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

于謙對弈,有一種料敵於先的本領,這種本領,在京師之戰中已經表現的淋漓盡致了。

軍事可能真的需要天賦。

“呼,輸掉了。”石亨將旗子全部拿下,擦了擦額頭的汗,和于謙對弈,總有種被拿捏的感覺,這種感覺令他焦頭爛額。

石亨想了想說道:“換子,換子,你執瓦剌,我執大明。”

沒過二十個回合,石亨又敗,這次石亨的臉頰上也有些汗珠。

于謙笑着說道:“陛下,這棋也就是個消遣,做不得數,若是在戰陣上,石總兵擅長硬仗,可疲兵再戰,無論是德勝門、西直門,還是清風店,石亨都是善戰之將。”

“戰場上千變萬化,此等手談,也不過是兵推罷了。”

石亨卻是擦掉了額頭的汗說道:“你這老倌,淨說胡話,這棋盤推演,我不如你,到了戰場,你這等料敵於先的本事,可比死戰不退,更加嚇人。”

石亨再清楚不過戰陣中,這種能力的可怕了,任何戰略目的,都可能會被提前洞察,這是何等恐怖的分析能力?

“戰場上士氣第一,若是毫無鬥志,即便是有計謀又有何弄?不過是潰兵罷了。”

“石總兵在維持軍紀,維持士氣之上,某與石總兵相差甚遠也。”于謙又是自謙的說了一句。

石亨不再說話,跟讀書人辯經,那是自找不痛快罷了。

但是石亨卻是知道于謙所說的話,的確是事實,這兵推棋盤,不過是個小道消遣罷了。

戰場上千變萬化,一旦潰敗,那便如同決口之堤,一潰千里。

“把楊俊叫過來。”朱祁鈺對着門前的錦衣衛說道。

善戰者楊洪、石亨、楊俊,這算是當下朝廷裡的公論,很快楊俊就開始和石亨對弈。

楊俊的路數則是和楊洪極爲相似,以運籌爲主,但是卻始終落於下風,處處被石亨壓着打。

一共三場,石亨無論是執瓦剌還是執大明,都是大獲全勝。

“末將不如石總兵。”楊俊可沒有故意讓着石亨的意思,他父親楊洪乃是邊鎮楊王,他更是簡在帝心,完全沒必要討好石亨,自然是全力以赴。

確實是打不過。

“還年輕嘛,多歷陣幾次,就超過我了。”石亨終於是滿臉笑意。

終於贏了。

和陛下對弈那是不能贏,和于謙對弈是打不過,這楊俊一個俊後生,總算是被他按着錘了一頓,心情立刻舒暢了起來。

朱祁鈺看着他們對弈,算是下定了決心,以後哪怕是親征,打仗還是讓他們來的好,自己這皇帝,當個氣氛組就蠻好的。

這臨陣指揮如此多的花樣,他倒不是不能學,而是真的沒那個天賦。

他是皇帝,自然要讓臣工都有表現的舞臺。

“昌平侯和於少保,哪個更厲害一點呢?”朱祁鈺有些好奇的問道。

于謙立刻說道:“自然是昌平侯。”

石亨想了想說道:“昌平侯。”

楊俊撓了撓頭說道:“我父親。”

于謙將一封軍報拿來出來,在堪輿圖上開始插旗,一邊插旗一邊說道:“瓦剌人開始動了。”

“阿噶多爾濟已經繞道到了賈家營五十里外紮營,但是卻是緊閉寨門,一動不動,看來還在等消息。”

“瓦剌三本部兵馬已至集寧。”

“瓦剌斥候已經和墩臺遠侯交上手了,互有勝負,大戰一觸即發。”

朱祁鈺看向了那副堪輿圖上的旗子。

山雨欲來風滿樓。

興安在棋盤上下雨,但是宣府此時正在下雨,道路泥濘不堪,已經五月份了,天氣終於不再倒春寒,倒是沒有凍死人。

但是阿噶多爾濟此時焦頭爛額,他原來打算進攻賈家營,爲也先做策應,可是剛剛駐軍,軍中就染上了大疫病,立刻傳染了將近千人。

這還得了?

所有瘟病之人,都關在了水流的下游的營地裡。

這仗還沒開始打,就染了瘟病,此時的阿噶多爾濟,是進退維谷,進,人心惶惶如何對敵?

退,萬一大明軍銜尾追殺,又會死傷慘重。

阿噶多爾濟經過清風店一敗,損兵折將,手中精兵不足一萬,剩下的步戰,不足兩萬。

這一千人,他還不捨得直接扔下逃命,只能這麼等着,等到那一千多瘟病的軍士好起來。

可惜,天不遂人願,這疫病人數倒是越來越多,營中已經有了逃營之事,他緊閉營門,完全是怕自己的軍士全都跑了。

這仗,他沒法打了。

“都是大石被那喜寧蠱惑!我恨不得把那喜寧奸賊,扔到草原上被野狼撕碎!”一名萬戶氣急敗壞的說道。

另外一名老態龍鍾的韃靼人,將手中的馬鞭扔在了地上,憤怒的說道:“咱們草原打仗,向來是秋高馬正肥,再圖中原。”

“這倒好,這五月份,正是水草生長。牲畜繁衍的時候,馬匹都餓的皮包骨頭,別說駝人了,連跑都費力!”

一個年輕一些的參將,立刻站起來附和道:“烏格齊阿伯說得對,這馬料都沒帶,指望着我們一邊打仗,一邊放牧過去嗎?!”

