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

父親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皇宮,無奈皇后非常的繁忙,所以想要見她一面,實在是難比登天。於是父親就灰溜溜的回來了,母親問起這件事,父親說:“皇后實在是太忙了,以至於我根本見不到她的面,再說求他幫忙的人已經排起了長龍,就算是力所能及,恐怕她未必幫我們忙,做僕人的你不願意再給她添麻煩。”母親說:“可讓咱們家這麼捱餓也不是個辦法,要不這樣讓山風、山幽、宜家三個人去晉陽老家待幾天。”父親說:“這麼多年我沒有給他們帶來什麼好運,咱們遭了災,反而去求人家幫忙,我怎麼能有這個臉呢?”母親說:“你的臉那麼金貴,你說怎麼辦吧!”這個時候宜家主動來到父目跟前,說:“要不這樣吧!把我嫁出去就少一張嘴吃飯,得來的彩禮或許可以幫助咱們家渡過難關。”父親說:“你有這份孝心我很爲你高興,但是做父母的絕不拿你的幸福做交易。”

苗山風聽說這件事之後,對父親說:“父親不許宜家出嫁,這事情做得很好,咱們家就砸鍋賣鐵也不做這樣的事,以後這就是我們的家教之一。作爲家長男,自然應該有所擔當,正好我聽說顏師古做了一幅《王會圖》獻給了皇上,我打算親自去一趟黔州,去那兒長一長見識,順便拜訪一下這位大儒。”父親說:出門旅行增長見聞這是好事,只不過這旅費在我們家一時半會兒湊不起呀!”苗山風說:“在這種艱難時刻,我怎麼會管家裡要旅費呢?”父親說:“總不能一路乞討着去黔州吧!”苗山風說:“蒙皇上恩典,我已經是有功名人了,他怎麼樣?只要我到達黔州,聽說那裡的人非常渴望有學識出現在那裡。我如果出現在那裡,就在那裡開門授徒,一來那裡的士子代去建功立業的希望,二來也可以讓自己餬口,解輕那裡住的,如果還有剩餘的錢呢,可以接濟家裡。”父親說:“現在,你能不能安全的抵達黔州,都是個問題。”

聽完父親的話,苗山風堅定的說:“我意已決,不然咱們家怎麼能夠度過難關呢?”在長安城,越接近年底,糧食供應的問題似乎越來越嚴重。爲了京兆尹,乃至於政事堂都傷透腦筋。皇上在大內也是焦頭爛額,於是房喬這個時候就成了出氣筒,每次見到皇上都會被罵的摸門不着。長孫無忌說:“皇上稍安勿躁。”皇上說:“在這三年當中,朕有什麼失德之處嗎?上天爲何要如此對待朕。”長孫無忌笑着說:“上天怎麼想,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敬畏上天。”皇上說:“宰相的職責就是調和陰陽、因應四時,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現如今房喬幾乎是一個人執掌大權,怎麼還把事情做得這麼糟呢?”長孫無忌說:“聖人說三年有成,房喬擔任左僕射一年未滿。皇上應該再多給他一點時間,我相信以他的材質一定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皇上說:“當然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他,朕也並沒有把所有的權利都交給他。實際上朕想盡了各種辦法牽制他,還有一天這個人成了脫繮的野馬,而沒有辦法駕馭他。”長孫無忌說:“越是在這種危機的時刻,皇上越應該對朝廷忠誠,給予足夠的信任,唯有如此,當出了問題而要問責他們的時候才能夠理直氣壯。要是皇上不能做到用人不疑,事到臨頭又把那個人法辦,那個人心裡就會感到委屈,就會不服,甚至外面的人也會替他抱不平。”皇上點點頭說:“你是朕的心腹之臣,有什麼事情對你,朕從不隱瞞,御醫告訴朕,杜如晦的身體可能熬不到明年夏天。房喬沒有了杜如悔的支援,他的本事要大打折扣了。”長孫無忌說:“有些事情既然已經做了,而又無法挽回,那就不必去想他了。”

正如御醫所陳述的那樣,杜如晦的身體已經一天不如一天了。雖然孫思邈已經盡己所能的幫助杜如晦,可是因爲有御醫們的精心呵護,所以杜如晦必死無疑。這一天杜如晦又一次見到了孫思邈,相比於之前所表現出來的些許傷感,這一次杜如晦的臉上寫滿了感激之情,說:“你已經做了你能做的,可有些事情不是你能醫好的,所以你趕緊走吧!我以及我的子孫都不能忘記你的恩德。”孫思邈說:“杜公,你是大國之良弼,所以解除你的病痛不是爲了你,而是爲了天下蒼生。一旦你離開人世,左僕射必然獨木難支,沒有人幫他決斷,我都想象不出他即將要面對的困境了。”杜如晦說:“房先生自己曾經說過,一旦我離開人世,他能做的就很有限了,所以有意將左僕射的位置讓給更賢良的人去做,我覺得他說的對,以天下之大,人才之多,朝中沒有了任何一個人都是可以的。”

