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

悔過法師經常對我說:“如果你不經常出來走動走動,你就不知道這世上有多少苦命的人。如果你不經常出來走動走動,你也不知道這世上有多少幸運的人。有很多人住在深宅大院之內,不知道外面的疾苦。”我說:“其實在深宅大院之內也有疾苦。”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善良,其中有一個標準,就是他能不能看到自己的惡,看見自己的惡是善的起點。在南山寺,又要做工,又要修行。師父常常教導說:“要把做工當成是一種修行。”其實這很難,不過修行本來就是苦的,做工也是苦的。讓一個人浸泡在苦味當中,這也許就是修行的方便法門。除了與悔過之間有交往,久而久之我也認識了一些住在山外的人。有一個人叫高端正,他的祖上一直都在做官,想必他將來也是要做官的。只是他卻並不以此爲傲,甚至對自己的家族也有些看法。我說:“人要惜福,你現在的生活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另外我還認識一個叫譚延壽的人,此人出身寒微卻極爲好學,同時喜好佛老,每逢閒暇時間就來廟裡觀光,喜歡與寺裡的僧人談佛論道。與此同時,我還認識了劉大雅、姚寬忍,這二位也非常的健談,常年居住在附近。南山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山上一年四季長着青草,山間有多處清泉。泉水從圓滑細膩的石頭上流過,就像是一隻溫柔的手觸摸你的胸口,微風吹過,清晨的陽光灑落下來,充滿了詩情畫意。在這裡我找到了新的定位,其實星燦法師曾經直截了當的對我說過,他希望我能夠最終走上修行之路。要是沒有辦法踏上這種旅程,也希望我能夠做一個終生好佛的居士。而悔過法師註定要成爲一名僧人,理由很簡單,他本不該來到世上,是因爲佛法廣大留給了他一條命,他的命屬於佛法。也必將被佛法所用,他也立志要有一生的時間弘揚佛法。而我本人與自己的思維同伴一起以名士自居,雖然當時根本沒有人注意到我們。

對於我的這種行爲,父兄皆不以爲然。父親在來信當中常常這樣教導我,在如今這個年月,坐在御座之上的乃是不世出的明君聖主,他得到許多賢臣的輔佐,假以時日一定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孔子曾經說過,邦有道,如果沒有辦法得富貴的話,應該感到羞恥。而苗山風對我的行爲自然是十分不屑,在他看來,在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代,人不應該追求成爲名士,而應該成爲名臣。而且我之所以要做名士,是因爲自認爲不具備成爲名臣的條件,而這一點我很少對外說過。在當時那個年月,大家普遍認爲之所以天災不斷,是因爲皇上德行有虧,所有被災害波及的人都認爲自己是代人受過。雖然皇上不止一次下詔悔過,但很多人覺得那不過是例行公事而已。我說:“是人都怪皇上自省不夠虔誠,其實也不能怪他,這件事他根本沒有辦法。”

不過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還是感受到了時代不同,帶給他們生活上的巨大變化。隋朝時候,官家的府庫充盈,而百姓卻常常被災害波及。之所以這樣,是因爲隋朝從孤兒寡母的手中奪了社稷。到了隋煬帝的時候,皇帝涉嫌殺掉了自己的老子,又滅了自己的兄弟。有這樣的行徑,自然會觸怒上蒼,從而天災不斷。武德朝大多數時間戰亂並沒有平息,即使不發生天災,百姓的生活仍然非常的辛苦。所以這個時候的百姓對天子失德這件事情已經見怪不怪了,而難得的是天子一再表示要悔過。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只是一種表演的,這種表演仍然非常的難得。因爲很多人都知道,有太多的天子是打死都不願意認錯的。從貞觀元年開始,人們不知不覺的都開始操心家國大事、天下興亡了,沒有人覺得自己是局外人。

父親在寫給我的信當中提到了一件事,說有一位官員路過某地的時候發現一位老太太在喂自己的孫子吃土。如此心酸的一幕,讓這位官員非常難過,就把自己帶在身上的餅分一半給了那位老太太。老太太說:“你告訴皇帝,因爲他做了錯事,我們百姓過得苦啊!”這位官員說:“放心吧!我一定把你的話帶給皇上。”當時,百姓抱怨皇上而沒有被追究,皇上一再反省,上天似乎也沒有原諒他。當這位官員來到大內見了皇上,說出老太太的那番話的時候。皇上沉吟半晌,說:“你告訴朕該怎麼辦呢?”這位官員請求皇上免掉那位老太太的一年的賦稅。皇上答應了,後來這件事情被魏徵知道了,卻表示反對。皇上一臉不高興說:“朕是皇帝,難道這一點權利都沒有嗎?”魏徵說:“按道理來說,皇上做什麼事情都是可以的,要告訴皇上的是應該儘量做對的事情,才能讓天下興旺,百姓免於疾苦。”

