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

大明的軍隊,十分的忠誠,這不是石亨一個人可以決定的。

大明的十二團營的庶弁將是講武堂培養的,這是大明軍隊的中堅力量,大明的俸祿是朝廷支付了一部分,其餘都是大明皇帝賞賜的。

大明軍隊紀律是由掌令官進行維持的,掌令官是天子親徒教諭而出,上上下下都是天子耳目。

這隻大明最能打的十二團營,不是他石亨的,是大明皇帝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于謙要掌令官,石亨可以不給,因爲于謙只是總督軍務,但若是陛下的敕諭,他必然要遵守,違抗聖旨,自然有人爲陛下盡忠。

忠誠!

李永昌雖然平日是隻發掌印火牌,但是李永昌可是配永樂劍在軍中,一旦石亨抗旨不遵,其下場,就是必死無疑。

但是石亨爲什麼要抗命呢?

他沒理由。

這麼強大的一支軍隊在他手裡,他只要不亂來,國公之位就在不遠的地方,向他招手。

于謙笑着說道:“那我去組織百姓,武清侯真的不要去看看嗎?”

石亨的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這于謙,越來越像陛下,整天下鉤子釣魚。

當我石某人是吃豆腐長大的,滿腦子都是漿糊不成?

開玩笑,能上你這個當?

于謙站起身來說道:“那武清侯忙着。”

“送於少保!”石亨樂呵呵的說道。

大明的朝堂上,怎麼這麼多釣魚佬,要釣魚去河裡釣去!

石亨面色一整,坐直了身子,十分嚴肅的說道:“集寧被焚,百姓大亂,四散奔逃被大軍收束。”

“我命令全軍,枕戈待旦,稍有異動,立刻大兵進剿!絕不姑息!”

軍隊是壓艙石,軍隊有着極其鮮明的底線思維,那就是保持穩定的最後手段。

一旦集寧這些四散而逃被收束的百姓,在某些人的鼓動之下,揭竿而起,偷襲大明武庫、糧倉等地,那就不能怪他石亨了。

陛下雖然不擅謀,但是擅略,這一點上,陛下也多次在軍事會議上,說的很明確了。

“喏!”諸將領正襟危坐,大聲高喊,這是將令,不遵者斬!

石亨深吸一口氣說道:“明軍威武!”

“明軍威武!”

于謙要的掌令官很快就齊聚一堂,于謙看着站的筆直的掌令官,笑意盎然的說道:“大明的軍隊所向披靡橫掃集寧瓦剌殘部,瓦剌人望風而逃,讓出了卓資山和集寧。”

“這是大明軍的軍事勝利,我們不止一次見識到了大明軍隊的強大實力,正是這種實力,讓瓦剌人、讓草原人望風而逃!”

“那隻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明軍隊,又回來了。”

“但是,陛下明旨,只有軍事勝利,是遠遠不夠的!軍事勝利只能讓敵人失去抵抗能力。”

“我們掌令官的存在,就是爲了保證大明的政治勝利,進而讓敵人最終屈服於我們的意志!”

于謙說的是陛下當初出戰之前,叮囑的原話。

這番話,在於謙看來,已經非常淺顯直白的講明白了,什麼叫叫做內聖外王之道。

楊洪一直想知道,景泰年間大明軍隊的勝利,和永樂年間的勝利,有何不同。

就是這四個字,政治勝利。

“軍事勝利依靠的是手段,是意志,政治勝利依靠的是什麼呢?”

“陛下在授課的時候,已經講的很明白了,民爲邦本,以民爲本。”

“諸位掌令官已經跟隨大軍征戰三個月有餘,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們的體會,一定比我要講的更加深入,更加透徹!”

“那麼檢驗你們的時刻到了。”

“現在,每五人爲一隊,組織百姓結成甲、裡、鄉,準備安置百姓,組織百姓夏耕,組織百姓修建官道驛路,挑選裡甲首、里正,義勇團練隊正。”

“組織百姓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的家,保衛自己的家。”

“現在出發吧!”

于謙爲什麼不耗心力?

當初于謙、石亨和陛下,論岳家軍戰鬥力極其強悍,朱仙鎮八百騎兵衝擊金軍十萬大軍的那種捨我其誰的氣勢,到底是如何養成的。

于謙說,做在前面。

陛下知行合一,把事情,面面俱到的做在了前面。

于謙更覺得自己閒庭若步的來到了前線,然後回去再撈一塊奇功牌。

得來全不費工夫。

大明軍隊的強無敵,是大明皇帝的強無敵,這一點上,無論是于謙還是石亨,觀點上,出奇的一致。

“明軍威武!”掌令官站直了身子,齊聲高呼!

