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

朱祁鎮一步步的走下了車,曾經做了十四年的天子,那種刻在骨子裡的君王典範四個字,讓他站直了身子,走進了德勝門內。

緹騎們排成了一堵人牆,防止百姓們闖入兵道之上,而朱祁鎮一步步的走着,他驚恐至極的看着周圍。

他有些憤怒!

那些過去只知道趴在路邊磕頭高呼萬歲的百姓,居然用那麼兇狠的眼神在看着他!

但是他又極度的害怕,要不是緹騎們站成了人牆,這些百姓們,怕不是要將他撕碎了嗎?

他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着,偶爾還會哆嗦一下,他沒有看到想看到的人,比如他一直厚待的會昌伯孫忠,他並不知道,孫忠不願意住小時雍坊的官邸,直接跑回山東去了。

他一步步的往前走着,只看到了一雙雙擇人而噬、恨不得把他撕成粉碎的眼睛,他驚懼萬分,驚懼的加快了步伐。

但是天子典範裡,又不允許他跑,他不停的快步的走着,終於轉到了長安門外的御道之上,這條路,他十四年來,走過很多次。

他終於安定了心神,他看到了那些當初跪在自己面前的臣子們,就站在御道兩側。

只是,這些臣子們目光閃爍,目光復雜,一方面朱祁鎮是他們效忠了十四年的君王,另外一方面,這是個罪人,所有人都再清楚不過了。

朱祁鎮的喉嚨裡,發出了不明所以的聲音,他繼續向前快步的走着。

他終於看到了那個熟悉的長安門和承天門,那裡有金水河,金水河橋上,站着三個人。

他的弟弟,就站在拱券漢白玉石橋上,居高臨下的看着他,那個眼神彷彿是在看死人一樣。

另外一個人是興安,他剛纔在德勝門外見過。

而最後一個人則是胡濙,這個人沒什麼變化,但是胡濙桌前壓着兩封聖旨。

朱祁鈺站在白玉石橋上,歪着頭看着朱祁鎮踉踉蹌蹌的模樣,眉頭緊皺的問道:“這是稽王嗎?可曾驗明真身?”

興安俯首說道:“驗明真身了。”

“此倉惶忐忑模樣,可爲天子乎?貽譏後世也。”朱祁鈺連連搖頭說道。

這麼個人,也配當皇帝嗎?

簡直是廢物中的廢物,回自己家,都能嚇成這個模樣?

死的時候,都不能體面些?

歷史上的朱祁鎮回來,那是一路鮮花似錦,某些人無不喜悅。

明代宗侷限於千年以來的君君臣臣,宗族禮法之中,對於親親之誼篤信不疑,直到被反覆背叛,才嗚呼哀哉,大勢已去。

但是現在什麼局面?

削帝號、廢太子、炸陵寢這一件件事擺在這裡,朱祁鎮怎麼能不怕?

胡濙上前走了幾步,大聲的說道:“天寶之亂,安史爲禍社稷,玄宗幸蜀,肅宗即位靈武,尊玄宗爲太上皇帝。肅宗收復兩京,迎還上皇。”

“上皇遂降樓,撫肅宗而涕泣,辭黃袍,上皇自爲肅宗着之。肅宗伏地,頓首固辭。”

胡濙這段說的是天寶年間,安史之亂,華夏一片塗澤,唐肅宗繼位,克復兩京,然後迎回了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和唐玄宗相擁而泣。

唐肅宗說是要把皇位還給唐玄宗,唐玄宗辭黃袍,親自給肅宗披到了身上。

胡濙繼續高聲喊道:“唐玄宗曰:天下人心皆歸於汝,使朕得保餘齡,汝之孝也。”

“今日稽王歸京,帝曰:慮墮狡寇計,故簡其禮。大兄入城,朕心甚慰,告天地、社稷、宗廟,方爲江山社稷安泰。”

“請稽王落印。”

胡濙讀完了儀注,這不是陛下的聖旨,乃是禮制註解,大典之前,必然要說明的東西。

只有最後一句話,是皇帝的說辭,考慮到稽王中了敵人詭計,兵敗如山倒,簡化了禮儀,稽王入了城,皇帝知很高興,要告訴天地、社稷、宗廟。

至於爲什麼高興呢?