皇上說:“朕就是要免掉她的賦稅,以減輕她的痛苦。”魏徵說:“自古皇權不下縣,而且這位老婦人能不能活過明天還不知道,皇上免除她的賦稅未必能解決她的問題,不過是讓皇上的心裡更好受罷了。”皇上說:“難道朕該對這件事情熟視無睹嗎?”魏徵說:“皇上想要是百姓免於疾苦,那就要勤於修德,謹言慎行。選賢任能、勵精圖治。”皇上顯得十分消沉,魏徵說:“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天下人都有示範作用,如果天子肯用自己的錢救濟百姓,天下有錢之人也會怎麼做。天子愛好廉潔的官員,廉潔的官員就會越來越多,總而言之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皇上說:“朕已經誠心悔過了。”魏徵說:“天意高深莫測,非人力所能知,身爲人君必定法先王而至堯舜,方能讓天下之子民免於疾苦。”皇上仍舊掛念着那位老婦人,魏徵說:“現在這樣的人成千上萬,皇上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如果百官各司其職,人人各盡其德,大唐沒有理由不興旺。”

變化是在不知不覺當中發生的,雖然大家都知道皇上失德,讓天下百姓受苦。但百姓們還是儘自己的能力試圖擺脫痛苦,而且在百姓們看來如今在位的那位皇帝並不是特別壞。他曾經是戰場上的英雄,雖說玄武門之非常殘酷,可能也是不得已而爲之。雖說大家都在抱怨皇帝,但人們不注意到的是,大家都在想辦法幫助皇帝走出困境,可見如今這位皇帝是受到百姓肯定和愛戴的,雖然他的缺點是那麼明顯那麼突出。當時,不管茶樓酒肆,還是鄉間田舍。甚至是在寺廟和道觀之內,許多人都在議論家國之事。每個人一張嘴就說:“大唐要如何才能擺脫目前的困境呢?”在一間茶肆之內,人羣當中做着一個滿頭銀髮的老人。手裡拄着一根柴掌,上面懸掛着一枚葫蘆。這位老人穿着一身道袍,頭戴七星冠。

衆人都在說:“如今的這位天子其實還不錯,比方說他一再表示要減輕百姓的負擔,只可惜他失德嚴重,要是上天始終不能原諒他,那也真是沒有辦法。”這個時候那位道人站了起來,說:“其實古往今來,每逢新朝開端,常常會出現災異,特別是在一些聖主即位之初,這一點體現的更加明顯。”路人想要問個究竟,這位道神一揮袖子飄然而去。有一位官員坐在那裡一臉詫異的說:“真不知道這位道人是何許人也?”店家湊過來說:“你原來不認識他,這位可就是大名鼎鼎的孫思邈。”在一個時代裡,如果每個人都擔負起天下興亡的責任,那一定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一個風光無限的時代。就在這個時候,有個人說:“皇上失德並不只是因爲玄武門之役,還是因爲他裁撤藩王,不念及骨肉親情。同時大量的官員趕出了朝廷,使得他們失去了俸祿,傷天下士子之心。”

話音未落,另外一個人說:“此等自私自利之言實在過分,皇上裁撤藩王,並不是因爲他不念及骨肉親情,而是因爲之前太上皇諷刺太爛。不管是有功的,沒功的,只要是李氏宗親統統封王,爵位乃是公器只能賞給有功之人,就算曆朝歷代有宗親封王的慣例,那也只限於皇弟的兒子或兄弟,封的太多了,無疑會加重百姓的負擔。至於士子應不應該擁有官家的俸祿,那要看這些柿子能不能爲百姓辦事,如果能你就該吃一份皇糧,如果不能你就應該離開衙門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至於有人每天待在衙門之內坐而論道而不去做任何能讓百姓受益的事,這樣的人自然不宜滯留在官府。”這位仁兄一邊說,一邊有旁邊的人在附和。一日晌午,太上皇又坐在那裡和裴寂吃着點心聊着天。