大明前左僉都御史王復,此時也在集寧。

王復奉天殿上,認爲與民爭利是不對的,王復家中,世代以海貿爲生,他所看到的,所見到的,都是勢要豪右之家在做善事,畢竟那些惡事,大善人們等閒是不會讓孩子們看到的。

正如渠成義、渠成仁、渠成德三兄弟一樣,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做的事,既見不得光,更見不得人,只要被發現,就會傾覆。

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作惡,所以他們會讓孩子們,看到自己做的惡嗎?

不會。

所王復以庶民的身份加入了十二團營,他要看看,到底陛下是對的,還是錯的。

其實還是那個最初的問題。

縉紳離開了百姓那肯定活不成,那百姓們離開了縉紳能不能活呢?

在王復的潛意識裡,百姓和縉紳相扶依存,就像是海里的寄居蟹離不開蚌一般。

王復並不是一個貪官污吏,更不是一個賣國求榮之徒,他因爲讀書識字,而且有豐富的跟百姓打交道的經驗,成爲了一名掌令官。

他跟隨着衆多的掌令官,開始組織百姓。

他是進士出身,在地方擔任推官,隨後做了檢閱邊事給事中,隨後做了監察御史,在地方巡撫了三年回京。

他不是沒有和百姓們打過交待,但是面前如此悽慘的百姓,他真的是第一次見到。

王復搜腸刮肚,找到了一個很合適的形容詞,那就是麻木不仁。

王復站在臺上,看着臺下三四百人,如同餓狼一般的眼神,有點驚懼。

這是集寧的百姓。

Wωω●ttκā n●c○

此刻的他們身無分文,此刻他們無家可歸,此刻的他們瘦骨嶙峋,此刻的他們眼神中只有冷漠和心如死灰。

一個個都像是活死人一般。

王復十分驚懼這種眼神,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人。

“你把俺們叫過來,是要開飯嗎?”一個百姓愣愣的問道,這個四十多歲的讀書人,站在臺上已經發呆很久了。

有屁趕緊放。

王復這纔回過神來,振聲說道:“把你們叫過來,是要問問你們,誰把你們變成這樣的?誰搶了你們的糧食?誰搶了你們的牲畜?誰姦淫了你們的妻子?誰殺死了你們的家人?”

“是大明軍嗎?”

這些百姓們的眼神終於有了變化,他們左看看右看看,想起了當初的屈辱,面對屠刀時的惶恐,自己妻兒老小的歇斯底里的掙扎。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怒火!

王復退了一步,他害怕了,他第一次如此害怕一羣一無所有的人,而且是在軍卒們重重包圍之下,那是什麼樣的眼神?

那是一種想要把一切的一切全都毀滅的眼神!

彷彿要燒燬這世間一切的污濁!

王復終於知道了,完全理解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八個字的沉重含義。

王復往前走了一步,深吸了口氣大聲的說道:“是大明軍嗎!”

他一甩袖子,如同被激怒了一樣,憤怒的說道:“不是!”

“是瓦剌人,他們搶走了你們的糧食,他們搶走了你們的牲畜,他們姦淫了你們的妻子,他們殺死了你們的家人!是他們!全都是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

王覆被激怒,是生氣自己不爭氣。

爲什麼要怕?又不是大明軍做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要毀滅的應該是瓦剌人!

一個百姓,忽然大聲的喊道:“大明軍不會嗎?”

王復理所當然的說道:“當然不會!大明的軍隊把馬上就要當土匪的你們,聚集在了一起,給了你們糧食,讓你們活了下來,就這一點,瓦剌人會這麼做嗎?”

王復看着這羣百姓的目光,終於鬆了口氣。

這是第一步,確定到底誰是敵人,大明皇帝在教諭掌令官的時候,說的第一要務,《確定誰是敵人》。

大皇帝陛下的這些奇思妙想,背後肯定有百尺高樓那麼高的高人指點,否則就是大皇帝有百尺高樓那麼高。

王復重重的嘆了口氣說道:“我把你們叫到一起來,是看你們整日裡無所事事,你們就要這麼如同死了一樣的活着嗎?你們家人拼命爭取的讓你們活下來的機會,就這樣浪費掉嗎?”

剛纔頗爲大膽的百姓,哀嚎了一聲,歇斯底里的說道:“我們什麼都沒有!是這天殺的老天爺不讓我們活下去!是那羣該死的,該下十八層地獄的瓦剌人不讓我們活不下去!不是我們不想活下去!”