房喬積極的在爲自己即將離開朝廷而做着準備,但是當他這麼想的時候,心中又覺得自己對皇后非常的愧疚。盧氏說:“如果皇上覺得你是個威脅,你是無論如何都要離開的,至於是不是對得起皇后,其實並不是很要緊。”房喬說:“你是不是記恨她曾經勸過你。”盧氏說:“我承認,在你家裡我是強勢了一些,但這也不能怪我,這不是多年以來你給我慣的嗎?不過話說回來,捫心自問,這麼多年我也沒做過幾件對不起你的事,只有皇后,我並不恨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是咱們家的依靠,離開朝廷可以不讓他替我們爲難。”房喬說:“你真的不介意她曾經來勸過你?”盧氏說:“他雖然貴爲皇后,其實是一個可憐人,這麼多年被皇上臨幸過的女子不計其數,得寵的雖然不是特別多,是她們一個個在後宮爭奇鬥豔,換成我早就瘋了,我要感謝上蒼讓我嫁給了你這麼一個人,雖然貴爲相國,也從來沒有失敬於我。”

房喬說:“你對我這麼說話實在是太客氣了,我之所以不敢造次,是因爲我高攀了你。”盧氏說:“你要這麼說,還真的有話要講,萬一要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你仍然留在左僕射的位置上,你仍然得到皇上的信任,果真如此,搞不好,皇上一時興起要跟你做兒女親家。”房喬笑着說:“如果是這樣,對於咱們房家那就太好了。”盧氏說:“你這個人真是太糊塗了,多年以來,人們都願意與舊士族結親,而不願意與新崛起的豪門結親,背後的原因就是舊士族弟家教很好,而這些新崛起的豪門子弟就不同了,這些人一個個不知禮節、不懂敬畏,經常仗勢欺人。李家門風不正,我們房家絕不能與這樣的人家結親。”

房喬說:“皇上是明君,皇后出了名的賢惠,怎麼會家風不正呢?再說了皇上如果真的要與咱們家結親,他根本不需要那麼麻煩,還要跟咱們家商量,只需要下一道旨意,咱們家就只能乖乖的執行了,還要把這個視爲恩典。”盧氏說:“娶了皇帝家的女兒,你做個上門女婿也沒什麼不同,你是個見多識廣的人,從古至今,但凡是上門女婿,有日子過得好的嗎?同樣從古至今,你見過駙馬過得好的嗎?”房喬剛要接話,盧氏又說:“而且你已經位極人臣,要是在與皇室有了瓜葛,咱們家可能就要大禍臨頭了。聖人教導咱們一定要懂得持盈保泰,所以杜如晦離世之後,咱們一定要想辦法離開朝廷。你兼有張良之才,這就註定今生今世你是做不了蕭何的。”房喬點點頭,嘴裡卻說:“如果皇上決定棄用我,杜如晦又何必一定要死呢?如果皇上決定用我,我要如何能走得了呢?”如是不屑的看着他,說:“你不是什麼事情都能謀劃嗎?難道對這件事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房喬說:“外人都說我兼有張子房、蕭何之才,其實這句話有誇大事實之嫌,我這個人長於謀國,短於謀身。”盧氏說:“你是絕頂聰明的人,對於聖人的教誨千萬不能忘記,千萬不可以因爲貪慕榮華而讓房家陷入險境。”房喬說:“多謝夫人指教,在我的餘生一定不會忘記。”在這段時間,房喬每天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同時皇上又不斷的召見他,只要一招見就會把他訓斥一通。每次從大內回到尚書省,以下的官員都看到房喬臉紅脖子粗。儘管如此,他從來沒有訓斥過手底下的官員,因爲他心裡很清楚,人只要情緒失控,他的思緒就會陷入混亂,若放縱自己的情緒就有可能發出很多自相矛盾的命令,如果還要不斷催促着去執行,下的人就會更加手忙腳亂,這就有可能讓天災轉成人禍。這樣的糟糕日子好像永遠盼不到頭,但他能夠耐着性子靜靜的等待着。