“這是打仗?這分明是拿着我們的牲畜去餵飽大明,大明的將軍們啊,還要往外推,哎呀,不要再送了,我們昨天已經吃飽了!”

阿噶多爾濟的中軍大帳,議論紛紛。

阿噶多爾濟一直在閉目養神,他忽然睜開了眼說道:“不要再吵了,我立刻派探馬前往瓦剌中帳,請求大石準我暫撤!”

這位名叫烏格齊的的老翁歪着頭說道:“雖然我耳朵聽不太清楚了,但是我最近聽聞,大明那些健兒在草原上橫行無忌,我們對他們沒有任何的辦法,可有此事?”

阿噶多爾濟想到這個事,就是一陣的頭疼!

那隻墩臺遠侯的夜不收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個個都是驍勇悍兵,好不容易做掉一個,也要付出三五個人的代價。

着實難纏。

現在他散出去的斥候,至少要比對方多幾倍,纔敢接近。

而且越來越多了。

烏格齊繼續問道:“濟農啊,即便是信送到了,若是大石不準濟農撤退呢,又當如何啊?”

阿噶多爾濟面色變了數變,終於說道:“我給大哥寫信,請他收留就是,我就不信,我這弟弟,他還不要了不成?!”

烏格齊終於笑容滿面的說道:“那濟農放心,雖然我人老了,眼睛花了,牙齒也掉了,但是我這舌頭還在。”

“他若是怪罪你,我就會罵他,那現在就寫信吧,大石必然不可能讓你撤軍的。”

烏格齊曾經收養了脫脫不花、阿噶多爾濟和滿都魯三個孩子,按照草原的規矩,烏格齊養大了他們,纔是他們的父親。

但是三個臺吉,血脈尊貴,烏格齊只敢稱自己阿伯,而不是父親。

烏格齊是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他還活着,脫脫不花就不會兄弟相殘。

“但願大哥能夠寬恕我的罪過。”阿噶多爾濟搖頭,這次出走,算是徹底的失敗了。

烏格齊看着三個孩子長大,他無不感慨的說道:“正如你期盼的那樣,他是個寬容的人,換句話說,他並不適合這個時候,做一個可汗,他總是想着妥協就可以換得和平,卻什麼都換不到。”

“不到最後的時候,他不願拿起刀來。”

“他身邊正需要你這樣的人,回去吧,我的孩子,你的大哥,正在等着你。”

墩臺遠侯在迅速的擴張着,從最初的二百八十人,很快就已經增加到了上千人的規模,這種規模之下,阿噶多爾濟的信使走到半道上,就被一隻利箭刺穿了胸膛,打下了馬匹。

而這封極爲關鍵的書信,就被墩臺遠侯所截獲了。

這樣的信使一共有六人,全都被截擊在了山道之上,繳獲的六封陰書,很快就變成了陽書,並且經過通事翻譯,遞到了楊洪面前。

楊洪看完,長鬆了口氣。他留下了建平伯高遠,將延慶衛軍,就是爲了隨時支援賈家營,防止自己被掏了後路。

而也先的三部一脅從部,也趕到了萬全城下紮營。

“緩行。”也先突然下令,就地紮營,讓所有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大石的命令,那必然要執行。

前鋒立刻擺開了陣型,中軍開始紮營。

也先站在高處,打量着四周的地形。

他的正前方是宣府,左邊是萬全都司,右邊是懷安城,再往前是大同府和宣府之間的必經之路順聖川。

也先沉吟了許久,又看了很久的堪輿圖,開口問道:“阿噶多爾濟是否開始攻打賈家營?”

“並未有任何消息傳來。”伯顏帖木兒立刻回稟說道。

也先放下了千里鏡,憂心忡忡的說道:“沒有消息?沒有消息就是最壞的消息啊。”

“阿噶多爾濟這個濟農,壞我大事。”

攻打賈家營是一個試探的信號,可以試探出宣府的兵力佈置,但是賈家營沒有消息。

這說明,要麼是沒打起來,要麼是阿噶多爾濟全軍覆沒,如果是後者還好,證明大明軍兵力在宣府。

阿噶多爾濟在也先的部署中,只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

也先把阿噶多爾濟當旗子,阿噶多爾濟遲遲等不到回信,就直接開拔,回家去了…

阿噶多爾濟和脫脫不花不愧是兄弟倆,在溜號這件事上,兩個人有着相同的素養。

撤退轉進其疾如風,迂迴包抄其徐如林。

燒殺劫奪侵略如火,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跟着你大石是爲了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結果跟着你酒肉沒有,還損兵折將,那自然是逃之大吉。

和脫脫不花一樣,阿噶多爾濟撤軍時,也沒告訴也先,不是不想,實在是,信使過不去。

“我們的斥候,有沒有探查到什麼消息?”也先再問道。

伯顏帖木兒再次搖頭說道:“完全沒有,還是上月時候,宣府的物資都到了,然後大軍出宣府,不知所蹤,更不知道回了沒…”

也先指着懷安的方向說道:“你看,我們再往前走一步。”

“懷安守軍,便可堵住我們後路,萬全都司再向西一陣之地,我軍立刻被四面夾擊,懷安、萬全、宣府軍鎮、順聖川山道,四面而下,我們該如何應對?”

也先的軍事天賦是極強的,他在即將踏入包圍圈最後時刻,讓大軍紮營了。

他一看這個地勢,就已經察覺到了不妙。

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