的伶人開始撥弄琵琶,輕啓朱脣,道不盡的是密匝匝的綺恨、逐老難留的年華。

這些伶人們的歌聲,在秦淮河上已經飄蕩了千年之久,婉轉的聲音裡,似乎有着讓人感慨萬千的情愫。

心頭,是宛轉的悽懷;口內,是徘徊的低唱。

陳婉孃的聲音極爲輕靈,仿若是鳥兒在歌唱,極爲歡快,眉眼之間的笑意,如蜜餳似的融在流波的心窩裡。

連嗚咽也將嫌它多事,更哪裡論到哀嘶?

陛下是一個有爲的君主,雖然她已經知道了自己很難有什麼正經的身份,但是能伺候如此英主一時,就是天大的福分了。

陳婉娘手中的琵琶聲漸緩,這《鶯鶯傳》的第二折終於來到了尾聲,她慢撥琵琶,輕吟道:“羞花解語,溫柔玉有香,我知他乍相逢,記不真嬌模樣,我則索手抵着牙兒,慢慢的想。”

“陛下,奴家唱完了。”

陳婉娘抿着嘴角帶着些許的期盼看着朱祁鈺。

朱祁鈺笑着說道:“好聽。”

“謝陛下。”陳婉娘瞬間眉開眼笑起來,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誇獎,足以讓陳婉娘樂上許久了。

秦淮河的畫舫林林總總樣式多樣,但是大致上可分爲兩種:一是大船。二是小船。

大船艙口闊大,可容二三十人,窗格雕鏤頗細,使人起柔膩之感。

窗格里映着紅色藍色的琉璃,琉璃上還有掐絲琺琅,上有精緻的花紋,也頗悅人目。

船內陳設着字畫和光潔的紅木傢俱,桌面則一律嵌着冰涼的大理石面。

小船叫七板子,僅能容納二三人,七板子的艙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頂,兩邊用疏疏的欄杆圍着,防止人掉入水中,船上通常放着兩張藤的躺椅。

躺在七板子的藤椅上,可以談天、可以望遠、可以談古、可以近觀,可以顧盼兩岸的河房,也可以仰望星空,心懷宇宙。

大船上也有藤椅,但在小船上更覺清雋罷了。

朱祁鈺在哪?

朱祁鈺在媚香樓。

他並未上船,大明的皇帝,總是或多或少有些忌諱,比如濟南城的千斤閘,比如這畫舫。

無論是那死在了瓜州沉江的小明王,還是兩次落水,不治身亡,連個子嗣都沒留下的明武宗,亦或者是落水染病兩年,最終痛苦病逝的朱由校。

朱祁鈺不下水,所以他坐在媚香樓上。

朱祁鈺懂裝不懂的問道:“那句,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疊被鋪牀,該做何解?”

鶯鶯傳裡,張生對崔鶯鶯的丫鬟紅娘說了這句詞,大意就是不捨得下牀,不捨得疊被鋪牀。

牀笫之樂,不捨疊被鋪牀,就是最真實的寫照了。

陳婉娘抿着嘴脣,咬着銀牙,繃直了身子,糯糯的低聲說道:“陛下!”

這一聲吳儂軟糯,有期盼,有羞澀,更有百轉千回的渴求,還有恨不得立刻回宮去,回到榻上去!

“朕也不捨得疊被鋪牀啊。”朱祁鈺看了下樓下的畫舫無數聚集而來,笑着說道。

“銀樣鑞槍頭是何意?”朱祁鈺繼續追問道。

陳婉娘一愣,這是《鶯鶯傳》裡的臺詞,是笑話男人那活兒,中看不中用。

她嬌嗔了一下,臉色羞紅,低聲說道:“和陛下鋼筋鐵骨,自然是截然不同,陛下明知故問,故意羞煞奴家。”

陳婉娘終於知道陛下在逗弄她。

陳婉娘終於求饒,低聲說道:“陛下,等回去了,再逗弄奴家吧,再說下去,奴家怕是要出醜了。”

“陛下喝茶還是吃些點心?”陳婉娘終於開始轉移話題,再說下去她怕是就先繃不住了。

朱祁鈺搖頭平靜的說道:“不喝不吃,以後莫問。”

陳婉娘打了個哆嗦,顫抖的說道:“奴家領旨。”

他的陛下這句話裡,雖然平靜,卻盡是煞氣。

“你在此處好生待着,若是覺得無聊,就讓緹騎送你回宮便是。”朱祁鈺站起身來,賓客已經悉數入場,好戲已經開場。

朱祁鈺走出了小小包廂,來到了憑欄處,于謙、興安和盧忠都等在憑欄,向下張望。

于謙看了一眼那廂房,笑着說道:“陛下,樓下的人都到齊了。”

甲午房的男子姓趙,名叫趙武衍,乃是無錫人,號平海王,手下有二桅商舶兩千餘艘,三桅大船十七艘,比魏國公徐顯宗還顯得富有。

戊寅房的男子姓蕭,名叫蕭敬唐,乃是蘭陵人,有平底漕船數以千計,幾乎壟斷了南京至徐州的漕運之事。

趙武衍大聲的說道:“皇爺爺他怕了!”