雖然仍然處於極寒的時節,大家都知道春天在一步步的向着他們靠近。在這期間,大量的公文堆積在尚書省,對此房喬指示下面的官員,公文必須用最少的字數說明問題。誰要是在公文當中寫一些沒有用的話,有用的字,一定要嚴加懲處。這樣可以非常好的提高尚書省處理事務的效率,開關之後,大量的百姓涌向關外,如此一來,關內糧食短缺的題暫時得以緩解。儘管如此,苗山風仍舊跟着大隊人馬出了關,然後折路走向黔州,一路上風餐露宿、奇苦萬狀,到達黔州的時候,幾乎已經與逃犯的沒有區別了。爲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在鬧市突然大聲的背起了《論語》,儘管如此,大家仍舊沒有理他,以爲他不過是一個讀過書的瘋子罷了。第2天他又在那裡被《孟子》,還是沒有人搭理他。第3天他在那裡背《中庸》,衆人還是沒有在他的身上發現任何異常。到了第4天,他在那裡背《大學》。

衆人終於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瘋子,在黔州這麼一個荒蠻之地,居然有人可以完整的背出《四書》,此人絕非等閒之輩。只不過這些古書大家都沒有聽過,但大家已經意識到他似乎是在背古書。接着他開始背五經,終於他的舉動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將他緝拿之後,經過審訊才知道,他是從關內逃難來到黔州的士子。接下來該如何處置此人成了官員頭疼的問題,按說這個人的舉動已經嚴重的擾亂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秩序。所以對他實行適當的懲戒是必要的,如此一來,這個人就有了案底,因爲聽他自己陳述,應該還是一個有共鳴的人。要是因爲有了案底被削去了功名,有如何能指望他利用自己的學識造福這裡的子民呢?下面的官員拿不定主意,就把這件事報告給了黔州都督顏師古。

顏師古本是朝廷派去的制史,因爲差事辦得很好,皇上特意安排他做黔州都督兼任制史,把苗山風交給這樣一個人實在是天大的造化。接到彙報之後,立刻派人去把苗山風提來。之後在衙門的二堂見了面,顏師古着儒服接見苗山風,這個舉動讓苗山風非常的感動。立刻拜倒在地說:“學生苗山風這廂有禮了。”顏師古說:“要逃難有那麼多的地方可以去,爲什麼一定要來黔州呢?”苗山風說:“我聽說黔州這個地方非常的荒蠻,所以有意來造福這裡的百姓。我知道憑我的一己之力根本做不了什麼,只是希望把自己從聖人之書中學到的道理教給當地的百姓。”顏師古說:“你有這樣的心願很好,作爲黔州的父母官,我不能不支持你。”於是將黔州城中一座荒廢多年的破廟經過簡單修繕之後,改成了一家書院,後將這家書院交給了苗山風。

不僅如此,顏師古還命令手底下的人四處去張貼公告,鼓勵大家去這家書院求學。苗山風進書院的第1天起他就做了一個規定,這家書院允許旁聽,但旁聽也是有紀律的,不可以在課堂上提問,不可以發出任何聲音,不可以胡亂走動,下課之後必須離開。沒過多久,報名學習的名額就滿了。這家書院的授課情況是這樣的,以師生一對一授課爲主。在極少數情況下,會集中兩名以上弟子授課。所以儘管看客們興沖沖的來了,可是沒過多久就發現實在沒有什麼可看的。有人耐着性子繼續看下去的話,就能夠逐漸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的受到了這種氣氛的影響。顏師古雖然很少親自來這裡視查,但他還是不斷的派人混在旁聽人羣之中瞭解這裡的情況。發現這裡的人非常的活躍,卻又是如此的自然。

這種生機勃勃的感覺使得這座本已經非常荒涼的寺廟,周圍的樹木奇蹟般的吐出了新芽。大家都以爲這是聖人顯靈,顏師古也忍不住去現場觀看,書院在運行了一段時間之後,苗山風又一次來到都督府,請求顏師古賜名,顏師古提筆揮毫,寫下新生書院四個大字。希望這座書院能夠賦予黔州士子新的生命。幾乎與苗山風出關的同時,苗山幽也出發了,我每一天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這種歡樂是內在的,因爲當時我正承受着人生以來最大的痛苦。之所以會同時感到快樂,是因爲自己正在爲家人承擔痛苦。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我正在給家人帶來希望。到達邊關之後,聽邊民們說,有一位從長安來的大和尚正在當地說法。我壓抑不住內心的好奇,就去向邊民們打聽,打聽才知道每次說法的地點是相同的,是更加壓抑不住內心的好奇前去聽這位大和尚說法。