當然高興了!

胡濙將兩封聖旨鋪在了桌上,第一封是朱祁鈺給朱祁鎮代筆的罪己詔,第二封則是禪讓皇位聖旨。

這一封禪讓聖旨,就是當初嶽謙捧着在奉天殿宣讀,僞造的那份兒,沒有落印。

私自刻皇帝的印信,那是大不敬,盜竊者絞,僞造者斬。

朱祁鈺並不需要這封聖旨,但是朝臣們需要。

當初瓦剌南下圍困京師,廢立皇帝,乃是羣臣們不得已之舉,若是這封禪讓皇位的聖旨上,沒有印。

羣臣們,就依舊是廢立之大惡。

朱祁鈺站在臺階上,看着瑟瑟發抖的朱祁鎮,這麼個廢物也能奪門?

朱祁鎮顫顫巍巍的從袖子裡取出了玉印寶璽,半個手掌大小的玉印,並不是那麼沉,但是朱祁鎮還是拿不穩。

他沒有沾印泥,就直接蓋上了,胡濙扶額,示意宦官上去幫忙。

朱祁鎮的身邊還有一個小宦官小田兒,他扶住了朱祁鎮的手,將兩個印蓋上。

胡濙將兩封聖旨收了起來,終於鬆了口氣,這一封罪己詔,一封禪讓聖旨,總算是把缺的那些禮制,完全補全了。

很快就有宮人擡走了長桌。

朱祁鎮顫顫巍巍的走上了外金水河橋。

朱祁鈺也沒什麼跟朱祁鎮好嘮的,一甩袖子,說道:“隨朕來,見大明的列祖列宗吧。”

朱祁鈺主要是想送朱祁鎮去見朱元璋和朱棣。

“噗通。”朱祁鎮的印璽落入了水中。

朱祁鎮猛地打了個哆嗦,皇帝還沒說話的時候,他就已經十分的害怕了。

皇帝一說話,他直接一抖,手中的印信,直接滾落到了金水河之內。

“孤的璽,孤的璽。”朱祁鎮伸手就去撈。

朱祁鈺走了兩步,看着趴在漢白玉欄杆上,撈印璽的朱叫門,就是連連搖頭,撈上來,你還是皇帝嗎?

他走了過去,拉住了朱祁鎮,低聲說道:“朱祁鎮,再撈就落水了。”

朱祁鈺要帶着他前往放着列祖列宗的靈位之前,他本來打算將誅國賊的地方,放在長陵,也就是朱棣的墓前。

但是一想到,朱元璋的墓地還在南京,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他需要做的是,送朱祁鎮去見列祖列宗,不能只見朱棣,不見朱元璋。

朱祁鎮被這一拉,嚇的渾身顫抖不已,縮了縮身子,居然跌在了地上,又縮了幾步。

孫太后猛地瞪大了眼睛,站在了五鳳樓的憑欄處,緊緊的抓着欄杆,憤怒不已的看着金水橋上的這一幕。

“庶孽猖狂!太猖狂了。”孫太后憤怒的握着手中的憑欄,但是她什麼都做不了。

因爲朱祁鈺已經在朱祁鎮入京之前,做了所有妥善的安排,孫太后甚至連任何一個朝臣都無法聯繫。

錢氏無不擔憂的看着自己的夫君,她的眼角流下了眼淚,滴落在了地上,她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不能做,一旦做了,稽王府上上下下,連四個幼兒都保不住。

她現在是稽王妃,是稽王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指望,她只能看着。

朱祁鈺看着跌在地上的朱祁鎮,平靜的說道:“站不穩了嗎?你帶着大軍駐蹕意決戰的時候,怎麼就能底氣十足呢?”

“緹騎!”

朱祁鈺振聲說道:“帶稽王前往太廟!”