王復往前探出一步,面帶兇狠的說道:“你們沒有手嗎?沒有房子,你們不會再建嗎?土地荒蕪了,你們不會耕種嗎?”

“你們難道就打算混下去,一直混到死,草蓆一卷,到了下面,見到了自己的親人,好不容易纔活下來!告訴他們,你們是窩囊死的嗎?”

“告訴我!你們就這樣要窩囊到死嗎?”

這個百姓糯糯的說道:“可是我們沒有農具,沒有工具,更沒有種子,也沒有牛羊,什麼都沒有,我們拿什麼去做呢?”

王復扶手而立說道:“你說的,大明有。”

這是第二步,確定了誰是敵人之後,就是開始確定勞動是價值的唯一衡量標準。

告訴他們並非一無所有,他們還有雙手,失去的可以都再次擁有。

《點燃活的希望》。

否則一羣活死人,大明也不會寬縱他們。

只要他們自己不求活,他們最後的下場,也不過是落草爲寇,最後被大明軍隊剿滅,身首異處。

走到這一步,王復終於鬆了口氣,只要他們還肯活,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他大聲的說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沒糧吃、沒衣穿、沒被蓋、沒房住,我們就自己造,而不是這麼賴着,跟死了一樣賴着!”

“大明不欠你們的!”

“動起來,全都動起來!用大明發下去的工具,去開墾,去耕種,去建房子,去建自己的家!”

“用自己的動手的方法,填飽自己的肚子!用自己的動手的方法,織造遮體的衣服!用自己動手的方法,建設自己的家,遮風擋雨!”

“自己不動,難道指望着老鴉往嘴裡拉屎,然後吃飽不成!”

“天下哪有這等好事!”

這些百姓終於有所意動,有些人撓着頭,左看看右看看,依舊是帶着迷茫。

第三步灌輸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理念,否則這羣傢伙整天指望着大明賑濟,否則就落草爲寇!

這種擺爛的心態,絕對要不得,大明軍擱旁邊日夜操練,就等着他們亂起來,拿戰功呢。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那個頗爲大膽的百姓終於鼓足了勇氣大聲的說道:“可是,該怎麼做呢?”

王復笑意盎然的說道:“不知道該怎麼做沒關係,待會兒,軍卒們會把你們編民爲裡,每丁一戶,每十一戶爲一甲,每十甲爲一里。”

“甲首、里正,暫時由大明軍暫領,他們會告訴你們,該怎麼去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同樣大明的軍士會保護你們一段時間,但是你們自己也要訓練義勇團練,驅散野獸,對付匪寇。保護自己的糧倉,誰要敢隨便伸手,把他們的爪子全都剁下來!”

王復說完自己都愣了愣,誰在向百姓的糧倉伸手呢?

他略微有些呆滯,但是他很快就回神了,這不是走神的時候。

大明並不缺少基層組織經驗,因爲當初大明從洪武年間,就開始大規模從南方向北方遷民,而後永樂年間,也有幾次大規模的遷民活動,比如向蜀中遷民,比如向遼東都司遷民。

只要確定了敵人、還想求活、願意自己動手、那組織起來,對於大明而言,並非難事。

王復深吸了口氣說道:“那麼在此,我想問問你們,如果你們中間有瓦剌人或者瓦剌人的奸細,鼓動你們造大明的反,造大明皇帝的反!”

“他們,該不該死?”

這些百姓們聽到這個問題,怒火一下子就點燃了,憤怒至極的喊道:“該死!”

王復伸出手,壓住了百姓們的吼聲,他點頭說道:“那既然該死,一旦發現,立刻告訴包圍村落的軍士,讓他們負責抓捕!”

“而且我告訴你們,還有功賞牌可以拿!全銀的!”

王復其實不想說還有功賞牌。

現在連集寧這羣人也有功賞牌可以拿!

可是他們文官們的功賞牌,卻是沒有穩定的產出途徑,除非天大的幸運,否則想得到一塊,難上加難!

李賓言真是踩了狗屎運的傢伙!

王復藉着說道:“太醫院的欣克敬欣院判,已經帶着太醫院的太醫,前來集寧府,要做什麼?”

“自然是設立惠民藥局。”

“如果有醫術在身,可以到府衙去報名,如果有病,也可以到惠民藥局看病。”

既然要設立府州縣鄉,真正的統治這片地區,那自然是內地的府有什麼,集寧府也會有什麼。

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八章 有內鬼!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730章 無題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730章 無題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