太上皇說:“說實在的朕還真的有點想不明白,二郎惹出這麼大的麻煩,百姓竟然不抱怨他。”一聽這話,裴寂趕緊說:“據臣所知,不但有人抱怨,而且抱怨很多。”太上皇說:“既然如此,什麼天下如此平靜的?”裴寂說:“太上皇住在深宮之內,當然平靜了。”太上皇笑着說:“這麼說其實外面有人已經磨刀霍霍了?”一聽聽這話,裴寂說:“現如今抱怨皇上的話是不少,可真正怪罪皇上的人卻不多。因爲皇上對百姓的抱怨沒有表示出任何的反感,更不要說懲治他們了。與此同時,他不斷的反省自己的過失,我反省不只是口頭說一說而已,爲了取悅百姓,他不惜委屈天下的士子和皇親國戚。”太上皇說:“如此說來,二郎還是一位賢君了。”裴寂說:“若要天下安先安宗室,我要治天下,怎麼能不依靠天下士子呢?”

太上皇說:“你這是迂腐之見,天造萬物以養百姓,士子也好宗親也好,善待這些人,不過是爲了讓百姓康樂而社稷安泰。”裴寂看自己與太上皇的想法有了分歧,立刻轉移了話題,說:“聽說義安王最近有舉動,想要讓太上皇重登帝位。”一聽這話太上皇就像是觸了電一樣,立刻站了起來,用吃驚的眼神看着裴寂,說:“你是跟隨了朕這麼多年的老臣,朕的心思難道你不知道嗎?”裴寂說:“一個失德之君,能夠擔負起振興大唐的重任嗎?”太上皇說:“朕親生的兒子尚且如此,義安王又怎麼能善待朕呢?如果朕註定要做傀儡,那也要給自己的兒子做傀儡。”裴寂說:“太上皇,義安王可是你的忠臣啊!”太上皇冷笑着說:“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忠臣,每個人都是爲了自己,這個義安王又怎麼會例外呢?”裴寂說:“太上皇,重建武德朝是臣的心願。”

就在太上皇怒氣衝衝的在屋子裡踱步的時候,突然它停了下來,轉而笑着說:“那好,這讓你把這齣戲演足了,不過朕提醒你,如果戲演砸了,朕可救不了你。”裴寂這個時候,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說:“太上皇無需擔心,臣已經想好了脫身之法。”果然在裴寂的支持之下,義安王開始了自己的計劃。他花費重金收買了奉命把守宮門的軍官,與此同時他陳兵在京城之外,按照原計劃只要內應打開了宮門,大軍就衝將進去控制皇帝,逼迫他交出兵權,之後再去請求太上皇復位。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天衣無縫,裴寂滿意的說:“這次就全仰仗王爺了。”對方笑着說:“我也是爲國靖難,相信不久之後,裴公就可以重回相位執掌機要。”明日是朝會的日子,是動手的絕佳機會,想的是衝進去之後,義安王要當着百官的面歷數皇上的罪行,從而逼迫他退位。

天亮之後,義安王的大軍靠近宮門,沒想到宮城之內竟然乘着夜色讓軍隊換了房。把手皇宮正門的從竟然是左武衛將軍秦瓊,一看這個情況,義安王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了,很明顯皇帝已經有所察覺,並且做好了防範。於是他沒有敢下令攻打宮城,而是將軍隊退到了郊區。而此時,羣臣聚集在顯德殿,皇上冰冷的目光注視着羣臣,這個時候一位太監跑進來說:“皇上,義安王已經退兵了。”皇上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擡高聲調說:“裴公,聽見了嗎?義安王已經退兵了。”裴寂說:“退兵好。”皇上回到自己的位置,說:“如果對朝廷的決策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可以尚書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想要親自來朝堂之上,說出自己的想法,朕也會安排。可如今他陳兵京城,說什麼要清君側,朱淑玲,你告訴朕這是什麼行爲?”

房喬大聲說:“是謀反。”之後皇上用眼睛盯着裴寂,裴寂心裡一顫,生怕自己被這件事情牽連進去,趕緊說:“當然是謀反。”皇上說:“那好,就把他請進來吧!”不久之後,尉遲恭押解着義安王來到了殿上,義安王大禮參拜,尉遲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皇上說:“義安王,你沒有什麼要說的嗎?”對方說:“臣請求皇上殺掉魏徵。”皇上說:“右僕射,這件事情你來主持吧!”長孫無忌來到靠近義安王的位置坐下來,說:“給義安王的主張有複議的嗎?”庭上沒有任何反應,長孫無忌接着說:“你陳兵京城,圖謀不軌,建議罷黜他利州都督之職。”皇上說:“準了。”長孫無忌接着說:“請削去他的封地,撤銷他的王號。”皇上又說:“準了。”之後長孫無忌回到自己原來的座位,皇上說:“朕覺得漢景帝是一位賢德之君,只可惜他做錯了一件事,就是誅殺晁錯,因爲這根本就是背叛。”