朱祁鈺一甩袖子,向着太廟方向而去,正如石亨所言,現如今的朱祁鈺走起路來,是爲龍行虎步,步步生風。

盧忠往前走了一步,抓住了朱祁鎮的腦袋,其餘的無名緹騎,將朱祁鎮的四肢抓了起來,擡着向着午門而去。

朱祁鎮一直在掙扎,他看到了孫太后,如同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奮力的掙扎了起來,他歇斯底里的喊着:“母親救朕!母親!”

孫太后的眼淚止不住的滴落,她想救,可是她一個婦道人家,能做什麼?

朱祁鎮在奮力的掙扎着,但是朱祁鎮的力氣,哪裡比得過大明最精銳的緹騎?

緹騎們邁着極其穩健的步伐,擡着朱祁鎮,向着太廟方向而去。

太廟硃紅色的宮門緩緩關閉,之後是宮殿的門,在吱吱呀呀聲中關閉,整個太廟祠堂之內,燈火通明。

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的畫像高懸,而在靈位之下,則是大明的歷代功臣,這些都是配享太廟功臣。

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張玉、朱能、劉基劉伯溫、郭英等等,大明的歷代忠臣,享帝王香火。

這其中只有劉基劉伯溫一人是文臣,其餘皆爲大明武勳。

朱祁鈺取了九根香燭點燃,插在了銅鼎之內,隨後他轉過身來,厲聲說道:“跪下!”

朱祁鎮哀嚎一聲,整個人向後竄去,他驚恐萬分的向着太廟之外跑,但是卻被緹騎們的人牆所攔住。

幾個緹騎將其擒住,放在了宗廟畫像靈位之前。

朱祁鈺指着太宗廟庭空缺的位置,十分沉重的說道:“本來,這裡還有一個地方,是留給英國公張輔的。”

“永樂四年,張輔滅胡朝,太宗文皇帝封張輔爲國公,賜下世券,許世襲罔替,並留下遺詔,待到張輔去世之時,配享太廟。”

“張輔隨你征戰迤北,你卻將二十萬大軍!三十萬民夫!葬送在土木堡!這是你給瓦剌老丈人的彩禮嗎?”

“如此豐厚!”

“清理屍骨之時,連英國公的屍首都找不到!”

“你讓朕如何面對那尚且九歲的英國公張懋!”

“你怎麼對太宗文皇帝交待!”朱祁鈺振聲喝問道。

朱祁鎮被這一聲爆喝嚇得就是直哆嗦,趴在一個蒲團上,不停的磕頭,大聲的說道:“朕…孤是受奸佞矇蔽,都是那王振,對,都是他…他跟孤說,讓朕親征,張顯武德,對就是這樣!”

“強詞奪理!”朱祁鈺再次憤怒的打斷了朱祁鎮的狡辯,嘖嘖稱奇。

他低着頭看着滿是惶恐的朱祁鎮,滿是嗤笑的說道:“朕從未見過你這等人,真的此生僅見。”

“朕來問你,是王振讓你準備五日就立刻京師拔營親征,只帶七日米粱,穿夏衣,親征的嗎?是王振讓你駐蹕意決戰,在土木堡無水源之地紮營的嗎?是王振讓你移營的嗎?”

朱祁鎮眼睛一亮,猛地點頭說道:“是他,對,就是王振,大伴跟我說,說,速戰速決,兵貴神速,他就是這麼說的。”

人的下限到底有多低呢?

朱祁鈺終於在朱祁鎮的身上見識到了什麼叫做人間之屑。

這裡是太廟,即便是朱祁鈺這個魂穿而來的人,在這裡的時候,依舊保持着對祖先的尊重,但是朱祁鎮,卻可以如此泰然自若的說着謊話。

“恬不知恥!”朱祁鈺厲聲說道:“你作爲大明皇帝!居然在敵營之中,不自刎以謝天地、社稷、宗廟,卻三度叫門叩關宣府、大同、京師!朕來問你!”

“這也是王振那已死的冤魂,讓你做的嗎?!”

朱祁鎮低着頭惶惶不安的四下看着,然後猛地擡頭說道:“是喜寧!對就是喜寧,他哄騙孤,說孤不做,瓦剌人就會殺了孤啊!”

