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

朱祁鈺很快就收到了楊洪的軍報,他又不在四百里外的宣府,自然不會對楊洪的安排指手畫腳,既然楊洪這麼安排,必然有他的顧慮。

“這賈家營,沒有派遣大軍協防嗎?”朱祁鈺看了半天,幾乎所有的事,都有應對,唯獨賈家營,卻是空空如也。

朱祁鈺將軍報遞給了于謙,于謙在山外九州多次巡撫,對這些事,極爲清楚。

于謙看完了軍報,這些指揮調度,于謙看不出什麼問題來,畢竟是經年老將,多年戍邊了。

他解釋道:“這就是剪其羽翼的作用了,賈家營本身就是易守難攻,若是韃靼和兀良哈部趁火打劫,一起南下,昌平侯,自然要重點佈防。”

“但是既然只有阿噶多爾濟,便不是戰場的重點了。”

“戰陣略有側重,阿噶多爾濟謀求汗位,他更傾向於自保。”

朱祁鈺不住的點頭,原來如此。

楊洪的目的,朱祁鈺瞭解了,賈家營方向,楊洪並未佈置重兵,一來阿噶多爾濟實力不濟,在清風店被打掉了不少有生力量,實力未復。

二來,賈家營方向爲防守爲主,如果阿噶多爾濟稍微有點戰場嗅覺,這次宣府之戰,就會出工不出力了。

于謙還要去大興繼續主持農莊法,聽了半個時辰的課也耽誤了不少時間,他俯首說道:“臣告退。”

www ☢ttКan ☢CO

朱祁鈺卻是來到了講武堂的主樓內,講武堂茲事體大,他自然不會懈怠。

在正中央,有一個沙制的京師模型,石亨正在跟幾個指揮使,講解着京師之戰的典型案例。

石亨手裡拿着一個個小旗子,插在了沙盤之上。

他手裡拿着一個教鞭,指着地圖說道:“西直門外,是我軍此次唯一的損傷較大的一陣,我們來看一下。”

“當時陛下在德勝門外,披堅執銳,奪旗圍困孛羅步戰,火炮、火銃、大雨,再加上孛羅戰死,步戰倉惶潰散。”

石亨手中的教鞭一挑,象徵着孛羅的小旗子就被挑出了沙盤。

石亨繼續說道:“瓦剌狼頭大纛豎起,瓦剌大石也先,親領騎兵追擊,陛下帶領緹騎,從德勝門外退至城郭民舍之中。”

“我部在於少保的帶領下,軍卒以火銃、火炮逼退敵軍,而西直門外守軍、安定門外守軍、阜成門守軍,接連趕到,將瓦剌大軍徹底逼退,我軍大獲全勝!”

石亨又拿了兩個小旗插在了西直門外,他繼續說道:“德勝門外大勝之後,魏興帶領本部兵馬撤退,但是行軍途中,不聽將令,率先返回西直門外民舍,而孫鏜孫指揮帶領的軍卒,纔剛從德勝門開始撤退。”

“魏興大敗潰散,孫鏜陷入重圍。”

“孫鏜被逼退至城牆之下死戰,兵科給事中程信,嚴令不得擅開城門,並以炮石、弓箭、火銃還擊,若非收到消息,彰義門和德勝門援軍迅速趕到,西直門之戰,我軍必危。”

石亨將整個戰鬥過程講完了,他的風格是那種敢打敢衝,敢打硬仗。

一個學員滿是不解的問道:“石總兵,馳援西直門的德勝門援軍,是石總兵率領的馬軍,可是已經石總兵,在德勝門和瓦剌精銳騎卒打了一場,這馬上就馳援了西直門嗎?”

“剛纔石總兵還說,疲兵再戰,以千當十,死傷積野,兵盡矢窮嗎?”

石亨的確是教過這句話,就是疲兵再次出戰,一千人只能當做十人,一旦接戰,就是死傷無數,而且軍士力氣耗盡,箭矢火藥所剩無幾,是不會再次作戰的。

石亨趕忙說道:“若非情況緊急,我是絕對不會出戰的,在戰場上,這是大忌。”

石亨擅長死戰、硬仗,他帶的兵,體力比別的軍士都要好一些,這在戰場乃是大忌,可不能這麼做。

他指着西直門外城牆說道:“西直門外,孫鏜被逼迫到城下。”

“在戰後,我們發現,火炮在抵近城牆的時候,就已經不能瞄準了,因爲火炮有擡頭仰角,離城牆越近,反而越不好殺敵,你們在指揮之時,一定要知道此事。”

“火銃因爲敵人接近,視線變差,往往要探出頭去,而且,命中會大大的降低。”

居高臨下時候,從上向下射擊,反而不容易命中。

朱祁鈺聽到這裡,有些疑惑的說道:“那在護城河外,加一個緩坡,不就可以了嗎?”