這話的時候他顯得漫不經心,突然雙目之中閃出兩道兇光說:“行不上書,如果平民謀反當如何處置?”李靖說:“應該立即斬首。”皇上說:“准奏。”之後不由對方多說,殿前武士立刻將他拖了出去。這個時候裴寂出了一身冷汗,皇上說:“怎麼樣?今日朝會諸公一定很有收穫,誰先說?”魏徵說:“臣在這裡謝過陛下。”皇上點點頭說:“以後凡是有人像魏徵這樣公忠體國,朕絕對不會委屈他,更不會冤殺他。”長孫無忌說:“皇上,義安王能夠突然想起來做這麼一件事情,自然少不了有人協助,請皇上即刻下旨查出這個邪主之人。”皇上笑着說:“協助之人,朕已經知道了,只不過礙於情面真不想殺他。”一聽這話,長孫無忌大聲說:“留着這樣的亂臣賊子不殺,還要刑罰何用?”皇上說:“好了,朕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長孫無忌不好再爭下去了,散朝之後跟着皇帝來到後宮,皇上說:“坐吧!”長孫無忌說:“有些話在大殿之上,我不便說,你想給他一個機會,他以後能讓我們沒有機會。”皇上冷笑着說:“他沒這個本事。”說完看了一眼長孫無忌,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看着皇上充滿自信的眼神,長孫無忌說:“我明白了,皇上這是還顧及着父子之情。”皇上說:“對於咱們來說,已經有足夠的理由處置裴寂了,但是對於太上皇來說還遠遠不夠。”長孫無忌說:“還要縱容他到何等地步呢?”皇上捋着鬍鬚說:“朕留着裴寂還有另外一層用意,此人與太上皇走得很近,所以朕經常故意放一些消息讓他傳給太上皇,你也知道玄武門之役發生後,我們父子之間的芥蒂難以消除,太上皇根本不想見我。”

長孫無忌點點頭說:“那一定要盯緊了這個裴寂,義安王謀反,雖然處置起來似乎輕而易舉,實際上非常的危險,如果不是事先我們知道了消息,後果不堪設想。”皇上說:“所以裴寂一定不會甘心,他一定還有動作,我們要守株待兔。”裴繼又一次來到太極宮,很顯然他受了很大的刺激,對太上皇說:“雖說義安王謀反不對,皇上一點不念及骨肉親情,而且他這麼做也不合法度。按理來說,義安王雖然沒有什麼功勞,但也辛辛苦苦爲大唐鎮守一方多年,而且又是皇室宗親,理應免死。”太上皇若有所思,等他說完了,只是淡淡的說:“我覺得二郎應該不會殺你,他只是將你視作是朕的爪牙,也許正因爲這個緣故,他也沒有把劉文靜的死算在你的頭上,這是朕沒有想到的。”裴寂說:“太上皇不必擔心,臣接下來還有謀劃。”太上皇笑着說:“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反正正怎麼說也不會聽的。”

裴寂拜倒在地說:“臣這麼做完全是爲陛下着想。”太上皇說:“你的好意朕心領了,可是朕不需要了。”一聽這話裴寂非常的沮喪,這讓太上皇又非常的心疼,說:“朕知道你是忠臣,可朕已經不是大唐的天子了,雖說二郎失德,可他能夠穩住局勢,做的事情被他一件一件的給做了,相信只要天災不再降臨,大唐的局勢很快就會有所改觀,到那時他的威望就會迅速上升,那個時候朕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裴寂流着眼淚說:“太上皇乃是蓋世英雄,臣爲太上皇鳴不平,也相信上天絕不會拋棄太上皇。”太上皇說:“朕一直在想,武德九年六月初三太白晝現,如果朕當時採取行動的話,今日會是如何呢?”裴寂說:“如果是那樣的話,你的骨肉都能夠得到保全,這樣的天災也不會發生。”太上皇說:“朕現在追悔莫及。”

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251皇嗣盡孝言請僧道皇后病重氣疾難醫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199慕容順直言獲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156二位路人御前辯論 兩次赦免羣臣爭執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323蓋蘇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陽宴舊臣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280虞世南因病謝紅塵高士廉進位右僕射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第54迴護新法不忍殺太監答故人決心放裴寂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161奔窮途無情在牢獄 尋活水造夢出藩籬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