朱祁鈺氣笑,搖頭問道:“那你爲什麼不死?”

“額…額…”朱祁鎮有些慌張的向後一坐,開始不斷的後退,他已經明白了,這個之前儒雅隨和的郕王弟弟,現在已經變成了皇帝,吾與凡殊的大明天子!

他今天根本不可能走得出太廟,因爲,這個弟弟,今天要殺他!

朱祁鈺看着朱祁鎮,這副模樣,是朱祁鎮本人了。

他從興安手中拿過了永樂劍,搖頭說道:“膽小如鼠。”

他猛地拔出了永樂劍來,一道寒光在整個宗廟之內閃過,朱祁鈺提着三尺劍,向前一步步的走着。

而朱祁鎮一直在後退,他很快就退無可退,因爲他的身後,就是無名緹騎們站成的一道人牆。

朱祁鈺手中的劍往前一遞,送進了朱祁鎮的右胸膛,用力一擰,然後猛地拔出。

血液激射四濺而出。

朱祁鎮只覺得胸口一疼,便看到了血液汩汩流出,然後他用力的捂着自己的胸膛,想要止住血流如注,但是無濟於事,胸腔如同漏氣一般,他感覺到一種極其劇烈的窒息感,開始猛烈的咳嗽了起來,他想要緩解那種窒息的感覺,但是一股股濃血從咳嗽聲中不停噴出,灑在了地毯之上。

無力感充斥着全身,他歪歪斜斜的倒在了地上,瞪着眼睛看着朱祁鈺,腳無意識的登了兩下,失去了知覺。

血液染紅了整個地毯。

興安是個辦事很周全的人,他知道陛下要在太廟殺人,專門準備了三道厚重的地毯,主要是朱祁鎮的血很髒,流到太廟裡,怕污了太廟。

興安湊上前去探了探鼻息,有摸了摸頸部脈搏俯首說道:“陛下,稽王已然死透了。”

朱祁鈺將永樂劍在朱祁鎮身上擦了擦,插了回去。

他看着朱祁鎮的屍體,良久無言,當然不是貓出耗子,假慈悲。

他沒有把之前削太上皇帝號的那一套不孝、不悌、不仁、不義說辭再說一次,那是說給天下人看的。

他今天關起太廟的門來,就是爲了關起門來說老朱家的話。

看看這太廟的廟庭,配享太廟的除了劉伯溫之外,全是武勳!

大明對戰敗的懲罰,就只有死亡!

朱祁鎮敢將大明京營二十萬精銳一戰打的全軍覆沒,還有臉回來,朱祁鈺當然要殺他!

朱祁鎮,這一死,做出的貢獻,比他活着一輩子都大。

朱祁鈺打開了太廟的大門,幾個緹騎已經將朱祁鎮的屍體捲了起來,再次擡了起來。

胡濙作爲六部之首,帶着羣臣等在太廟殿外,看到宮門打開,緹騎們擡着人走了出來,面色一喜,但是很快,他的臉上是壓抑不住的悲傷。

他帶着羣臣俯首說道:“陛下,稽王獲罪於天,罪大惡極,謀反、謀逆、謀大逆,但是陛下,何至於大義滅親啊!”

“陛下!”

胡濙是做什麼的?專門爲陛下補票的,陛下幹了這件事,自然要有由頭,這大義滅親,就是天大的由頭。

胡濙面色悲痛的說道:“陛下,這按親王制下葬?”

朱祁鈺搖頭說道:“按民禮下葬吧。”

稽王,稽,察也。

那是觀察朱見深的,和朱祁鎮有什麼關係呢?

“那諡號呢?”胡濙再問。

“戾吧,就叫稽戾王吧。”朱祁鈺信步走向了太廟。

“臣領旨!”胡濙鬆了口氣,拿出了一摞的聖旨,請朱祁鈺用印,胡濙都給陛下準備好了,殺了人之後,善後的事兒,不是臣子們的本分嗎?

難道洗地,還用陛下親自洗?

這大義滅親,就是胡濙開始爲大明皇帝洗地…善後的定性了。

稽王伏誅,天公地道!

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二十章 登基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