“朕的意思是以城牆火炮火銃的最低射擊角度,從城牆上向下劃線,至護城河外,設置一道緩坡,這樣,敵人就始終位於火炮手和火銃手的視野和攻擊範圍之內了。”

“參見陛下。”一衆軍士和學員聽到聲音,趕忙行禮。

朱祁鈺在沙盤之上,用沙土,堆出了一個緩坡,這樣一來,火銃手和火炮手,就不會因爲臨近城牆,丟失視線和攻擊範圍了。

“嗯?”石亨看了半天,眉頭緊皺的說道:“這樣行嗎?”

“這樣不可以嗎?”朱祁鈺和石亨都看着這個緩坡。

“好像可以,但是得試試。”石亨還是覺得陛下的這個奇思妙想,有點意思。

他看着這道緩坡,怎麼考慮,怎麼覺得可以。

這樣就構成了緩坡、護城河、城牆的防禦體系,而不是原來的護城河、城牆。

這樣一來,無論是出城作戰、還是守城戰,火炮、火銃的威力,就會發揮到極致。

石亨反覆衡量之後,俯首說道:“左右不過是一個緩坡罷了,陛下,可以將此法告知宣府總兵昌平侯,讓其試試,若是有效,則廣而推之。”

“若是無效,也是無礙,這等土方作業,也不多。”

朱祁鈺點頭說道:“你們繼續,朕去在琢磨琢磨這個點子。”

“恭送陛下。”石亨帶着學員行了個稽首禮。

石亨轉過頭來說道:“德勝門之戰和西直門之戰,極爲典型,你們回去之後,好好琢磨此戰利弊得失,無論從什麼角度,寫出你們想法,明天晚上之前,交齊給我。”

“是。”諸多學員愣了愣神。

這還得寫學習報告嗎?

而朱祁鈺回到了自己山長辦公室內,這裡的二樓,是朱祁鈺在京師講武堂的辦公地點。

沒有人要和陛下平層。

在正中央有一個巨大的沙盤、各地藩鎮地圖等物,若是有戰,則可以根據戰報進行沙盤兵推。

還有一個大長桌,周圍放着二十張凳子。

此時沙盤上,就有楊洪的應對和瓦剌的佈置。

而且還有無數的小沙盤,上面是各軍陣的模型,這都是朱祁鈺讓兵仗局做的。

朱祁鈺認真的考慮着自己那個緩坡的小提議,越想越覺得可以,敵軍越靠近城牆,越不好瞄準,但是他們要爬上緩坡,那自然有了射擊角度。

他也不是無的放矢。

在魔法遊戲,戰地1中,在名叫沃克斯要塞的地圖中,就有這種緩坡的設計,而那張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候的圖了。

在那張地圖中,法軍復活點就在緩坡之下,只要被德軍壓家,法軍就始終處於德軍的火力之下。

只要玩到那張圖,朱祁鈺都會選擇德軍,而且壓家的時候,站在城牆上的德軍視野下,法軍都是移動緩慢的活靶子。

朱祁鈺生活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所以他總是有那麼多的奇思妙想。

這種人爲製造斜坡,一直持續到二戰之後,在陣地戰中,依舊被廣泛使用。

目的就是爲了減少射擊死角。

“陛下,禮部尚書胡濙上奏請旨,是不是開始選秀女之事,可是陛下遲遲沒有批覆。”興安從樓下急匆匆的跑了上來,低聲說道。

朱祁鈺停下了手中的筆,吹乾了墨跡,將其放入書信之中,遞給了興安說道:“將此封書信,交於驛站,送與昌平侯。”

宣府之戰,朱祁鈺雖然人沒到,但是也是積極應對,除了支持錢糧軍備,他還支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

至於能不能成,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選秀女這事不急,等到宣府之戰打完便是。”朱祁鈺認真考慮了下說道。

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730章 無題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