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

胡濙在說什麼,他說的的確是外戚恩封,乃是太祖高皇帝時候,洪武二十二年七月,胡顯跟藍玉爭樑國公爵位之事。

但其實說的是大明的興文匽武。

爲什麼靖難之役,太子府打的稀爛,燕府居然完成了有史以來藩王起兵造反入主京師之事?

靖難之役之中,建文朝的武勳有多少在前線出工不出力的?

當然也有認真幹活的,比如第一代運輸大隊長李景隆,但是這廝越是認真,燕府的優勢就越大。

建文朝的時候,興文匽武之烈,尤勝正統年間。

永樂初年,大規模還爵復職,就是遏制的興文匽武之風。

等到了宣德年間,這股子妖風再次吹了起來,最終釀成了慘禍。

到底是什麼樣的風力,在主張這股子妖風邪氣?

興文和振武,並不矛盾,這一點上,無論是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建文朝因爲興文匽武,建文帝聽信了方孝孺、黃觀等人的一席話,把自己活成了一個笑話。

胡濙說的的確是外戚封爵之事,也是在說興文匽武之始,就是把勳爵擴大化。

這股子妖風邪力,到底是怎麼吹起來的?

胡濙是建文朝的進士,他太清楚了,翻譯翻譯就是,警惕元儒忠義之士,遺老遺少,反攻倒算。

朱祁鈺明白,于謙明白,石亨不甚明白,但是他也懶得思考,這種亂七八糟的事兒,陛下思考就是了。

六部尚書整日在皇帝的身邊,也知道胡濙的諫言到底是什麼,但是其他人就不明白了。

高來高去,雲裡霧裡,都在天上飛。

禮部尚書現在洗地之後,居然搞起了進諫來,而且還被陛下以嘉納良言而讚譽了。

關鍵是羣臣居然不知道,到底進諫了什麼。

胡濙看着羣臣一臉迷茫的樣子,無奈搖頭,這幫人還是的多學習學習,漲漲姿勢纔是。

胡濙繼續說道:“陛下,南京守備豐城侯李賢薨病,臣有疑慮。”

作爲禮部尚書,洗地、進諫,那都是額外的工作,他還有本質工作要做。

朱祁鈺臉上怒氣一閃,低聲說道:“好膽!寡人佩服!”

豐城侯李賢,並不是那個從土木堡僥倖逃脫,然後南下稽查私鹽鹽引的巡鹽御史李賢,而是豐城侯李彬之子。

李彬乃是洪武年間的舊勳,多有戰功,每戰必身先士卒,洪武二十八年起,總領北平都司、燕山左等一十七衛所官軍,建文元年,燕府起兵靖難,北平都司一十七衛盡歸燕府。

在隨着太宗文皇帝的南征北戰之中,李彬屢立戰功。

永樂十五年,李彬被朱棣派往了交趾,交趾三司無人敢造反,黎利僭主,根本不是李彬的對手。

可是李彬死後,繼任者安遠侯柳升、成山侯王通,把交趾三司給丟了。

侯爵戰敗失地,是什麼罪名?

王通居然在正統年間被赦免,孫忠還給了他十幾頃田供養,這其中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必然是有些問題的。

王通棄地到底是不能敵,還是故意爲之呢?

李賢作爲豐城侯李彬的兒子,也是有戰功的,那個炮轟了努爾哈赤的永寧城就是李賢修築的。

豐城侯李賢,在南京做守備,掌節制南京諸衛所,及南京留守、防護事務。

景泰二年,李賢忍無可忍,檢舉揭發了駙馬都尉趙輝和南京鎮守太監薛越,聯合南京戶部尚書黃福,把鐘山孝陵的山場,給賣了。

總歸李賢是個還不錯的勳臣,這個時間死了,太蹊蹺。

孫繼宗是個很有野心的人,而且並不是無的放矢,敢去應天府南京留都搞謀反,確實做了不少事兒。

孫繼宗的聯袂造反像模像樣,的確不是廣通王、陽宗王那般愚蠢,搞得天下皆知,還改年號。

而是有計劃,有步驟,一步步的推行着自己的造反大計,陰謀詭計之事,還是的繼續做。

“胡尚書的意思是,他被殺了嗎?”朱祁鈺直接挑明瞭問了出來。

胡濙無奈的說道:“的確如此,豐城侯李賢的妻兒已經在直奔京師的路上,到時候問問就知道了。”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點頭說道:“豐城侯李賢妻兒入京,令其承襲豐城侯爵之位,得朝廷供養。”

胡濙長鬆了口氣俯首說道:“臣領旨。”

陛下真的聽懂了他的諫言,他就怕陛下對外戚有意見,擴大到對武勳有意見,最後把天下的武勳得罪個乾乾淨淨。

到時候武勳出工不出力,那還怎麼平叛?

打擊擴大化,絕對要不得。

倍之二字,是需要萬分警惕的。

朱祁鈺怒氣很重,但他並未喜形於色,嗤笑說道:“此時就敢對我朝勳臣下手,明日豈不是要對朕動手?好膽!”