其實從京城出來的一路之上,百姓們驚奇的發現,自己原本帶着希望上路,可是一路之上非常的荒涼。漸漸從希望跌入了絕望,幸虧有這位大和尚在,每天都在用佛經裡面的故事勉勵大家。之後,到達一些受災比較輕的地區,當地的官府和百姓開始對他們有一些接濟,到了邊境的時候,這裡的百姓幾乎沒有受到災情的影響。我也因爲得到了途經地方人們的援助,在這裡因爲人們篤信佛法,養成了樂善好施的性格。所以在這種地方討生活一點都不難,我每一天都沉浸在這樣的小確幸當中。不過在途中,一位書生對我的這種小確性表現出了不屑,他說:“沿途的百姓之所以願意幫助你,因爲我們如今所處的這個年代,坐在金鑾殿上的是一位聖君,陪王伴駕的是一位賢后,而身邊又有一羣賢臣,特別是那位左僕射房公,此人精通陰陽、熟悉律令,使得天地之間逐漸養成了一股正氣,所以我們才能夠看到,即便是在邊境,風俗仍舊如此的淳樸。”

類似的故事逐漸傳回了長安,皇上當然非常的高興,同時又對受難百姓寄予深深的同情。這一次他當衆表揚了房喬,說:“朕記得當初大多數的文臣都不支持百姓生產持有弓弩刀劍,爲他們擁有了這些東西一定會犯上作亂。只有房杜二公堅持認爲作亂的不是刀劍而是人心,與其治理刀劍,不如治理人心。這話聽起來似乎並不可行,可如今我們看到了成果,百姓並沒有因爲只有刀劍弓弩而變壞,相反,官府你的人,因爲百姓持有刀劍和弓弩而不敢亂來,因爲大家都知道,自從貞觀以來,律法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容易執行,執法越來越持平公正,這些都是房杜之功。”房喬說:“臣不敢居功,都是陛下指揮有方。”

皇上說:“朕當然有功勞,朕的功勞就是用人得當,敢把房杜二位知己任命爲左右僕射。”衆人拜服,而說這話的時候皇上突然感到心口一痛,但他忍住了,這種痛苦並沒有從臉上反應出來。而此時此刻,杜如晦正在經受病痛的折磨,皇上接着說:“朕還要感謝魏徵,感謝朕的皇后,當然還有長孫無忌,這些都是大唐的良臣,有你們這些人在朕是做不了昏君的。”皇上因爲太高興了,至於沒有喝酒,卻有了一種醉意。這個時候房喬添了一把火,說:“皇上,明年將有好事發生。”一聽皇上更加高興了,說:“朕早就聽欽天監的人說過了,明年將會豐收,那個時候我們將會有更多的糧草,一定要把頡利這廝活捉。”正在大家都感到高興的時候,房喬的背後卻射來了一道冰冷的目光。這個人就是長孫無忌,在他看來,如果不是自己的妹妹向着外人,今天風光的就不是他房喬,而是自己了。

長孫無忌對自己的才華有着高度的自信,他認爲自己完全可以比房、杜做得更好。同時他又爲即將出現的美好前景感到興奮,房喬要是沒有了杜如晦的支持,他的能耐一定會大打折扣,也使自己的才華將會得到充分的施展。在邊關我發的那位大和尚正是玄奘,並沒有停下畸形的腳步,結果又一次遭到了邊關守將的阻攔,大和尚說:“寧願向前一步死,不願向後一步生。”邊關手將再次放水,終於離開了大唐的國土,進入了高昌。在高昌的都城,他與國王鞠文泰,相談甚歡。本來有意,將他留在高昌做護國法師。無奈玄奘執意西行,於是國王與他結爲兄弟,而且親切的稱呼玄奘爲御弟,賜給他通關文書,希望沿途中國都能夠給予配合,同時選拔精壯的男子剃髮出家,護送大和尚一路西行。臨別之際,鞠文泰舉着一杯酒卻捏了一撮土放進了杯子裡,深情的說:“我知道你們的規矩,知道你們看空一切,但我希望你能夠記住我們兄弟之間的情誼,不要忘了高昌這片土地不要忘了我。”玄奘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290侯弘仁銳意開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280虞世南因病謝紅塵高士廉進位右僕射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第48回盡禮數順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貴己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147爲人臣自當解君憂 逢天究何以濟蒼生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251皇嗣盡孝言請僧道皇后病重氣疾難醫280虞世南因病謝紅塵高士廉進位右僕射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第87回李思摩爵封懷化王李衛公官拜右僕射第51回法雅和尚斬之鬧市刺史都督書於屏風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第51回法雅和尚斬之鬧市刺史都督書於屏風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蘭覓揮鞭自持103魏夫子御前陳心跡 隋烈士英魂還故鄉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禪蕭少傅請旨行冠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