朱祁鈺一愣,自己怎麼就怕了?

朱祁鈺樂呵呵的大聲問道:“趙船王,皇爺爺下了聖旨,讓咱們安生一些,不是怕了吧,感覺是惱了吧。”

“不,不,不,你想錯了。”

趙武衍搖了搖手說道:“皇爺爺他下旨,就是怕了!”

“近來,因爲坊間的銅錢極多,煤柴價漲了五成,糧價漲了七成,肉價翻了一倍!”

“正是因爲怕了,所以皇爺爺才下旨,我們要的,就在眼前了!”

朱祁鈺側着頭問道:“於少保,朕的詔書裡有一點妥協的意思嗎?”

于謙搖頭,他忽然想到了顧耀舊事,當初陛下申斥都察院,不得違反宵禁,結果顧耀三人違抗聖旨,被陛下以抗旨不遵斬首在了菜市口。

前面就是例子,但是這幫人似乎並不太懂,陛下下旨是警告,而不是妥協。

京師還是離的太遠了。

“有些人總是覺得,腦袋在脖子上長着,有些多餘啊。”于謙看着臺下聚集起來的人,無奈的說道。

趙武衍大聲的說道:“明天,咱們就放出最後一批銅錢!物料百貨價格,就會飛上天去!”

“到那時,咱們就去請願,重開諮政院,優蠲海稅,減少鈔關!”

盧忠聽到這裡,終於忍無可忍了,他低聲說道:“陛下,動手吧,後日景泰通寶就入城了!”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湯武革命,周武王姬發克殷商紂王兩年後去世,周成王嗣位,封伯禽爲魯國公。”

“周成王在伯禽前往魯國之前,對伯禽說治國之事。”

“周成王說:如果有文無武,便無法威服治下,如果有武無文,治下畏懼而不親近,文武並行,威望讓小人畏懼,德行讓百姓親近。”

“伯禽拜領命前往魯國,行周禮而治魯國。”

“是所謂:夫有文無武,無以威下;有武無文,民畏不親;文武俱行,威德乃成。”

“既成威德,民親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諫者得進,忠信乃畜。”

“陛下動手吧!”

于謙的話翻譯翻譯就是: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

朱祁鈺點頭說道:“盧忠你去吧,在場之人,一個不漏。”

盧忠大聲的說道:“臣領旨!”

趙武衍還在大聲的說話,而朱祁鈺則滿是笑意的大聲喊道:“若是皇爺爺派緹騎來抓我們怎麼辦啊?”

趙武衍顯然聽到了朱祁鈺的喊聲,面色驚異,隨後搖頭說道:“我們又沒做什麼!皇爺爺憑什麼抓我們啊?”

“再說了此事機密,皇爺爺如何知道?”

朱祁鈺搖了搖頭,無奈至極回答着:“可是咱們這不是在違抗聖旨嗎?”

“把民生當做是籌碼要挾陛下,要挾朝廷,這不是抗旨是什麼?”

“陛下可是明旨申飭,不得囤積居奇,不得投機。”

趙武衍立刻搖頭大聲喊道:“咱們這是向皇爺爺請命!什麼叫抗旨?淨胡說!咱們做什麼違法亂紀的事兒了嗎?”

“皇爺爺要這麼抓了咱們,把咱們辦了,那就是失信於天下,乃是失道失綱,那便是亡國之主了!”

朱祁鈺一愣,自己又成亡國之君了?

朱祁鈺看到了盧忠帶着天子緹騎和數千錦衣衛,將整個媚香樓團團圍住,又看到了陶瑾帶着兩艘四百石的座艦,出現在了不遠處。

收網行動終於開始了。

一道道的響箭拔地而起,帶着哨聲直衝雲霄,在空中猛然間炸裂開來!

團團煙花在空中綻放,緩緩落下。

陳婉娘看着窗外菸花盛開的樣子,眼神裡倒影着迷離,陛下就站在外面煙花盛景之中。

“緹騎辦案,所有人抱頭蹲下!”

“刀劍無眼,火銃無情!”

“抱頭蹲下!”

無數的緹騎開始從媚香樓諸門衝了進來,開始了抓捕工作,而盧忠親自帶着兩名天子緹騎來到了碼頭之下。

這一嗓子之後,整個媚香樓跟炸了鍋一樣,四處都是尖叫聲,四處都是慌忙的奔跑聲,但是這些人無一例外,全都被堵在了媚香樓上。

有些人想要乘船離開,剛要解開錨繩,戰船上的火炮和火銃都對準了一座座畫舫。

“全都抱頭蹲下!火銃無情!”陶瑾並未填裝鉛子,而是對着天空打了一發空槍。

朱祁鈺看着張皇失措的趙武衍,笑着對趙武衍喊道:“你們天天罵朕是亡國之君,全然是知道朕不是個好人,那怎麼還要生事呢?”

趙武衍一聽朕這個字,立刻瞪大了眼睛,呆滯的喊道:“你…你…”

盧忠摁住了趙武衍的腦袋,無奈的說道:“你什麼你,懂不懂規矩,叫陛下!”

“帶走!”

煙花緩緩落下,媚香樓內的人,盡數被捕。

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688章 康國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