此話一出,羣臣無不愕然,趕忙俯首說道:“臣等惶恐。”

陛下哪裡是在罵會昌伯府,連帶着把他們一起給罵了,而且罵的極爲難聽。

胡濙再次俯首說道:“臣請褫奪貴州總兵官靖遠伯王驥、兩廣總兵官安遠侯柳溥、湖廣總兵官保定伯樑珤勳爵之貴。”

這三人,王驥的靖安伯是三徵麓川而來,柳溥乃是恩蔭其父,樑珤也是恩蔭,但是樑珤是有戰功的。

樑珤跟隨寧陽侯陳懋前往福建平叛,隨後因爲廣通王造反,調任湖廣做湖廣總兵官,這算是造反勢力之中,最能打的一個了。

襄王爲什麼要逃?

朱瞻墡雖然足不出戶,但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兒,樑珤善戰,他一看自己的兩百鐵冊軍,直接溜之大吉了。

朱祁鈺有些疑惑的說道:“朕明白王驥承恩稽戾王日久,朕也知柳溥對朝廷怨懟,這樑珤何故?是在怨恨朕恩賞不公嗎?”

柳溥,朱祁鈺不信任,不僅僅是因爲太后親族,會昌伯府和柳溥勾勾搭搭,孫忠三番五次提出讓劉柳溥去京營。

京營的將領,都是朱祁鈺施恩提拔上來,這是他的蛋蛋!

而且柳溥的爵位來的不正,確切的說是柳溥的父親柳升是戰敗而死,和淇國公丘福一樣,戰敗而亡,本應褫奪爵位纔是。

當時柳溥繼承爵位之時,朝中非議極大,如此戰敗之勳臣,如何繼承爵位?

但是最後柳溥還是繼承了爵位,另外一位戰敗棄地成山侯王通,就被褫奪了爵位。

但是柳溥在幾番運作之下,還是繼承了爵位。

柳溥對朝廷有怨恨,這可以理解,但是不可以饒恕的。

但是保定伯樑珤,可是在景泰朝有戰功的勳臣,樑珤是朱祁鈺有點沒想明白的事兒,

大皇帝不禁自問,難道是朕逼得他造反嗎?

保定伯樑珤跟隨寧陽侯陳懋征戰福建,朱祁鈺對其多有恩賞,調任湖廣總兵官,這就反了?

可是朱祁鈺自問對樑珤的態度並無不妥,受恩反叛,這是爲何?

俞士悅作爲刑部尚書,卻知道陛下在問什麼,趕忙站出來說道:“陛下,正統三年,樑珤和駙馬都尉一同在南直隸,不僅收受賄賂購置瘦小的馬,還在途中接連娶兩個小妾,頗爲狷狂。”

“今日反叛,實屬預料之中。”

石亨猛地打了個哆嗦,要說狷狂二字,他在大同府的時候,何止是狷狂二字可以形容?

樑珤這屬實不知天命了,深受君恩,卻如此做事,對朝廷毫無恭敬之心。

石亨總結樑珤經驗教訓,心思太多,容易走邪路,這是真的。

朱祁鈺點頭說道:“原來如此,一應褫奪了吧。”

他本來還打算爭取下此人,但是一想到貴州和南直隸之間,隔着一個湖廣,若非已經拿下了樑珤,會昌伯哪裡敢南下應天府反叛呢?

于謙站出來俯首說道:“陛下臣有一言。”

朱祁鈺點頭說道:“講。”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臣觀宋史,宋太宗皇帝剛平後漢,未曾恩賞,未曾修整,即刻北伐,便攻伐燕雲,軍士疲憊,也無心應戰,終釀高粱河慘敗。”

“徽宗調動北宋西軍,頻繁征戰,先平方臘,迴轉之後馬不停蹄前往燕雲十六州,軍士十分疲倦,無應戰之心。”

“臣以爲平叛之事,的確應當迅雷不及掩耳,但是亦有間隔,待京營整軍備戰,再行出戰,前車之覆,後車之鑑。”

于謙說的是北宋年間兩次足以致命的敗績,宋太宗急於北伐,宋徽宗把北宋西軍當驢一樣使喚,不讓西軍下磨。

這都是不遵守戰爭規則的惡果。

其實于謙還有一個例子,那就是嶺北之戰,嶺北之戰之前,大軍也是修整不足,又是長途跋涉,士氣不高。

但誰讓太祖高皇帝最後還是把北元給打的去了帝號散了架呢?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這是一般公理。

大明太祖高皇帝也有軍事冒險,但高皇帝是最後是勝利者,所以只能把宋太宗皇帝和宋徽宗拿出來說事兒了。

朱祁鈺不擅軍謀,不太會指揮作戰,但是他卻知道戰爭的不連續和戰爭的間隔。

戰爭是有間隔的,進攻和防守之間,從來不是連續的。

即便是神武如大明太祖太宗,那也不能讓京營剛打完了河套,就立刻南下平叛,得先修整一下,然後厲兵秣馬,補充兵源再行南下。

石亨站出來俯首說道:“陛下,臣能打!不過是十幾萬邊軍罷了,臣領四萬兵馬,可蕩平反叛!臣請出戰!”

楊俊亦是出列俯首說道:“陛下,臣亦能打!一羣插標賣首之徒,雷霆盛怒之下,頃刻顛覆,豈容此等叛賊,多活一日?!”

石亨、楊俊,當世能戰者二。

朱祁鈺看着兩位躍躍欲試的樣子說道:“武清侯、太平伯,朕誠知二位之勇,武清侯有疲兵再戰之能,太平伯有臨危不亂之勇。”

這是四武團營和四勇團營的兩個特點,四武團營疲兵再戰,四勇團營臨危不亂。

朱祁鈺對京營的訓練成果極爲滿意,他不是懷疑這兩位的實力。

他繼續說道:“可是二位,京營的軍士也是人,朕不願他們無故喪亡,稽戾王未曾查明敵情,就直接奔赴迤北,伯顏帖木兒在賈家營一帶埋伏月餘,而未曾被人察覺。”

“最終落得北狩下場。”

“朕以爲暫作休整,探明敵情,再做平叛之事,二位愛卿以爲如何?”

石亨和楊俊互相看了一眼,陛下說的有理,他們請戰,自然是有幾分把握,但是陛下一席話語,說的是陛下不願意軍事冒險,說的是陛下求必勝之決心。

打,就一拳,將其完全打死!

雖然陛下表面上對會昌伯府聯袂一事,頗爲藐視,但是在具體應對的時候,卻是如此的小心慎重,實乃是京營之幸,大明之幸。

石亨和楊俊俯首歸班,陛下有陛下的考量,作爲軍人,聽令行事,乃是天職。

于謙繼續說道:“陛下,官道驛路乃是朝廷耳目手腳,驛站所及,方爲大明之土,臣請京營精騎,延九龍場官道,九路並進,巡視官道驛路,以防有變。”

“應有之意。”朱祁鈺點頭。

江淵俯首說道:“臣請旨總督此務。”

江淵要往前進一步,他想做六部尚書,但是六部尚書一個比一個精明!

既然不肯犯錯,那江淵只好多立功了,立的功多了,六部裡面,最差勁兒的那個就只能致仕滾蛋了。

江淵兩次參贊軍務,一次前往河套總督軍務,對軍務之事也有了解,巡查官道驛路,清理驛站,保證政令通達,這活兒是蠻辛苦的,他自己也要親自跑一趟河南山東兩地,這很有能是接戰的地方。

而且整個過程,他還得平整官道驛路地面,爲大軍前行做準備,林林總總事情繁多,但是江淵有信心做好此事。

既然敢站出來攬此事,自然不是無的放矢。

六部尚書誰最差勁,是提桶的那個工部尚書石璞嗎?並不是,而是兵部尚書陳汝言。

于謙看着陳汝言就氣不打一處來,人家江淵擺明了車馬炮,炮轟你陳汝言,陳汝言何等反應?

陳汝言居然慶幸,有人攬了這個辛苦活兒!

官道驛路本就是兵部的事兒,你讓別人攔攬了,你這兵部尚書幹不幹了?!

于謙看了一眼陳汝言一臉無奈,陛下不讓他還少保印綬,兼領兵部諸事,而不是做個清閒的文安侯,是有理由的。

這陳汝言…有點爛泥扶不上牆。

陳汝言被于謙看了一眼,立刻回過神來,這差事,要是被江淵攬了下來,等到活兒幹完了,他不致仕,羣臣就要彈劾他棧戀權柄了!

陳汝言趕忙說道:“陛下,官道驛路乃是兵部之事,戶部左侍郎還是做戶部的事兒便是,臣請督辦此事。”

朱祁鈺左右看了看,問道:“於少保以爲此務交給誰去做?”

于謙嘆了口氣,無奈的看了一眼陳汝言俯首說道:“臣以爲兵部尚書陳汝言堪當此任。”

于謙的骨子裡還是有點仁善。

這一點不像朱祁鈺,朱祁鈺是毫不留情。

朱祁鈺笑着說道:“那就陳汝言吧,此事極爲關鍵,莫要耽誤,有勞於少保多加看護其周全了。”

于謙趕忙俯首說道:“爲君分憂,此乃臣子本分。”

江淵有點失望,陳汝言畢竟和于謙同出兵部,尤其是于謙現在還暫領兵部大事,這也是應有之意。

他本來打算歸班,等待下次機會,卻被朱祁鈺叫住。

朱祁鈺說道:“江侍郎稍待,朕有事交待。”

陳汝言聽聞,直接抖了一下,陛下這是在給他壓力。

江淵立刻就樂了起來,俯首說道:“臣定當竭力,爲君分憂!”

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904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